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调研方法_第1页
社会经济调研方法_第2页
社会经济调研方法_第3页
社会经济调研方法_第4页
社会经济调研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经济调研方法

1社会经济调研方法学时:32(讲课30+总复习答疑2)期末成绩:平时考勤:10%小组项目及作业:20%

期末考试:70%教学网络平台:2引子:“白领”生存真相大揭秘短信民谣: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似乎有才,实为江郎;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比鸡起的早,比狗睡的晚;比驴干的多,比猪吃的差;比岳飞忠良,比赖昌星紧张;扪心自问,能比谁强。——“焦虑”的城市中产阶层工作在城市、住居在郊区的白领在等候大巴3中产之惑……以为,中产了,一切就好了,到头来却发现那个梦想的实现却是充满艰辛和矛盾的。他们,这些中产阶级的人士们,有的为工作所累,有的为物质所奴隶,有的也开始反思着被异化的最好的时光……中产之惑:我还是那个拥有让人羡慕的、时尚的生活方式的中产吗?(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资料来源:/20081117/101501_1.shtml4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界定标准:如何才能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主观评价法:认同感客观评价法:教育、职业、收入……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闲暇消费社交品味政治参与中国有没有中产阶层?有多少?周晓虹(2005:5):从职业、教育、收入三个方面对我国5个大城市的3000多户家庭进行了电话调查,得出中国中产阶级占我国人口比例的11.8%,主观认同的人数高达59.6%。陆学艺:1999年中产阶级大致占15%,2008年是22-23%,大致是每年增加1%。(参见新华网:/politics/2009-08/17/content_11894452.htm)5什么是“真相”?什么是“真正”的真实?(巴比,2002:13)前现代观点:“眼见为实”现代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承认差异的正当性后现代观点:“根本没有客观事实可供观察,只有我们主观的各种观点而已”揭示真相,科学研究:理论资料搜集资料分析6如何揭示“真相”?揭示真相:理论与方法理论:“社会学的想象力”中产:社会结构转型方法:科学(逻辑、实证)的方法例:《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的调查:资金支持: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研究团队:南京大学社会学的教师和博士研究历时:30个月,三个阶段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研究方法:电话访问(随机抽样,有效样本3038份)、入户访谈技术工具:SPSS11.5结果公布:著作、学术刊物、媒体7《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框架结构选择课题调查设计抽样测量问卷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处理SPSS软件应用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概述8主要教材:风笑天系列(一)9主要教材:风笑天系列(二)10补充读物(一):国外经典11补充读物(二):国内著作12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研究社会的方式社会调查的概念社会调查的作用社会调查的类型社会调查的历史社会调查的程序本书的结构课程计划与要求13一、研究社会的方式“世界真奇妙”——我们是如何知道的?寻求真实——知识的来源:一般的人类探索传统权威(常识、媒体的神话、个人经验)(纽曼,2007:6-9)日常生活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不确切的观察过度概化选择性观察非逻辑推理(赌徒谬误)(巴比,2005:10-12)科学的认知方法:研究社会的四种方式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14(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ExperimentResearch)指的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优点:实践性、可操纵、可重复、可揭示因果关系。缺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选择难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实验过程难以有效控制、伦理困境15(2)实地研究实地研究(FieldResearch)是一种研究者以不带理论预设的方式,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达到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阐释的研究方式。最早是由人类学和民族学方法发展而来:田野观察。定性研究: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民族志、扎根理论优点:直观性、可靠性(百闻不如一见)、非介入性(非参与观察)、直接接触(参与观察)。缺点:表面性和偶然性、受时空限制(微观调查)、观察误差、耗时长、资料难以量化16(3)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法也称历史文献法、非介入性研究(unobstrusivemeasures),通过搜集各种二手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研究有关内容的方法。为各种社会研究做准备:文献综述。优点:超越时空限制、非介入性(无反应性、不失真)、可重复、费用低效率高。缺点:“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的时代烙印、落后于现实、难以找全。17表1-1:研究法与资料收集方法的关系(袁方,1997:138)研究课题实地研究统计调查实验文献研究观察深度访谈结构式访问问卷文献收集问卷结构式访问深度访谈观察文献收集问卷观察结构式访问深度访谈文献收集历史比较分析统计资料分析内容分析研究法资料收集方法18二、社会调查的概念中国语境下的“社会调查”:调查、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问卷调查、抽查(socialinvestigate,socialsurvey,surveyresearch)称谓不同,但对其概念外延的认识比较统一通常认为,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作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周孝正、王朝中,2005:3)。包括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实验法、观察法等包括普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四种西方语境下的“社会调查”在西方,社会调查是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的发展而形成的一套结构化的资料收集方法。它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袁方,1997:21)。英国《社会学百科全书》:socialsurvey“是通过一种预先设计好的询问方式来收集社会数据”。19本书的界定:定义:社会调查(surveyresearch)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特征:1、系统性和程序性(有别于日常生活观察)2、以自填式问卷和结构式访问为收集资料的方法3、是抽样调查(总体、样本)4、直接性,第一手资料5、本质:定量的研究方式6、既包括收集资料又包括分析资料20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也包括社会工作部门的研究(袁方,1997:20)。社会研究除了是一群方法的集合之外,也是一种产生社会世界知识的过程。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纽曼,2007:5)。社会调查是社会研究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社会研究research社会调查survey21三、社会调查的作用描述现状解释原因预测趋势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提供探究事物的合乎逻辑和利于观察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世界(巴比,2002:4)。社会调查可运用于:某一人群的社会特征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或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22四、社会调查的类型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调查(自填和邮寄)、访问调查(当面和电话)根据调查的目的或作用: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根据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视察调查、民意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应用性和学术性根据调查的内容:综合性和专题性根据调查的方式:直接和间接23(1)普遍调查(entirepopulationsurvey)普查:人口普查最典型两种方式:统计报表、直接登记优点:全面性和准确性局限:工作量大、花费大、组织工作庞杂;调查项目不能多,难以深入24(2)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程序:设计抽样方案界定调查总体随机选择抽样方法编制抽样框非随机抽取调查样本评估样本质量优点:成本低、效率高、信息详细、资料丰富运用范围广、准确性高代表性强(随机),可推论局限:不宜作定性研究总体难以界定受制于统计学基础、计算机能力(Excel、Stata、Spss)定义: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一些样本,并从样本的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25五、社会调查的历史(一)古代社会调查中国:大禹治水时代,全国人口和土地(《后汉书》)春秋战国:治理国家、改良社会(管仲、商鞅西方:瘟疫之后,上帝对摩西和亚伦的儿子以利撒神父说:“对二十岁以上的以色列子民进行普查……”《旧约圣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为了治理而进行普查(人口、土地、牲畜和家奴)。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缺乏理论指导调查方法原始、简单、直观没有专门调查机构和人员26(二)近代社会调查近代社会调查产生的原因: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调查任务的复杂化,原来的方法不能适应自然科学方法的渗透(数学、物理学)三位先驱:英国的霍华德:“监狱调查”,访谈法。法国勒普累:《欧洲劳工》家庭调查,问卷法英国布思:《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个案、综合三种类型:行政性学术性应用性(社会改良、民意调查、市场调查)近代社会调查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实证主义)有一套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方法有一些专门的机调查构和人员27(三)现代社会调查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形成的主要标志: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调查中的运用专门的社会调查机构的出现(财团的支持)电子技术的运用(1966斯坦福大学SPSS)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高校的普遍开设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广泛化(主题、内容、范围)科学化(迪尔凯姆,拉扎斯菲尔德:量化)现代化(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电话、计算机)专业化(高校、市场调研机构、民意调查机构的发展)28(四)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华调查1878美传教士史密斯在山东:《中国农村生活》1914-1915美传教士伯吉斯对北京302名黄包车夫进行调查1918-1919美教授古尔普在广东潮州《华南乡村生活》20世纪20年代,走向本土化,中国学者成为调查主体1926年中国出现两个社会调查机构:北京陶孟和、李景汉“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南京陈翰笙“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费孝通:《江村经济》、《乡土中国》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等等当代中国的社会调查人口普查;婚姻、家庭、生育、农业、城市农民工课题CGSS2003,CGSS200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香港科大&中国人民大学)29六、社会调查的程序选题阶段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