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讲解课件(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年山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讲解课件(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年山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讲解课件(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年山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讲解课件(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年山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讲解课件(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东省等级考地理试题及解析城

市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试题解析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由材料可知,双核结构是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即区位和功能定位有明显差异的城市构建,差异可使城市在合作时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沈阳、大连分别为辽宁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区位和功能互为补充,是该双核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沈阳、大连同在辽宁省内且空间距离较近,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两城市间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相近,这些因素均为两城市构建双核结构、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C、D排除。试题解析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由材料可知,双核结构是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即区位和功能定位有明显差异的城市构建,差异可使城市在合作时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沈阳、大连分别为辽宁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区位和功能互为补充,是该双核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沈阳、大连同在辽宁省内且空间距离较近,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两城市间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相近,这些因素均为两城市构建双核结构、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CD排除。知识链接:双核结构理论认为双核型空间结构中的端点城市,即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与行使区域门户港城功能的港口城市组合,构成了一种空间度更大、区域效应更为强烈的广义港城空间结构关系,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高效的空间结构形态。广泛存在于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双核型空间结构实现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于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3-4题。景观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续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于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3-4题。试题解析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续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结合分散林地和农场的图例可知,2010年面积更大,表示面积扩大,故A错误;该地是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农场面积还在扩大,因此雨林会被破坏,生物的景观完整性降低,稳定性降低,因此C、D错误。因雨林是动植物的栖息地,雨林被破坏,连续性和完整性减弱,因此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不连续,故B正确。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于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3-4题。试题解析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结合图中纬度,该地为热带,因此即使雨林退化气候也不变,不会从热带植被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因此③④错误。国家公园内本来的雨林退化,但是该地水热条件好,植被会重新再更替与演变,最可能先从草本开始,然后是灌丛,因此①②正确。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5-7题。人口5.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A.人口惯性的影响B.环境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迁出D.康养产业的发展6.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自然资源

C.市场需求D.劳动力7.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A.造纸工业B.纺织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D.装备制造工业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5-7题。试题解析5.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A.人口惯性的影响B.环境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迁出D.康养产业的发展本题本题重点考查了城市发展与人口问题的知识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峪关(河西走廊中部),20世纪50年代依托“一五”计划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腾飞,吸引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人口快速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当年迁入的年轻劳动力在2005—2010年时年龄大部分已处于65岁以上,导致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因此主要原因是人口惯性的影响,故A正确;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还是目前,嘉峪关市产业体系都以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材料也没有体现当地环境质量改善,故B错误;目前嘉峪关市工业比重较大,仍然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并且青壮年人口迁出会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但不会导致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C选项不符合题意;正是因为老年人口增加,因此康养产业得以发展,康养产业发展不是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5-7题。试题解析6.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自然资源C.市场需求D.劳动力本题考查了影响(农业、工业)产业发展的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嘉峪关市拥有丰富的铁矿,因此钢铁工业得以发展,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而农业所需的气候、水源等自然资源相对较差,所以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比重高。故B正确;交通运输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大、丰富的劳动力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这不是当地农业比重低的影响因素,所以A、C、D不对。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5-7题。试题解析7.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A.造纸工业B.纺织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装备制造工业本题考查了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知识点。阅读材料可知,嘉峪关市已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要想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应发展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吻合、产品附加值高的上下游产业,因此装备制造工业适宜成为重点发展工业,故D正确;嘉峪关市生态环境较脆弱,缺乏造纸原材料,不适合发展造纸业,故A错误;嘉峪关市缺乏纺织原材料(棉花、麻),不适合发展纺织业,故B错误;嘉峪关市农业比重较低,食品加工业需要大量农产品作为原料,因此不适合发展食品加工业,故C错误。答案选D。下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8-9题。植被与土壤8.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9.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下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8-9题。试题解析8.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差异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B错误;由图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导致土壤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岩性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C。下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8-9题。试题解析9.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由图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丙地为塔头薹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土壤水分稳定,流动性差,缺失淋溶层,符合②土壤剖面,C正确;与丙处相比,甲处、乙处、丁处三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向下运移显著,有利于淋溶层的形成,不符合②土壤剖面图,所以ABD错误。故选C。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了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0-12题。工业10.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A.缩短加工时间B.保证产品质量C.降低生产成本D.加强文化交流11.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B.增加当地就有机会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12.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A.设计咨询B.展览销售C.金融保险D.专业物流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了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0-12题。试题解析10.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A.缩短加工时间B.保证产品质量C.降低生产成本D.加强文化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上升,部分生产部门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低廉的东南亚进行服装加工,以降低生产成本。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拥有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纺织工艺和丝绸刺绣举世闻名,订单所需原料和制作工艺与东南亚当地服装产业有所差异,因此,需“自带原材料”以保证产品质量与特色。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了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0-12题。试题解析11.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B.增加当地就有机会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如上题所述,丝绸、刺绣等原材料的裁剪制衣工艺有较高要求,携手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设备供应商、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物流等上下游企业,以提高效率,保证生产。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了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0-12题。试题解析12.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A.设计咨询B.展览销售C.金融保险D.专业物流原材料从中国运输到东南亚,制成品从东南亚运输到欧美市场,需在东南亚配套相应专业物流的服务部门。服装的设计、展览销售等核心部门应留在国内,以保证技术的革新和订单量。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13-15题。海水13.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14.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15.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A.大陆岛B.珊瑚岛

C.冲积岛D.火山岛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13-15题。试题解析13.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根据所学知识,该海域为地中海气候,且越向北受西风带影响时间越长,降水越多。结合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可知,甲地降水多,且纬度高蒸发弱,有多条河流注入,且海域封闭,因此海水盐度最低,同理丙地盐度最高;而乙和丁纬度相当,但是乙地附近有河流注入,且受寒流影响,因此盐度较丁地低,故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丙丁乙甲,因此正确答案为D。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13-15题。试题解析14.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15.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其风向为西南风,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中海海域洋流向东侧,受陆地形状和补偿流的影响,北侧洋流往西流,整个洋流系统为逆时针,亚得里亚海是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同理亚得里亚海洋流也为逆时针,故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往高纬方向流动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丙地海岸线更加平直,丁地曲折,再叠加海峡地形的狭管效应因此丙地流速更快,故正确答案为C。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13-15题。试题解析15.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A.大陆岛B.珊瑚岛

C.冲积岛D.火山岛据图可知,M海域岛屿较多,且与海岸线平行,又处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的碰撞挤压,由于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壳的下沉,使得大陆与大陆相隔形成岛屿,道理类似于台湾岛,因此答案为A。珊瑚岛一般形成于低纬,该地纬度高,没有珊瑚。冲积岛位于河流入海口,但是该地河流少,因此排除。诸多个火山岛应该呈岛弧链的形式,与图示不相符。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1)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4分)(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10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风(1)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4分)答案: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减速、堆积、气流转向、绕行。风的受力主要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平行于等压线,故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区域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与风向为垂直关系,故F2为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为相反的关系,故F3为摩擦力,因此风向为如图所示:地形会影响到风速和风向。当地形(河谷、山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受狭管效应影响明显,风速增大,当地形(山脉、高原)与盛行风向垂直时,则地形起阻挡作用,会在迎风坡一侧降低风速,影响风向,并使得气流堆积。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海-气相互作用(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10分)答案: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换使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强离岸风使N海域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降低;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海洋是大气水分和热量的主要来源地,而大气则是通过大气运动带动海水运动来进行热量的交换。海-气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进行着水热交换。由材料、图中信息和题目可知该区域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使得到达该海域的冷空气风速大且温度低,从而使得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换少,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该处的冷空气为离岸风,导致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底部冷海水上泛,水温降低,并将下层的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围内河道纵横交错。(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6分)(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围内河道纵横交错。聚落(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答案: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可利用的土地块小而分散。

本题以珠江三角洲,宋元时期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分布特点为载体,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的自然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等。该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稠密,可利用的土地地块小且分散,所以聚落也呈明显的散点状。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围内河道纵横交错。水利工程(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6分)答案:提供堤坝围垦,增加土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沿江(河)堤坝便于防洪、灌溉,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沿海堤坝防止海水入侵,保护农田安全。

本题以珠三角地区水稻产量提高为载体,考查作物产量提高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筑堤)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由材料可知,水利系统主要为沿江和沿海堤坝,沿江堤坝能防洪、灌溉,沿海堤坝能防止海水入侵,堤坝还能淤地。作物产量的增加可以从种植规模或者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及自然灾害的降低等方面考虑。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围内河道纵横交错。人地协调(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答案:顺应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物产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需要。

本题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载体,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结合所学知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背景分析,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充足,且该地地势低洼,河网稠密,适宜发展基塘农业,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基塘农业为混合农业的方式,是一种良性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能提高物产的稳定性,且能够充分利用该地的土地资源,提高环境承载力,满足人类的发展,实现人地和谐发展。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分)(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4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地质作用(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分)答案: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沉积;地壳断裂抬升本题考查河道形成的内、外力作用,设问要求只需“指出”,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河流自东向西流,古河道所处河段为古雅斯河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河水流速快,流水侵蚀地表,不断加深河道,说明存在流水侵蚀作用;河流在古河道以上河段侵蚀作用更加强烈,河流搬运侵蚀的泥沙一定条件下在古河道段发生沉积,所以还存在流水搬运、沉积作用;而古河道之所以废弃与构造运动有关,其所在的科拉林地垒提示该地为断层构造,地垒即地壳断裂抬升之后的岩块,因地壳抬升,古河道与其上游被切断,失去上游来水补给,河道逐渐干涸废弃。综上,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沉积,内力作用为地壳断裂抬升。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水系(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答案:科拉林地垒两侧的河流原为同一水系,随着地垒的拾升,原水系一分为二;地垒东侧边缘成为新的分水岭,原河道的一段废弃成为古河道;分水岭以西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断层线发育新的河流;分水岭以东形成断陷盆地,积水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湖泊。本题考查水系的演化过程,设问要求为“说明”,形成过程类的题目一般难度较大,要求逻辑严密、思维链条完整,作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倒推正写”的方式,即由现在的水系形态和图中线索倒推其成因,逐步还原初始状态,再将过程按发生的时间顺序写出。断层线处地势低且岩石破碎已被侵蚀,流水汇聚易发育新河道地垒东侧地壳断陷下沉形成盆地,河流受地垒阻挡在盆地积水成湖

结合图文材料不难发现,图中现有的水系在大分水岭西侧被科拉林地垒一分为二,地垒的出现是水系演化的关键事件,古雅斯河原本是一个发源于大分水岭的完整水系,自东向西流,地壳断裂抬升使古雅斯河被截断,科拉林地垒成为新的分水岭,东侧地壳断陷下沉形成盆地,上游来水受地垒东缘阻挡,逐渐积水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乔治湖;中游处在地垒上,地势最高,原干流一段失去源头补给逐渐干涸废弃成古河道,原支流成为新的源头干流,地垒的东侧边缘断层线处因地势低且岩石破碎易汇集水流,受流水侵蚀逐渐发育出与断层线走向一致的新河道汇入雅斯河。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水(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4分)答案:主要通过湖盆边缘出露含水层补给;补给量小,变化大

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地下水的特点,设问乍看简单,实则新颖刁钻,难度在于,这里的地下水指的是湖区地下水,不仅要考虑河流径流的自身特点,还要考虑湖区地下岩层的特点,而材料中又提供的是湖泊水的特点,需要进行由河流到湖泊再到地下水的思维转换。首先,河流汇入乔治湖,河流水补给湖泊,根据“湖泊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且图中河流下游有时断流可知河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再由湖区地质剖面图可知,湖区下方为隔水层,湖水无法直接下渗到底部的含水层,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由河流水流经湖区边缘时直接补给。隔水层不透水,之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无法直接获得湖水下渗补给泰勒溪的河水流经湖区边缘时,没有隔水层阻挡,河水下渗补给含水层湖区下方两种岩层属性不同,只有含水层里的地下水才是题干中的湖区地下水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于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国家安全(1)计算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仅写出计算结果)。(2分)(2)我国三江平原某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大面积耕地曾经是泥炭沼泽,目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在退耕还湿的过程中,借鉴香蒲生产模式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10分)(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示准确。)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于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