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05-12 颁布
  • 2003-11-12 实施
©正版授权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_第1页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_第2页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_第3页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_第4页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669—2003

称重传感器

LoadCell

2003-05-12发布2003-11-12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G669—2003

췍췍

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JJG669—2003췍

췍췍

췍代替JJG669—1990췍

VerificationRegulationof췍췍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e췍qvOIMLR602000췍

LoadCell췍()췍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

20030512,

年月日起施行

20031112。

归口单位: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二研究所

长春市春风传感器厂

本规程委托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G669—2003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焦献瑞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

李庆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参加起草人:

秦海峰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

马孝修长春市春风传感器厂

()

李廷元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二研究所

(○)

JJG669—2003

目录

范围……………………

1(1)

术语及定义……………

2(1)

通用术语……………

2.1(1)

称重传感器计量学特征……………

2.2(2)

量程秤量和输出…………………

2.3、(2)

测量和误差…………

2.4(3)

影响和参考条件……………………

2.5(4)

某些定义的图解……………………

2.6(5)

计量单位………………

3(5)

计量要求………………

4(5)

称重传感器分级原则………………

4.1(5)

准确度级别…………

4.2(6)

称重传感器最大检定分度数………

4.3(6)

称重传感器最小检定分度值………

4.4(6)

补充分类……………

4.5(6)

完整的称重传感器分级……………

4.6(6)

信息的表示…………

4.7(8)

传感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5(9)

每个准确度级别的最大允许误差…………………

5.1(9)

确定误差的原则……………………

5.2(9)

测量结果的允许变化………………

5.3(10)

重复性误差…………

5.4(10)

影响量………………

5.5(10)

测量标准器…………

5.6(11)

对装有电子线路的称重传感器的要求………………

6(12)

一般要求……………

6.1(12)

显著干扰误差处理…………………

6.2(12)

功能要求……………

6.3(12)

附加试验……………

6.4(13)

计量器具控制…………

7(13)

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

7.1()(13)

首次检定及后续检定………………

7.2(15)

检定结果处理………………………

7.3(15)

检定周期……………

7.4(15)

附录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和有关检定的试验方法…………

A()(16)

JJG669—2003

附录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选择试验传感器的实例…………

B()(29)

附录试验报告通用格式……………

C(33)

附录试验报告表格…………………

D(41)

附录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

E、()(75)

附录术语索引………………………

F(76)

JJG669—2003

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

本规程等效采用国际建议

OIMLR60(2000)《Metrologicalregulationforload

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版其定型鉴定要求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

cells》———《》(2000)。、

格式与相同并根据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要求增加了计量器具控制的内容

R60,,。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称重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首次检

1.1()()、

定及后续检定

本规程规定了质量测量中使用的称重传感器的主要静态计量性能和静态评定方法

1.2。

本规程是为计量部门提供确定在受控计量装置中使用的传感器的计量性能的统一方法

本规程将传感器几种误差一并考虑用允许的误差包络线表征传感器的特征也

1.3,,

就是说不对给定特性如非线性滞后等规定其各自相应的误差限而考虑作为极

,(,),

限因素的整个允许的误差包络线使用误差包络线的概念使我们得到所期望的结果的同

时能够平衡对整个测量误差有贡献的每个因素

,。

注:误差包络线可以定义为提供最大允许误差界限的曲线(见表),该曲线在测量范围内为所

5

加载荷(质量)的函数。规定的综合误差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并且包括非线性、滞后和灵

敏度温度影响。

与传感器配套使用的并给出质量示值的仪表不包括在本规程的范围内

1.4、。

2术语及定义

下面给出了传感器领域最常使用的术语及定义某些定义的图解见

(2.6)

本规程中使用的术语与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名词及法制计量词汇相一致为方便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