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2023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2023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2023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
2023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案例分析题

1、(1)、被害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自收到判决书五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2)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重要有:请求备案;申请回避;委托诉讼代理人;规定补偿损失;对不备案和不起诉的决定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或依法向法院提起自诉;出席法庭并陈述案情;发问被告人;参与证据调查与质证;申请告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参与法庭辩论;对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抗诉;对生效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规定重新审判。

2、应由甲市法院管辖为宜。

理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应由犯罪行为发生地法院管辖。同时,第25条明确规定:“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重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在本案中,被害人孙某在甲市被侯某、王某劫持上车并对其实行了犯罪行为,即犯罪行为地是甲市。并且三被告人住所地也是在甲市,所以本案由甲市法院管辖更为适宜。

3、该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做法对的。理由:《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2款规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决定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被决定回避的侦查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本案中,由于案情重大,时间紧迫,王某仍需参与侦查、抓捕工作。所以不能停止侦查,不能回避。

二、简答题

答: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共同之处有:(1)申请回避;(2)委托代理人;(3)提起附带民事诉讼;(4)对不备案和不起诉的决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5)有权参与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6)对生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等等。

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差异有:自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自诉,申请撤回自诉,同被告人和解,提出上诉。而公诉案件被害人无上述权利;被害人的请求备案权,对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权,也是自诉人所没有的。ﻫ答:人民法院落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ﻫ(1)告诉才解决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ﻫ(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ﻫ(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的参考答案

一、案例分析

1答:

(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也许被判处死刑的人假如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人民法院必须为其指定辩护人,以维护其合法诉讼权益而不管其本人意见如何,被告人周某抢劫、杀人,情节严重,也许被判处死刑,人民法院应为其指定辩护人。

(2)本案中法院公开审理案件有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对于“有关个人稳私的案件,不公开解决。”在案例中,被告人周某犯故意杀人和强奸罪,而强奸罪属于个人隐私,所以不应公开解决。所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是错误的。ﻫ(3)法院以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罪名合用不妥,应为故意杀人罪。

2、答:ﻫ(1)公安机关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

(2)本案监视居住已超过法定期限。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本案中从5月2日到11月7日已超过6个月.ﻫ(3)解除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应及时告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而本案中公安机关没有告知.

3、答:(1)法定证据有:ﻫ①物证:鞋印,金项链一条,钞票一万余元,三角刮刀一把,菜刀一把②鉴定结论:鞋印,血型,伤口③被害人陈述:张小妹的陈述④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李大龙的供述⑤勘验笔录⑥证人证言:小王听到呼救声,见到张小妹倒在地板上,鲜血直流ﻫ(2)直接证据:①被害人陈述:张小妹的陈述②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李大龙的供述(3)间接证据:?①物证:鞋印,金项链一条,钞票10000余元,三角刮刀一把,菜刀一把??②鉴定结论:鞋印,血型,伤口,证人证言、勘验笔录ﻫ二、问答题

1、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案件重要事实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哪些?ﻫ答:

?第一、必须严格遵守运用证据的一般规则:即(1)一切证据材料所表白的事实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切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重要事实存在客观联系;(3)间接证据的收集程序必须合法,方法必须科学。ﻫ第二、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ﻫ第三、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互相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ﻫ第四、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也许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

上述四项原则必须同时具有,才干作出有罪的认定。ﻫ2、谈谈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区别

答:(1)强制力度不同。监视居住的强制力度大与取保候审。ﻫ(2)期限不同。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遵守规定不同。被监视居住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指其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其共同居住的人以外的其别人;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ﻫ(4)方式不同。被取保候审人要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而监视居住没有此规定。除以上4个区别以外,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变更为监视居住,而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变更为取保候审。作业3:答: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

本案应由市公安局直接受理。《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3款规定:"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刑诉解释》第1条规定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257条第1款规定的)为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而本案为以暴力干涉别人婚姻自由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犯罪,触犯《刑法》第257条第2款的规定,不属于自诉案件,应由公安机关侦查。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是刑事案件的重要侦查机关,负责对法律另有规定以外的所有刑事案件的侦查。将大部分刑事案件划归公安机关侦查,可以充足发挥公安机关揭露和证实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ﻫ2,案例二ﻫ一、不应集体询问证人。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不允许采用开座谈会或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以免串供互相影响。ﻫ二、不应只有侦查人员张某一人讯问,因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ﻫ三、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存在下列问题:

1、张某的第一句话有错:应当一方面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本案中侦查员是先肯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的提问。ﻫ2、张某第二句话有错: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被讯问后或者被采用强制措施之日起,侦查人员应当告知他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征询,代理申诉、控告,本案中侦查人员的说法是违法的。

3、张某第三句话有错:在执行拘留时应向犯罪嫌疑人出示《拘留证》,本案中侦查人员违反上述规定。ﻫ4、张某第四句话有错:一是公诉案件不应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承担举证责任;二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逼取供述,而本案中的侦查人员在讯问中有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违法行为。

5、张某多次打赵某的耳光,并罚赵某跪在地下,属刑讯逼供.ﻫ3,案例三、ﻫ答:

一、检察机关在本案诉讼中有以下违反诉讼程序的规定:ﻫ在决定逮捕后,派本案侦查员执行逮捕是错误的;逮捕应当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公诉人在质询证人发现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实后,直接当庭提出新的指控是错误的;应当向法庭申请延期审理后,追加起诉.ﻫ二、法院在一审时有以下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做法:

1、辩护律师在庭审时申请传唤新的证人时,合议庭决定中止审理是错误的,这不符合中止审理的情形。根据刑诉法的规定,告知新的证人到庭,应当决定延期审理.ﻫ2、法庭审理中发现被告人有新的涉嫌贪污的事实时,接受辩护人请求决定延期审理是错误的,应当建议公诉人追加起诉,如公诉人批准的,应由公诉方申请延期审理。

3、人民法院依刑诉法第116条第4款规定:证据局限性,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做出证据局限性,指定的罪名不能成立的决定。

三、法院在二审时有以下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做法:ﻫ二审法院在审查苏撤回上诉规定后,作出准予撤回上诉的决定书是错误的,由于上诉人的撤回上诉规定是在上诉期满后提出的,二审法院准予撤回上诉应当制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书,而非决定书。、案例分析题

1、(1)、被害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自收到判决书五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2)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重要有:请求备案;申请回避;委托诉讼代理人;规定补偿损失;对不备案和不起诉的决定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或依法向法院提起自诉;出席法庭并陈述案情;发问被告人;参与证据调查与质证;申请告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参与法庭辩论;对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抗诉;对生效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规定重新审判。ﻫ2、应由甲市法院管辖为宜。

理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应由犯罪行为发生地法院管辖。同时,第25条明确规定:“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重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在本案中,被害人孙某在甲市被侯某、王某劫持上车并对其实行了犯罪行为,即犯罪行为地是甲市。并且三被告人住所地也是在甲市,所以本案由甲市法院管辖更为适宜。ﻫ3、该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做法对的。理由:《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2款规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决定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被决定回避的侦查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本案中,由于案情重大,时间紧迫,王某仍需参与侦查、抓捕工作。所以不能停止侦查,不能回避。

二、简答题ﻫ答: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共同之处有:(1)申请回避;(2)委托代理人;(3)提起附带民事诉讼;(4)对不备案和不起诉的决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5)有权参与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6)对生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等等。ﻫ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差异有:自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自诉,申请撤回自诉,同被告人和解,提出上诉。而公诉案件被害人无上述权利;被害人的请求备案权,对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权,也是自诉人所没有的。ﻫ答:人民法院落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

(1)告诉才解决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ﻫ(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ﻫ(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ﻫﻫ《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的参考答案

一、案例分析

1答:ﻫ(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也许被判处死刑的人假如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人民法院必须为其指定辩护人,以维护其合法诉讼权益而不管其本人意见如何,被告人周某抢劫、杀人,情节严重,也许被判处死刑,人民法院应为其指定辩护人。ﻫ(2)本案中法院公开审理案件有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对于“有关个人稳私的案件,不公开解决。”在案例中,被告人周某犯故意杀人和强奸罪,而强奸罪属于个人隐私,所以不应公开解决。所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是错误的。ﻫ(3)法院以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罪名合用不妥,应为故意杀人罪。ﻫ2、答:

(1)公安机关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ﻫ(2)本案监视居住已超过法定期限。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本案中从5月2日到11月7日已超过6个月.ﻫ(3)解除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应及时告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而本案中公安机关没有告知.ﻫ3、答:(1)法定证据有:ﻫ①物证:鞋印,金项链一条,钞票一万余元,三角刮刀一把,菜刀一把②鉴定结论:鞋印,血型,伤口③被害人陈述:张小妹的陈述④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李大龙的供述⑤勘验笔录⑥证人证言:小王听到呼救声,见到张小妹倒在地板上,鲜血直流

(2)直接证据:①被害人陈述:张小妹的陈述②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李大龙的供述(3)间接证据:?①物证:鞋印,金项链一条,钞票10000余元,三角刮刀一把,菜刀一把??②鉴定结论:鞋印,血型,伤口,证人证言、勘验笔录

二、问答题

1、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案件重要事实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答:ﻫ?第一、必须严格遵守运用证据的一般规则:即(1)一切证据材料所表白的事实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切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重要事实存在客观联系;(3)间接证据的收集程序必须合法,方法必须科学。ﻫ第二、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第三、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互相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ﻫ第四、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也许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ﻫ上述四项原则必须同时具有,才干作出有罪的认定。

2、谈谈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区别

答:(1)强制力度不同。监视居住的强制力度大与取保候审。ﻫ(2)期限不同。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遵守规定不同。被监视居住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指其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其共同居住的人以外的其别人;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刑事诉讼法学》形考作业4答案ﻫ案例一参考答案:

答:二审法院的做法不对的.ﻫ由于本案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只有权对附带民事部分的判决或裁定提出上诉,无权对刑事部分提出上诉。因此,其上诉属民事上诉,只能影响附带民事判决部分,不能引起刑事部分判决的变更。所以本案中二审法院的做法是不对的的,假如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一审刑事判决有错误,要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案例二参考答案:

本案中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消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是不合法。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报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作出予以核准的裁定;认为原判较重,不批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可以直接改判;假如认为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或者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局限性的,应当发回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对于重新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