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_第1页
第15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_第2页
第15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_第3页
第15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_第4页
第15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工程王晓燕第15章计算机网络管理本章重点:(1)网络管理功能:包括配置、性能、故障、计费、安全管理(2)网络管理系统逻辑模型:包括模型组成、Internet管理逻辑模型(3)SNMP:包括管理模型、鉴别机制、委托代理、通信过程(4)网络管理新发展:包括集成化、分布式、智能化方向15.1网络管理概述15.1.1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性网络管理指调度和协调网络资源,以便在任何时候都能对网络进行计划、管理、分析、评估、设计和扩充等工作,从而能以合理的成本和最佳的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注意:这里所说的网络管理不是指网络应用程序、用户帐号和存取权限的管理等这些与软件有关的网络管理问题。15.1.2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目标保证端用户能得到可靠的服务,进而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1)当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也能确保连续的端用户服务,在有部分网络设备失效时仍然能提供正常的服务(借助旁路、备份等手段),并将故障告知管理员。(2)对整个网络性能的监视、分析和评价,能用多种形式存储、统计数据和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3)网络管理系统应该提供操作员的直接操作接口,应能实施集中的综合网络管理,并提高网管中心的自动化。(4)为支持营运、处理、分析和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网络管理数据库,迅速、连续的对网络应用、用户、装置、收费和服务变化作出响应。(5)网络管理应基于国际标准,当前要求实现国际标准及各主流实施标准共存的解决办法,对各个厂商的各种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15.1.3计算机网络管理标准化(1)ISO的网络管理标准化工作(2)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网络管理标准化工作(3)Internet的网络管理标准化工作(4)IEEE的标准化工作ISO的网络管理标准化工作(1)ISO7498标准定义了异质系统互联的体系结构(七层框架),OSI参考模型(2)ISO7498-4定义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的管理框架(3)ISO10040则描述了系统管理的模型,该模型在信息、功能和通信方面对系统管理进行了细化。由于ISO标准追求全面,因而十分复杂,其实现进程较慢。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网络管理标准化工作(1)SG2网络营运。研究电信网络的管理和网络的服务质量。(2)SG4网络维护。负责网络维护协议研究工作。(3)SG7数据网和开放系统通信。负责开放系统互连中的管理标准研究。(4)SG11交换和信令。负责电信管理网的研究工作。(5)TMN(电信管理网)是ITU-T为了对电信网进行统一管理,在1988年提出并在1992年形成的网络管理标准。TMN采用了OSI的网络管理框架,但采用另一个具有自己的体系结构的数据网TMN来管理电信网,TMN包括一个专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来负责收集、传输和处理网络管理数据。Internet的网络管理标准化工作(1)SNMP是作为运行TCP/IP协议族的Internet的网络管理工具而制定的,SNMP被扩展为可在各种网络环境中使用,它包含一系列的网络管理标准。SNMPv1、SNMPv2、SNMPv3(2)Internet还有一个长远考虑的网络管理标准-CMOT(CommonManagementInformation、ServiceandProtocolOverTCP/IP)TCP/IP上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和协议(3)RMON(RemoteMonitoringofNetwork)远程网络监控,包括RMON-1和RMON-2.这一组标准定义了监控网络通信的管理信息库,是SNMP管理信息库的扩充,与SNMP协议配合可以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性能15.2OSI网络管理功能1配置管理2性能管理3故障管理4计费管理5安全管理15.2.1配置管理配置管理就是定义、收集、监测和管理系统的配置参数,使得网络性能达到最优。配置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设备资源、它们的容量和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配置管理的功能包括设置设备参数、初始化和关闭网络资源、根据请求向网管中心反馈特定的数据等。配置管理监控对象(1)网络资源及其活动状态;(2)网络资源之间的关系;(3)新资源的引入和旧资源的删除。配置管理操作(1)鉴别被管对象,标识被管对象;(2)设置被管对象的参数;(3)改变被管对象的操作特性,报告被管对象的状态变化;(4)

删除被管对象。配置管理目的在于随时了解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所交换的信息,包括连接前静态设定的和连接后动态更新的。配置管理需求:

(1)配置信息的自动获取:在一个大型网络中,需要管理的设备是比较多的,如果每个设备的配置信息都完全依靠管理人员的手工输入,工作量是相当大的,而且还存在出错的可能性。对于不熟悉网络结构的人员来说,这项工作甚至无法完成‘因此,一个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应该具有配置信息自动获取功能。即使在管理人员不是很熟悉网络结构和配置状况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有关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对网络的配置和管理。在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中,根据获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网络管理协议标准的MIB中定义的配置信息(包括SNMP;和CMIP协议);二类是不在网络管理协议标准中有定义,但是对设备运行比较重要的配置信息;三类就是用于管理的一些辅助信息。

(2)自动配置、自动备份及相关技术:配置信息自动获取功能相当于从网络设备中“读”信息,相应的,在网络管理应用中还有大量“写”信息的需求。同样根据设置手段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分类:一类是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协议标准中定义的方法(如SNMP中的set服务)进行设置的配置信息;二类是可以通过自动登录到设备进行配置的信息;三类就是需要修改的管理性配置信息。

(3)配置一致性检查:在一个大型网络中,由于网络设备众多,而且由于管理的原因,这些设备很可能不是由同一个管理人员进行配置的。实际上‘即使是同一个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的配置,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配置一致性问题。因此,对整个网络的配置情况进行一致性检查是必需的。在网络的配置中,对网络正常运行影响最大的主要是路由器端口配置和路由信息配置,因此,要进行一致性检查的也主要是这两类信息。

(4)用户操作记录功能:配置系统的安全性是整个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的核心,因此,必须对用户进行的每一配置操作进行记录。在配置管理中,需要对用户操作进行记录,并保存下来。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特定用户在特定时问内进行的特定配置操作。15.2.2

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主要是收集和统计数据(如网络的吞吐量、用户的响应时间和线路的利用率等),以便评价网络资源的运行状况和通信效率等系统性能,分析各系统之间的通信操作的趋势,或者平衡系统之间的负载。

性能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网络管理者感兴趣的那些变量的性能参数;

.分析这些统计数据,以判断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为每个重要的变量决定一个适合的性能门槛值,超过该槛值就意味着网络的故障。

性能分析的结果可能会触发某个诊断测试过程,或者引起网络重新配置以维持网络预定的性能。性能管理的组成

典型的网络性能管理分成性能监测和网络控制两部分。性能管理以网络性能为准则收集、分析和调整被管对象的状态,其目的是保证网络可以提供可靠、连续的通信能力并使用最少的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少的时延。性能管理的功能(1)从被管对象中收集与性能有关的数据;(2)被管对象的性能统计,与性能有关的历史数据的产生、记录和维护;(3)分析当前统计数据以检测性能故障,产生性能告警、报告性能事件;(4)将当前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与历史模型比较以预测性能的长期变化;(5)形成改进性能评价准则和性能门限;(6)以保证网络的性能为目的,对被管对象和被管对象组的控制。

(1)性能监控:由用户定义被管对象及其属性。被管对象类型包括线路和路由器;被管对象属性包括流量、延迟、丢包率、CPU利用率、温度、内存余量。对于每个被管对象,定时采集性能数据,自动生成性能报告。

(2)阈值控制:可对每一个被管对象的每一条属性设置阈值,对于特定被管对象的特定属性,可以针对不同的时间段和性能指标进行阈值设置。可通过设置阈值检查开关控制阂值检查和告警,提供相应的阈值管理和溢出告警机制。

(3)性能分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整理,计算性能指标,对性能状况作出判断,为网络规划提供参考。

(4)可视化的性能报告:对数据进行扫描和处理,生成性能趋势曲线,以直观的图形反映性能分析的结果。

(5)实时性能监控:提供了一系列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工具,用以对流量、负载、丢包、温度、内存、延迟等网络设备和线路的性能指标进行实时检测,可任意设置数据采集间隔。

(6)网络对象性能查询:可通过列表或按关键字检索被管网络对象及其属性的性能记录。

15.2.3故障管理故障管理是网络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指系统出现异常情况下的管理操作,简单地说,就是找出故障的位置并进行恢复。其目标是自动监测、记录网络故障并通知用户,以便网络有效地运行。

在实际运用中,网络故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检测故障、判断故障症状:依赖于对网络设备的状态监测;

.隔离故障:通过诊断、测试辨别故障根源,对根源故障进行隔离;

.故障修复:不严重的简单故障通常由网络设备通过本身具有的故障检测、诊断和恢复措施予以解决;

.记录故障的监测及其结果故障管理的目的故障管理是网络管理功能中与检测设备故障、故障设备的诊断、故障设备的恢复或故障排除等措施有关的网络管理功能,其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故障管理的功能(1)检测被管对象的差错,或接收被管对象的差错事件通报;(2)当存在空闲设备或迂回路由时,提供新的网络资源用于服务;(3)创建和维护差错日志库,并对差错日志进行分析;(4)进行诊断和测试,以追踪和确定故障位置、故障性质;(5)通过资源更换或维护,以及其他恢复措施使其重新开始服务。15.2.4计费管理计费管理的目的

计费管理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监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它可以估算出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可能需要的费用和代价,以及已经使用的资源。网络管理者还可以规定用户可使用的最大费用,从而控制用户过多占用和使用网络资源。计费管理的功能(1)统计网络的利用率等效益数据,以使网络管理人员确定不同时期和时间段的费率;(2)根据用户使用的特定业务在若干用户之间公平、合理地分摊费用;(3)允许采用信用记帐方式收取费用,包括提拱有关资源使用的帐单审查;(4)当多个资源同时用来提供一项服务时,能计算各个资源的费用。

(1)计费数据采集:计费数据采集是整个计费系统的基础,但计费数据采集往往受到采集设备硬件与软件的制约,而且也与进行计费的网络资源有关。

(2)数据管理与数据维护:计费管理人工交互性很强,虽然有很多数据维护系统自动完成,但仍然需要人为管理,包括交纳费用的输入、联网单位信息维护,以及账单样式决定等。

(3)计费政策制定;由于计费政策经常灵活变化,因此实现用户自由制定输入计费政策尤其重要。这样需要一个制定计费政策的友好人机界面和完善的实现计费政策的数据模型。

(4)政策比较与决策支持:计费管理应该提供多套计费政策的数据比较,为政策制订提供决策依据。

(5)数据分析与费用计算:利用采集的网络资源使用数据,联网用户的详细信息以及计费政策计算网络用户资源的使用情况,并计算出应交纳的费用。

(6)数据查询:提供给每个网络用户关于自身使用网络资源情况的详细信息,网络用户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核对自己的收费情况。15.2.5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指按照本地的指导来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以保证网络不被侵害(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并保证重要信息不被未授权的用户访问。例如,管理子系统可以监视用户对网络资源的登录,从而对那些具有不正确访问代码的用户加以拒绝。安全管理的功能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网络管理本身的安全,其次是被管网络对象的安全。

安全管理的目的(1)网络数据的私有性(保护网络数据不被侵入者非法获取);(2)授权(防止侵入者在网络上发送错误信息);(3)访问控制(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安全管理的功能

网络管理过程中,存储和传输的管理和控制信息对网络的运行和管理至关重要,一旦泄密、被篡改和伪造,将给网络造成灾难性的破坏。网络管理本身的安全由以下机制来保证:

(1)管理员身份认证,采用基于公开密钥的证书认证机制;为提高系统效率,对于信任域内(如局域网)的用户,可以使用简单口令认证。

(2)管理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加密与完整性,Web浏览器和网络管理服务器之间采用安全套接字层(SSL)传输协议,对管理信息加密传输并保证其完整性;内部存储的机密信息,如登录口令等,也是经过加密的。

(3)网络管理用户分组管理与访问控制,网络管理系统的用户(即管理员)按任务的不同分成若干用户组,不同的用户组中有不同的权限范围,对用户的操作由访问控制检查,保证用户不能越权使用网络管理系统。

(4)系统日志分析,记录用户所有的操作,使系统的操作和对网络对象的修改有据可查,同时也有助于故障的跟踪与恢复。网络对象的安全管理有以下功能:

(1)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通过管理路由器的访问控制链表,完成防火墙的管理功能,即从网络层(1P)和传输层(TCP)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保护网络内部的设备和应用服务,防止外来的攻击。

(2)告警事件分析,接收网络对象所发出的告警事件,分析员安全相关的信息(如路由器登录信息、SNMP认证失败信息),实时地向管理员告警,并提供历史安全事件的检索与分析机制,及时地发现正在进行的攻击或可疑的攻击迹象。

(3)主机系统的安全漏洞检测,实时的监测主机系统的重要服务(如WWW,DNS等)的状态,提供安全监测工具,以搜索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或安全隐患,并给出弥补的措施。

15.3OSI网络管理系统的逻辑模型15.3.1模型组成OSI网络管理为控制、协调、监督网络各种资源提供了手段和方法。通常一个网络管理在逻辑上有被管对象(managed

object)、管理进程(manger)和管理协议(managementprotocol)这三部分组成。

(1)被管对象是抽象的网络资源。被管对象是从OSI角度所看到的OSI环境下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使用OSI管理协议而被管理。

(2)管理进程是负责对组织中的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对被管对象的操作)的软件。它根据网络中各个被管对象的参数和状态变化来决定对不同的被管对象进行不同的操作。

(3)管理协议则负责在管理系统与被管对象之间传送操作命令和负责解释管理操作命令。实际上,管理协议也就是保证管理进程中的数据与具体被管对象中的参数和状态的一致性。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逻辑模型如图15-2所示。15-2网络管理系统逻辑模型

15.3.2Internet网络管理逻辑模型Internet的网络管理模型如图15-3所示。图15-3Internet的网络管理逻辑模型

在Internet的管理模型中,“网络元素”用来表示网络资源,与OSI的被管对象的概念是相对应的,每个网络元素都有一个负责执行管理任务的管理代理,整个网络有一至多个对网络实施集中式管理的管理进程(网络控制中心),此外引入了外部代理(proxyagent)的概念。它与管理代理的区别在于:管理代理仅是管理操作的执行机构,是网络元素一部分,而外部代理则是在网络元素外附加的,专为那些不符合管理协议标准的网络元素而设,完成管理协议转换和管理信息过滤操作。当一个网络资源不能与网络管理进程直接交互时,需要用到外部代理。外部代理相当于一个“管理桥”,一边用管理协议与管理进程通信,另一边则与所管的网络资源通信。这种管理机构的好处是为管理进程提供了透明的管理环境,唯一需要增加的信息是当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时,要选择相应的外部代理,但一个外部代理能够管理多个网络资源。15.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15.4.1SNMP的目标和功能设计目标(1)尽可能简单,以缩短开发周期并使Agent的软件成本尽可能低(2)要最大程度的保持远程管理功能,以便充分利用Internet的资源(3)希望其体系结构能够在将来需要时有扩充的余地,保持系统的兼容性(4)希望保持SNMP的独立性,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路由器以及网络的传输层协议主要功能:监视网络性能、监测分析网络差错、配置网络设备15.4.2SNMP设计原则SNMP的设计原则是简单性(Simplicity)和扩展性(Extensibility)。扩展性主要是通过将管理信息模型与协议、被管理对象的详细规定(MIB)分离实现;简单性则是通过信息类型的限制、请求/响应机制而取得。15.4.3SNMP协议系列

SNMP由一系列协议组成,这些协议提供了从网络上的设备中收集网络管理信息的方法,也提供了设备向网络管理工作站报告问题和错误的方法。SNMP网络管理框架RFC1212RFC1155RFC1213RFC1157图SNMPv1网络管理框架的定义SMIMIB-2MIBSNMPv1SNMP的结构和操作SNMP的网络管理模型包含以下实体(1)网络元素,其中主要部分是被管对象;(2)网络管理站(NMS),就是网管中心(3)代理(Agent),是在网络元素中代表管理应用、利用SNMP通信的实体(4)委托代理(ProxyAgent),代表那些不能用SNMP于Manager通信的网络资源的尸体,委托代理在SNMP与别的网络管理协议间进行转换SNMP结构模型如图15-4所示。图15-4SNMP管理模型SNMP提供了四类管理操作(1)GET:提取特定的网络管理信息(2)GET-NEXT:通过遍历活动来提供更强的管理信息提取能力(3)SET:对管理信息进行控制(修改、设置)(4)TRAP:陷阱操作,用于报告异常情况。由被管对象的代理执行门限检查,报告到达门限的事件,网络管理中心可采取相应的行动。GETGetRequest由NMS发给Agent的请求命令,请求一个MIB变量值GET-NextGetNextRequest由NMS发给Agent的请求命令,要求将被说明目标的下一个目标MIB值返回NMSGetResponse是Agent对于受到请求的一个应答,此请求是要求制定数据送到NMSSETsetRequest由NMS发出,命令Agent去改变一个MIB值TrapTrapAgent检测到某种预先说明的状态值时,向NMS发送的一个非请求消息SNMP是一个异步的请求/响应协议,SNMP实体不需要在发出请求后等待响应的带来。SNMP是一个对称的协议,没有主从关系。SNMP之上的Manager和Agent都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SNMP服务。MIB管理信息库(MIB)指明了网络元素所维持的变量,即能够被Manager查询和设置的信息。这些变量是MIB中的对象。MIB给出了网络中所有可能的被管对象的集合的数据结构,称为对象命名树。对象命名树由一个根及与之相连的许多被标记的节点组成,每一个节点由一个非负整数值和尽可能简明的文字说明所标识。MIB的对象命名树局部对象命名树的顶级对象有三个,即ISO、ITU-T和这两个组织的联合体。在ISO的下面有4个结点,其中的一个(标号3)是被标识的组织。在其下面有一个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ofDefense)的子树(标号是6),再下面就是Internet(标号是1)。在只讨论Internet中的对象时,可只画出Internet以下的子树(图中带阴影的虚线方框),并在Internet结点旁边标注上{}即可。

在Internet结点下面的第二个结点是mgmt(管理),标号是2。再下面是管理信息库,原先的结点名是mib。1991年定义了新的版本MIB-II,故结点名现改为mib-2,其标识为{.2.1},或{Internet(1).2.1}。这种标识为对象标识符。

最初的结点mib将其所管理的信息分为8个类别,见下表。现在的

mib-2所包含的信息类别已超过40个。

『注意』,MIB的定义与具体的网络管理协议无关,这对于厂商和用户都有利。厂商可以在产品(如路由器)中包含SNMP代理软件,并保证在定义新的MIB项目后该软件仍遵守标准。用户可以使用同一网络管理客户软件来管理具有不同版本的MIB的多个路由器。当然,一个没有新的MIB项目的路由器不能提供这些项目的信息。

这里要提一下MIB中的对象{.4.1},即enterprises(企业),其所属结点数已超过3000。例如IBM为.4.1.2},Cisco为{.4.1.9},Novell为{.4.1.23}等。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学校只要用电子邮件发往iana-mib@进行申请即可获得一个结点名。这样各厂家就可以定义自己的产品的被管理对象名,使它能用SNMP进行管理。

类别标号所包含的信息systeminterfacesaddresstranslationipicmptcpudpegp(1)(2)(3)(4)(5)(6)(7)(8)主机或路由器的操作系统各种网络接口及它们的测定通信量地址转换(例如ARP映射)Internet软件(IP分组统计)ICMP软件(已收到ICMP消息的统计)TCP软件(算法、参数和统计)UDP软件(UDP通信量统计)EGP软件(外部网关协议通信量统计)

管理信息结构SMISMI是SNMP的重要组成部分。SMI对MIB可使用的变量做了许多限制,因而产生了定义MIB变量类型的规则。每个对象有5个属性Descriptor:唯一的文本(可打印字符串名)

ObjectId:ISO对象标识符

Syntax:语法

Definition:文本定义

Access:只读、只写、读写或不可存取

Status:状态(mandatory,optional,orobsolete)SNMP所支持的网络管理信息包括Internet标准MIB或其它符合InternetSMI(StructureofManagementInformation)规范的MIB中所定义的非集合对象类。SNMP所使用的信息编码方式为ISO定义的ASN.1语言的子集。随着Intemet的发展,制定了MIB-II,它规定了网络代理设备必须保存的数据项目、数据类型以及允许在每个数据项目中的操作。通过对这些数据项目的存取访问,就可以得到该网关的所有统计内容,再通过对多个网关统计内容的综合分析即可实现基本的网络管理15.4.4SNMP报文如图15-5所示。版本号共同体名PDU类型请求标识符图15-5SNMP报文主要字段

15.4.5SNMP共同体使用SNMP进行通信的实体被称作SNMP应用实体。SNMP代理与一系列SNMP应用实体的集合被称作SNMP共同体(SNMPCommunity)。标识每一个SNMP共同体的字符串被称为SNMP共同体名15.4.6SNMP鉴别机制鉴别报文在SNMP共同体中是否可靠的规则集合被称为鉴别机制(AuthenticationScheme)。利用一种或几种鉴别机制鉴别一个SNMP报文是否可靠的访问被称为鉴别访问(AuthenticationService)。15.4.8SNMP通信过程

(1)发出请求的协议实体按包含管理请求的PDU构造一个ASN.1对象。

(2)把该对象连同SNMP共同体名、源UDP传送地址(IP地址加UDP端口号)、目的UDP转送地址一起发送给鉴别服务实体,该实体将加密后的对象返回。

(3)发送请求的协议实体按上述AsN.1对象和SNMP共同体名构造一个AsN.l报文对象,将这一对象按ASN.1基本编码规则编码后发送给传输层。(4)接收方协议实体从其传输层接收到请求数据报文后,对其作基本语法分析,按照ASN.l对象格式,构造出相应的AsN.l对象。若分忻失败,则丢弃该数据报文,不做进一步处理。(5)接收方协议实体核对SNMP的版本号,若不对,则丢弃报文。(6)将AsN.l报文对象中的用户数据和SNMP共同体名以及数据报文的源、目的UDP传送地址发给鉴别服务实体。若成功,则服务实体返回解密后的AsN.l对象,否则返回鉴别失败信号,产生一个AuthenticationFailureTrap,然后再丢弃数据报文。(7)协议实体对鉴别实体返回的AsN.lPDU对象作进一步的分析,产生新的AsN.1对象,若分析失败,则丢弃数据报文,放弃处理。若成功、则根据数据报文中的SNMP共同体名选择州应的SNMP共同体描述表,按照其所规定的MIB视图访问方式处理PDU,对MIB进行相应的存取操作。15.4.12SNMPv2为了扩展SNMP的功能,增强其安全设施,并使用户和制造商能尽快从原来的SNMP过渡到第二代SNMP。1992.10~1993.5IETF开发了作为草案标准的SNMPv2的12个RFC(1441-1452)SNMPv2c基于团体的SNMP,去除安全功能特点:(1)支持完全集中的网络管理,也可以支持分布式网络管理。(2)对SNMP1v1增强性

A:管理站和管理站之间的通信能力

B:管理信息结构的扩充

C:新的协议操作15.4.13SNMPv3由于SNMPv2没有达到“商业级别”的安全要求(提供数据源标识、报文完整性认证、防止重放、报文机密性、授权和访问控制等),为此设立SNMPv3工作组从事新标准的研制工作。1999年发布了SNMPv315.5网络管理新发展集成化分布式智能化与系统管理一体化15.6.1集成化集成化的内容(1)网络管理功能的集成(2)网络管理的应用的集成集成化的方法(1)层次化集成方法:如图15-8所示。(2)集成化网络管理平台:如图15-9所示。图15-8层次化集成网络管理系统

图15-9集成化网络管理平台体系结构

15.6.2分布式分布式管理环境(DME)DME也是一种面向目标的技术DME的目标是“提供一个NM独立者”,并能为不同的销售商的产品提供一个坚固平台。HPOpenviewIBMNetviewforAIX15.6.3智能化网络管理专家系统能弥补人类专家的不足,实现网络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15.6.4与系统管理一体化15.7网络管理产品简介主管系统是管理活动的主要发源地,一般来说就是网管中心。被管系统是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主体,具体来说就是在网络中所有需要被管理的俄设备和资源。管理者实在主管系统中行使管理功能的特定的功能实体。所有的网管命令均出自它,而告警和通知以及响应则由她接收。Manager提供各种管理功能,这些管理功能由Manager衷包含的各个管理应用承担。当出现新的管理需求是,仅仅需要对Manager做一定的扩充或修改,而无需设计网管系统的其他部分。管理者管理应用管理应用MIB代理Agent管理信息协议基础通信协议管理信息协议基础通信协议管理信息数据通信本地被管资源命令/响应主管系统(网管平台)被管系统一个包含相应网络的基本管理应用、管理信息协议(例如SNMP)、MIB和基础通信协议的主管系统称为相应网络的“管理平台”或“网管平台”网管平台是满足最低管理要求的主管系统。主要的网管平台产品分类:(1)Manager:HPOpenview,IBMNetView,SUNSunNet

(2)Agent:3COMTanscend,CiscoWorks15.8HPOpenView功能与结构HPOpenViewWorkgr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