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课题实施策略与任务_第1页
校本研究课题实施策略与任务_第2页
校本研究课题实施策略与任务_第3页
校本研究课题实施策略与任务_第4页
校本研究课题实施策略与任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本研究课题实施

策略与任务叶平(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E-mail:yeping@个人网站:赛伯时空网

Tel办小灵通)2/5/20231一、校本研究课题启动的

背景与目前的进展

2/5/20232

1、2004年5月,召开全省第三届创新教育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会议

2、2004年11月,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

2/5/20233

3、各地学校(单位)的前期研究进展情况(2004年5月~现在)●总课题组(筹)赴黄石、宜昌、武穴、荆州、黄冈等地发动●黄石、宜昌各校的叙事研究●江夏区整体推进的校本研究●武昌区整体推进的校本研究●咸宁高中、黄石广场路小学的校园博客●2004年11月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会议学术报告●总课题组在咸宁温泉中学的实验,访问学者的“教学案例”研究2/5/20234●赛伯时空网()2/5/202352/5/202362/5/20237

4、以“江夏会议”为标志,启动“校本研究”课题的试点研究项目,为今年上半年组织“十一五”全省性的协作攻关课题探索经验,打造基础。2/5/20238二、进一步明确

“校本研究”的基本理念2/5/202391、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是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

——既指出了“校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是学校,是课堂,是教学;

——又阐明了“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的联系:教师的“行动”与“反思”。2/5/2023102、什么是校本研究■校本(School-based)研究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教师从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研究活动,形成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全体学生成长创造基础。■校本研究的特点:

——为了学校(研究目的);

——在学校中(研究主体);

——基于学校(研究对象)。2/5/202311■校本研究可以是过去课题研究的整合和延伸●校本研究并非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它应该“生长”在过去的“地基”上。●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探究教学改革等课题(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创新)已经具有校本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整合和延伸,有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明确校本研究指向,以“校本”概念指导学校研究工作,将使得课题研究更符合学校、教师的需要,更贴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2/5/202312

3、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不叫“校本教研”?

●研究的内容包括:

①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即课程;②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法研究;③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④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

2/5/2023134、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校本行动研究

杜威:“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

■校本行动研究的实质

“校本行动研究”与其说是一种研究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指导思想、研究取向和组织形式。在行动研究的模式下,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在行动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行为的目的。

2/5/202314■行动研究的模式●勒温螺旋循环模式:①计划→②行动→③观察→④反思。

变异的螺旋循环模式:

①观察(发现问题)→②反思(日志、行动学习会议或专家会议)→③计划(行动计划或研究设计)→④行动(实践活动或研究活动)。2/5/202315■校本行动研究的类型

——个别行动研究:个别班级中进行,围绕个别班级的问题开展;

——合作行动研究:多个班级中进行,围绕共同的问题开展;

——校际行动研究:围绕学校的共性问题或学校的发展进行。2/5/202316■校本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建议)——对问题进行梳理:学校层面、学科教学层面(教研组、年级组)、班级层面、教师个人层面;——问题链或问题树,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关键问题,或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校本行动研究的当前课题和后续课题;——筛选和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制定行动计划和行动策略;——实施行动策略,进行教学观察和记录;——总结和反思(小组协作讨论或个人反思),提出改进策略,写出行动研究报告(叙事报告、教学案例等)。2/5/202317■校本行动研究的课题示例——校本课程开发:研制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网络主题探究的实施;——教学模式创新:本学期语文学科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教材学法研究:教学方案与教学案例的研制;——校本管理:如何在班级开展档案袋评价;——校本培训:案例教学的实验和培训方式改革;——…………2/5/2023185、实现校本行动研究的方法(1)量的研究方法

——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抽样调查、教育统计和教育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均可以运用于校本行动研究中。(2)质的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教育网志(BLOG)、案例教学、课堂观察等类型。2/5/202319三、校本研究的实施策略:整合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突破

2/5/2023201、以教学实践和课程实施为重点,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校本研究策略1:

把教育叙事研究的主题,重点放在“教”与“学”,即在学科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实践等)中的真实事件或情境问题上,即重点进行“教学叙事”或“课程叙事”。2/5/2023212、以校本行动研究为手段,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校本研究策略2:

通过校本行动研究的循环,使“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观察与评价、教学反思”形成一个整体,构成对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活动)所进行的教研活动;同时,通过多次循环,发现典型教学事件,积累案例素材。2/5/202322■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行动研究示意图

2/5/202323■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行动研究(1)教学设计:教学策划(课例设计),包括:学情分析(运用维果斯基“最邻近发展区”等理论),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资源的选择等。分析教材内容:判断是采用探究式学习(发现学习),还是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等。(2)教学过程:实施设计的方案。收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资料,即时反馈并修正教学设计。(3)观察与评价:运用课堂观察法和有关观察工具,对教学过程和效果作“事实判断”;运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效果作“价值判断”。(4)教学反思:反思并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2/5/2023243、从单纯的课例设计,向“教学方案”和“教学案例”的方向拓展■校本研究策略3:(1)从单纯注重“课例设计”,转向教学策划、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观察、教学评价并重,构成完整的“教学方案”。(2)通过教学叙事和反思,形成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以案例教学来推动校本培训工作。2/5/202325教学案例与案例教学

1、教学案例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华东师大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理查德Richert,A.E)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上海教科院张肇丰)2/5/2023262、教学案例的特性:(1)案例是以真实教学状况和事件为基础的叙述性档案;(2)案例是由多种角度来呈现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情况;(3)若案例要成为讨论的题材,必须包含有足够的细节和必需的信息资料,使用者才得以进行诠释,引发深入的分析。

Merseth(1996)

案例是对某个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真实描述……,目的是引发对一个特殊情境的讨论和分析。

Naumes&Naumes

2/5/202327■案例的特征表现为:----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浓缩性:案例必须围绕主题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启发性:案例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教学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对“案例”理解的偏差2/5/202328

3、教学案例的意义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育专业成长的阶梯,是教学理论的故乡。

----研制案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研制案例能促使教师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反思”的过程,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专业能力;

----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进行参与式校本培训提供有效途径和手段。2/5/2023294、教学案例的形成(1)教学案例可以是在“叙事”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以某个主题展开,构成可供他人讨论、学习和教师培训(或个人研修)的材料。

●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教育叙事涉及的在内容比较广泛,教学案例所叙述的故事,主要应定位在教学研究上。

2/5/202330■教学案例示例1(从课例设计、叙事研究到教学案例)谁是最大的“赢家”?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汤莹滨(访问学者)

1、背景:研究性学习活动---操场设计夺标:“真刀实枪”的演练

2、主题: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三位个性十足的“幕后指挥”

3、情境与细节描述:三个印象深刻的片断

4、教学效果阐述:谁是最大的“赢家”?

5、诠释与研究:我的反思和疑问

6、案例问题:2/5/2023317、问题讨论(案例问题):

——组织竞争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真的是“胜者为王败者寇”吗?C老师的班在“夺标”中大获全胜,他的学生是否比A老师班上的学生收获得更多呢?换句话说,我们看重的应该是学生的研究成果,还是应该看重学生的研究过程?或者,两者都同等重要呢?

----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者的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采用“放”的方式,学生是否可以获得更大的创新学习空间?或者,能否可以在两者之间寻找到更合适的“调谐”,将A老师与C老师的指导方式“整合”起来?

----在组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秉性、人格魅力、知识素养与其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如何结合研究性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在上述过程里,B老师(也包括我)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小袁事件”?采用什么办法才能正确处理好这一事件?用什么教育理论来认识、解释和处理这类事件?2/5/202332●附录1:研究性学习课例《操场设计夺标》●附录2:教育叙事《探究,无穷的惊喜》●附录3:教学案例《谁是最大的赢家?》----参见《赛伯时空网》2/5/202333(2)教学案例也可以是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形成。

●例:顾泠沅先生对案例的形成过程用下表作出的具体描述:2/5/202334■教学案例示例2:一堂几何课的观察分析

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顾泠沅)2/5/2023355、教学案例结构的基本要素(1)背景:包括发生了哪些问题或困扰事件,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条件。(2)主题:本案例的核心理念,想反映什么问题,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3)案例问题: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能够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4)情境与细节描述: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5)教学结果: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6)问题讨论:设计讨论作业单,供今后案例教学时其他教师讨论,开放而无终结。(7)诠释与研究: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学基本面。2/5/2023366、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案例教学: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构成了案例教学。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教学案例),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2/5/202337■案例教学的意义——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由于“案例教学”外显了教师的缄默知识,因而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造就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对各国有关专家意见的调查,获得了对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讲授、模拟练习、电影、指导式自学、角色扮演、敏感性训练、电视录像等9种教学法教学功能的评价结果。“案例研究”在这9种教学方法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员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这3方面占第二位,在态度转变和人际关系能力培养上占第四位。2/5/2023387、基于案例教学的校本教师培训

■专家型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与职初教师相比,主要优势在于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而不在于原理知识。教师的学习、思维和评价方式主要是基于案例。

■现代教师教育应当采用的模式是:

基本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反思

■校本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案例教学+实践反思2/5/202339■在案例教学中组织讨论、反思和评价(建议):——新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在教学案例中的?如何体现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案例中疑难问题的解决,对改进教学有哪些帮助?在教学方式上有哪些创新?——案例展示的结果,

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为什么?——案例中的反思和诠释,对我有那些启迪和帮助?对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有那些作用?——案例设计对于参与式校本培训,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为什么?——假如我上这节课(处理这类问题),我将如何进行设计(采取什么方式处理)?

2/5/202340■对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的进一步思考----教师需要有自己特点的教学理论表达方式,教学案例就是这样的方式,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最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从学习宣传、通识培训转向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后,需要重构以课堂教学案例为核心的参与式培训,以及与个人研修(反思)相结合的新模式,引导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5/2023414、整合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校本研究策略4:

以校本行动研究为核心,把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校本培训和校本管理有机整合,形成“教学方案”和“教学案例”两类成果,促进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化。

■校本研究的“概念图”2/5/2023422/5/202343四、2005年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

2/5/2023441、课题研究推进的步骤①2005年元月,召开试点学校经验交流会(江夏会议),部署试点的工作任务,印发《学习参考资料①》,继续组织发动。总课题组将组织专家到部分学校进行专业引领的实验。②2005年4月,试点学校提交阶段性研究成果(教学方案、叙事报告、教学案例等)。③将试点学校成果结集,印发《学习参考资料②》,组织全省中小学申报省教科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校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2/5/202345④在E21网站创立《校本研究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