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_第1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_第2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_第3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_第4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第二节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设计:汪伟,杨心语1、平衡增长战略2、不平衡增长战略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第一节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1、平衡增长战略1.2.3.平衡增长战略是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地得到发展,以此来彻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平衡增长发展战略强调的是资本存量在各个行业同时扩张到一定规模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效益。1、平衡增长战略1..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纳克斯(“恶性贫困循环”理论)2.1、平衡增长战略1.2.强调工业部门,而忽视农业部门发展。罗森斯坦-罗丹理论纳克斯理论其核心是要通过“大推进”式的投资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不可分性”表现在供给和需求的不可分性。3.由于他提出的“同比率”投资,该理论称为“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由于该理论条件严格、道路狭窄,缺乏现实意义。1、平衡增长战略1.2.平衡增长是扩大市场容量和提高生产率的手段,是贸易扩张的基本前提。罗森斯坦-罗丹理论纳克斯理论全面、大规模地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打破资本形成不足导致生产率难以提高,而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的贫困恶性循环。3.主张按不同比率来投资和发展各个部门的生产。即按照部门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不同的投资比率。弹性大的部门应该投入比率大。(因为弹性大说明该部门发展不足,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应该重点解决。)意义两种平衡增长理论都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国家来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无法筹集大量资本,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各个部门。1、强调了大规模投资重要性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必要性。

2、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和政府计划的必要性。

3、纳克斯理论纠正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了农业的作用和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缺陷1、平衡增长受到资源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限制

2、平衡增长过分依赖计划和国家干预。3、缺乏实证支持,经济发展实践未能为平衡增长理论提供充足的依据。2、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1958年)首先,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的思想是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开工不足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资本存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平衡增长理论试图用发达国家的情况来说明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忽视二者在基本经济条件上的差异,其理论是“早熟的”。其次,发展是经济从一种类型向其他更先进的类型转变的渐进过程,各国的增长过程存在“关联效应”,是不平衡的。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经济资源加速经济增长。2、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1958年)不平衡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发展中国家可投资项目对资源需求超过了资源所有量,就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选择。投资项目的选择有两种形式:①替代选择(互斥方案选择)②延迟选择(投资项目的优先次序问题)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考察的中心问题: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得到有效地利用。“引致决策”最大化(maximizing”induceddecisionmaking”),即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更快发展的投资项目。.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2、不平衡增长战略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社会分摊资本(SC)和直接生产性活动(DPA)假定:在某一限度内,投资在SC和DPA分配比例可以变动如果出现短缺,不可能通过进口来解决。两种发展路径如果SC优先于DPA,称为“超能力的发展”(developmentviaexcesscapacity)如果DPA优先于SC,称为“短缺的的发展”(developmentviashortage)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2、不平衡增长战略2、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倾向于先发展DPA,因为这种路径下对投资决策的”诱导”效果更强。政府带头扩张DPA,导致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紧张,形成瓶颈制约,由此形成的生产成本上升,必然引致社会向基础产业和设施投资,达到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任何一个部门(企业)的设立和发展,都会通过投入链和产出链对其他部门产生“联系效应”,促使其他部门发展。前向关联(forwardlinkage):一个部门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后向关联(backwardlinkage):一个部门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联系效应的大小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2、不平衡增长战略联系效应理论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实际缺陷:对可能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估计不足高估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联系效应理论2、不平衡增长战略234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立统一对短期更多考虑不平衡战略,长期更多考虑平衡战略。初级阶段更多考虑不平衡战略,高级阶段更多考虑平衡战略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1、区域发展理论2、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

——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为案例第二节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1、区域发展理论1.“发展极”理论3.倒“U”型理论2.“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4“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发展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x)1955年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什么是“发展极”发展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发展极的影响和作用发展极理论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什么是“发展极”发展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发展极的影响和作用发展极理论条件:一是在一个地区内存在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二是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三是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什么是“发展极”发展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发展极的影响和作用发展极理论途径:①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而自动产生的“发展极”。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的“发展极”什么是“发展极”发展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发展极的影响和作用发展极理论第一,外部经济。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

第三,辐射作用。发展极的辐射作用具体体现在“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什么是“发展极”发展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发展极的影响和作用“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由G.缪尔达尔(G.Myrdal)在1957《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强调了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说明了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既要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又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原因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主要是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差距的存在。“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回波效应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扩散效应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发展极”以外地区扩散的现象。倒“U”型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J.G.Williamson)人均收入水平与区际不平衡程度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2、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传统经济的平衡发展状态现代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略2、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路从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战略来看,他认为,不同部门和区域的不平衡可以创造各种发展机会,并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机制迫使社会对这些机会分别加以利用,有利于动员更多的资源和投资,达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平衡增长战略试图通过一定规模的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经济特区11980.08.26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21980.08.26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31980.10.07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41981.10.16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51988.04.13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闽南金三角)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环渤海地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原因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原因历史因素地理因素人力资本东南沿海地区最先接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而内陆地区相对比较延迟。自东向西呈现出不平衡的资源条件。中西部科技成果市场化程度很低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

时间

地区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东部7108471455269783011398526020中部28936468112843349541910674西部3073676571263311850409526东北542650111421575561895715588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中国采取了东部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9%的速度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但是,中国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也带来了相当多弊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缩小收入差距,近些年来政府采取了一些列的发展计划和措施。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理不同区域的发展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主线。“十一五”规划正式把“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1999)内蒙、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3)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锡林郭勒)中部地区崛起(2006)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005)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广东、海南、江苏、浙江、福建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13省(直辖市)。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直辖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地的定位是: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对沿海诸市的定位是:加强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广西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云南的定位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的定位是: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郑州、武汉、长沙、成都、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以四大区域为地域框架,并针对特殊问题区域给予国家援助。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展形势的变化,中央先后提出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带”战略,包括“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基本上勾画出了“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即“四大区域+经济支撑带+陆海统筹”,从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两个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