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国宝镇痛少不了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中医是国宝镇痛少不了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中医是国宝镇痛少不了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中医是国宝镇痛少不了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中医是国宝镇痛少不了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是国宝镇痛少不了详解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24页。(优选)中医是国宝镇痛少不了当前2页,总共24页。疼痛的危害!1.疼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增加心肌耗氧量,甚至出现心律失常等。

2.疼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甚至呼吸衰竭。3.疼痛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糖升高,负氮平衡。4.疼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5.疼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甚至加快肿瘤转移和扩散。

6.疼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易引起血栓形成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7.对心理的影响:使人变得焦躁、忧虑、退缩、易怒当前3页,总共24页。疼痛的来源!

※刺激可来自外界而作用于体表。如外物打击或极端温度的接触,这种感觉定位准确,通过游离神经末梢经特定神经通络上传脑部;※刺激也可起自体内,经内脏神经的传入部分上传。其定位较模糊;※局部损伤或别的原因引起的传导痛;※心理原因引起,而无明显直接的物质原因。一般说,疼痛易受注意,暗示和期待等心情的影响;一个人的既往经历和当时的情境均给疼痛带来很大变异。当前4页,总共24页。世界对疼痛的重要性的认识!镇痛的重要性: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首先提出“疼痛为第五大生命体征”的概念,2001年在悉尼召开的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消除疼痛是基本的人权”。2001-1-1美国执行疼痛管理的新标准,并对疼痛管理进行立法,对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疼痛控制提高到人权的高度。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2004-10-11定为首个“世界镇痛日”,主题为“缓解疼痛是人的一项权利”。当前5页,总共24页。中医认为疼痛的病因!中医认为疼痛的病因痛证病机主要是脉络蜷缩、血脉虚涩、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等。这些病机不是机械分开、孤立的,它们既可同时存在,又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如寒邪所引痛证,属于阴寒之痛,寒邪可使脉络绌急,又可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机升降失常。寒邪既可单独致痛,又可合并它邪致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寒邪既可化热而致痛,亦可伤阳转为虚寒痛证。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或不荣是导致疼痛的根本原因,是各种各样疼痛的病理变化基础,所有致病因素都是通过引发机体发生“不通”、“不荣”的病理变化而导致疼痛出现的当前6页,总共24页。中医对疼痛的描述!中医疼痛的特性:中医按疼痛的性质不同把疼痛分为22余种痛。1、酸痛

12、灼痛

2、重痛13、掣痛3、隐痛14、放射痛4、空痛15、急痛5、坠痛16、紧痛6、窜痛

17、麻痛7、跳痛18、劈痛

8、刺痛

19、涩痛

9、冷痛20、辣痛

10、绞痛21、干痛

11、胀痛

22、刀割样痛

当前7页,总共24页。中医认为的酸痛!酸痛酸痛多发生于四肢、躯干,是一种痛不剧烈,而伴有痛处发酸,感觉无力的疼痛表现,多见于虚性病理变化。酸痛多是由湿邪侵袭肌表,气血不足或瘀滞及精气亏损所致。酸痛发于全身,为湿著肌表;酸痛发于四肢为风湿留著或气血虚弱;酸痛发于臂部,为痰湿留注;酸痛发于背部,大多为气血瘀滞;酸痛发于腰部,为寒湿下注,或为肾精亏损当前8页,总共24页。中医认为的窜痛!窜痛窜痛又称“游走性疼痛”,是指疼痛游走不定,常见于行痹之症或气机郁滞所引发的痛证。四肢、肩部发生的窜痛,大多是感受以“风邪”为主的痹症;胁、腹部发生的走窜性疼痛,大多由气机郁滞所引发。当前9页,总共24页。中医认为的刺痛!刺痛刺痛多发于瘀血出现的部位,痛处固定不移,多是由瘀血阻滞,湿毒蕴积,火热炽盛熏灼及寒热外感等。刺痛发于目部,多为心肝火旺;刺痛发于肢体表面,为淤血内阻所致(如外伤);刺痛发于小腹,多由湿热下注,砂石阻滞引起;刺痛发于咽喉,多为外感风寒、风热或湿热之毒上攻而引起。当前10页,总共24页。中医认为的胀痛!胀痛胀痛是一种有胀满感的疼痛,多见于胸、胁、腹等部位,如“胁胀痛”、“腹胀痛”、“脘腹胀痛等。胀痛多因肝郁气滞,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而引发,可见于多种痛证之中。胀痛发于头部,则为肝阳上亢,肝火上扰,或感受风热之邪;胀痛发于胃脘部,则为肝气犯胃,或饮食滞停;胀痛发于腹部,多为肝脾不和,或饮食滞停;胀痛发于小腹,则为湿热下注;胀痛发于胁间,则为气机郁滞,或痰饮内停;胀痛发于胸部,则为肝气郁滞,或热邪壅肺;胀痛发于腰部,则为湿热下注;胀痛发于眼珠,则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扰,或痰湿上扰,多见于青绿内障病。当前11页,总共24页。中医认为的灼痛!灼痛灼痛是指疼痛部位有一种灼热感。灼痛多为郁热内蕴,痰热内阻,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引发。灼痛发于胃脘部,为肝胃郁热;灼痛见于阴部,则为肝经湿热下注;指或趾灼痛难忍者,则为火毒蕴结,多见于脱疽;灼痛发于面部,则为痰热闭阻;舌部灼痛,则为脏腑实热或阴虚火旺。当前12页,总共24页。中医认为的放射痛!放射痛放射痛是由一处疼痛向外扩散,大多放射至邻近组织。放射疼痛一般较牵引痛重。放射常见于胸、腹等部位痛证之中,如心绞痛,可出现左肩胛部位的放射痛。若胸部疼痛较剧,向左肩臂部放射,多为胸阳不振,痰浊内阻;左侧胸部剧痛,向肩部或左臂内侧放射者,多为心血瘀阻,见于真心痛,现代医学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小腹部有放射性疼痛,可见于砂石阻滞;下肢放射痛多见于腰椎间盘病变或梨状肌综合征;上肢放射痛多见于颈肩部疾病。当前13页,总共24页。中医认为的放麻痛!麻痛麻痛是指疼痛部位有麻木感。麻痛多为痰、湿为患,常见于舌部、阴股及四肢部位。舌部麻痛,为痰火上攻;四肢麻木疼痛,则为湿邪流注;两侧阴股疼痛又麻木者,则为湿热浸淫。当前14页,总共24页。中医对疼痛的简单总结!简单总结:根据每种疼痛性质不一样所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中医具有独特的治疗疼痛的方法,而且方法多样,可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协同治疗。当前15页,总共24页。中医治疗疼痛的主要方法!内服:中成药、汤药1.中药外用:膏药、搽剂、喷剂2.针刺(电针、火针、芒针、埋针、头皮针)3.推拿(传统推拿法、正骨法)4.放血(梅花针、采血针、三棱针、深静脉放血、刺络拔罐)5.刮痧6.耳针7.中医药理疗:中药熏蒸、中药定向透药、中药浸洗8.穴位注射9.小针刀10.拨针11.其他:滚针、杵针、导引、食疗、当前16页,总共24页。中医治疗疼痛方面的优势!中医较西医有一下几点优势:☆治疗简单有效。☆效果好,副作用少。☆治病求本,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创伤小,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比较少。☆治疗风险小相对安全。☆治疗费用低,性价比较高。当前17页,总共24页。中药:治疗疼痛宜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分别采取通与补的方法。常用中药十法:一、疏风止痛法

风者疏、枯者荣

二、散寒止痛法

寒者散

三、清热止痛法热者清

四、理气止痛法湿者除

五、活血止痛法塞者通

六、化积止痛法积者化

七、益气止痛法瘀者消

八、补血止痛法滞者行

九、养阴止痛法陷者升

十、温阳止痛法浮者潜

经络疏通,气机调畅,阴平阳秘,脏腑调和,诸痛自除。

当前18页,总共24页。针刺为什么可以治疗疼痛!针刺:针灸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温煦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改善了病变部位的气血运行状态,从而改善了病痛处营养状态,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即经络通畅,脏腑恢复相对阴阳平衡,《通则不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头痛、偏头痛、面瘫、痛经、三叉神经痛、便秘、失眠等当前19页,总共24页。推拿为什么可以治疗疼痛!推拿:推拿可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并使局部温热,通则不痛,热则痛缓,能驱寒止痛。也可以说推拿就是通过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新陈代谢,修复各种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头痛、偏头痛、面瘫、痛经、便秘、失眠等※推拿特有的绝技:调节脊柱及正骨!!!当前20页,总共24页。放血为什么可以治疗疼痛!放血:“痛则不通”,如果气血运行失常,发生气滞血瘀,经络壅滞、闭塞不通,就会发生疼痛。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改变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通则不痛”,经络气血畅通了,疼痛则可消除。※放血疗法最突出的治疗作用是止痛,如神经性头痛、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结石绞痛、脉管炎剧痛、阑尾炎腹痛等病症,当前21页,总共24页。刮痧为什么可以治疗疼痛!刮痧:1.通过刮痧板的作用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以舒展,从而消除疼痛。2.舒筋通络,刮痧疗法主要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另外,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中暑、感冒、头痛、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痛经、便秘、失眠等※刮痧的优势:大面积地毯式放松整个肌肉、效果比较快、指导病变所在位置!!!当前22页,总共24页。穴位注射为什么可以治疗疼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