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_第1页
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_第2页
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_第3页
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_第4页
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

安徽农业大学测量教研室过家春§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2

地形图的测绘§3

地形图的应用§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1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

§1-2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1-3地形图的定向§1-4高斯投影§1-5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1-6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1-1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一、地图的基本特性由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由实施制图综合而产生的一览性特殊的数学法则包括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和地图定向三个方面。使用了特殊的数学法则,地图就具有了可量测性,用图者可以在地图上量测距离、高差、面积、坡度、方位等。地图上表示各种复杂的地理信息是通过地图语言来实现的。地图语言包括地图符号和地图注记两部分。对地表信息通过有目的地取舍和概括,简化和抽象,表示出制图对象主要的、实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就是制图综合。二、地图的定义地图是地理现实世界的表现或抽象,以视觉的、数字的、或触觉的方式表现地理信息的工具。(ICA(国际地图协会)Board和Weiss博士)。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表达。……课本: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及其外层空间(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通过制图综合,使用地图语言,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形,以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与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图。三、地图的基本内容(三要素)数学基础:地图上表现为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三北方向等。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表达的地理要素的种类有所区别。普通地图: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土质和植被、境界线、独立地物等。专题地图:基础地理要素和主题要素。整饰要素:图廓外要素,图名、图号、接图表、量图图解、说明资料等。四、地图符号使用专门的图形符号表现地理事物是地图的基本特征之一。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地图符号逐渐形成了极其简洁而规则的符号形态。现代的地图符号不仅使地图表现出严谨的数学基础,也更适于准确表现各种对象的定位概念和质量、数量特征,成为一种功能相当完备的符号系统。由于地形图要要全面反映区域的自然社会情况,要素复杂、内容详尽,是通用性基础地图,因而地形图符号体系较早成为标准化的科学符号体系,国家以法定的规范和图式统一了地形图的符号及用法。世界各国的地形图符号大都比较接近。由于专题地图涉及的内容广泛,制图对象的性质和形式特点多样,因而专题地图的符号多种多样,往往自成系统,各有各的特点。加上地图的服务面还在不断扩宽,涉及的制图对象日益广泛,所以专题地图符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比较困难,进展缓慢。已经得到解决的是地质图符号系统的标准化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正在着手对一些基础性专题地图,如土壤图、地貌图、土堆资源图等,进行研究,以解决其符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五、地图注记地图注记是地图语言的组成部分。地图符号由图形语言构成,地图注记则由自然语言构成。地图注记的功能:标识对象、指示对象的属性、表明对象间的关系、转译(地图符号通过文字说明才能担负起信息传输的功能)。地图注记的分类: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文字说明、数字说明)。注记字体:最常用的是宋体及其变形体(长宋、扁宋、斜宋),等线体及其变形体(长等线、扁等线、耸肩等线),仿宋体,隶体、魏碑体记其他美术字体。注记的排列方式有:水平字列:字中心连线平行于南北图廓线(小比例尺地图上也常用平行于纬线)的排列方式。点状地物名称注记大多使用这种排列方式。垂直字列:字中心连线垂直于南北图廓线的排列方式。少数用水平字列不好配置的点状地物、南北向的线状、面状地物,可用这种排列方式。雁行字列:各字中心连线在一条直线上,字向直立或垂直于中心连线,通常应拉开字隔。字中心连线的方位角在±45°之间。屈曲字列:各字中心连线是一条自然弯曲的曲线,该曲线与被注记的线状对象平行。其中的字不应直立,而是随对象走向而改变方向。字序排列方式同雁行字列:当字序从上往下时,字的纵向平行与线状对象;从左往右时,字的横向平行于线状对象。六、地形图的概念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比例尺一般大于1:100万。地物:地表人工或天然的固定性物体,如居民地、道路、房屋、水系等。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如地势的高低、坡度的变化等。七、数字地图(一)数字地图1.数字地图/电子地图(1)数字地图——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关联数据文件集合——地图数据库。(2)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在适当尺寸的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数字地图的符号化输出)(3)利用数字地图可以生成电子地图和数字地面模型(DTM)(二)数字图形、图像的表示1.图形与图像(1)基本概念图形是指由外部轮廓线条构成的矢量图。即由计算机绘制的直线、圆、矩形、曲线、图表等;图像是由扫描仪、摄像机等输入设备捕捉实际的画面产生的数字图像,是由像素点阵构成的位图。(2)数据描述

图形:矢量数据。描述对象可任意缩放不会失真。图像:栅格数据。描述信息文件存储量较大,所描述对象在缩放过程中会损失细节或产生锯齿。2.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1)矢量数据是用点,线,面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面等具体空间要素的数据模型。(2)栅格数据栅格数据是按网格单元的行与列排列、具有不同灰度或颜色的阵列数据。(3)二者区别与联系3.数字地图的“4D”产品测绘4D产品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及数字栅格地图(DRG)。

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RasterGraphic简称DRG),是现有模拟地形图经数字扫描及计算机处理的栅格形式的图形数据。每幅扫描图象经几何纠正、色彩校正,使每幅图象的色彩基本一致;同时进行了数据压缩处理,有效使用存储空间。数字棚格地图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纸质地形图基本保持一致。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LineGraphic简称DLG),是地形图上现有核心要素信息的矢量格式数据集。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地名、水系及水利设施工程、交通网和地图数学基础(高斯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数字线划地图是满足地理信息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可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集,不但含有几何数据,还有社会人文信息。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是描述地表起伏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由地面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构成的矩阵,形成栅格结构数据集。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OrthophotoMap简称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像片/遥感影像(单色/彩色),经逐个象元进行投影差改正,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影像数据。§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1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1-2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1-3地形图的定向§1-4高斯投影§1-5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1-6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1-2地形图的比例尺定义:(地形图)图上两点间的距离与相应地面两点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形式,M称为比例尺分母。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数字比例尺

1:500;1:1000;1:2000;1:5000……图示比例尺(直线比例尺)105010203040m2cm1500比例尺的大小大比例尺地形图

1:500>1:1000>

1:2000>1:5000>

1:10000中比例尺地形图

1:25000~1:100000小比例尺地形图

1:100000~1:1000000比例尺的精度一般认为人眼能分辨出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0.1mm。因此,实地的两点缩绘到图纸上时不能小于0.1mm。由此定义:相当于地形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0.1mm×M)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精度(m)0.050.100.200.501.00比例尺精度的参考意义:根据测图比例尺确定测图时的量距精度如:测绘1:1000的地形图量距精度精确到10cm即可(0.1mm×1000=0.10m=10cm

)按地形图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尽程度确定测图比例尺例如:要求边长大于0.20m的地物要表示于图上,则测图的比例尺应该选择1:2000或者更大。(0.1mm×M=0.20m,M=2000)§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1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1-2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1-3地形图的定向§1-4高斯投影§1-5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1-6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1-3地形图的定向地图定向是指确定地图图形的地理方向,以此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方位。地图定向的标准方向(三北方向):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为满足使用地形图的要求,规定小于1:10000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都要绘出三北方向线和三北方向图。§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1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1-2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1-3地形图的定向§1-4高斯投影§1-5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1-6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1-4高斯投影引:地图投影的概念地表→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制图面(平面)将参考椭球面上的元素归算到平面上的过程称为地图投影。由参考椭球面(不可展面)投影到平面,必然会产生变形。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特例:等距离投影)。按投影方式分为几何投影和条件投影两大类。几何投影§1-4高斯投影一、高斯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二、高斯投影特点属于等角投影。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无变形,同一纬线上,离中央子午线越远,长度变形越大,投影带边缘变形最大。赤道投影后为直线并与中央子午线的投影垂直,同一经线上,纬度越低,长度变形越大,赤道上变形最大。除中央子午线外,长度比都大于1。三、高斯投影带的划分为控制变形,保证精度,采取分带投影的方法。6°带:四、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纵轴X轴,赤道投影为横坐标轴Y轴,为避免横坐标Y出现负值,横坐标Y统一加上500km;同时,为了区分投影带,规定在横坐标y前冠以投影带带号:如:课本P134第四题x=2165386.26my=19385396.38m其中:19为高斯6°投影带带号,该点在中央子午线以西。385396.38m-500000m=-114603.62§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1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1-2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1-3地形图的定向§1-4高斯投影§1-5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1-6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1-5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制图规范——各类比例尺的《地形图图式》:是测绘、编制、出版地形图的依据,识别、使用地形图的重要工具,由国家测绘部门统一制定。图式上规定的符号主要包括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及相应注记。1.地物符号比例符号面状地物——房屋、湖泊、运动场等非比例符号点状地物——控制点、独立树、独立坟、电线杆等半比例符号狭长线状地物——小路、电力线、通讯线、管道等2.地貌符号地形图上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特殊地貌用等高线配以特殊规定符号表示。(一)等高线表示地貌原理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二)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也称等高线间隔。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h相等。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等高线平距d随地面坡度变化而变化。地面坡度i:d1d2d3d4d5d6hhhh(三)等高线的分类1.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测图规定的基本等高距勾绘(线粗0.15mm)。2.计曲线——即加粗等高线,将高程能被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线粗0.25mm),并注记高程。便于读图。(高程注记:◆方向与等高线平行;◆字头向高处;◆排列向山顶)3.间曲线、助曲线:局部加绘,使地貌更祥细。间曲线——1/2等高距,用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1/4等高距,用短虚线表示。(四)几种典型地貌1.山头与洼地示坡线山谷: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为山谷,其最低点连线为山谷线。山谷线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山脊线2.山脊与山谷分水线与集水线●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4.绝壁与悬崖(五)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性)。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性)。3.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成双(不相交)。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距大、陡峭处平距小(密陡疏缓性)。5.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1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1-2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1-3地形图的定向§1-4高斯投影§1-5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1-6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及图廓注记§1-6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一、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在我国,1:100万、1:50万、1:25万(原来是1:20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八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由指定的国家机构、部门按照统一规格测制或编制,其中1:5万及更小比例尺的地图覆盖整个国土,1:2.5万地图覆盖发达地区,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图则分布在重点地区。1:100万地形图1:100万地形图,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是国家各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地形要素的平台,可以作为各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经济布局、生产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和管理用图或工作底图,也可作为国防建设用图,也可作为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和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1:100万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1:100万地形图覆盖范围示意图1:50万地形图1:50万地形图,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是国家各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地形要素的平台,可以作为各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省域经济布局、生产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和管理用图或工作底图,也可作为国防建设用图,也可作为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和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1:5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1:25万地形图1:25万地形图,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区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概况,主要供各部门在较大范围内作总体的区域规划、查勘计划、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地理调查,也可供国防建设使用,也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1:2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方法成图。

1:10万地形图1:10万地形图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供工业、农业、林业、水利、铁路、公路、农垦、畜牧、石油、煤炭、地质、气象、地震、环保、文化、卫生、教育、体育、民航、医药、海关、税务、考古、土地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教学等使用;也是军队的战术用图,供军队现地勘察、训练、图上作业、编写兵要、国防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等军事活动使用;同时也是编写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图的基础资料。1:1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1:5万地形图1:5万地形图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的基本用图。这种比例尺地形图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供工业、农业、林业、水利、铁路、公路、农垦、畜牧、石油、煤炭、地质、气象、地震、环保、文化、卫生、教育、体育、民航、医药、海关、税务、考古、土地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教学等使用;也是军队的战术用图,供军队现地勘察、训练、图上作业、编写兵要、国防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等军事活动使用;同时也是编写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图的基础资料。1: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1:2.5万地形图1:2.5万地形图主要用于较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大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和普查,水电等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的特殊需要,以及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1:2.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1:1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大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和普查,水电等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的特殊需要,以及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1:5000万地形图1:5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可供各部门勘察、规划、设计,科研等使用,也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1:5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1:2000、1:1000、1:500万地形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精确研究、评价地形,可供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使用。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计算平面直角坐标。当对控制网有特殊要求时,采用任意经线作为中央子午线的独立坐标系统,投影面亦为当地的高程参考面。1:500地形图城市居民地示意图1:1000地形图农村居民地示意图1:2000地形图城市立交桥示意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41614444644A~D[1]~[16]1~144A~D1~4(1)~(64)a~dA~V1~60二、我国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地形图,必须对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分幅是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图廓线圈定的范围为单独图幅。图幅之间沿图廓线相互拼接。编号即指对每个图幅进行编号,编号应该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不重复性。两种分幅编号方法:经纬线分幅与编号图廓线由经线和纬线组成,表现为上下图廓线为曲线的梯形。矩形分幅与编号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41614444644A~D[1]~[16]1~144A~D1~4(1)~(64)a~dA~V1~601.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我国1:100万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如:J—50,10—50。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我国在1:100万国际分幅中的位置:48°44°40°36°32°28°24°20°16°12°8°4°84°90°96°102°108°114°120°126°ABCDEFGHIJKLM4950514847464544●1:100万地形图为国际统一分幅,每一幅图为纬差4°的纬圈和经差6°的子午线所形成的梯形。●编号:例:北京所在的图幅编号为J—50★2.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1:5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编号。20世纪70年前用A、Б、В、Г或甲、乙、丙、丁表示,70年代起用拉丁字母A、B、C、D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50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50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Г,10—50—丁,J—50—D。一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1:25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1:2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方法成图。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用[1]、[2]…[16]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25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2]。每幅1:25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1°30′,纬差1°。◆在1:10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6等分,得1:25万的图幅:编号例:J-50-[3]经差纬差分成:[1]、[2]、[3]、……[16],共16幅。◆在1:10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2等分,得1:50万的图幅:编号例:J-50-A经差纬差分成:A,B,C,D四幅1:50万、1:25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及编号1:1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1:1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为基础,将每个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12行12列,共144幅1:10万地形图,用1~144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0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10万地形图的编号。如H—48—142、8—48—142。每幅1:1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为30′,纬差20′。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及编号编号例:J-50-5在1:10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12等分得1:10万的图幅:经差纬差分成:1、2、3、……144,共144幅。3.1:5万、1:2.5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1: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分幅、编号均以1:1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前用A、Б、В、Г或甲、乙、丙、丁表示,20世纪70—80年代用A、B、C、D表示,在1:1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5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5万地形图的编号。如:H—48—142—Г,8—48—142—J,H—48—142—D。20世纪90年代起: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4行24列,共576幅1:5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其内1: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图幅行列号,即为1:5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E017016。每幅1:5万地形图经差为15′,纬差10′。比例尺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代码BCDEFGH1:2.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分幅、编号均以1:5万地图为基础,将每幅1:5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2.5万地形图,用a、б、в、г或1、2、3、4表示。在1:5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144—A—б,10—50—144—甲—2,J—50—144—A—2。每幅1:2.5万地形图经差7′30″,纬差5′。◆在1:5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2等分,得1:2.5万的图幅:编号例:J-50-5-B-2经差纬差分成:1、2、3、4共4幅。◆在11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2等分就得到15万的图幅经差纬差编号例:J-50-5-B分成:A、B、C、D共4幅。1:5万、1:2.5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及编号3.1:1万、1:5000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分幅、编号:20世纪70年代前以1:2.5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2.5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1万地形图,用1、2、3、4表示,在1:2.5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1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1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144—A—б—1。20世纪70—80年代以1:1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万地形图划分成8行8列,共64幅1:1万地形图,用(1)、(2)…(64)表示,在1:1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1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1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144—(1)。20世纪90年代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1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G093004。每幅1:1万地形图经差3′45″,纬差2′30″。1:5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其分幅、编号是以1:1000000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0000地形图划分成192行192列,共36864幅1:5000地形图,在1:1000000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行列号,即为1:5000地形图的编号。如J50H093093。每幅1:5000地形图的范围是经差1′52.5″、纬差1′15″。◆在1:1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8等分就得到1:1万的图幅经差纬差分成:(1)、(2)、……(64)共64幅。编号例:J-50-5-(15)1:1万、1:5千比例尺图的分幅及编号分成:a、b、c、d共4幅。经差纬差编号例:J-50-5-(15)-b◆在1:1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2等分,得1:5千的图幅: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精确研究、评价地形,可供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使用。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计算平面直角坐标。当对控制网有特殊要求时,采用任意经线作为中央子午线的独立坐标系统,投影面亦为当地的高程参考面。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40cm。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

1:2000,10.0—21.0;

1:1000,10.5—21.5;

1:500,10.50—21.75。带状或小面积测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2

地形图的测绘§3

地形图的应用§2

地形图的测绘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二、地形图测绘方法三、等高线的勾绘四、地形图的整饰、拼接与检查§2

地形图的测绘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一般准备工作资料:控制点成果,图式,测图规范等。测图仪器和工具图纸、绘图工具2.绘制坐标方格网,建立坐标系,展绘控制点(1).绘制坐标方格网(2).展绘控制点二、地形图测绘方法作业模式:平板仪测图经纬仪+小平板测图全站仪+(电子平板/电子手簿/计算机)测图碎部点测定的基本方法:1.碎部点的选择:地物特征点、地貌特征点2.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①极坐标法②方向交会法③距离交会法④直角支距法⑤方向距离交会法数字化测图的数据采集野外实测:全站仪、GPS、三维立体扫描仪、摄影测量等普通地图数字化:数字化仪、扫描仪航测遥感全站仪控制点成果预置于机内电子平板(便携机)机内数据文件电子手簿计算机◆测图软件自动成图◆人工编辑显示屏打印机绘图仪软盘输出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流程图1.碎部点的选择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线的转折处、转向处,或独立地物的几何中心,等。东大道坚55.405.35地貌特征点: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线、山谷线、坡度变化处,等。——测定碎部点的三要素:水平角(或水平方向),水平距离D,高差h。从而,在图上逐点标出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①极坐标法②方向交会法③距离交会法④直角支距法⑤方向距离交会法2.碎部点的测定(1)极坐标法:是碎部测量最常用的方法。如图所示:bDAB◆交会角30°γ150°◆量距困难,通视良好。◆在两个测站对同一目标瞄出方向线,相交得点的平面位置。(2)方向交会法:◆注意,交会角30150◆通视困难,量距方便。◆从两个已测定的地物点出发,量两段距离S1、S2交得一点的平面位置。(3).距离交会法:已测房屋待测房屋MNABx3y3x1y1x2y2●注意:

定直角要准。

●根据基线AB,量取地物点的直角支距,得到地物点的平面位置。(4)直角支距法:基本等高距的规定表8-8比例尺丘陵基本等高距(m)山地基本等高距(m)1

5000.5

0.51

10000.511

2000121

5000251.基本等高距的规定三、等高线的勾绘◆地貌特征点反映在图纸上的仅仅是一些不同高程(且大部分不是整米数)和不同位置的点,以及一些地性线的走向。◆相邻地形点之间坡度相等,因此可用“内插法”勾绘等高线。◆首先定出相邻地形点之间,整米等高线通过的位置,即内插点。◆然后用光滑曲线连接相同高程的内插点,完成等高线勾绘。2.等高线内插过程设:量得图上:ab=25mm而AB高差:h=3.6mab25d=h=3.6=6.94mm则1米高差的等高线平距为:

a1′=0.4d=2.8mm4′b=0.2d=1.4mm三等分1′4′,得2′、3′1.等高线勾绘原理(计算法)例:如图,已知等高距为1米,在地形点A、B之间内插整米等高线通过的位置。666564633.等高线勾绘原理四、地形图的整饰、拼接与检查表8-10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地形分类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等高距)1/31/22/31表8-9

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图上mm)建筑区、平地及丘陵地0.5山地及旧街坊内部0.75接边误差规定平面与高程的接边误差,不应大于上表中规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