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肝阳论治郁证_第1页
从温肝阳论治郁证_第2页
从温肝阳论治郁证_第3页
从温肝阳论治郁证_第4页
从温肝阳论治郁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温肝阳论治郁证谭令;程发峰;王雪茜;王庆国【摘要】郁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郁\"在中医文献中既是一个病机概念,也是一个病证概念.郁证发病因于七情而根于肝阳不足等脏腑虚弱,其临床表现亦常符合肝阳不足之机,故临床治疗郁证非疏肝解郁、宣畅气机为独一法门,对于肝阳不足证,常可以温法治之,即可从温肝阳论治郁证.【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9(050)008【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郁证;温肝阳;肝阳不足【作者】谭令;程发峰;王雪茜;王庆国【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7郁证,作为独立的病名首见于《医学正传》[1],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中医学中的“郁”字,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郁”之义,一指病机,表达疾病过程中人体气血、脏腑功能郁滞不能畅通的病理状态,正如《医贯·郁病论》云:“郁者,抑而不通之义。”二指病证,即由情志怫郁导致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3]。肝阳,乃肝之阳气,其性升发、柔和、条达,对维持人体一身之气舒畅条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4],若肝之阳气不足,则肝气失于条达,郁而不舒,致脏腑功能郁滞不能畅通而发为郁证。肝阳不足证当以温法治之,故临床治疗郁证常可从温肝阳论治。郁证肝阳不足者适以温法治之[5]。若肝阳不足,肝气温煦失职,则生肝寒,寒凝气滞,发为肝郁,正如北宋《太平圣惠方》中所言“肝虚则生寒”;若肝阳不足表现为肝气升发不足或兴奋机能低下,此为肝虚无力推动人体生命活动,则致懈怠忧郁,亦发为肝郁之证,故不难得知肝阳不足是郁证的基本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内经发挥·内经药论卷四·六化上》[6]曰:“寒者温之。”由此可知,温法适用于虚证和寒证,故肝之虚证与寒证正适合以温肝阳之法治之,故可以温肝阳之法论治肝阳不足之郁证。郁证肝阳不足的临床表现·肝虚寒》曰:“病苦胁下坚,寒热,腹可知,若肝阳温煦功能失职,则会出现形寒肢冷、胁痛腹满、不欲饮食、动作迟缓、精神恍惚等肝寒之症。其中精神恍惚、不欲饮食实为郁证之常见症状。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阳虚的证候。”故若肝阳升发不及,即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则头痛、麻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若肝阳不足,精不养神,则会出现郁证之懈怠、忧郁、胆怯、喜太息等典型表现。3郁证之温肝阳论治伍甘草,辛甘化阳,加强温肝阳之效。叶天士认为,桂之辛温可畅达肝气[7];《本草纲目》亦言桂枝有“主结气”之功,可知桂枝于温肝阳之中尚可疏肝气。芍“芍药,入肝家而清风……善调心中烦悸。”故芍药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以滋补肝阴,使肝阳从肝阴中求之而能生化无穷。肝属阳,其性升散,故配伍辛散之生姜以顺应肝性而助温肝阳。大枣合甘草培补中焦气血生化之源,从而化生肝血,使肝血之源不竭,肝阳得滋,肝气得以条达,则诸郁若失。古今临床运用桂枝汤解郁医案亦有记载,如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中记载:“旧式妇女,缺少运动,抑睦不和,始则气逆脘痛,纳谷不畅,自称曰肝胃气。驯至头晕、心悸、经事不调,成俗所谓贫血症。脉缓而无力或细小而数。萧瑟恶寒,冬日为甚。常投桂枝汤原方,服后如曝冬日之下,大便难者得润滑而下。”此即曹氏运用桂枝汤治疗郁证的典型病例之一。现代医家亦多运用桂枝汤治疗郁证,如李云慧常运用桂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见潮热盗汗、心烦心悸、情绪不宁、夜寐不安等表现,辨证属郁证者,效果甚好[8]。以吴茱萸汤温肝散寒以解郁温肝阳之法即温散肝经之寒邪[9],若肝阳不足,致厥阴肝经虚寒内生,当首选吴茱萸汤温之。吴茱萸汤中以吴茱萸散肝寒、疏肝郁,黄元御于《长沙药解》中言吴茱萸有“开郁破凝”之功;《素问·“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而金元时期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探》云:“肝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之。”故本方中重用辛散之生姜,顺肝之性,以补肝之虚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辛甘发散为阳。”故以生姜配伍甘味之人参、大枣以化生肝阳,使肝阳充,则虚寒自解。临床实践中,黄明用吴茱萸汤治疗肝阳不足之郁证效佳[10];曹金婷等用吴茱萸汤治疗郁证等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者,临床疗效显著[11-12]。351又合桂枝辛甘化阳,使肝阳得以温补;《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言:“细辛辛温入肝352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此句意为,若肝寒日久,阳气不足更甚,郁证更严重者,可仿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汤之意,即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加强温肝阳以疏肝郁之功。丁德正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分裂情感症、强迫性神经症以及隐匿性忧郁症等属中医郁证范畴疾病,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13]。汤更重,其除予桂枝、细辛以温升肝阳外,更佐以干姜、附子、人参和蜀椒增其温阳之力;另重用乌梅为君,其味酸入肝,能引诸药直入肝经而温肝阳、散肝寒,《本经》言其:“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故乌梅有温肝、安心、解郁之功。黄连苦寒入心经以清心火,心者木之子也,清心安神以解肝郁也,即黄连可使全方有疏郁之功。黄柏苦寒,《本经》言其:“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柏消五脏肠胃结热,意即清五脏肠胃之结气,散气解郁,且《长沙药解》中黄元御认为黄柏可直入足厥阴肝经,故黄柏亦有疏肝解郁之效。乌梅丸于一派温阳药中佐以两味苦寒疏郁之品,既可防温药辛温耗气之弊,又可增强温肝阳疏郁之效。杨合增等用乌梅丸治疗神情呆滞、反应迟钝、沉默寡言、消极厌世、昼夜不寐的郁症患者疗效颇佳[14]。小腹疼痛、疝气痛等辨证属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者效佳。近年来笔者发现暖肝煎还可温肝阳以解郁,治疗肝阳不足之郁证其效亦佳。暖肝煎中实以肉桂为君温肝阳“温肝必用肉桂”[15],黄元御《玉楸药解》中亦言肉桂:“味辛、甘,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经。可温肝破血,且辛甘入木,辛香之气,善行滞结,是以最解肝脾之郁。”同时配伍当归、枸杞子滋养肝血,以化生肝阳,亦寓有“阴中求阳”之意;另配伍味辛性温之乌药、沉香和小茴香,三者均归足厥阴肝经,可助温肝阳以行气解郁;生姜辛温发散,是顺肝性以温肝阳之品;茯苓宁心安神以除郁,暖肝煎确为温肝阳以解郁之妙方。汪悦东等运用暖肝煎治疗失眠、焦虑等辨证属中医郁证范畴者均可获效[16]。4小结郁证发病因于七情而根于肝阳不足等脏腑虚弱[17],故临床治疗常可从温肝阳治之。形寒肢冷、胁痛腹满、不欲饮食、动作迟缓、精神恍惚、懈怠、忧郁、胆怯、喜太息等辨证属肝阳不足之郁证者,均可酌情选用桂枝汤、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乌梅丸、暖肝煎等温肝阳之剂。肝阳不足,若偏于营卫不和或兼有中风表虚证者可选用桂枝汤温肝阳以治郁证;若肝阳不足兼有肝寒犯胃而致胃阳亦不足者,可选用吴茱萸汤温肝阳以解郁;若兼有肝血不足者,可选用当归四逆汤温肝阳、养肝血以疏郁;若肝寒较重,且偏于寒热错杂之证者,可用乌梅丸温肝阳兼清心肝之热以理郁;因肝肾同源,若肝阳不足,累及肾阳,致肝肾不足,寒滞肝脉之证,则当选用暖肝煎温补肝肾以除郁。临床应用亦表明从温肝阳论治郁证疗效确切,因此,在今后郁证的治疗研究中,当遇肝阳不足证者,或可用温肝阳之法,而不可拘泥于“肝阳常有余”之论,如此则失治多矣。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虞摶.医学正传[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97-99.[2]王永炎,严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68.[3]王庆其.中医郁证之抑郁症辨治心验[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2(3):17-21.[4]步瑞兰.肝脏之象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1):6-7.[5]印会河,童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1.[6]李高军,曲长江.温肝法的学术渊源及方药整理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52-54.[7]郭汝聪.本草三家合注[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8]李云慧.桂枝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37例[J].河北中医,2000,22(3):192-193.[9]李高军,曲长江.温肝法的学术渊源及方药整理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52-54.[10]黄明.温肝法亦可治郁证[J].辽宁中医杂志,1989(9):40-41.[11]曹金婷.吴茱萸汤治疗神经官能症10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2):70.[12]姚德纯.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神经官能症100例[J].中医函授通讯,1986(6):816.[13]丁德正.当归四逆汤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运用[J].世界中医药,2012,7(1):42-43.[14]杨合增,王凤菊.乌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