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第三讲+与时俱进_第1页
(重庆理工大学)第三讲+与时俱进_第2页
(重庆理工大学)第三讲+与时俱进_第3页
(重庆理工大学)第三讲+与时俱进_第4页
(重庆理工大学)第三讲+与时俱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主讲:曹培强第三讲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主要内容: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十七大党章明确指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谨的工人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无产阶级的世界现和方法论。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先进国家中已占统治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不断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可靠的社会、阶级条件。创立新的科学理论已成为当时工人阶级斗争的迫切要求。在这种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列,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实践,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锋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现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并最后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1870—1924)苏联共产党的组织者和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导师。

1887年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流放。1895年在彼得堡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0年创办《火星报》。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同机会主义派别进行斗争,领导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11月7日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从此,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人民,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1919年3月主持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直接领导了第三国际的前期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而且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日益高涨起来。这一切表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伟大时代已经到来。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全面地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关系及其本质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形成、发展及其灭亡的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根据对帝国主义的科学分析,列宁发现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甚至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列宁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论述了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且也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它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从党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党。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成熟和壮大的历史,就是马列主义党的建设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不断相结合的历史。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思想武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的基本原理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在总结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方针和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党建理论,其中有标志性地位的是“三个代表”中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提出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都是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

和建设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中国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否正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始终是与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与挫折联系在一起。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正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地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党内马列主义教条化错误给革命和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正确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们党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据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必将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三)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

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迄今为止,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理论体系像马克思列宁主义那样在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政党中发挥过如此巨大的作用;也没有哪一个理论体系像马克思列宁主义那样能够指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获得翻身解放,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作出的正确决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两种错误思想一种是以马列主义的个别论断和原则不能适用当前形势等为由,认为马列主义理论已经“过时”,因而产生动摇、怀疑甚至排斥马列主义;另一种则把马列主义当作绝对真理,对某些原则、某些本本作机械的教条式的理解,从而陷于僵化。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期:大革命后期。代表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期: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期:土地革命后期与抗战时期。代表作《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代表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阶段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在上海(后移浙江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中产党正式建立。毛泽东同何叔衡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会议,时年28岁。建党初期这是国共合作时期的毛泽东。中共三大后,毛泽东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开始参与筹备国共合作事宜。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阶段《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毛泽东异常兴奋与激动,他的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描述了这次起义的激烈场面:“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秋收起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在遵义会议上。长征路上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并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的形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政治保证。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两次胜利、失败的对比,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经验。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和思想路线的端正,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奠基西北这是长征到达陕北的毛泽东。1935年11月3日,毛泽东就任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全面抗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11天,即7月18日,延安召开群众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说。据当时报载:“演词激昂,听众均摩拳擦掌,热血沸腾,愿赴抗日战场,与日寇决一死战。”敌后根据地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指挥与部署下,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到1945年春发展到91万人,在敌后开辟了大小19块根据地,总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图为毛泽东在检阅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阶段

·

从1945年到1965年党的八大前后的十多年里,毛泽东思想随新的实践在各个领域得到丰富和发展。

·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仍然得到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发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手稿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

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特点,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赢得了历史性伟大胜利,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毛泽东同志个人智慧的产物,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过重大贡献。之所以这个理论以毛泽东同志的名字来命名,是因为在党的许多杰出领袖中,毛泽东同志居于首要地位。(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7)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之中,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们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三个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

(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要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它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无论是毛泽东本人的言论还是党的文件,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都不能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没有毛主席,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不能用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两句话来代替对毛泽东思想的整体性把握,要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去理解毛泽东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理解毛泽东思想,从与马列主义的一脉相承理解毛泽东思想,努力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没有共产党,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提出理论命题阶段。

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构建理论轮廓阶段。

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形成理论体系阶段。第四个阶段,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是丰富理论内容阶段。党的十二大第一阶段提出理论命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阶段构建理论轮廓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三大第三阶段形成理论体系

党的十四大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以来第四阶段丰富理论内容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逻辑起点;它以发展道路论、发展阶段论、根本任务论、发展动力论、外部条件论、领导依靠论、祖国统一论为主要内容;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行动纲领;它是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科技政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外部条件论发展动力论根本任务论发展阶段论发展道路论政治保证论战略步骤论领导依靠论祖国统一论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教育文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改革开放理论

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绝对没有出路的。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科学体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新篇章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地位的确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和发展的过程

一,前期探索阶段(1989年6月—2000年2月)。所谓前期探索阶段就是指从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正式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前这一时期的探索、准备阶段。二,正式提出阶段(2000年2月—2001年6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式提出阶段是指江泽民同志从2000年2月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到2001年6月这段时期对“三个代表”的初步阐述,即“广东讲话”--“上海讲话”。

三、全面阐述阶段(2001年7月—2002年12月)

从2001年7月到2002年12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阐述阶段。这个阶段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标志,“三个代表”开始由一个重要论断发展成为思想体系。四,确立为指导思想阶段(2002年12月—现在)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以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创立的。(二)“三个代表”的科学涵义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党的建设理论的首位,阐明了党在经济上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不断推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放在党的建设理论旗帜地位,阐明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科学内涵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础上,阐明了我们党在政治上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和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条件。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出发点和归宿。

三者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更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新理论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现实可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新农村、荣辱观等一些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科学发展观最重要,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发展观的来龙去脉:

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增长

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合理+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人为本+社会综合发展

21世纪初:我们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卫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

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脉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胡锦涛“七.一”讲话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

党的十七大

2003.72003.102003.122004.22004.92007.10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