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柯里亚_第1页
建筑大师柯里亚_第2页
建筑大师柯里亚_第3页
建筑大师柯里亚_第4页
建筑大师柯里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建筑大师—查尔(Er)斯·柯里亚“我不希望我的住所四面围合,窗户紧闭。我希望我的居处四面开敞,各国文化之风在这里自由的吹拂……”——甘地第一页,共五十四页。1930出生于印度1949~1953就读于密歇根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53~1955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1962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教授1972获印度总统颁发的帕德玛·希来里奖(Jiang)

1975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印度现代建筑”展1976在坦桑尼亚新首都规划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顾问1976担任联合国人居会议总理事的顾问1979被聘为美国新奥尔良图兰大学戴维斯教授1980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1982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的“威尼斯双年展”1984获查尔斯王子颁发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1984获国际建筑师协会罗伯特·马修爵士奖(改善人居环境奖)1985被聘为剑桥大学的尼赫鲁教授1986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芝加哥建筑奖1987获印度建筑师协会金奖1990获国际建筑师协会金奖1992~1998任普利茨克建筑奖评委1993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1993被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1995在日本东京举办“天空的祝福”个人展1996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居Ⅱ”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国际顾问1999获卡塔尔政府举办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竞赛第一名1999被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第二页,共五十四页。代表作(Zuo)品

阿穆达巴的圣雄甘地纪念馆(1960年)加霸的斋浦尔艺术中心(1990年)博帕尔省维德汉.巴瓦尼州议会大厦(1998年)在印度的达理、孟买、阿穆达巴等城市的许多市镇规划及住宅设计。第三页,共五十四页。一、自然环(Huan)境层面的摸索第四页,共五十四页。1.气(Qi)候环境的制约印度气候的形成与海陆分布、风向尤其是降水量的多寡有密切联系。印度地形总的来说南北高中间低,北侧的高山阻挡住了北方的冷空气,加之三面临海形成了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具体到印度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印度不利的气候条件归纳为“干热”和“湿热”两个主要方面。“干热”环境要求尽可能的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湿热”的环境要求促使空气流通,形成穿堂风,减少室内热量。这些气候因素决定了柯里亚地域建筑解决气候问题的探索方向。第五页,共五十四页。1.1柯里亚的探索A.离散、独立的建筑模式b.分(Fen)户墙的狭长建筑单元组合模式C.阶梯状金字塔的剖面设计德里红堡剖面示意加尔各答的桑农宅夏季剖面和冬季剖面阶梯状金字塔剖面设计第六页,共五十四页。本土建筑丰富的营养成为了柯里亚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康(Kang)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柯布西耶的遮阳建筑构件印度经管学院一角第七页,共五十四页。柯布西耶是20世纪重要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将。1887年柯布西耶出生在瑞士西北边境的一个小镇,父母从事钟表制造(Zao)业,年少时钟表技术学校的学习经历培养了柯布对美术的兴趣。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旅行为他在后期的创作中提供了重要的灵感,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国籍。定居法国在城市规划方面,他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最早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这是极有远见的划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柯布西耶先后去了印度和非洲工作,他的设计风格逐渐发生着转变,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犷原始的风格。这在这一建筑生涯的巅峰时期,柯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建筑智慧开始了与印度的国情、自然、人民和建筑传统的对话。第八页,共五十四页。昌迪加尔(Er)高等法院昌迪加尔议会大厦第九页,共五十四页。路易.康1901年出生在俄罗斯帝(Di)国波罗的海边爱沙尼亚一个名叫奥赛的岛上,是从小受着多种语言文化熏陶的犹太人。1906年,穷困的家境迫使5岁的康与家人移民美国。进入学校后的康在同学面前非常腼腆,但他很快凭借他的绘画才能得到老师的好评。在康考进费城教育系统得重点学校、淘汰率很高的中心学校后,他继续着他的艺术学习,他的画曾赢得全市一等奖。同时的他的音乐天赋使他十几岁就可以靠在剧院弹奏来补贴家用。1920年,中心学校毕业后,康选择了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第十页,共五十四页。艾(Ai)哈迈达巴德印度管理学院伊斯兰风格图案印度管理学院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达卡的孟加拉国民议会大(Da)厦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构造设计学是受启发于地域技术而建构的,是一种节能、节地的重要途径;一种面对地域特质而获得的建筑艺术自然而真实的源泉的创作思路。构造设计学的基本思想是:不依赖任何耗能设备,而通过对建筑的空间形式﹑布局及构造采取措施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柯里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独具匠心,为解决干热气候下建筑的遮阳和(He)通风,他倡导使用开敞空间、管式住宅及棚架屋顶等多种手法。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开敞空间作为热带气候的伴随产物,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特性。它体现了柯里亚对户外生活模式的执着。他(Ta)探求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围绕“露天空间”与“露天建筑”的构成,庭院平台、凉廊和台阶等等,使人联想起印度村庄中的模糊联接。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甘地纪(Ji)念博物馆圣雄甘地纪念馆总平面图圣雄甘地纪念馆剖面图圣雄甘地纪念馆气流分析图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巴洛特·巴哈汶(Wen)艺术中心第十六页,共五十四页。“管式住宅”是把烟囱拔风原理应用于剖面设计中,在低层高密度的住宅群体中,既可创造具有小型阴影的户外空间,又(You)有效地解决了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并产生了直接反映气候特征的建筑形象。管式住宅第十七页,共五十四页。干城(Cheng)章嘉高级住宅第十八页,共五十四页。查尔斯·柯里亚发现在干旱地区,最大的蓄热面是屋面,因为屋面暴露在太阳底下的表面积最大。屋顶越厚,温度升高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但一旦升温后,在夜间就会持续不断地向室内辐射热量,直至冷却下来。防止屋面升温的最好办法(Fa)就是使屋面的日照量最小,这可以通过增加保护层来实现,做成条形效果更佳,也冷却得更快。抬高保护层形成棚架,屋顶就能够作为一个有遮蔽的露天平台,在夜晚使用非常适宜。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内部剖面形式可以形成空气对流。

ECLL综合办公楼第十九页,共五十四页。1.2对地形与地貌的回应在柯里亚的作品中建筑与地形地貌和谐共生;这种共生关系并非指简单的适应和保存原有景观,而是将建筑融入环境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环境性格,形成更加(Jia)完美的景观。其手法归纳为:顺应地形地貌、对环境景观的因借。顺应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场地的起伏是对“场所”的一种保护和延续。在对地形地貌顺应的同时,柯里亚还注重对优美环境景观的因借,在建筑内部营造使人能感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相同气氛,使人身心愉悦。第二十页,共五十四页。考瓦拉姆(Mu)海滨度假酒店港湾酒店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四页。二、人文环境框(Kuang)架的关注

2.1传统哲学观的当代表述曼陀罗源于古印度的太阳崇拜文化及生殖崇拜文化,“曼陀罗”的原意是球体、圆轮等,是佛教按一定礼仪制度建立的修法坛场,可以引申为“本质”的意思。曼陀罗分方、圆等多种形式。圆者象征世俗的世界和时间的运动;而方形则象征神灵的世界,是固定的,不能运动的,因而是一种完美的绝对形式。无论方圆,都以大梵天居中,众神按照等级围绕梵天。曼陀罗的世界结构可抽象成以弥楼山为世界中心、十字轴线对称、方圆镶嵌的模式。无论是怎样的具体形象,在空间形态上,都强调表现中心与边界,这也是曼陀罗的实质所在:以中心为主导向外辐射,以边界为约束向心凝聚,由此构成内聚外屏的神圣场所,因此无论中央区域如何气象万千,围合的边界却简洁无华。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四页。1.传统宇宙观的表达柯里亚早期的建筑作品里展示的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对隐性世界的感知。他采用的图案是基于原(Yuan)人曼陀罗的图案。中央邦新国民议会平面桑奇(Sanchi)佛塔中央邦新国民议会大厦模型曼荼罗图形之一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四页。中央邦新国民议(Yi)会大厦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四页。斋浦尔艺术中心(Xin)(方形曼陀罗)古斋浦尔城平面图斋浦尔艺术中心平面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四页。斋浦尔艺术中(Zhong)心墙体斋浦尔艺术中心东向主入口斋浦尔艺术中心内部空间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四页。2现代宇宙观的(De)呈现英国议会大厦空间序列轴测图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四页。探索建筑的地域性特性有许多途径,一些建筑师采用了模拟和象征的手段来试图体现建筑的地域特色和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吸收传统时,他们从形式出发的同时面向更为广阔的文化和功能目标;并在运用已有的设计原则时,通过结合现代的和本土的材料、形式、质感和品位来对其进行修正。这样带有复古主义色彩表达方式在特定场合下(Xia)的特定建筑物而言无疑也表达了比较强烈的地域性特性然而,我们更应该从地域建筑的传统精神内涵出发,而不是仅仅限于对其表面简单的模仿。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四页。将建筑形体(Ti)分解成为系列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体(Ti)量,这在印度建筑中非常普遍。拉贾斯坦邦一些村庄中的住宅第三十页,共五十四页。东方宗教仪式的进行常常以长途跋涉来表达虔诚,经常强调在露天空间中的运动及由之产生的神奇体验。与采用各种密闭盒子的欧洲的教堂(Tang)模式相反。的确,印度许多宗教庙宇如德里和拉合尔清真寺不仅仅是门道与圣殿的集合,还表现在一条穿越两侧神圣空间的进香步行道上,这种露天的行进运动极具宗教与象征意味。礼拜者顺时针方向绕神像、舍利、神座或圣物行走.从东方起步往南行进,朝着太阳运行方向,使得受崇拜的对象始终在右侧;有些朝圣者这样绕行圣城瓦拉纳西全程约58km;也有人从恒河源到恒河口这样绕一周,步行得需要几年时间。柯里亚的许多作品中通过空间序列的安排,让人们不断地穿过露天空间,强调出这种东方人心理体验的“行进之变”。柯里亚的建筑往往外表简单、平实,内部空间极其复杂。这一点就像他的草图:精确而有启发性,朴素的表面后隐藏着惊人的丰富内涵。从一个角度看他的建筑,绝对想象不到另一角度的模样;看到平面图,也很难推测出实际的空间效果。在他迷幻的空间形式里充满着流动性和通透性。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漫游的路径”与地形完美结合在一起,路径的组成极为丰富,设计把花园平台和下沉式庭院联系起来,作(Zuo)为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又起到了调节建筑小气候的作(Zuo)用。这是一个半覆土的建筑,建筑外轮廓依顺平缓山形,而显得格外柔和印度巴哈汶艺术中心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四页。贡德——冥思的场所在印度,每年从6月开始的季风大约延续三个月,带来了全年的降雨量。除沿海地带和其它一些地理条件特别优越的地区,别的地方只有极少的雨量,甚至完全无雨,将有用的水储存起来,在耕作者中恰当地分配,这是印度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也可见水在印度人民心中的某种独特的情愫。在印度形成了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恒河圣水沐浴节以及印度教信徒12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宫巴库会”。“台阶”是印度另一个重要的建筑文化要素,它的形成也与气候有关,并因为提供了户外活动的空间场所而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台阶已成为体现印度文化的重要场所。台阶和水相结合,便构成了极具印度特色的“水池”(贡德)。贡德作为一种方形的传统的沐浴池,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荡涤心灵的场所。到神庙里来朝(Chao)拜祭奠人们先到水池旁洁身洗浴,成为了整套仪式的前奏。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四页。阿达拉(La)吉的阶台式水井苏利耶太阳贡德园斋浦尔艺术中心中央庭院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四页。2.2地域性生活模式的再创造印度古代建筑中的广场、街道以及家庭中的庭院、露台等构成的要素都有其生活的根基,造成了独特的传统交往模式。柯里亚对(Dui)这些为了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某些建筑原型,广泛的加以应用。他总结出一些建筑语汇:有绿荫的院子、绿草如茵的层层平台、有水的花园、曲折的路线以及迷宫般的公共空间等等,是这些建筑要素构成了印度现代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师通过空间和形式触及到了印度精神。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四页。1崇尚户外的生活模式柯里亚注意到:在一个温暖的气候中,人(Ren)们与建筑形式具有非常不同的关系。在白天,一个人(Ren)需要哪怕是最少量的遮蔽,如悬挂在头顶上的斗篷,在清晨和夜晚,最好的场所当然是在户外,在广阔的天空下。2亲地的生活方式在印度我们往往能看到一种亲地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印度人吃、睡、享有社会生活等都是在他们家里的地板上。这样楼、地面就不仅是供人行走的表面,它也是一个清洁光亮并可供人坐卧的场所。菩提树下端坐的先知授课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四页。新孟买贝(Bei)拉普住宅总平面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四页。三(San)、技术与材料层面的探析3.1两种不同背景下适宜技术的概念提出:1.从高技术、低技术到适宜技术:“高技术”既有其优势,又有其弊端,例如高昂的代价和应用条件的苛刻。同样,“低技术”有时也表现出廉价但通常包含许多无效成分的特征。“适宜技术的观念更多的来源于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的审视,也来自于技术本身。适宜技术挑战了业已存在事物的秩序,特别是中央集权政府、社会事业机构和工业化的价值观。2.从中间技术到适宜技术“中间技术”的典型特征有:较低的资金投入;使用当地随处可得的材料;劳动力密集型;规模小,容易被教育程度低的人们所接受;使用分散的可重复利用的资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等),能够灵活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并继续使用。在乡村和发展中国家,中间技术已经作为适宜技术被大家普遍接受。在充分理解中间技术的基础上,为达到低造价和对当地气候作出反应的目的,以柯里亚为代表的一些亚洲建筑师发展了一种新的地域主义——将传统因素和现代材料、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审慎的复合体,即契合地域的适宜技术。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四页。3.2柯里亚的适宜技术的产生地方技术、地方材料的使用柯里亚在建(Jian)筑材料上大都使用混凝土和当地的石头和砖。石头特殊的色彩和纹理给柯里亚的建(Jian)筑带来特殊的表情,配之以浓烈的绘画和具有传统韵味的雕塑,使柯里亚的作品从众多的建(Jian)筑中脱颖而出,被誉为“石头的诗篇”。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四页。低层住宅建造模式柯里亚的建筑作品大都采用一种低层的建造模式。他认为高层的建造只能造成非(Fei)常低劣的生活环境,缺乏人性且难以使用。在印度,通过修建高层住宅来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也是行不通的。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如果建造低层住宅,它可选用多种简易材料——从泥土、竹子到晒干砖。可是修建中、高层住宅时,结构形式必须得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不仅仅是因为气候的原因,也是结构强度的需要。这样造价必然会大大提高,这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低收入者承受不起的。紧凑的低层住宅模式还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第一,可增大规模。随着户主需求的改变和收入的增加,这种住房也能加大规模。第二,可变性。每个家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计和建造,同时可相对容易的调整空间来适应当地喜欢的生活方式,并综合考虑诸多其他因素,如社会、文化、宗教等。第三,适应快速建房。因为户主建造自己住宅时具有极大的动力,这种主动性能加快建房速度,促使造价的减低。第四,建设周期短。这样将节省许多建设资金。第五,更新能力。第六,易维修。第四十页,共五十四页。柯里亚创造(Zao)性的反映传统、反映文脉的做法对整个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长期致力于发掘传统有利因素例如建筑空间形式与装饰艺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不断学习把这些元素和空间类型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建筑创作中去结合当地材料,地方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廉价的、建造技术要求不高、依靠当地丰富的材料的理想的解决方案。柯里亚形成了他自己一整套技术手法:产生对流的剖面,内部的小气候带,台阶式平台,屋顶棚架。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四页。四、艺术与美学层(Ceng)面的创新

绘画与雕塑的深度拓展柯里亚的建筑作品中常常出现画龙点睛的大幅壁画或者大尺度雕塑,绘画和雕塑对于柯里亚既是建筑必不可少的“构筑材料”,同时又是其塑造地域特色的工具。大量个性突出的绘画和雕塑给他的建筑作品带来一种浓烈的异域风情。绘画与雕塑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斋浦尔艺术中心独特的9方格平面英国议会大厦局部景观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四页。许多建筑中绘画是用来张挂的,对建筑性质和风格仅仅起到烘托的作用,它始终只是一个辅助元素,与羊毛挂毯的作用没有实质的区别。而绘画对于柯里亚作品的意义则重要得多。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装饰品,而更(Geng)加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构件,塑造建筑形态的一种手段,在建筑表达中达到了你即我、我即你的境界。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团大楼英国议会大厦阿拉梅达公园开发办公大楼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四页。4.2色彩与光影的艺术展示柯里亚对于色彩的运用总是显得那么的随意,不同的色彩在他的手中搭配总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产生不同的建筑空间效果。在诸多的色彩中,柯里亚对红色尤(You)其偏爱。红色是印度人最喜爱的传统颜色之一,在民间艺术中的运用比比皆是。在柯里亚手里,红色成为了增强视觉美感和取得色彩和谐的手段。他的红色变化多端,有桃红、玫瑰红、珊瑚红以至掺柠檬色的红。柯里亚事务所室内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四页。印度气候炎热、潮(Chao)湿,传统建筑常利用深远的挑檐来解决遮阳、通风问题。柯里亚大胆改进了传统做法,将大楼的一部分挖去,形成一个几层高的大空间,并利用结构的出挑和收进,在大楼上形成许多平台和阳台。这样既丰富了外形又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也增强了外立面的光影效果。再加上斜坡屋顶和安排绿化,使办公楼显得舒适而亲切。光与影的交错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四页。西方建筑文化(Hua)影响下的几位印度本土建筑师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四页。多西的本土创作1951年,来到巴黎,在柯布西耶的工作室工作4个年头,期间参与了柯布在昌迪加尔和艾哈迈达巴德的一些重要项目。1954年至1957年间,在艾哈迈达巴德担任柯布的现场工地建筑师,成为柯布最亲近的弟子之一。1958年至1959年间,多西获得奖学金奔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回国后的多西建立自己(Ji)的研究中心,开始独立创业。艾哈迈达巴德建筑学院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四页。印度窣堵(Du)坡第四十八页,共五十四页。拉吉·里瓦尔里瓦尔1934年出生于旁遮普邦霍希亚布尔,1954年毕业于德里建筑学院后,求学于伦敦并加入建筑协会(Hui)建筑学院(AASA),之后又从业于巴黎。60年代以后,里瓦尔回国后在新德里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创业在他看来,建筑设计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创作准则”而非形式上的结合,他的建筑创作类型广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他的建筑作品得到广泛的展出并以英语及法语形式大量出版。他于1989年荣获印度建筑师学会金奖及英联邦建筑师协会的麦修奖。第四十九页,共五十四页。法国大使馆(Guan)官员住宅法国大使馆官员住宅国际贸易中心永久展厅第五十页,共五十四页。中央教(Jiao)育技术学院内部庭院中央教育技术学院立面中央教育技术学院建筑细部中央教育技术学院第五十一页,共五十四页。印度与中国建筑风格的比较与启示第一、印度的建筑是植根于印度大地上的建筑,它们都明显呈现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特点。从生物气候学角度出发,结合地域气候条件进行设计是他们用来表(Biao)达地方主义文化特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