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学会运用“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名著。

3.汲取名著精华和哲思。

教学重点:

1.通过“三戏”,品味作者的设计意图;通过“三打”,品析描写的精彩;通过“三责”,学会勾连名著的前后情节。

2.学会判断哪些内容应精读,哪些内容可以跳读。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精读”方法品味名著。一、导入设计说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连续剧中,一定有它——《西游记》(点击电脑)。在中国,唐僧师徒结伴西行,历尽艰辛,斩妖除魔,终成正果是家喻户晓的故事。那么首先,老师想要考考大家对这部作品了解多少。你们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张“西游闯关图”,根据提示,看看同学们小组合作,能够携手闯到第几关呢?(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学生一齐回答或提问)二、导读

1.(过渡)看来,同学们对《西游记》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那你们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故事是哪个呢?

生答。

师问:你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故事的?(过渡)颔首、默认。同学们以前都看过《西游记》的连续剧、小人书、动画片„„这些都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与原著还是有区别的。要想真正领略这号称“中国第一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魅力,还得去看看原著,接下来,我们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交流一下。师引:平时同学们读名著有没有阅读前言和目录呢?(过渡)颔首、默认。嗯,是的,对于名著,我建议:拿到书后,我们可以看看看这部书有没有“前言”。因为在这里,我们通常可以了解到作者创作背景、故事梗概和艺术成就。就像《西游记》这本书,我们通过阅读前言,(点击电脑)发现《西游记》这个故事原来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唐朝僧人玄奘西天取经。(学生齐读ppt的内容)3.接下来,我们翻到“目录”。(点击电脑)我们发现这部小说的目录是一回一回这样的模式,(全书共100回)而且每回都有标题,回目的名称概括了每回故事的主要内容。这种叫做“章回体小说”。我们听说书的人常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就是这么回事。4.这么大部头的一部小说,除了关注前言和目录,我们应该怎么去阅读呢?老师推荐的方法是——精读和跳读相结合。(板书)我们将以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为例,来学习这两种阅读方法。

Q1: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去预习了,那这个回目讲的是哪个经典的故事啊?“三打白骨精”。谁打?“孙悟空”。孙悟空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因为她要吃唐僧肉”。那白骨精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她接近唐僧的目的的?“变成少女、老妇、老翁。”——板书这是同学们粗略阅读27回后大致的印象。那接下来我们通过小组活动来进行细读、精思、鉴赏:尸魔如何三戏唐三藏的?尸魔为什么要这样变化?生答:第一次: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第二次: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第三次: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Q2:师引:第一戏,妖怪为什么要变成少女?生答:她想接近唐僧?师引:她有什么特点可以吸引唐僧?生答:长得很漂亮。师引:你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生答: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师引:这是在写女子的„„生答:外貌师引:变得这么美有什么目的?预设生答:利用美貌来接近猪八戒。师引:猪八戒上当了吗?生答:上当了。师引:那白骨精是想吃猪八戒吗?生答:利用美貌来接近唐僧。师引: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喜爱,这不奇怪!但是唐僧见过的美女也不少啊,比如“四圣试禅心”里菩萨变成了美女也没有让唐僧动心啊!注意:这个少女除了长得美还有什么特点?生答不出来。师引:你看作者除了描写她美丽的容颜,还写了什么?生答:她“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师引:她要去哪儿?(学生没找到答案,提示:我们来看第9-11段)生答:斋僧。要去还愿,给僧人送饭。师引:所以这个少女除了给人很漂亮的感觉外,还很„„生答:善良。师小结:所以,她不仅是个美女,还是个心地善良的美女,也就轻而易举地接近了唐僧。可见,这招使用的是什么计?生答:美人计!(过渡)第二戏:变成了老妇。这位老妇人有什么特点?生答:苍老。师引:从哪里看出来?生答: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师引:这是对老妇人的„„描绘?生答:外貌、动作。师引:作者描写的仅仅是一位苍老的老妇人向我们走来吗?生答:可怜。师引:从哪里看出来?生答: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师引:一个哭哭啼啼的、苍老的妇人向着唐僧走来,有何用意?生答:引发唐僧的同情心。师小结:运用她的可怜之相引发唐僧的同情恻隐之心,所以这招使用的就是苦肉计。(过渡)第三戏:变成了老翁。这位老翁有什么特点?生答:苍老。师引:从哪里看出来?生答: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师引:只是苍老而已吗?他的装扮与一般的老头子有何不同?生答: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师引:为什么要这么变化?生答:跟唐僧一样。师引:装扮成唐僧的同道中人更容易激发唐僧的亲近之情,也能轻易挑起他们师徒二人的矛盾——这招离间计妙啊!这三戏确实写得妙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同学们看,这个白骨精首先利用美貌和善良来接近唐僧;一计不成接一计,势必要吃到唐僧肉!可见她是一个„„的形象?(诡计多端、恶毒、狡猾、凶残、机智、自私、法术高强)(过渡:这么恶毒狡猾,该不该打?该打!且看悟空“三打白骨精”。PPT展示“三打”的句子,生齐读)一打: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第13段)二打: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第18

段)三打: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第22

段)Q3:同样是写打,有什么不同?预设生1答:打的部位不同。师引导:为什么打她的脸?不是说,你可以打我,但不可以打我的脸吗?生答:因为她长得美丽,所以打她的脸。让她毁容,谁叫她出来害人。师引导:为什么打老妇的头?(我们要注意一下老妇出场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因为她是迎面而来,而且她哭哭啼啼,低着头。(课文第16段里)预设生2答:动作不同。师引导:棍起处(理解这个动作,可以请学生进行演示)金箍棒重13500斤,而且悟空决意打死他,使出浑身力气。这三打实在是太精彩了,难怪毛泽东主席在点评孙悟空这三打时说:“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从悟空三打,即使是受了师父的误会也依然要打死妖怪,可见孙悟空是一个„„的形象?(机智勇敢、嫉恶如仇)Q4:悟空在慈悲为怀的唐僧面前打死三个人,唐僧有什么反应?第一次:斥责念咒第二次:念20遍紧箍咒第三次:写贬书,赶走悟空悟空一路护送唐僧出生入死,难道唐僧与他没有半点革命情感,完全不相信他吗?当他每次有点儿相信他的时候,八戒就跳出来挑拨是非了!没错!说的简直就不是人话!沙僧呢,有没有跟他一样挑拨是非呢?唐僧肉眼凡胎,又听信八戒的谗言,可见他是一个„„的形象?(心地善良但善恶不分)孙悟空被赶走后,又因唐僧在宝象国遇难,八戒来到花果山,智激美猴王,让孙悟空回来救师父,冰释前嫌。这是后话,但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要注意勾连前后情节的内容。这也是精读的内容之一。(指向板书,点击电脑,小结三个人物形象)方法点拨:我们在点评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情节。既要看到人物的优点也要看到人物的不足。

Q5: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那么厉害,这里怎么不写他一棒打死白骨精?更显得他本领高强呢?而且是“三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其实啊,这是小说常用的一种反复叙事(如“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在情节设计上,81个历险故事有大致模式:唐僧被抓----悟空与妖怪斗智斗勇----成功降妖,唐僧获救唐僧被抓----悟空与妖怪斗智斗勇----向上界求助,成功降妖,唐僧获救(过渡,点击电脑)好了同学们,我们通过细细品味、思考、鉴赏,果然这三戏、三打、三责就要比电视剧中的简单比划来得精彩得多。这就是精读。在阅读名著时,对于那些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鲜明的内容,我们就可以采用精读。精读的含义:精读就是细读、精思、鉴赏。它指向细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过渡)点击电脑)刚才我们交流的是如何精读,对于不甚精彩的情节、与阅读目的无关的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跳过阅读。Q6:我们再回到这个回目里,(拿出资料),同学们觉得哪些内容是你认为哪些内容是可以跳读的?

生答:开头。师引:开头大致在讲什么?讲他们四人肚子饿、歇脚的内容。是的!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那些并不重要的情节,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师补充:1-5段他们还没有遇到妖怪,寻常的对话内容,可以跳过。Q7:接下来,我们用这节课所学习的精读和跳读方法,来读一读课本p143《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如果你想把这个情节推荐给你的朋友,那么你认为哪些内容应该精读,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呢?Q8:(过渡)同学们,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名人对话,你可以懂得许多道理。其实《西游记》,也是一部有丰富人生哲理的书。比如:A.妖怪抓到了唐僧非要先烧水,再把他洗干净,然后再吃,结果没等来同伴,却等来孙悟空,效率太低,丧失了机遇。启发我们有时做事要抓住时机,不要太讲程序。B.唐僧因为没有把通天河老乌龟交代的事情当回事,最后翻了船,这就是轻视老同志的代价。所以做人做事要信守诺言。D.师徒四人历尽艰辛、斩妖除魔、终成正果。启发我们“人生要有所追求,坚定信念,战胜困难,直到胜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