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中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并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民营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组织,其资源和力量是有限的,经营环境是其能否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加以调整,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政府作为国家经济的调控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应尽快建立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提供信息网络服务,加强人才培训,成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并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效率,增设相应的职能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ABSTRACTInrecentyears,underthesupportofgovernmentandthroughtheirownefforts,China‘sprivateenterpriseshaverapidlydevelopedandhaveplayedanimportantroleintheeconomicconstructionofourcountry.First,thepaperanaly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outerenvironmentofenterprisesandthegovernment,indicatesasamicro-economicentity,privateenterprises’resourcesandabilityislimited,environmentisthe

crucialfactorfortheirexistenceanddevelopment.Theenvironmentaroundtheenterprisesisconstantlychanging,governmentshould,throughtheindirectbehaviorsimprovetheconditionofenvironmentaroundtheenterprisesaccordingtothechangingcharacteristicoftheenvironmentatanytime.Atlast,asthesocialservicesystem,governmentshouldclarifyitsroleinthekindsoftheorganizations,constructthesocialpublicsystemforprivateenterprises,offertheinformationandtrainingservice,establishthecenteroftechnologyandinnovationforenterprise,Astheserviceimprovement,thegovernmentshouldemphasizetheconsciousnessforservicetotheprivateenterprise,improvetheservicequalityandtheefficiency.1、绪论2、理论基础3、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4、实例研究5、解决方案6、结论1、绪论1.1选题背景民营企业是指民间私人投资、经营、享受投资收益和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也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但自2007年以来,民营企业却出现了发展中的困境局面: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势头严重受阻甚至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并从政府、社会、企业各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的中小企业约有八百多万家,其中90%以上属于民营企业。目前,这些民营企业从2007年1月至9月,税收达3487.3亿元,占全国企业税收总额的9.4%,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稳定来源。也提供了大约70%的技术创新、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要研发阵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时至今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并且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2、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基础在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业资本在经济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尚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政府与商业资本家信奉的是重商主义思想,都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诸如由国家安排对外贸易,鼓励商品出口,以高额关税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等。十七、十八世纪的美国人普遍认为,“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引导、鼓励和指挥经济活动。总之,政府的责任就是鼓励合乎需要的企业、禁止或管制不合乎需要的企业。重商主义者要求国家对生产和分配做出基本决策,而不让市场或消费者的选择来左右互相竞争的生产者。”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只是为了“把尽可能多的金银集中到本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完全竞争的时代,“在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政府奉行的是放任自由的政策,不干预的政策”,这说明,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相互分离,不发生直接联系。政府只是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并同时充当企业纠纷的“仲裁者”。随着市场经济和自由企业制度的确立,企业在工业化的浪潮中逐渐成为社会中举足轻重的经济组织,企业在自由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一时期,企业的行为几乎完全是由反映价值规律的市场经济自发调节。新兴的工业资本家发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学说合乎他们的需要。176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名著《国富论》,在政府与经济的关系方面,他认为:个人自身利益的实现就能确保社会利益的实现,因此,增加国家财富之道在于排除政府的一切干涉,听任个人自由活动。他强烈反对政府援助企业,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的格言,是这一阶段政府行为的最好写照。然而,人们很快发现,绝对的自由竞争并不有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相反,企业的趋利本性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往往更容易做出破坏平等竞争、自由交易的行为。“赫伯特.斯宾塞于1882年访问美国时,他对竞争发展到不择手段的地步不胜感叹,并愿意承认需要政府加以干涉”。不受约束的竞争导致了垄断,并反过来破坏了竞争;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加剧;纯粹市场调节的非均衡性和盲目性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物质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因此,在二十世纪初,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逐步放弃绝对的“自由放任”政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政府在经济中起的作用比早先大得多,如在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试图管理和控制工商业,对银行业实行监督”,并设法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来约束企业用有害的方式追求不正当的利润,以确保企业行为的理性化。1929年爆发了席卷西方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随后实行的“新政”开政府大范围干预经济、干预企业活动之先河。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设立“全国工业复兴局”,其任务是监督生产和调整商业及金融;随后制定的《公平竞争法》则规定了工业生产的产量、市场分配和产品分配。政府不再只是“守夜人”了,政府行为直接与企业发生联系。由于当时处于特殊的战争时期,企业基本上接受政府的指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政府干预经济、干预企业行为才成为通用的调节手段。这与人们对战争中政府的作用的认识,以及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认为,要制止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政府必须摒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应该积极干预经济活动,调节经济。根据这一理论,各国政府为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兴办了许多国有企业,国有化在资本主义各国风行一时。在法国,甚至连民营企业都必须与中央政府一起协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政行对企业的干预行为在二战后一段时期内取得相当成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危机中恢复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相对繁荣与稳定的阶段,经济不断增长,技术革命成果不断问世,社会也比较安定。但从六十年代起,西方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企业的征税受到人们的批评,如何激发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和避免通货膨胀是政府面临的难题。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英、美等国摒弃凯恩斯主义,而主要以供给学派等理论为依据对政府行为作了一些修正。对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供给学派认为,政府应该取消不适当的干预行为,给企业以自由经营的权利;政府干预过多,限制过严,不利于企业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不利于突破“滞胀”,难以再度实现繁荣。美国政府据此减少了许多干预行为,并大规模减税。从上述描述中,我们不难找到政府行为与企业之间的发展脉络,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政府是通过设立关税等手段干预经济事务;在自由的资本主义到垄断约资本主义期间,政府对经济、对企业持不介入的态度;由于过分垄断对竞争构成威胁,政府逐渐增加了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二战以后,政府兴办大量的国有企业,以填补私营企业不愿涉足的“真空地带”。为了改善政府干预企业的手段和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又从经济领域、企业活动中抽身,如把国营企业民营化、拍卖国有企业的股票等。事实上,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行为总是以能促进经济繁荣、企业发展为宗旨的,而不是以取代企业在经济领域内的活动为目的的。因此,尽管具体各国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的发展轨迹并不相同,但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或采用,从而形成一种趋势。例如,法国仍然是政府干预行为较多的国家,但现在,它也决定不再将民营企业国有化。纵观政府行为与企业的关系,我们看到,政治与经济的分离带来了政府与企业的分离,而政府干预经济也只是从宏观的高度,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国有企业,政府根据其是由国家经营、或是国家参股来决定干预的程度。即使实行干预政策的政府也不例外。“在凯恩斯派经济学家所建立的成熟的混合经济的理想模式中,政府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进行干预,是为了使经济按照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式运行。政府并不直接干涉私人经济组织的活动,而是推行一种防范的政策,随时警惕并防止那些会削弱私人企业经济竞争的现象发生”。因此,在任何时期,政府都无意改变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则,如财产权、平等竞争机制、市场机制等,尽管各国政府干预经济、干预企业层序程度、方式、范围不尽相同。为了维持经济体制的总体均衡,各国政府通常从宏观上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诱导,而不是从微观上直接干涉。3、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企业自身问题企业自身盲目

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国内市场逐渐开放,经济模式亦逐渐与国际接轨,主要由市场来决定经济发展方向。然而,市场经济亦有其自身的弊端,即盲目性较强,易导致资源浪费,加剧供需失衡。3.1.2企业诚信问题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不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更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道德基石。诚信经营不仅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兴旺的一种无形推动力。企业能否坚持诚信经营,对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应对当前民营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整治企业诚信缺失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途径。企业诚信,是企业经营道德的核心。企业内部的诚信,即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诚信。企业的领导层要坚持以人为本,履行对本企业职工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信守与职工所签合同的承诺。同时,要对职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做到相信和依靠职工,使职工享有主人翁的地位。企业外部的诚信,表现在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诚信。首先,是企业对顾客的诚信,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应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做到物美价廉、诚信对待顾客。其次,是企业之间的诚信,即在交往中,尊重对方的财产权和利益权,做到真诚相待,坚持诚信,公平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真正做到讲求信誉,不欺不诈,自觉诚实地履行经营中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再次,是企业对社会的诚信,即企业要对社会讲究诚信,照章纳税,遵守市场规则,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多作贡献。3.1.3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我国民营企业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银行对民企贷款金额小、期限短,贷款困难重重;从贷款总额度上讲,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其次,民营企业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追求短期目标,投资盲目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等方面。另外,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现代的财务管理理念;相关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控制薄弱,监管不力;财务控制薄弱,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成本管理严重弱化;不注重日常的资金管理,企业资金严重沉淀。3.1.4产权结构单一化我国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为私营企业,产权结构主体单一,这种结构首先导致了企业缺乏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制约了企业广泛筹集资金用于企业再发展;企业要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其承担风险太大;这种结构也导致了企业决策缺乏民主、分配不合理、管理不科学。3.1.5管理家族化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化特征。在家族管理中,重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在管理过程中.也通常是以伦理规范代替制度规范和行为规范。家族式管理方式导致了企业目标和家族目标之间的矛盾;家族成员能力与企业发展需要的矛盾;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家族成员与外部成员的矛盾,家族式管理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3.1.6人才机制缺乏活力人才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在人才的管理使用上,民营企业采取的是‘?掠夺式”。重使用轻培养;重经济效益忽视个人成长;重物质奖励轻沟通尊重,故难以长久留住人才,易造成人才断层。由于早期的民营企业家需要有亲属相助,因而一旦企业到了一定的阶段,家族式管理机制很不适应新的市场运作机制。非家属成员的人才一般较难进入高层决策层。因此许多民营企业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企业人才流失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3.1.7缺乏文化氛围我国许多民营企业都在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面临人事裂变,出现高级管理人员跳槽而走,关键人才炒公司“鱿鱼”的事件。裂变关系着企业的命运和前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产权障碍方面的,也有企业文化匮乏方面的,而主要还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文化体系浮躁所致。3.1.8技术水平落后我国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消耗浪费严重,污染环境。据对河南省的一项调查显示,该省乡以上的独立核算的民营工业企业中,平均每户固定资产仅为4l万元,工艺技术设备水平也比较落后,一些民营企业基本上仍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3.2社会因素3.2.1利润快速下降使流动资金大量减少国际、国内众多因素的叠加效应,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后果是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缺乏。因为浙沪一带民营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来源多属自有资金(即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或家庭积蓄)。占所需资金的50%以上。如温州市2006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资金来源的24%,同期民间借贷的比例是16%,2007年银行贷款下降到了18%。而同期民间借贷的比例,上升到了28%,其余为自有资金。在民营中小企业其他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自有资金是企业得以运转的基础。2007年以来,受国际、国内众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利润快速下降,也使企业流动资金减少明显。3.2.2融资渠道不畅通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融资来源主要是城市信用社或城市银行,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资金需求量已远远超过它们的贷款能力。由于融资渠道不畅通,中小民营企业资本性投资与日常经营资金只能依赖个人资本、地下高利融资、金融机构的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渠道,其结果是民营企业负债高,利息负担沉重,资本结构不合理,抵御经济波动风险能力弱,融资困难已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造成以上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缺少中小型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发展匹配。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严重不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也较少。另外,中小金融机构自身未能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商业信誉,阻碍了中小金融机构的高速发展,减弱了中小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除此以外,不健全的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制度,同样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经营风险以及对中小企业投资的信用评估过低的问题。同时,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也导致中小金融机构对创业者评估偏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民间借贷市场的补充功能受到限制对比正规的金融市场融资,民间融资是民营企业最为有效的资金来源:一是交易方式灵活。二是融资效率高。三是融资成本低。因此这种民间金融市场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替代性的融资渠道。然而,民营企业具有市场收益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带来投资风险。所以民间借贷市场的补充功能受到限制。融资渠道狭窄,债券的发行和银行借贷面临困难本文认为造成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3方面:商业银行对于所有制、交易费用以及业务经营成本等。公司规模小,不完善的治理结构都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缺乏信心,从而使股权融资难度增大民营企业创立、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大量的外部资本。但是投资者将资本投入民营企业承担着投资遭受损失的巨大风险。而且事后被套牢的可能性较大,从而使得很多的中小投资者不愿意将资金投资到民营企业。另外,与银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的间接融资相比,在资本市场里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效方法是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股权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连续性很好,企业上市后只要经营业绩不错,达到配股条件,每年均有可能实行配股融资,可以得到股票市场的持续资金支持。但是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完善,市盈率高,上市公司股票尚未实现全流通,股权分置现象十分明显,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规范、不合理。严重伤害中小股民投资热情,使得中小投资者对创业者缺乏信心。另外,投资者的赎回权和退出权的行使都受到限制,使得投资者在投入资金时有很多的顾虑,又因为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使得很多投资者都采取了一个的观望态度。股票市场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我国缺乏二级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因此绝大多数股票资本交易都集中在深沪两市。面对较高的上市门槛,很多民营企业不会进行上市融资。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外部融资比例非常小,主要是依赖内部积累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不是通过市场筹集资金,而是企业自有资本以及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据调查,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创立启动资金有85%以上来自于资金持有者以及他们的家庭,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很大的比例。总而言之,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需要金融机构、政府以及民营企业等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并且有效配合。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金融机构也注重改善经营体制,努力创新,民营企业更积极地规范融资行为,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和意识,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就能得到较好地解决。3.2.3社会投资软环境的制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20多年来,尽管政府和社会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民营中小企业也以同样的热忱回报着社会。无论是上海还是浙江,民营中小企业都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成分。但当我们考察2008年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时。却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同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为什么民营企业的困境明显而突出.甚至于有些民营中小企业已经走向死亡?通过对民营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端倪,即整个社会环境中的投资软环境还存在着对民营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利之处,有形或无形地对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构成羁绊,在银行和投资者眼里民营企业还是“二等公民”,很难享受到国有企业享有的国民待遇,并且目前民营企业税负太重,项目审批过程繁琐,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2.4竞争环境不公平由于思想观念认识上的原因,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公平、不平等的地位,三资企业可享受经营的一些行业领域对民营企业仍是禁区。在税收方面,民营企业同样享受不到国家对三资企业所给予的税收优惠待遇。3.3政策国内宏观调控,紧缩银根。2007年以来,为防止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不断出台。特别是反复运用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的方法(从2007年1月15日起,银行准备金率由9%上调0.5个百分点以来,到2008年06月25日连续16次上调。已达到17.5%)。来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运用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的方法确实可以达到压缩贷款规模的效果,但也使得早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之初就已存在,又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日益彰显,2008年年1—4月。浙江工商银行虽新增小企业贷款13亿元,却同比减少85亿元。因资金短缺,大量民营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政府缺乏有效监管为拉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部分地方政府降低企业引进标准,简化环境测评环节,忽视对企业经济技术实力的评估,未足够预测未来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

4、实例研究4.1我国民营造船业面临的问题4.1.1企业自身盲目性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国内市场逐渐开放,经济模式亦逐渐与国际接轨,主要由市场来决定经济发展方向。然而,市场经济亦有其自身的弊端,即盲目性较强,易导致资源浪费,加剧供需失衡。安徽省的民营造船企业即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不断涌现、发展与壮大的,航运市场旺盛时,大量的民间资本涌入造船行业。希望分一杯羹,然而好景不长,这种盲目的资金注入,必然导致运力的相对过剩,承受不住冷清的淡季寒流,民营资本抽身晒退,造船量继而逐渐减小,波浪经济往复循环。4.1.2政府缺乏有效监管为拉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部分地方政府降低企业引进标准,简化环境测评环节,忽视对企业经济技术实力的评估,未足够预测未来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致使大量不具备造船资质的民营企业获准审批。此外,地方政府对已获审批资格的民营造船企业未加以有效引导,无法实现企业间的资源整合、扩大企业融资途径、简化岸线所有权的划批程序等,致使各民造船营企业资金链脆弱,长远发展信心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减低。4.1.3融资途径单一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航运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造船企业融资困难、新船订单大幅下滑、履约交船风险加大等问题不断增多。部分民营造船企业仍依靠民间资本赖以生存。利率较高,风险较大,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各银行相对谨慎,条件较为苛刻,以致部分民营造船企业融资途径单一,风险抵御能力不足。4.1.4人才储备厦高附加值船型研发投入不足民营造船企业为实现短期利润,不重视技术积累,人才培养与储备,在高附加值船型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投入几乎为零o。4.1.5配套产业发展滞后,相关企业间交流不够充分未能借助身处长三角的有利位置,积极发展船舶配套产业,以致与船舶相关的重要设备及主要材料过分依赖进口。此外,各民营造船企业资源不能共享。人才、技术、资金等交流与合作不够充分。4.1.6厂房、起重机械等固定设施投入不足由于岸线所有权捌批程序复杂,致使绝大部分民营造船企业在厂房、绿化、现代化机械设备等同定设施投入方面不足,对需要分段焊接、放样控制精度较高的大型船舶及高附加值的新型船舶订单承接能力上缺乏信心。4.2我国民营快递业面临的问题4.2.1规模小,资本不足,网点少民营快递企业普遍具有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小、资本积累不足的特点。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状态较“原始”的居多,往往几部,几个员工就组成了一家简易的快递公司。据调查显示,目前上海的民营快递公司注册资本不足50万的至少占有市场份额的70%以上。民营快递企业资金不足导致技术装备和设施落后,整体作业效率不高。同时。资金不足是民营快递企业难以形成遍布全国的投递网络和综合运输能力的主要原因。大大降低了与外资同行竞争的能力。民营快递的特许加盟发展模式导致企业之间关系松散,企业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一个加盟商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快递企业的组织方式落后。加盟商多是家族企业,甚至是个人老板,这就导致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缺乏内部的约束监督机制。快递投诉的剧增就是管理水平的真实写照。银行发放贷款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目前国内银行的两种授信模式都不适合民营快递企业。一方面,民营快递资产结构偏轻。企业价值主要集中于网络、品牌等无形资产,经营设施大多是租赁来的,在向银行进行抵押获取贷款时也难以提供有效的、充足的抵押和担保。另一方面,民营快递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普遍比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历史信用记录,亦无法取得银行信用贷款。而规模小。资产少,又使得其难以进入准入门槛很高的资本市场融资。4.2.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模式滞后我国快递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民营快递企业的员工很多都是农民工、下岗职工和一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实务经验较多,专业知识较少。民营快递多数是家族企业,有的更是个人老板。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决策随意化,缺少创新。尤其是快递网络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延伸。使得管理松散的问题更加凸显,严重影响其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4.2.3缺乏品牌优势,服务质量亟待提高由于许多民营快递企业没有把快递服务当作一项“产品”来对待,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即使个别企业具备一定规模。但也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服务项目缺乏竞争力、服务态度不佳、延误或晚点、丢件率居高不下、在顾客心中形象差等问题更增加了民营企业经营的困难。2008年,国家邮政局的一次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快件延误是目前我国快递服务面临的最大瓶颈。公众对快递服务投诉的主要问题中,快件延误占66.2%,损毁占17.5%,丢失占12.8%。民营快递的服务投诉率居高不下,也让其行业形象大打折扣。4.2.4融资外部体系不健全无论是在间接融资市场还是在直接融资市场上,民营快递企业都遭遇融资难。虽然民营快递发展迅猛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但银行却没有将资金向其倾斜。银行在选择放款的企业对象时,存在所有制歧视现象,即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非一视同仁。一般而言只有国有企业才有资格获得信用贷款。民营企业获得抵押担保贷款都很难。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在市场的规模和结构、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层次单一.使得民营企业的上市缺乏资本市场体系支撑。迄今为止,国内快递行业仍没有一家公司上市。从债券融资来看,公司债券的发行受到严格的限制,需要较高的信用等级,较大的资产规模,加上广大投资者对民营快递的质疑态度,使得债券的发行举步维艰。我国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如信用评估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评估机构主体资格混乱、评估技术不成熟等。目前,银行和部分社会机构都在进行企业信用评估,但没有一个全社会的信用评估体系。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的缺失使得民营快递融资过程中缺乏被评判的标准,影响到各融资方式的使用。5、解决方案5.1企业自身问题5.1.1企业诚信问题我国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机制不健全、信用建设落后。民营中小企业经营者的道德素质有待于提高。民营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是直接影响企业能否诚信经营的重要因素3法制环境不完善,诚实守信的法律保护尚不到位。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创造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环境4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健全企业诚信信息档案,使缺乏诚信的企业得到制约5提高民营企业的文化素质,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5.1.2建立和健全企业治理结构我国民营企业“三年换一批”,民营企业主“三年换一茬”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对此,理论界一般认为除宏观环境对其发展的障碍外,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病疾,如产权不清、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缺少核心竞争能力等。从根本上来讲这些困扰源于其产权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建议形成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实现企业内部的约束和制衡。如年薪制、期权制等;建立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和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如设立科学的决策程序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避免单一专制管理,构造企业的治理制度竞争力。5.1.3构建战略管理体系一个人的战略管理可以支持企业生存,但无法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壮大。构建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可以将企业家从事无巨细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之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因此要在注重内部培养的同时有计划引入职业经理团队,以此实现团队能力的提升,形成可以为企业家分担战略管理的梯队,为企业家的决策提供依据。5.1.4逐步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法律意识以及道德因素被视为非正式约束,而且在非正式约束中居主要地位,它们不仅蕴涵着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性,而且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它们对于法律制定和实施有效作用的发挥也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事实上,即使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由于市场失灵的领域除运用宏观以及非经济的调控手段外,道德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加强宣传,树立“共赢”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理念,构建文化交流网络及相应的制度,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积极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努力营造适应环境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文化竞争力。5.1.5走产权多元化之路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规范化的组织运行机制,就必须对原有家族制的企业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两权”分离,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产权多元化首先要积极吸收企业高级管理者、技术人员.通过让高级管理、技术人才持股,唤起他们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参与企业高级决策层,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从而在制度上为民营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为企业所带来的损失;对业绩好的企业要公开上市,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从而真正实现企业走多元化发展之路。5.1.6走管理制度创新之路民营企业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不断推行管理制度创新,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民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经过工厂制、公司制、集团制、控股(集团)制四个阶段的发展,建立起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以集团公司为投资中心、以专业公司为利润中心、以生产公司为成本中心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实现“家庭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初步走上现代化企业集团的轨道。二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以适应规模扩大化、资产社会化、股权分散化、专业知识化的要求。三是健全和完善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民营企业要完善经理层的激励制约机制,把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建立健全经营者业绩考核制度。5.1.7走人才创新之路民营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去更大规模地吸纳管理和技术人才,并克服以往处理劳资关系中的简单化倾向,主动提高员工的福利和待遇,以创造和谐的企业气氛和实现员工队伍的稳定。为此民营企业不但要广招人才,而且必须突破以家族为核心的管理权分配方式,重用人才。大量高学历人才将流人民营企业需要有充满机会、富于挑战性的岗位吸引大批人才加盟。同时,城市国有、集体企业中也将有大批科技人员、管理干部、熟练工人愿意到民营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去。这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国有、集体企业冗员问题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难题,另一方面又利于解决民营企业中第二次创业中的人力资源瓶颈问题。5.1.8走文化创新之路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而就我国早先的许多民营企业来说,其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很脆弱的,这大大阻碍了我国民营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必须在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走文化创新之路。把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把企业宗旨作为企业文化的精神理念。广大民营企业应注意确立其永恒不变的宗旨,宗旨不仅要体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而且要兼顾社会公益事业。让宗旨深人员工心里,形成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和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民营企业也要把文化活动作为其文化中的一个最重要又最基本的方面去抓,广泛持久地开展以推动企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企业文化活动,以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工作热情和整体素质。在以文化促变革的过程中,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协调员工的行为方式至为关键,这不依赖于权力,而是依赖于有效的沟通。5.1.9走技术创新之路由于民营企业在资金、信息和人才方面的匮乏,因此限制了其技术创新的主动性。以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开发力量为主要支撑,重组社会科技开发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创造条件吸引高校和科技院所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服务于民营企业技术开发的专业性科技队伍,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搜集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市场、产品等信息,并经过一定的分析加工后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要广泛吸收社会有关组织和个人资金,建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基金运作的方式为民营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工艺性实验提供资金。要利用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以开办民营企业研修班等多种形式对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人员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5.2社会因素5.2.1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长期以来,融资困难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开拓发展空间,突破资金瓶颈限制。对于那些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及领域的民营企业,若具备上市公司条件,应积极争取在沪深两股市上市。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家民营企业直接上市,这些公司在上市以后,大多数表现出色,并且股本得以较大规模扩张。实行买壳上市。由于民营企业中能获准直接发行股票上市的只能是极少数,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捷径。5.2.2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制度不完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须加以规范。要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在信贷融资方面,采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开放融资渠道,尽快研究资本市场的第二板块,发展股权融资;建立新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制;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