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审查要点_第1页
宁波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审查要点_第2页
宁波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审查要点_第3页
宁波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审查要点_第4页
宁波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审查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则1.0.1为指导宁波波市装配式建建筑(混凝土土结构)施工工图审查工作作,明确审查查内容,统一一审查尺度,根根据《建设工工程质量管理理条例》、《建建设工程勘察察设计管理条条例》、《实实施工程建设设强制性标准准监督规定》(建建设部令第881号)、《房房屋建筑和市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程施工图图设计文件审审查管理办法法》(住房城城乡建设部令令第13号)等等国家和地方方相关法规、规规章和规定,结结合宁波市实实际情况,编编制本要点。1.0.2本要要点适用于宁宁波市装配式式建筑(混凝凝土结构)施施工图设计文文件审查。装装配式建筑(混混凝土结构)施施工图设计文文件审查除应应符合本审查查要点外,尚尚应符合国家家、行业和地地方现行标准准的有关规定定。1.0.3装配配式建筑(混混凝土结构)施施工图设计文文件中规定采采用的新技术术、新材料,可可能影响建设设工程质量和和安全,又没没有国家技术术标准的,应应当由国家认认可的检测机机构进行试验验、论证,出出具检测报告告,并经国务务院有关部门门或者省、市市人民政府有有关部门组织织的建设工程程技术专家委委员会审定后后,方可使用用。1.0.4装配配式建筑(混混凝土结构)施施工图设计文文件应当符合合国家及地方方有关编制深深度的规定。1.0.5装配配式建筑(混混凝土结构)施施工图设计文文件应采用建建筑信息模型型(BIM)技技术进行建筑筑、结构、机机电设备、室室内装修一体体化协同设计计。1.0.6鼓励励主体设计和和预制构件深深化设计一次次性出图并审审查。当主体体设计和预制制构件深化设设计由不同的的设计单位承承担时,预制制构件的深化化设计施工图图报审时应提提供主体设计计单位出具的的专项设计技技术复核表。1.0.7装装配式建筑(混混凝土结构)结结构专业预制制构件施工图图主要审查预预制受力构件件的结构计算算配筋、混凝凝土强度、预预制构件与现现浇结构之间间的连接等是是否满足规范范要求。对预预制构件的施施工吊装等验验算、构造不不列入施工图图审查内容。2政策性审查要要点2.0.1装配配式建筑(混混凝土结构)施施工图设计文文件报审时提提交工程项目目所在地住建建部门出具的的新型建筑工工业化项目认认定文件。2.0.2审图图机构根据新新型建筑工业业化项目认定定文件、宁波波市新型建筑筑工业化专家家委员会出具具的专项评审审意见书及宁宁波市新型建建筑工业化项项目范围和结结构体系及基基本要求,对对装配式建筑筑(混凝土结结构)项目单单体建筑的预预制装配率进进行符合性审审查。对按规规定可不计入入容积率的预预制外墙或者者叠合外墙的的预制部分建建筑面积进行行复核。2.0.3涉及及新型建筑工工业化实施内内容发生重大大变更(主体体结构变更、预预制装配率变变化)项目报报审时,建设设单位应提供供变更后的专专项技术评审审意见书和项项目认定文件件。审图机构构对照宁波市市新型建筑工工业化项目范范围和结构体体系及基本要要求进行符合合性审查。3建筑审查要点点3.1一般规定定3.1.1装配配式建筑设计计平面及体型型宜简单规则则,采用标准准化、通用化化的设计方法法,做到“少构件、多多组合”,满足装配配式建筑的基基本要求。3.1.2应根据建筑筑结构体系和和生产施工条条件合理确定定装配式建筑筑围护结构类类型,建筑的的体形系数、窗窗墙面积比等等围护结构的的热工性能等等应符合节能能设计标准的的要求。3.1.3装配配式建筑外墙墙板接缝及门门窗洞口等部部位的构造节节点应满足安安全、耐久、防防水、防火、热热工等要求。3.1.4预制外墙板板的面砖、石石材等外饰面面宜在工厂中中一体化加工工完成。3.1.5装配式公共共建筑外窗宜宜采用标准化化外窗系统,装装配式居住建建筑外窗应采采用标准化外外窗系统,外外门窗与外墙墙应有可靠连连接,并满足足气密性、水水密性、抗风风压性能和节节能设计标准准的要求。3.1.6室内装修宜宜采用标准化化内装部品与与建筑结构一一体化设计。3.2审查内容容及要求3.2.1模数协调1建筑设计计应符合现行行国家标准《建建筑模数协调调标准》GBB500022的规定。2建筑物的开间间或柱距,进进深或跨度,梁、板、隔墙和门窗洞口宽度等分部件的截面尺寸宜采用水平基本模数和水平扩大模数系列,且水平扩大模数系列宜采用2nM、3nM(n为自然数)。3构造节点和分分部件的接口口尺寸等宜采采用分模数数数列,且分模模数数列宜采采用M/100、M/5、MM/2。4部件优先先尺寸的确定定应符合下列列规定:承重重墙和外围护护墙厚度的优优先尺寸系列列宜根据1MM的倍数及其其与M/2的的组合确定,宜宜为150mmm、2000mm、2550mm、3300mm。3.2.2平面设计1建筑宜选选用大开间、大大进深的平面面布置并符合合国家规范关关于平面形状状的规定。2厨房和卫生间间的平面布置置应合理,其其平面尺寸宜宜满足标准化化整体橱柜及及整体卫浴的的要求。3建筑宜采用同同层排水设计计,并应结合合房间净高、楼楼板跨度、设设备管线等因因素确定降板板方案。4室内装修宜减减少施工现场场的湿作业。3.2.3立面及剖面面设计1外墙设计计应满足建筑筑外立面多样样化和经济美美观的要求。2外挂墙板的高高度不宜大于于一个层高,厚厚度不宜小于于100mmm。3建筑的围护结结构以及楼梯梯、阳台、隔隔墙、空调板板、管道井等等配套构件、室室内装修材料料,宜采用工工业化、标准准化产品。4空调板宜集中中布置,并宜宜与阳台合并并设置。5预制剪力墙宜宜采用一字型型,也可以采采用L形、TT形或U形;;开洞预制剪剪力墙洞口宜宜居中布置,洞洞口两侧的墙墙肢宽度不应应小于2000mm,洞口口上方连续梁梁高度不宜小小于250mmm。6门窗洞口宜上上下对齐、成成列布置,其其平面位置和和尺寸应满足足结构受力及及预制构件设设计要求;剪剪力墙结构中中不宜采用转转角窗。7居住建筑中标标准化外窗(包包括外遮阳一一体化窗)系系统应用量不不应小于外窗窗面积总量的的60%。同同一工程中,非非标准化外窗窗立面、材料料、安装方式式和性能应与与标准化外窗窗系统一致。3.2.4节点构造1预制外设设备管线穿过过楼板的部位位,应采取防防水、防火、隔隔声措施。2预制外墙板的的接缝应满足足保温、防火火、隔声的要要求。3外挂墙板间接接缝的构造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接缝构造应应满足防水、防防火、隔声等等建筑功能要要求。2)接缝宽度应应满足主体结结构的层间位位移、密封材材料的变形能能力、施工误误差、温差引引起变形等要要求,且不应应小于15mmm。4预制外墙墙板的接缝及及门窗洞口等等防水薄弱部部位宜采用材材料防水和构构造防水相结结合的做法,并并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墙板水平接接缝宜采用高高低缝或企口口缝构造。2)墙板竖缝可可采用平口或或槽口构造。3)当板缝空腔腔需设置导水水管排水时,板板缝内侧应增增设气密条密密封构造。5当预制外外墙采用夹心心墙板时,应应满足下列要要求:1)外叶墙板厚厚度不应小于于50mm,且且外叶墙板应应与内叶墙板板可靠连接。2)夹心外墙板板的夹层厚度度不宜大于1120mm。6女儿墙板板内侧在要求求的泛水高度度处应设凹槽槽、挑檐或其其他泛水收头头等构造。7门窗应采采用标准化部部件,并宜采采用缺口、预预留副框或预预埋件等方法法与墙体可靠靠连接。8建筑内预预制钢筋混凝凝土构件的节节点外露部位位,应采取防防火保护措施施,且节点的的耐火极限不不应低于相应应构件的耐火火极限。9建筑幕墙墙应在每层楼楼板外沿处采采取符合《建建筑设计防火火规范》GBB500166第6.2..5条规定的的防火措施,幕幕墙与每层楼楼板、隔墙处处的缝隙应采采用防火封堵堵材料封堵。装装配式建筑预预制构件连接接节点的建筑筑构造详图。3.2.5其他材料1墙饰面宜宜采用耐久、不不易污染的材材料。采用反反打一次成型型的外墙饰面面材料,其规规格尺寸、材材质类别、连连接构造等应应进行工艺试试验验证。2外墙板接接缝处的密封封材料应符合合下列规定::夹心外墙板板接缝处填充充用保温材料料的燃烧性能能应满足国家家标准《建筑筑材料及制品品燃烧性能分分级》GB88624-22012中中A级的要要求。3夹芯外墙墙板中的保温温材料,其导导热系数不宜宜大于0.0040W/((m•K),,体积比吸水水率不宜大于于0.3%,燃燃烧性能不应应低于国家标标准《建筑材材料及制品燃燃烧性能分级级》GB86624-20012中BB2级的要要求。4建筑外墙墙采用保温材材料与两侧墙墙体构成无空空腔复合保温温结构体时,该该结构体的耐耐火极限应符符合本规范的的有关规定;;当保温材料料的燃烧性能能为B1、BB2级时,保保温材料两侧侧的墙体应采采用不燃材料料且厚度均不不应小于500mm。4结构基本规定定审查要点4.1一般规定定4.1.1装配式结构构设计应符合合现行国家标标准《混凝土土结构设计规规范》GB550010的的基本要求,并并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应采取有效措措施加强结构构的整体性;;2装配式结构宜宜采用高强混混凝土、高强强钢筋;3装配式结构的的节点和接缝缝应受力明确确、构造可靠靠,并应满足足承载力、延延性和耐久性性等要求;4应根据连接节节点和接缝的的构造方式和和性能,确定定结构的整体体计算模型。4.1.2预制构件的的混凝土强度度等级不宜低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凝土预制构件件的混凝土强强度等级不宜宜低于C400,且不应低低于C30;;现浇混凝土土的强度等级级不应低于CC25。4.1.3钢筋的选用用应符合现行行国家标准《混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GB500010的规定定。普通钢筋筋采用套筒灌灌浆连接和浆浆锚搭接连接接时,钢筋应应采用热轧带带肋钢筋。4.1.4钢筋焊接网网应符合现行行行业标准《钢钢筋焊接网混混凝土结构技技术规程》JJGJ1114的规定。钢钢筋套筒灌浆浆连接接头采采用的套筒应应符合现行行行业标准《钢钢筋连接用灌灌浆套筒》JJG/T3998的规定。钢钢筋套筒灌浆浆连接接头采采用的灌浆料料应符合现行行行业标准《钢钢筋连接用灌灌浆灌浆料》JJG/T4008的规定。4.1.5钢筋浆锚搭搭接连接接头头应采用水泥泥基灌浆料,灌灌浆料的物理理、力学性能能应满足表44.1.5的的要求。表4.1.5钢钢筋浆锚搭接接连接接头用用灌浆料性能能要求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泌水率(%)0《普通混凝土拌拌合物性能试试验方法标准准》GB/TT500880流动度(mm)初始值≥200《水泥基灌浆材材料应用技术术规范》GBB/T50044830min保留留值≥150竖向膨胀率(%%)3h≥0.02《水泥基灌浆材材料应用技术术规范》GBB/T50044824h与3h的的膨胀率之差差0.02~0..5抗压强度(MPPa)1d≥35《水泥基灌浆材材料应用技术术规范》GBB/T5004483d≥5528d≥80氯离子含量(%%)≤0.06《混凝土外加剂剂匀质性试验验方法》GBB/T800774.1.6装配配整体式框架架结构、装配配整体式剪力力墙结构、装装配整体式框框架-现浇剪剪力墙结构、装装配整体式部部分框支剪力力墙结构的房房屋最大适用用高度应满足足表4.1..6的要求,并并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当结构中中竖向构件全全部为现浇且且楼盖采用叠叠合梁板时,房房屋的最大适适用高度可按按现行行业标标准《高层建建筑混凝土结结构技术规程程》JGJ3中的规定定采用。2装配整体式剪剪力墙结构和和装配整体式式部分框支剪剪力墙结构,在在规定的水平平力作用下,当当预制剪力墙墙构件底部承承担的总剪力力大于该层总总剪力的500%时,最大大适用高度应应适当降低;;当预制剪力力墙构件底部部承担的总剪剪力大于该层层总剪力的880%时,最最大适用高度度应取表4..1.6中括括号内的数值值。表4.1.6装装配整体式结结构房屋的最最大适用高度度(m)结构类型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0.2gg)8度(0.3gg)装配整体式框架架结构7060504030装配整体式框架架-现浇剪力力墙结构15013012010080装配整体式剪力力墙结构140(1300)130(1200)110(1000)90(80)70(60)装配整体式部分分框支剪力墙墙结构120(1100)110(1000)90(80)70(60)40(30)注:房屋高度指指室外地面到到主要屋面的的高度,不包包括局部突出出屋顶的部分分。【要点说明】最大适用高度针针对的是装配配整体式结构构。对节点、接接缝、钢筋连连接接头型式式、楼板等均均满足本规程程对装配整体体式结构的各各项要求时,装装配整体式框框架结构及装装配整体式框框架-现浇剪剪力墙结构中中的框架部分分按等同现浇浇设计(最大大适用高度、结结构整体计算算方法等均与与现浇结构相相同),如达达不到,其最最大适用高度度应适当降低低。装配整体式剪力力墙结构抗震震性能很难完完全等同于现现浇剪力墙结结构,与现浇浇剪力墙结构构相比降低了了最大适用高高度。在规定定水平力作用用下,当预制制剪力墙构件件底部承担的的总剪力大于于该层总剪力力的50%时时,最大适用用高度应适当当降低,当大大于80%时时,进一步降降低最大适用用高度,采用用表4.1..4括号中的的数值。预制剪力墙构件件底部承担的的剪力与该层层总剪力的比比例目前程序序不会自动输输出。对框架-剪力墙墙结构,剪力力墙只能采用用现浇,若采采用预制则超超出规程要求求,另外应注注意本规程未未包含筒体结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构、异型柱结结构。4.1.7高层层装配整体式式结构的高宽宽比不宜超过过表4.1..7的数值。表4.1.7装装配整体式结结构适用的最最大高宽比结构类型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装配整体式框架架结构543装配整体式框架架-现浇剪力力墙结构665装配整体式剪力力墙结构665【要点说明】对于装配整体式式结构,竖向向预制构件连连接性能受建建筑高宽比和和体型的影响响较大,要求求预制框架柱柱水平接缝处处不宜出现拉拉力。4.1.8装配整体式式结构构件的的抗震设计,应应根据设防类类别、烈度、结结构类型和房房屋高度采用用不同的抗震震等级,并应应符合相应的的计算和构造造措施要求。丙丙类装配整体体式结构的抗抗震等级应按按表4.1..8确定。表4.1.8丙丙类装配整体体式结构的抗抗震等级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装配整体式框架架结构高度(m)≤24>24≤24>24≤24>24框架四三三二二一大跨度框架三二一装配整体式框架架-现浇剪力力墙结构高度(m)≤60>60≤24>24且≤600>60≤24>24且≤600>60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剪力墙三三三二二二一一续表4.1.88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装配整体式剪力力墙结构高度(m)≤70>70≤24>24且≤700>70≤24>24且≤700>70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一装配整体式部分分框支剪力墙墙结构高度(m)≤70>70≤24>24且≤700>70≤24>24且≤700现浇框支框架二二二二一一一底层加强部位剪剪力墙三二三二一二一其他区域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注:大跨度框架架指跨度不小小于18m的框架。【要点说明】本条为强条,对对装配整体式式剪力墙结构构及部分框支支剪力墙结构构,抗震等级级分界高度由由GB500011的800m降低为770m。4.1.9乙乙类装配整体体式结构应按按本地区抗震震设防烈度提提高一度的要要求加强其抗抗震措施;当当本地区抗震震设防烈度为为8度且抗震震等级为一级级时,应采取取比一级更高高的抗震措施施;当建筑场场地为I类时时,仍可按本本地区抗震设设防烈度的要要求采取抗震震构造措施。4.1.10装配式结结构竖向布置置应连续、均均匀,应避免免抗侧力结构构的侧向刚度度和承载力沿沿竖向突变,并并应符合现行行国家标准《建建筑抗震设计计规范》GBB500111的有关关规定。4.1.11抗抗震设计时,构构件及节点的的承载力抗震震调整系数γγRE应按表44.1.111采用;当当仅考虑竖向向地震作用组组合时,承载载力抗震调整整系数γRE应取1..0。预埋件件锚筋截面计计算的承载力力抗震调整系系数γRE应取为11.0。表4.1.111构件及节点点承载力抗震震调整系数γγRE结构构件类别正截面承载力计计算斜截面承载力计计算受冲切承载力计计算、接缝受受剪承载力计计算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柱偏心受拉构件剪力墙各类构件及框架架节点轴压比小于0..15轴压比不小于00.1γRE0.750.750.80.850.850.850.85【要点说明】增加了接缝受剪剪承载力抗震震调整系数γγRE为0.885,其余结结构构件的承承载力震调整整系数与现浇浇混凝土结构构相同。4.1.12预预制构件节点点及接缝处后后浇混凝土强强度等级不应应低于预制构构件的混凝土土强度等级;;多层剪力墙墙结构中墙板板水平接缝用用坐浆材料的的强度等级值值应大于被连接接构件的混凝凝土强度等级级值。4.2结构构分析4.2.1在在各种设计状状况下,装配配整体式结构构可采用与现现浇混凝土结结构相同的方方法进行结构构分析。当同同一层内既有有预制又有现现浇抗侧力构构件时,地震震设计状况下下宜对现浇抗抗侧力构件在在地震作用下下的弯矩和剪剪力进行适当当放大。4.2.2装配配整体式结构构承载能力极极限状态及正正常使用极限限状态的作用用效应分析可可采用弹性方方法。4.2.3按弹性方法法计算的风荷荷载或多遇地地震标准值作作用下的楼层层层间最大位位移Δu与层高hh之比的限值值宜按表4..2.3采用用。表4.2.3楼楼层层间最大大位移与层高高之比的限值值结构体系Δu/h限值值装配整体式框架架结构1/550装配整体式框架架-现浇剪力力墙结构1/800装配整体式剪力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部分分框支剪力墙墙结构1/1000多层装配式剪力力墙结构1/12004.2.4在结结构内力与位位移计算时,对对现浇楼盖和和叠合楼盖,均均可假定楼盖盖在其自身平平面内为无限限刚性;楼面面梁的刚度可可计入翼缘作作用予以增大大;梁刚度增增大系数可根根据翼缘情况况近似取为11.3~2..0。4.3预制制构件分析4.3.1预制构件的设计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对持久设计状状况,应的预预制构件进行行承载力、变变形、裂缝控控制验算;2对地震设计状状况,应对预预制构件进行行承载力验算算;3对制作、运输输和堆放、安装等短暂暂设计状况下下的预制构件件验算,应符符合现行国家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构工程施工规规范》GB550666的的有关规定。4.3.2预制制板式楼梯的的梯段板底应应配置通长的的纵向钢筋。板板面宜配置通通长的纵向钢钢筋;当楼梯梯两端均不能能滑动时,板板面应配置通通长的纵向钢钢筋。4.4连接接设计4.4.1装配配整体式结构构中,接缝的的正截面承载载力应符合现现行国家标准准《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GB500010的规定定。接缝的受受剪承载力应应符合下列规定:1持久设计状况况:γ0Vjd≤VVu(4.4.11-1)2地震设计状况况:VjdE≤VuuE/γRE(4.4.11-2)在梁、柱端部箍箍筋加密区及及剪力墙底部部加强部位,尚尚应符合下式式要求:ηjVVmua≤VVuE(4.4.11-3)式中:γ0———结构重要性性系数,安全全等级为一级级时不应小于于1.1,安安全等级为二级时不不应小于1..0;Vjd——持久久设计状况下下接缝剪力设设计值;VjdE——地地震设计状况况下接缝剪力力设计值;Vu——持久设设计状况下梁梁端、柱端、剪剪力墙底部接接缝受剪承载载力设计值;;VuE——地震震设计状况下下梁端、柱端端、剪力墙底底部接缝受剪剪承载力设计计值;Vmua——被被连接构件端端部按实配钢钢筋面积计算算的斜截面受受剪承载力设设计值;ηj——接缝受受剪承载力增增大系数,抗抗震等级为一一、二级取11.2,抗震震等级为三、四四级取1.11。【要点说明】后浇混凝土、灌灌浆料或坐浆浆材料与预制制构件结合面面的粘结抗剪剪强度往往低低于预制构件件本身混凝土土的抗剪强度度,因此预制制构件的接缝缝一般都需进进行受剪承载载力计算。为为实现接缝强强连接,对梁梁端、柱底、剪剪力墙底部加加强部位的墙墙底接缝要求求其承载力设设计值大于被被连接构件的的承载力设计计值乘以强连连接系数,VVmua为按实实配钢筋面积积计算的斜截截面受剪承载载力设计值,意意味着接缝强强连接计算时时不能直接选选用梁端、柱柱底、剪力墙墙底部加强部部位的墙底剪剪力设计值,而而应根据不同同的构件类型型按实配钢筋筋受剪承载力力公式计算。接缝一般采用强强度等级高于于构件的后浇浇混凝土、灌灌浆料或坐浆浆材料,当穿穿过接缝的钢钢筋不少于构构件内钢筋且且构造符合本本规范要求时时,节点及接接缝的正截面面受压、受拉拉及受弯承载载力可不必进进行验算。4.4.2纵向钢筋采采用套筒灌浆浆连接时,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接头应满满足现行行业业标准《钢筋筋机械连接技技术规程》JJGJ1007-20110中Ⅰ级接头的性性能要求,并并应符合国家家现行有关标标准的规定;;2预制剪力力墙中钢筋接接头处套筒外外侧钢筋的混混凝土保护层层厚度不应小小于15mmm,预制柱中中钢筋接头处处套筒外侧箍箍筋的混凝土土保护层厚度度不应小于220mm;3套筒之间间的净距不应应小于25mmm。4.4.3纵向向钢筋采用浆浆锚搭接连接接时,对预留留孔成孔工艺艺、孔道形状状和长度、构构造要求、灌灌浆料和被连连接钢筋,应应进行力学性性能以及适用用性的试验验验证。直径大大于20mmm的钢筋不宜宜采用浆锚搭搭接连接,直直接承受动力力荷载构件的的纵向钢筋不不应采用浆锚锚搭接连接。4.4.4预制制构件与后浇浇混凝土、灌灌浆料、坐浆浆材料的结合合面应设置粗粗糙面、键槽槽,并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预制板与与后浇混凝土土叠合层之间间的结合面应应设置粗糙面面。2预制梁与与后浇混凝土土叠合层之间间的结合面应应设置粗糙面面;预制梁端端面应设置键键槽(图4..4.4)且且宜设置粗糙糙面。键槽的的尺寸和数量量应按规定计计算确定;键键槽的深度tt不宜小于于30mm,宽宽度w不宜小小于深度的33倍且不宜大大于深度的110倍;键槽槽可贯通截面面,当不贯通通时槽口距离离截面边缘不不宜小于500mm;键槽槽间距宜等于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斜面倾角不宜宜大于30°°。3预制剪力力墙的顶部和和底部与后浇浇混凝土的结结合面应设置置粗糙面;侧侧面与后浇混混凝土的结合合面应设置粗粗糙面,也可可设置键槽;;键槽深度tt不宜小于220mm,宽宽度w不宜小小于深度的33倍且不宜大大于深度的110倍,键槽槽间距宜等于于键槽宽度,键键槽端部斜面面倾角不宜大大于30°。4预制柱的的底部应设置置键槽且宜设设置粗糙面,键键槽应均匀布布置,键槽深深度不宜小于于30mm,键键槽端部斜面面倾角不宜大大于30°。柱柱顶应设置粗粗糙面。5粗糙面的的面积不宜小小于结合面的的80%,预预制板的粗糙糙面凹凸深度度不应小于44mm,预制制梁端、预制制柱端、预制制墙端的粗糙糙面凹凸深度度不应小于66mm。(a)键槽贯通通截面(b)键槽不贯贯通截面图4.4.4梁梁端键槽构造造示意1—键槽;2——梁端面4.4.5预制制楼梯与支承承构件之间宜宜采用简支连连接。采用简简支连接时,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预制楼梯梯宜一端设置置固定铰,另另一端设置滑滑动铰,其转转动及滑动变变形能力应满满足结构层间间位移的要求求,且预制楼楼梯端部在支支承构件上的的最小搁置长长度应符合表表4.4.55的规定;2预制楼梯梯设置滑动铰铰的端部应采采取防止滑落落的构造措施施。表4.4.5预预制楼梯在支支撑构件上的的最小搁置长长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最小搁置长度(mm)7575100【要点说明】楼梯采用一端固固定铰,一端端滑动铰时,表表中的搁置长长度是最低要要求,其在支支承构件上的的最小搁置长长度应大于罕罕遇地震作用用下的支承构构件的水平位位移,确保梯梯段不滑落。当梯段间剪力墙为建筑外墙时,宜釆用现浇,若釆用预制时,要求楼梯平台板和楼梯梁采用现浇结构,平台板厚度不应小于100。4.5楼盖盖设计4.5.1叠叠合板应按现现行国家标准准《混凝土结结构设计规范范》GB500010进行行设计,并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叠合板的预制制板厚度不宜宜小于60mmm,后浇混混凝土叠合层层厚度不应小小于60mmm;2当叠合板的预预制板采用空空心板时,板板端空腔应封封堵;3跨度大于3mm的叠合板,宜宜采用桁架钢钢筋混凝土叠叠合板;4跨度大于6mm的叠合板,宜宜采用预应力力混凝土预制制板;5板厚大于1880mm的叠叠合板,宜采采用混凝土空空心板。4.5.2叠合合板可根据预预制板接缝构构造、支座构构造、长宽比比按单向板或或双向板设计计。当预制板板之间采用分分离式接缝(图图4.5.22a)时,宜宜按单向板设设计。对长宽宽比不大于33的四边支支承叠合板,当当其预制板之之间采用整体体式接缝(图图4.5.22b)或无接接缝(图4..5.2c)时,可按双向板设计。(a)单向叠合合板(b)带带接缝的双向向叠合板(cc)无接缝双双向叠合板图4.5.2叠叠合板的预制制板布置形式式示意1—预制板;22—梁或墙;33—板侧分离式接接缝;4—板侧整体式接接缝4.5.3单单向叠合板板板侧的分离式式接缝宜配置置附加钢筋(图图4.5.3),并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接缝处紧邻预预制板顶面宜宜设置垂直于于板缝的附加加钢筋,附加加钢筋伸入两两侧后浇混凝凝土叠合层的的锚固长度不不应小于155d(d为附附加钢筋直径径);2附加钢筋截面面面积不宜小小于预制板中中该方向钢筋筋面积,钢筋筋直径不宜小小于6mm、间间距不宜大于于250mmm。图4.5.3单单向叠合板板板侧分离式拼缝构造示意1—后浇混凝土土叠合层;2—预制板;3—后浇层内钢钢筋;4—附加钢筋4.5.4叠合合板支座处的的纵向钢筋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板端支座座处,预制板板内的纵向受受力钢筋宜从从板端伸出并并锚入支承梁梁或墙的后浇浇混凝土中,锚锚固长度不应应小于5d(dd为纵向受力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4.5.4);2单向叠合合板的板侧支支座处,当预预制板内的板板底分布钢筋筋伸入支承梁梁或墙的后浇浇混凝土中时时,应符合本本条第1款款的要求;当当板底分布钢钢筋不伸入支支座时,宜在在紧邻预制板板顶面的后浇浇混凝土叠合合层中设置附附加钢筋,附附加钢筋截面面面积不宜小小于预制板内内的同向分布布钢筋面积,间距不宜大于600mm,在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4.5.4b)。(a)板端支座座(b)板侧支座图4.5.4叠叠合板端及板板侧支座构造造示意1—支承梁或墙墙;2—预制制板;3—纵纵向受力钢筋筋;4—附加钢筋;;5—支座中中心线4.5.5双双向叠合板板板侧的整体式式接缝宜设置置在叠合板的的次要受力方方向上且宜避避开最大弯矩矩截面。接缝缝可采用后浇浇带形式,并并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后浇带宽度不不宜小于2000mm;2后浇带两侧板板底纵向受力力钢筋可在后后浇带中焊接接、搭接连接接、弯折锚固固;3当后浇带两侧侧板底纵向受受力钢筋在后后浇带中弯折折锚固时(图图4.5.5)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叠合板厚度度不应小于110d,且不不应小于1220mm(dd为弯折钢筋筋直径的较大大值);2)接缝处预制制板侧伸出的的纵向受力钢钢筋应在后浇浇混凝土叠合合层内锚固,且且锚固长度不不应小于laa;两侧钢筋筋在接缝处重重叠的长度不不应小于100d,钢筋弯弯折角度不应应大于30°,弯折处沿接接缝方向应配配置不少于22根通长构造造钢筋,且直直径不应小于于该方向预制制板内钢筋直直径。图4.5.5双双向叠合板整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1—通长构造钢钢筋;2—纵向受力钢筋筋;3—预制板;4—后浇混凝土土叠合层;5—后浇层内钢钢筋4.5.6桁桁架钢筋混凝凝土叠合板应应满足下列要要求:1桁架钢筋应沿沿主要受力方方向布置;2桁架钢筋距板板边不应大于于300mmm,间距不宜宜大于6000mm;3桁架钢筋弦杆杆钢筋直径不不宜小于8mmm,腹杆钢钢筋直径不应应小于4mmm;4桁架钢筋弦杆杆混凝土保护护层厚度不应应小于15mmm。4.5.7当未未设置桁架钢钢筋时,在下下列情况下,叠叠合板的预制制板与后浇混混凝土叠合层层之间应设置置抗剪构造钢钢筋:1单向叠合合板跨度大于于4.0m时时,距支座11/4跨范围围内;2双向叠合合板短向跨度度大于4.00m时,距四四边支座1//4短跨范围围内;3悬挑叠合合板;4悬挑板的的上部纵向受受力钢筋在相相邻叠合板的的后浇混凝土土锚固范围内内。【要点说明】未设置抗剪钢筋筋区域应复核核是否满足《混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GB500110-20110)式H..0.4-22的要求。4.5.8叠合合板的预制板板与后浇混凝凝土叠合层之之间设置的抗抗剪构造钢筋筋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抗剪构造造钢筋宜采用用马镫形状,间间距不宜大于于400mmm,钢筋直径径d不应小于于6mm;2马镫钢筋筋宜伸到叠合合板上、下部部纵向钢筋处处,预埋在预预制板内的总总长度不应小小于15d,水水平段长度不不应小于500mm。【要点说明】本条是叠合面设设置抗剪钢筋筋的构造要求求,抗剪钢筋筋直径、间距距、锚固长度度应满足叠合合面抗剪要求求。4.5.9阳台板、空空调板宜采用用叠合构件或或预制构件。预预制构件应与与主体结构可可靠连接;叠叠合构件的负负弯矩钢筋应应在相邻叠合合板的后浇混混凝土中可靠靠锚固,叠合合构件中预制制板底钢筋的的锚固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当板底为为构造配筋时时,其钢筋锚锚固应符合本本要点第4.5..4条第1款款的规定;2当板底为为计算要求配配筋时,钢筋筋应满足受拉拉钢筋的锚固固要求。5框架结构审查查要点5.1一般般规定5.1.1装配配整体式框架架结构中,预预制柱的纵向向钢筋连接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当房屋高度不不大于12mm或成熟不超超过3层时,可可采用套筒灌灌浆、浆锚搭搭接、焊接等等连接方式;;2当房屋高度大大于12m或或层数超过33层时,宜采采用套筒灌浆浆连接。5.2承载载力计算5.2.1叠叠合梁端竖向向接缝的受剪剪承载力设计计值应按下列列公式计算::1持久设计状况况2地震设计状况况式中:——叠合合梁端截面后后浇混凝土叠叠合层截面面面积;——预制构件混混凝土轴心抗抗压强度设计计值;——垂直穿过结结合面钢筋的的抗拉强度设设计值;——各键槽的根根部截面面积积(图5.2.1)之和,按按后浇键槽根根部截面和预预制键槽截面面分开计算,并并取二者的较较小值;——垂直穿过结结合面所有钢钢筋的面积,包包括叠合层内内的纵向钢筋筋。图5.2.1叠合梁端受受剪承载力计计算参数示意意1-后浇节点区区;2-后浇浇混凝土叠合合层;3-预预制梁4-预制键槽根根部截面;55-后浇键槽槽根部截面【要点说明】条文给出叠合梁梁端竖缝受剪剪承载力设计计值公式,从从公式看叠合合梁的竖缝受受剪承载力包包括键槽的受受剪承载力、后后浇混凝土的的受剪承载力力、穿过结合合面钢筋的销销栓抗剪作用用之和。在地地震设计工况况下,一般销销栓抗剪占的的比例较大,当梁受拉力时,销栓抗剪能力下降。因此,承受较大拉力的拉弯构件(如框支梁、与斜柱相连的梁)需考虑拉力对竖缝抗剪的不利影响。最后还须按JGJ1-2014公式6.5.1-3复核接缝“强连接”。审查中应确认设设计文件中提提供了叠合梁梁竖向接缝的的受剪承载力力计算书。5.2.2在地地震设计状况况下,预制柱柱底水平接缝缝的受剪承载载力设计值应应按下列公式式计算:当预制柱受压时时:当预制柱受拉时时:式中:——预制制构件混凝土土轴心抗压强强度设计值;;——垂直穿过结结合面钢筋的的抗拉强度设设计值;N——与剪力力设计值V相相应的垂直于于结合面的轴轴向力设计值值,取绝对值值进行计算;;——垂直穿过结结合面所有钢钢筋的面积;;——地震设计状状况下接缝受受剪承载力设设计值。【要点说明】由公式看看出,预制柱底结合面的受剪承载力由轴压产生的摩擦力与柱纵向钢筋的销栓抗剪作用组成。当柱受拉时,对竖缝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此时不仅没有轴压产生的摩擦,且销栓抗剪作用还必须折减,因此框架结构设计宜力求结构布局合理,控制柱底水平接缝不出现较大的拉力。最后还须按JGJ1-2014公式6.5.1-3复核接缝“强连接”。审查中应确认设设计文件中提提供了柱底水水平接缝的抗抗剪承载力计计算书。5.3构造造设计5.3.1装配配整体式框架架结构中,当当采用叠合梁梁时,框架梁梁的后浇混凝凝土叠合层厚厚度不宜小于于150mmm(图5.33.1a),次次梁的后浇混混凝土叠合层层厚度不宜小小于120mmm;当采用用凹口截面预预制梁时(图图5.3.11b),凹口口深度不宜小小于20mmm,凹口边厚厚度不宜小于于60mm。(a)(b)图5.3.1叠合框架架梁截面示意意1-后浇混凝土土叠合层;22-预制梁;;3-预制板板5.3.2叠合合梁的箍筋配配置应符合下下列规定:1抗震等级为为一、二级的的叠合框架梁梁的梁端箍筋筋加密区宜采采用整体封闭闭箍筋(图5.3..2a);2采用组合合封闭箍筋的的形式(图5.3..2b)时,开口箍筋筋上方应做成成135°弯弯钩;非抗震震设计时,弯弯钩端头平直直段长度不应应小于5d(d为箍筋直直径);抗震设计时时,平直段长长度不应小于于10d。现现场应采用箍箍筋帽封闭开开口箍,箍筋筋帽末端应做做成135°°弯钩;非抗抗震设计时,弯弯钩端头平直直段长度不应应小于5d;;抗震设计时时,平直段长长度不应小于于10d。预制部分叠合梁梁(a)采用整体体封闭箍筋的的叠合梁(b)采用组合合封闭箍筋的的叠合梁图5.3.2叠合梁箍筋筋构造示意1-预制梁;22-开口箍筋筋;3-上部部纵向钢筋;;4-箍筋帽帽【要点说明】以上构造要求与与现浇混凝土土框架梁构造造有一定的差差别,在施工工图审查中应应根据装配式式结构的技术术特点予以理理解和把握。5.3.3叠合合梁可采用对对接连接(图5.3..3),并应符合下下列规定;1连接处应设置置后浇段,后后浇段的长度度应满足梁下下部纵向钢筋筋连接作业的的空间需求;;2梁下部纵向钢钢筋在后浇段段内宜采用机机械连接、套套筒灌浆连接接或焊接连接接;3后浇段内的箍箍筋应加密,箍箍筋间距不应应大于5d(d为纵向钢钢筋直径),且不应大于于100mmm。图5.3.3叠合梁连接接节点示意1-预制梁;22-钢筋连接接接头;3--后浇段5.3.4主主梁和次梁采采用后浇段连连接时,应符符合下列规定定:1在端部节点处处,次梁下部部纵向钢筋伸伸入主梁后浇浇段内的长度度不应小于112d。次梁梁上部纵向钢钢筋应在主梁梁后浇段内锚锚固。当采用用弯折锚固(图5.3..4a)或锚固板时,锚锚固直段长度度不应小于00.6labb。当钢筋应应力不大于钢钢筋强度设计计值的50%%时,锚固直直段长度不应应小于0.335lab;;弯折锚固的的弯折后直段段长度不应小小于12d(d为纵向钢钢筋直径)。2在中间节点处处,两侧次梁梁的下部纵向向钢筋伸入主主梁后浇段内内长度不应小小于12d(d为纵向钢钢筋直径);次梁上部纵纵向钢筋应在在现浇层内贯贯通(图5.3..4b)。平面A-AA(a)端部节点点平面B-B(b)中间节点点图5.3.4主次梁连接接节点构造示示意1-主梁后浇段段;2-次梁梁;3-后浇浇混凝土叠合合层;4-次次梁上部纵向向钢筋’5-次梁下部纵纵向钢筋5.3.5预制制柱的设计应应符合现行国国家标准《混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GB500010的要求求,并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柱纵向受力钢钢筋直径不宜宜小于20mmm,纵向受受力钢筋的间间距不宜大于于200mmm且不应大于于400mmm。柱的纵向向受力钢筋可可集中于四角角对称布置。当当箍筋肢距不不满足最大间间距要求时,可可设置辅助纵纵向钢筋;辅辅助纵向钢筋筋的直径不宜宜小于10mmm;正截面面承载力计算算不计入辅助助纵向钢筋时时,辅助纵向向钢筋可不伸伸入框架节点点。2矩形柱截面面宽度或圆柱柱直径不宜小小于400mmm,且不宜宜小于同方向向梁宽的1..5倍。3柱纵向受受力钢筋在柱柱底采用套筒筒灌浆连接时时,柱箍筋加加密区长度不不应小于纵向向钢筋链接区区域长度与5500mm之之和;套筒上上端第一道箍箍筋距离套筒筒顶部不应大大于50mmm(图5.3..5)。图5.3.5柱底箍筋加加密区域构造造示意1-预制柱;22-连接接头头(或钢筋搭搭接区域);;3-箍筋加加密区(阴影影区域);4-加密区箍筋筋【要点说明】以上构造要求与与现浇混凝土土框架梁构造造有一定的差差别,在施工工图审查中应应根据装配式式结构的技术术特点予以理理解和把握。5.3.6采采用预制柱及及叠合梁的转转配整体式框框架中,柱底底接缝宜设置置在楼面标高高处(图5.3..6),并应符合下下列规定:1后浇节点区混混凝土上表面面应设置粗糙糙面;2柱纵向受力钢钢筋应贯穿后后浇节点区;;3柱底接缝厚度度宜为20mmm,并应采采用灌浆料填填实。图5.3.6预制柱底接接缝构造示意意1-后浇节点区区混凝土上表表面粗糙面;;2-接缝灌灌浆层;3--后浇区【要点说明】钢筋采用套筒灌灌浆连接时,柱柱底接缝灌浆浆与套筒灌浆浆可同时进行行,采用同样样的灌浆料一一次完成。预预制柱底部应应有键槽,且且键槽的形式式应考虑到灌灌浆填缝时气气体排出的问问题,应采取取可靠且经过过实践检验的的施工方法,保证柱底接缝灌浆的密实性。后浇节点上表面设置粗糙面,建议不小于6mm,以增加与灌浆层的粘结力及摩擦系数。5.3.7采用用预制柱及叠叠合梁的装配配整体式框架架节点,梁纵纵向受力钢筋筋应伸入后浇浇节点区域或或连接,并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对框架中中间层中节点点,节点两侧侧的梁下部纵纵向受力钢筋筋宜锚固在后后浇节点区(图5.3..7-1a),也可采用机机械连接或焊焊接的方式直直接连接(图5.3..7-1b);梁的上部纵纵向受力钢筋筋应贯穿后浇浇节点区。(a)梁下部部纵向钢筋机机械连接(bb)梁下部纵纵向钢筋锚固固图5.3.7--1预制柱柱及叠合梁框框架中间层中中节点构造示示意1-后浇区;22-梁下部纵纵向受力钢筋筋连接;3--预制梁;44-预制柱;;5-梁下部部纵向受力钢钢筋锚固2对框架中间层层端节点,当当柱截面尺寸寸不满足梁纵纵向受力钢筋筋的直线锚固固要求时,宜宜采用锚固板板锚固(图5.3..7-2),也可采用990°弯折锚锚固。图5.3.7--2预制柱柱及叠合梁框框架中间层端端节点构造示示意1-后浇区;22-梁纵向受受力钢筋锚固固;3-预制制梁;4-预预制柱3对框架顶层层中节点,梁梁纵向受力钢钢筋的构造应应符合本条第第一款的规定定。柱纵向受受力钢筋宜采采用直线锚固固;当梁截面面尺寸不满足足直线锚固要要求时,宜采采用锚固板锚锚固(图5.3..7-3)。(a)梁下部纵纵向钢筋机械械连接(b))梁下部纵向向钢筋锚固图5.3.7--3预制柱柱及叠合梁框框架顶层中节节点构造示意意1-后浇区;22-梁下部纵纵向受力钢筋筋连接;3--预制梁;44-梁下部纵纵向受力钢筋筋锚固4对框架顶层端端节点,梁下下部纵向钢筋筋应锚固在后后浇节点区内内,且宜采用用锚固板的锚锚固方式;梁梁、柱其他纵纵向受力钢筋筋的锚固应符符合下列规定定:1)柱宜伸出屋屋面并将柱纵纵向受力钢筋筋锚固在伸出出段内(图5.3..7-4a),伸出段长度度不宜小于5500mm,伸伸出段内箍筋筋间距不应大大于5d(d为柱纵向向受力钢筋直直径),且不应大于于100mmm;柱纵向钢钢筋宜采用锚锚固板锚固,锚锚固长度不应应小于40dd;梁上部纵纵向钢筋宜采采用锚固板锚锚固;2)柱外侧纵向向受力钢筋也也可与梁上部部纵向受力钢钢筋在后浇节节点区搭接(图5.3..7-4b),其构造要求求应符合现行行国家标准《混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GB500110中的规定定;柱内侧纵纵向受力钢筋筋宜采用锚固固板锚固。(a)柱向上伸伸长(b)梁梁柱外侧钢筋筋搭接图5.3.7--4预制柱柱及叠合梁框框架顶层端节点构造示意意1-后浇区;22-梁下部纵向受受力钢筋锚固固;3-预制制梁;4-柱柱延伸段;55-梁柱外侧侧钢筋搭接【要点说明】梁柱构件尽量采采用较粗直径径,较大间距距的钢筋布置置形式,如柱柱采用纵筋集集中四角截面面形式,这样样节点区钢筋筋较少,有利利于节点的装装配施工,保保证施工质量量。在十字形形节点中垂直直相交的两侧侧钢筋可采用用弯折避让方方式,弯折角角度宜大于11:6。也可可采用节点区区外后浇段内内连接,连接接接头与节点点区的距离不不应小于1..5h。此外外,还可以采采用纵横两向向框架梁不等等高形式,便便于下部钢筋筋穿过时不用用弯折;梁中中心线宜与柱柱中心线对齐齐或梁侧面与与柱侧面留有有一定的距离离,是梁外侧侧钢筋在柱外外排钢筋内侧侧顺利通过。梁纵向钢筋在节点直线锚固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bE;弯折锚固的锚固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0.4labE,弯折段不应小于12d;采用锚固板锚固时锚固直线段长度应伸过中心性5d,且不应小于0.4labE。柱顶采用锚固板锚固时纵向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bE,且宜伸至节点顶部。5.3.8采用预制柱柱及叠合梁的的装配整体式式框架节点,梁梁下部纵向受受力钢筋也可可伸至节点区区的后浇段内内连接(图5.3..8),连接接头与与节点区的距距离不应小于于1.5h00(h0为梁截截面有效高度度)。图5.3.8梁纵向钢筋筋在节点区外外的后浇段内内连接示意1-后浇段;22-预制梁;;3-纵向受受力钢筋连接接5.3.9现浇柱与叠叠合梁组成的的框架节点中中,梁纵向钢钢筋的连接与与锚固应符合合本审查要点第55.3.7~~5.3.88条的规定。6装配式剪力墙墙结构审查要要点6.1一般规定定6.1.1抗震震设计时,对同一层内内既有现浇墙墙肢也有预制制墙肢的装配整体式剪剪力墙结构,现浇墙肢水水平地震作用用弯矩、剪力力宜乘以不小小于1.1的的增大系数。6.1.2抗震震设计时,高高层装配整体体式剪力墙结结构不应全部部采用短肢剪剪力墙;抗震震设防烈度为为8度时,不不宜采用具有有较多短肢剪剪力墙的剪力力墙结构。当当采用具有较较多短肢剪力力墙的剪力墙墙结构时,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在规定的的水平地震作作用下,短肢肢剪力墙承担担的底部倾覆覆力矩不宜大大于结构底部部总地震倾覆覆力矩的500%;2房屋适用用高度应比本规程表6..1.1规定定的装配整体式式剪力墙结构构的最大适用用高度适当降降低,抗震设设防烈度为77度和8度时时宜分别降低低20m。注:1、短肢剪剪力墙是指截截面厚度不大大于3000mm、各肢肢截面高度与与厚度之比的的最大值大于于4但不大大于8的剪剪力墙;2、具有较多短短肢剪力墙的的剪力墙结构构是指,在规规定的水平地地震作用下,短短肢剪力墙承承担的底部倾倾覆力矩不小小于结构底部部总地震倾覆覆力矩的300%的剪力墙墙结构。6.2基本构造造6.2.1预制制剪力墙宜采采用一字形,也也可采用L形形、T形或U形形;开洞预制制剪力墙洞口口宜居中布置置,洞口两侧侧的墙肢宽度度不应小于2200mm,洞洞口上方连梁梁高度不宜小小于250mmm。6.2.2预制制剪力墙的连连梁不宜开洞洞;当需开洞洞时,洞口宜宜预埋套管,洞洞口上、下截面的有效效高度不宜小小于梁高的11/3,且不不宜小于2000mm,被被洞口削弱的的连梁截面应应进行承载力力验算,洞口口处应配置补补强钢筋和箍箍筋,补强纵纵向钢筋的直直径不应小于于12mm。6.2.3预制制剪力墙开有有边长小于8800mm的的洞口且在结结构整体计算算中不考虑影影响时,应沿沿洞口周边配配置补强钢筋筋;补强钢筋筋的直径不应应小于12mmm,截面面面积不应小于于同方向被洞洞口截断的钢钢筋面积;该该钢筋自孔洞洞边算起伸入入墙内的长度度,非抗震设设计时不应小小于la,抗震设计时时不应小于laE。6.2.4当采采用套筒灌浆浆连接时,自自套筒底部至至套筒顶部并并向上延伸3300mm范范围内,预制制剪力墙的水水平分布筋应应加密(图6.2.44),加密区区水平分布筋筋的最大间距距及最小直径径应符合表6.2.44的规定,套套筒上端第一一道水平分布布钢筋距离套套筒顶部不应应大于500mm。图6.2.4钢筋套筒灌灌浆连接部位位水平分布钢钢筋的加密构构造示意1-灌浆套筒;;2-水平分分布钢筋加密密区域(阴影影区域);33-竖向钢筋筋;4-水平分布钢钢筋表6.2.4加密区水平平分布钢筋的的要求抗震等级最大间距(mmm)最小直径(mmm)一、二级1008三、四级15086.2.5当预预制外墙采用用夹心墙板时时,应满足下下列要求:1外叶墙板板厚度不应小小于50mmm,且外叶墙墙板应与内叶叶墙板可靠连连接;2夹心外墙墙板的夹层厚厚度不宜大于于120mmm;3当作为为承重墙时,内内叶墙板应按按剪力墙进行行设计。【要点说明】外墙采用夹心板板时,目前只只允许按非组组合板设计,外外叶板仅作为为荷载通过连连接件作用在在内叶墙板上上。6.2.6楼层层内相邻预制制剪力墙之间间应采用整体体式接缝连接接,且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当当接缝位于纵纵横墙交接处处的约束边缘缘构件区域时时,约束边缘缘构件的阴影影区域(图66.2.6--1)宜全部部采用后浇混混凝土,并应应在后浇段内内设置封闭箍箍筋。2当接缝位位于纵横墙交交接处的构造造边缘构件区区域时,构造造边缘构件宜宜全部采用后后浇混凝土(图图6.2.66-2);当当仅在一面墙墙上设置后浇浇段时,后浇浇段的长度不不宜小于3000mm(图图6.2.66-3)。3边缘构件件内的配筋及及构造要求应应符合现行国国家标准《建建筑抗震设计计规范》GBB500111的有关规定定;预制剪力力墙的水平分分布钢筋在后后浇段内的锚锚固、连接应应符合现行国国家标准《混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GB500110的有关规规定。4非边缘构构件位置,相相邻预制剪力力墙之间应设设置后浇段,后后浇段的宽度度不应小于墙墙厚且不宜小小于200mmm;后浇段段内应设置不不少于4根竖竖向钢筋,钢钢筋直径不应应小于墙体竖竖向分布筋直直径且不应小小于8mm;;两侧墙体的的水平分布筋筋在后浇段内内的锚固、连连接应符合现现行国家标准准《混凝土结结构设计规范范》GB550010的的有关规定。【要点说明】需要明确的是一一字型预制墙墙板进行LL形、T形形拼接时,其其约束边缘、构构造边缘需现现浇拼接。而而对于一字型型预制墙板端端部、L型和和T型预制制墙板边缘构构件通常与预预制墙板一起起预制,但边边缘构件竖向向连接需采用用套筒灌浆或或浆锚连接。对对边缘构件部部分现浇部分分预制,需合合理布置预制制构件及后浇浇构件中的钢钢筋使边缘构构件中的箍筋筋在预制构件件与现浇构件件中形成完整整的封闭箍,非非边缘构件位位置相邻的预预制剪力墙段段需设后浇段段进行连接。L形、T形形构造边缘构构件与翼缘內內边尺寸为200,而而《高层建筑筑混凝土结构构技术规程》(JJGJ3--2010)为为300,建建议高层建筑筑采用3000。(a)有翼墙(bb)转角墙图6.2.6--1约束边边缘构件阴影影区域全部后后浇构造示意意Lc-约束边缘缘构件沿墙肢肢的长度1-后浇段;22-预制剪力力墙(a)转角墙(bb)有翼墙图6.2.6--2构造边边缘构件全部部后浇构造示示意(阴影区域为构构造边缘构件件范围)1-后浇段;22-预制剪力力墙(a)转角墙(bb)有翼墙图6.2.6--3构造边边缘构件部分分后浇构造示示意(阴影区域为构构造边缘构件件范围)1-后浇段;22-预制剪力力墙6.2.7屋面面以及立面收收进的楼层,应应在预制剪力力墙顶部设置置封闭的后浇浇钢筋混凝土土圈梁(图66.2.7),并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圈梁截面面宽度不应小小于剪力墙的的厚度,截面面高度不宜小小于楼板厚度度及250mmm的较大值值;圈梁应与与现浇或者叠叠合楼、屋盖盖浇筑成整体体。(a)端部节点点(b)中间间节点图6.2.7后后浇钢筋混凝凝土圈梁构造造示意1-后浇混凝土土叠合层;22-预制板;;3-后浇圈圈梁;4-预预制剪力墙2圈梁内配配置的纵向钢钢筋不应少于于4Φ12,且按按全截面计算算的配筋率不不应小于00.5%和水水平分布筋配配筋率的较大大值,纵向钢钢筋竖向间距距不应大于200mmm;箍筋间距距不应大于200mmm,且直径不不应小于88mm。【要点说明】圈梁设置不仅增增强了结构的的整体性,对对预制墙板也也起到环箍作作用,可保证证结构稳定性性,是形成装装配整体式剪剪力墙的关键键一环。6.2.8各层层楼面位置,预预制剪力墙顶顶部无后浇圈圈梁时,应设设置连续的水水平后浇带(图6.2.8);水平后浇带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后浇浇带宽度应取取剪力墙的厚厚度,高度不不应小于楼板板厚度;水平平后浇带应与与现浇或者叠叠合楼、屋盖盖浇筑成整体体。2水平后浇浇带内应配置置不少于22根连续纵向向钢筋,其直直径不宜小于于12mmm。(a)端部节点点(b)中间间节点图6.2.8水水平后浇带构构造示意1-后浇混凝土土叠合层;22-预制板;;3-水平后后浇带;4--预制墙板;;5-纵向钢钢筋6.2.9预制制剪力墙底部部接缝宜设置置在楼面标高高处,并应符符合下列规定定:1接接缝高度宜为为20mmm;2接接缝宜采用灌灌浆料填实;;3接接缝处后浇混混凝土上表设设置粗糙面。【要点说明】预制剪力墙竖向向钢筋一般采采用套筒灌浆浆或浆锚搭接接连接,在灌灌浆时宜采用用灌浆料将水水平接缝同时时灌满。灌浆浆料强度较高高且流动性好好,有利于保保证接缝承载载力,后浇混混凝土上表面面应设置粗糙糙面,但未规规定凹凸深度度,建议采用用6mm。灌灌浆时,预制制剪力墙构件件下表面与楼楼面之间的缝缝隙周围可采采用封边砂浆浆进行封堵和和分仓,以保保证水平接缝缝中灌浆料填填充饱满。6.2.10上上下层预制剪剪力墙的竖向向钢筋,当采采用套筒灌浆浆连接和浆锚锚搭接连接时时,应符合下下列规定:1边缘构件件竖向钢筋应应逐根连接。2预制剪力力墙的竖向分分布钢筋,当当仅部分连接接时(图6..2.10),被连接的的同侧钢筋间间距不应大于于600mmm,且在剪力力墙构件承载载力设计和分分布钢筋配筋筋率计算中不不得计入不连连接的分布钢钢筋;不连接接的竖向分布布钢筋直径不不应小于6mmm。3一级抗震震等级剪力墙墙以及二、三三级抗震等级级底部加强部部位,剪力墙墙的边缘构件件竖向钢筋宜宜采用套筒灌灌浆连接。图6.2.100预制剪力墙竖竖向分布钢筋筋连接构造示示意1-不连接的竖竖向分布钢筋筋;2-连续续的竖向分布布钢筋;3--连接接头【要点说明】预制剪力墙竖向向钢筋连接采采用套筒灌浆浆连接和浆锚锚连接。若墙墙身分布筋采采用大间距超超过规范间距距限制的应采采用符合规范范要求的最小小直径钢筋补补足,连接钢钢筋两边错开开布置主要是是为避免一般般墙厚不大,套套筒本身直径径较大而造成成套筒净距较较小,施工浇浇注混凝土困困难。上海地地区剪力墙竖竖向钢筋连接接采用套筒灌灌浆单排连接接(通过评审审后)已有应应用,此时连连接钢筋间距距不大于4000,受拉承承载力不小于于上、下层被被连接钢筋承承载力较大值值1.1倍倍,并通过合合理的结构布布置,避免剪剪力墙平面外外受力,采用用单排连接剪剪力墙应有楼楼板约束。6.2.11预预制剪力墙相相邻下层为现现浇剪力墙时时,预制剪力力墙与下层现现浇剪力墙中中竖向钢筋的的连接应符合合本要点第66.2.100条的规定,下下层现浇剪力力墙顶面应设设置粗糙面。6.2.12在在地震设计状状况下,剪力力墙水平接缝缝的受剪承载载力设计值应应按下式计算算:VuE=00.6fyAsd+0.88N(6.22.12)式中:fy———垂直穿过结结合面的钢筋筋抗拉强度设设计值;N——与剪力设设计值V相相应的垂直于于结合面的轴轴向力设计值值,压力时取取正,拉力时时取负;Assd——垂直穿穿过结合面的的抗剪钢筋面面积。【要点说明】要求分三种情况况进行计算::1、不开洞或者者开小洞口整整体墙,作为为一个计算单单元;2、小开口整体体墙可作为一一个计算单元元,各墙肢联联合抗剪;3、开口较大的的双肢及多肢肢墙,各墙肢肢作为单独的的计算单元。可可以从公式看看出,当出现现拉力时,将将严重削弱剪剪力墙水平接接缝承载力,因因此剪力墙应应采取合理的的结构布置、适适宜的高宽比比,避免墙肢肢出现较大的的拉力。最后后还须按本规规程公式66.5.1--3复核剪力力墙底部加强强部位的接缝缝“强连接接”。6.2.13预预制剪力墙洞洞口上方的预预制连梁宜与与后浇圈梁或或水平后浇带带形成叠合连连梁(图66.2.133),叠合连连梁的配筋及及构造要求应应符合现行国国家标准《混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GB500110的有关规规定。图6.2.133预制剪力墙叠叠合连梁构造造示意1-后浇圈梁或或后浇带;22-预制连梁梁;3-箍筋筋;4-纵向向钢筋6.2.14当当预制叠合连连梁在跨中拼拼接时,可按按本规程第77.3.3条条的规定进行接接缝的构造设设计。6.2.15当预制叠合连连梁端部与预预制剪力墙在在平面内拼接接时,接缝构构造应符合下下列规定:1当墙端边边缘构件采用用后浇混凝土土时,连梁纵纵向钢筋应在在后浇段中可可靠锚固(图图6.2..15a)或或连接(图6.2.115b);2当预制剪剪力墙端部上上角预留局部部后浇节点区区时,连梁的的纵向钢筋应应在局部后浇浇节点区内可可靠锚固(图图6.2..15c)或或连接(图66.2.155d)。(a)预制连梁梁钢筋在后浇浇段内锚固构构造示意(b)预制连梁梁钢筋在后浇浇段内与预制制剪力墙预留留钢筋连接构构造示意(c)预制连梁梁钢筋在预制制剪力墙局部部后浇节点区区内锚固构造造示意(d)预制连梁梁钢筋在预制制剪力墙局部部后浇节点区区内与墙板预预留钢筋连接接构造示意图6.2.155同一平面内内预制连梁与与预制剪力墙墙连接构造示示意1-预制剪力墙墙;2-预制制连梁;3--边缘构件箍箍筋;4-连梁下部纵纵向受力钢筋筋锚固或连接接6.2.16叠叠合连梁端部部接缝的受剪剪承载力计算算应按本要点点第5.2.1条的规定进行行。6.2.17当当采用后浇连连梁时,宜在在预制剪力墙墙端伸出预留留纵向钢筋,并并与后浇连梁梁的纵向钢筋筋可靠连接(图6..2.17)图6.2.177后浇连梁与预制剪剪力墙连接构构造示意1-预制墙板;;2-后浇连梁;33-预制剪力墙伸伸出纵向受力力钢筋6.2.18当预制剪力墙墙洞口下方有有墙时,宜将将洞口下墙作作为单独的连连梁进行设计计(图6..2.18)。图6.2.188预制剪力力墙洞口下墙墙与叠合连梁梁的关系示意意1-洞口下墙;;2-预制连连梁;3-后后浇圈梁和水水平后浇带【要点说明】当需要洞口下墙墙参与计算以以增加结构刚刚度时,洞口口下墙设置纵纵筋与箍筋作作为单独连梁梁设计,下方方的后浇混凝凝土与预制连连梁形成叠合合连梁,两连连梁之间设置置少量的连接接钢筋以防止止接缝开裂并并抵抗必要的的面外荷载。在在程序中可设设成双连梁的的方式实现。当计算中不需要窗下墙时,可采用轻质填充墙或采用混凝土墙但与结构主体采用柔性材料隔离,在计算中可仅作为荷载,洞口下墙与下方的后浇混凝土及预制连梁之间不连接,墙内设置水平构造钢筋作为窗下墙的面筋,竖向设置构造分布短筋。6.3多层剪力力墙一般规定及构造6.3.1本节节适用于6层层及6层以下下、建筑设防防类别为丙类类的多层装配配式剪力墙结结构设计。6.3.2多层层装配式剪力力墙结构抗震震等级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抗震设防烈度度为8度时取取三级;2抗震设防烈度度为6、7度度时取四级。6.3.3当房房屋高度不大大于10mm且不超过33层时,预制制剪力墙截面面厚度不应小小于120mmm;当房屋屋超过3层时,预制制剪力墙截面面厚度不宜小小于140mmm。6.3.4当预预制剪力墙截截面厚度不小小于140mmm时,应配配置双排双向向分布钢筋网网。剪力墙中水平平及竖向分布布筋的最小配配筋率不应小小于0.155%。【要点说明】3层及以下的多多层剪力墙结结构墙板在小小于140时时可采用单排排配筋,但这这可能会导致致混凝土保护护层大于500mm,宜采采用增加钢丝丝网片等措施施。由于平面面外受力易开开裂,使用单单排配筋型式式需慎重对待待。6.3.5除本本节规定外,预制制剪力墙构件件的构造应符符合本要点第第6.2节的的规定。6.3.6多层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可采用弹弹性方法进行行结构分析,并并宜按结构实实际情况建立立分析模型。6.3.7在地地震设计状况况下,预制剪剪力墙水平接接缝的受剪承承载力设计值值应按下式计计算:VuE=00.6fyAsd+0.66N(6..3.7)式中:fy———垂直穿过结结合面的钢筋筋抗拉强度设设计值;N——与剪力设设计值V相应应的垂直于结结合面的轴向向力设计值,压压力时取正,拉拉力时取负;;Asd——垂直直穿过结合面面的抗剪钢筋筋面积。6.3.8抗震震等级为三级级的多层装配配式剪力墙结结构,在预制制剪力墙转角角、纵横墙交交接部位应设设置后浇混凝凝土暗柱,并并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后浇混凝凝土暗柱截面面高度不宜小小于墙厚,且且不应小于2250mm,截截面宽度可取取墙厚(图66.3.8);2后浇混凝凝土暗柱内应应配置竖向钢钢筋和箍筋,配配筋应满足墙墙肢截面承载载力的要求,并应满足表6.3.8的要求;3预制剪力力墙的水平分分布钢筋在后后浇混凝土暗暗柱内的锚固固、连接应符符合现行国家家标准《混凝凝土结构设计计规范》GGB500110的有关规规定。图6.3.8多多层装配式剪剪力墙结构后后浇混凝土暗暗柱示意1-后浇段;22-预制剪力力墙表6.3.8多多层装配式剪剪力墙结构后后浇混凝土暗暗柱配筋要求求底层其他层纵向钢筋最小量量箍筋(mm)纵向钢筋最小量箍筋(mm)最小直径沿竖向最大间距最小直径沿竖向最大间距4Ф1262004Ф1062506.3.9楼层层内相邻预制制剪力墙之间间的竖向接缝缝可采用后浇浇段连接,并并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后浇段内内应设置竖向向钢筋,竖向向钢筋配筋率率不应小于墙墙体竖向分布布筋配筋率,且且不宜小于22Ф12;2预制剪力力墙的水平分分布钢筋在后后浇段内的锚锚固、连接应应符合现行国国家标准《混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GB500010的有关关规定。6.3.10预预制剪力墙水水平接缝宜设设置在楼面标标高处,并应应满足下列要要求:1接缝厚度度宜为20mmm。2接缝处应应设置连接节节点,连接节节点间距不宜宜大于1m;;穿过接缝的的连接钢筋数数量应满足接接缝受剪承载载力的要求,且且配筋率不应应低于墙板竖竖向钢筋配筋筋率,连接钢钢筋直径不应应小于14mmm。3连接钢筋筋可采用套筒筒灌浆连接、浆浆锚搭接连接接、焊接连接接,并应满足足JGJ1-22014中相相应的构造要要求。6.3.11当当房屋层数大大于3层时,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屋面、楼面宜宜采用叠合楼楼盖,叠合板板与预制剪力力墙的连接应应符合JGJJ1-20114第6.66.4条的规定;;2沿各层墙顶顶应设置水平平后浇带,并并应符合本要要点第6..2.9条的的规定;3当抗震等级级为三级时,应应在屋面设置置封闭的后浇浇钢筋混凝土土圈梁,圈梁梁应符合本要要点第6..2.7条的规定。6.3.12当当房屋层数不不大于3层时时,楼面可采采用预制楼板板,并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预制板在在墙上的搁置置长度不应小小于60mmm,当墙厚不不能满足搁置置长度要求时时可设置挑耳耳;板端后浇浇混凝土接缝缝宽度不宜小小于50mm,接缝内应配置置连续的通长长钢筋,钢筋筋直径不应小小于8mm。2当板端伸伸出锚固钢筋筋时,两侧伸伸出的锚固钢钢筋应互相可可靠连接,并并应与支承墙墙伸出的钢筋筋、板端接缝缝内设置的通通长钢筋拉结结。3当板端不伸出出锚固钢筋时时,应沿板跨跨方向布置连连系钢筋,连连系钢筋直径径不应小于110mm,间间距不应大于于600mmm;连系钢筋筋应与两侧预预制板可靠连连接,并应与与支承墙伸出出的钢筋、板板端接缝内设设置的通长钢钢筋拉结。【要点说明】采用预制板时应应注意按支承承情况选择导导荷方向,梁梁刚度不必乘乘放大系数。6.3.13连连梁宜与剪力力墙整体预制制,也可在跨跨中拼接。预预制剪力墙洞洞口上方的预预制连梁可与与后浇混凝土土圈梁或水平平后浇带形成成叠合连梁;;叠合连梁的的配筋及构造造要求应符合合现行国家标标准混凝土结结构设计规范范》GB550010的的有关规定。6.3.14预预制剪力墙与与基础的连接接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基础顶面面应设置现浇浇混凝土圈梁梁,圈梁上表表面应设置粗粗糙面;2预制剪力墙与与圈梁顶面之之间的接缝构构造应符合本本要点第6..3.9条的的规定,连接接钢筋应在基基础中可靠锚锚固,且宜伸伸入到基础底底部;3剪力墙后浇暗暗柱和竖向接接缝。7外挂墙板审审查要点7.1一般规定定7.1.1外挂挂墙板应采用用合理的连接接节点并与主主体结构可靠靠连接。有抗抗震设防要求求时,外挂墙墙板及其与主主体结构的连连接节点,应应进行抗震设设计。7.1.2外挂挂墙板结构分分析可采用线线性弹性方法法,其计算简简图应符合实实际受力状态态。7.1.3对外外挂墙板和连连接节点进行行承载力验算算时,其结构构重要性系数数ϒ0应取不小于11.0,连接接节点承载力力抗震调整系系数ϒRE应取1.0。7.1.4支承承外挂墙板的的结构构件应应具有足够的的承载力和刚刚度。7.1.5外挂挂墙板与主体体结构宜采用用柔性连接,连连接节点应具具有足够的承承载力和适应应主体结构变变形的能力,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防锈和防火措施。7.2作用及作作用组合7.2.1外挂挂墙板及连接接节点的承载载力计算时,荷荷载组合的效效应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定:1、持久设计状状况:当风荷载效应起起控制作用时时:S=γGSGkk+γwSwk(7..2.1-11)当永久荷载效应应起控制作用用时:S=γGSGkk+ψwγwSwk(77.2.1--2)2、地震设计状状况:在水平地震作用用下:SEh=γGSSGk+γEhSEhk+ψWγwSwk(7.2.11-3)在竖向平地震作作用下:SEv=γGSSGk+γEvSEvk(7.22.1-4)式中:S——基基本组合的效效应设计值;;SEh——水平平地震作用组组合的效应设设计值;SEv——竖向向地震作用组组合的效应设设计值;SGk——永久久荷载的效应应标准值;Swk——风荷荷载的效应标标准值;SEhk——水水平地震作用用的效应标准准值;SEvk——竖竖向地震作用用的效应标准准值;γG——永久荷荷载分项系数数,按本规程程第7.2.2条规定取值;;γw——风荷载载分项系数,取取1.4;γEh——水平平地震作用分分项系数,取取1.3;γEv——竖向向地震作用分分项系数,取取1.3;ψw——风荷载载组合系数。在在持久设计状状况下取0..6,地震设设计状况下取0.22。【要点说明】对外挂墙板进行行持久设计状状况下的承载载力验算时,外外挂墙板仅承承受平面外的的风荷载;当当进行地震设设计状况下的的承载力验算算时,除应计计算外挂墙板板平面外水平平地震作用效效应外,尚应应分别计算平平面内水平和和竖向地震作作用效应,特特别是对开有有洞口的外挂挂墙板,更不不能忽略后者者。7.2.2在持持久设计状况况、地震设计计状况下,进进行外挂墙板板和连接节点点的承载力设设计时,永久久荷载分项系系数γG应按下列规定定取值:1进行外挂墙板板平面外承载载力设计时,γG应取为0;;进行外挂墙墙板平面内承承载力设计时时,γG应取为1..2;2进行连接节节点承载力设设计时,在持持久设计状况况下,当风荷荷载效应起控控制作用时,γγG应取1.22,当永久荷荷载效应起控控制作用时,γG应取1.335;在地震震设计状况下下,γG应取1.22。当永久荷荷载效应对连连接节点承载载力有利时,γG应取为1.0。7.3外挂墙板板的连接设计计7.3.1外挂挂墙板宜采用用双层、双向向配筋,竖向向和水平钢筋筋的配筋率均均不应小于00.15%,且且钢筋直径不不宜小于5mmm,间距不不宜大于2000mm。7.3.2门窗窗洞口周边、角角部应配置加加强钢筋。7.3.3外挂挂墙板最外层层钢筋的混凝凝土保护层厚厚度除有专门门要求外,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对石材或面砖砖饰面,不应应小于15mmm;2对清水混凝凝土,不应小小于20mmm;3对露骨料装饰饰面,应从最最凹处混凝土土表面计起,且且不应小于220mm。7.3.4外挂挂墙板间接缝缝的构造应符符合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