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西方哲学史论文_第1页
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西方哲学史论文_第2页
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西方哲学史论文_第3页
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西方哲学史论文_第4页
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西方哲学史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西方哲学史论文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1.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历史作用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现实意义结束语以下为参考文献以下为论文正文内容摘要:哲学,它研究的是奠定行为,思想和认识之基础的意义与原则。近年来,人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遭到很大冲击和迫害,在这样的机会人类对永久不变的真理和幸福拥有很大的需求。十分在伦理道德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轻便的当今社会,我们应对哲学中的伦理学进行认识和讨论。通过这一学期中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初步认识来深思在生活中我们的伦理观念和伦理价值观。本文将要主要阐述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基础,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进行初步的讨论和研究,来发现它的历史作用,并总结其对当今社会的人类行为、思想上的指导意义。本文关键词语: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现实意义一.初步认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其范围广大又深渊,不能简单地写成论文,其内容需要深究。下面只是我初步对亚里士多伦理学的总体认识和个人见解。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行动的关系上,亚里士多德更注意行为。所谓注重行为,有两方面相关的含义,一是实践性,二是情境性。在行为和活动中没有法定的准则,只要个别化的需要发挥明智去把握中庸的道德情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是侧重理论的,而伦理学是侧重实践的。亚里士多德批判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伦理学唯理智论,以为伦理知识固然是普遍的,但却不能顾及到个别行为的无限多样性。亚里士多德还批判了柏拉图有关统一的善理念的观点,指出假如这种善不能实现,那就是毫无意义的。伦理学应该关注能够实践和实现的我们的〔人类的〕至善。所以,亚氏提出的人类的至善是幸福,这与柏拉图只存在于理念世界的至善有明显的区别。亚氏对人类本性中的善持肯定态度,并把这种善的可能性归结于人的感觉活动〔与理性〕。亚里士多德在(大伦理学〕中写到:当方向正确的理性同感觉活动协调一致时,德性就产生了,而感觉活动是同理性一致的。感觉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德性本身就是它们所固有的。不仅如此,应该讲,不是理性,而是方向正确的感觉活动才是德性的因素。正由于此,亚里士多德才强调感觉、爱好、行为、习惯对于德性的重要性。培养德性不仅仅是学理论知识,或者讲主要不是靠智力发展,而是依靠行为习惯的养成。亚氏明确指出:德性产生于习惯。亚氏还阐述了道德行为的条件:〔1〕行为是自愿的;〔2〕行为是在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3〕选择。亚氏重视个别情境,以为伦理学是详细情境中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的最高原则是中庸,也就是避免在情感和行为中的过与缺乏,伦理实践中的最高智慧是明智。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是非常先进的。我很赞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标准、友爱分类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把友谊分为三类:为了快乐、为了利益和为了友谊本身。前两类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由于目的是外在于友谊的,这两种友谊的存在取决于它能否能伴生快乐和利益。一旦这种伴随结果消失,这种友谊也会宣告结束。只要第三类友谊才是真正有德性的友谊。这种友谊的目的是内在的。从这种友爱出发,人们准备为朋友献出一切的金钱、荣耀地位或其他财富。但这并不讲明行为者缺乏对自个的关心,或者这种友爱要求人们是无私的。相反,道德高尚的、爱人的人同时是自爱的:由于这种人把大部分道德上的美留给了自个。友谊内在包含的美德就是友爱的人留给自个的最好的礼物。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理论、应该由中产阶级治理国家的思想以及有关良心的阐述也很有启发。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善恶观重视了关系和现实,因此超过了柏拉图。柏拉图从神的视角来建立善恶观,以为一个彻底的善人永不遭恶,由于身体的境遇并不重要,只要心灵不堕落即可。这种彼岸世界的善恶观没有给现世的肉体和事物留下一席之地,也否认了母爱、关心等在伦理学中的地位。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要现实主义得多。他成认了在幸福问题上人际间的互相依靠性,以及运气和偶尔性对幸福的影响,正视了善人可以能遭际不幸和不善的现象。在我的个人意见,不能同意亚里士多德将情感建立在信念的基础上,如亚里士多德对怜悯的解释是:只要认定受苦者不应该受其所受之苦,我们才应怜悯他。对此,我这样理解:这就有可能使我们先去探究别人受苦的原因,而不是关心其本人。这种做法可能使我们变得残忍。除此之外,诺丁斯写的(教育哲学〕中分析了亚里士多德道德理论的两点缺乏:一是其德目直接来自他生活的那个详细社群,笃信奉行这些德目不利于人们批评和推动本身所处的社会趋于完善。二是这些德目可能排挤、压制其他未提及的品德,因而是暗含等级性的。亚里士多德的现代推崇者麦金太也以为:不同的实践和行为需要不同的德性。他指出了这种观点内含隐忧:不同的实践其实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实际占有不同的实践时机。因而,等级化的德目就会造成等级化的社会,甚至是精英集权的社会。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1.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历史作用苏格拉底,柏拉图所发展的伦理学具有唯心主义知识论倾向,而亚里士多德在结合了前人的伦理学思想后,对其进行了修正。亚里士多德以为美德即知识的论断是片面的,决定美德的除了知识,应该还有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亚里士多德以为智慧是有关原理与原因的知识,并以为美德应该是包含有智慧的,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美德概念。这就解决了有的具有智慧的人不具有美德,而有些具有美德的人也并无过人的智慧的矛盾。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等人的伦理思想,建立了幸福论伦理思想体系。他曾讲最优良的善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善德的实现,也是善德的极致。他以为,人独特的自然能力是理性。理性是分辨善恶并从善避恶的判定能力。这种理性能够指导人的行为,成为一种德性,进而过上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综合了前人的伦理思想成果,正式使用了伦理学这一名称,并把它作为一门学科。他将伦理学定义为研究人们的行为及品性的科学,或者讲是研究人的道德品性之科学。他对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倾向的知识论伦理学进行了修正与发展。其实践理性的观点也得到了后世哲学家们的认同。能够讲,亚里士多德对古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中庸学讲,中庸是他的整个伦理学体系的根本原则。他指出人的灵魂包括三个部分,即感情、能力和品质。感情是指欲望、愤怒、恐惧、快乐等伴有愉快与痛苦的感觉,能力是指我们借以体验上述感觉的东西,品质则是指我们怎样对待和处理这些感情的方式。亚里士多德以为,感情和能力都谈不上美德,只要品质才存在美德和恶行的问题。一个人假如能以一种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态度来对待感情,那就是美德。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它乃是以居间者为目的的。过度和缺乏乃是恶行的特征,而中庸则是美德的特性。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学讲也表如今他的政治学思想中,面对动乱频仍、危机四伏的希腊城邦制度,亚里士多德既反对少数寡头的专制制度,也反对平民掌权的民主政治。他以为贫富悬殊和强弱对立是导致各种政变和暴乱的根本原因,因而一个理想的城邦社会应当由那些既不特别富有、也不特别贫穷的中产阶级来当政。这些人由于财产适度,所以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进而在贫富两个敌对阶级中有效地发挥仲裁者的作用,保证国家的安宁与繁荣。我们能够从亚里士多德的学讲中体验到志愿精神的本源友爱,也能了解什么样的中庸之道才是一种美德。而良好运作的志愿者团体,仍然需要根据中庸之道去推动管理上的平衡,这华而不实法治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亚力士多德讲,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个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由于幸福在于整个灵魂,尤其是灵魂的欲望部分的符合德性的活动。没有通过这种活动获得灵魂的善,就是拥有全部外在的善也是枉然。多数人能够到达的幸福,就是人的道德德性的实现活动,以真实的善为指归。结束语从伦理学的发展途径来看,哲学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影响着道德实践。正是由于古希腊人对于知识的崇拜,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非常重视知识的培养,甚至一度将知识等同与道德。对智慧的推崇,幸福的向往都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固然道德即为知识的论断已经为现代人所摒弃,但它几其后的理论观点所包含的时代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