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物学SDAU-1章-种子形态_第1页
种子生物学SDAU-1章-种子形态_第2页
种子生物学SDAU-1章-种子形态_第3页
种子生物学SDAU-1章-种子形态_第4页
种子生物学SDAU-1章-种子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B2010-09-061第一章

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

1种子的外部形态

2种子的内部构造与机能

3种子的植物学分类SB2010-09-062种子植物种类繁多,所产生的种子形态、构造各异。种子形态构造的差异,是进行种子真实性鉴定、纯度检验、清选分级、加工包装、安全贮藏的重要依据。SB2010-09-063案例分析:神奇“魔豆”字从何来?您能解释这种现象吗?您能制作出类似产品吗?SB2010-09-0641种子的外部形态

从外观上能够看到的性状为种子的外部形态。

种子外部形态包括:种子的外形及种被上的构造。种被上的构造种皮上:种脐、发芽口、脐条、内脐、种阜等。果皮上:果脐、发芽口、茸毛、花柱遗迹或花柱残物。种子外形形状颜色大小SB2010-09-0651.1

种子外形

种子外形千差万别,由形状、颜色、大小三方面性状构成。(1)形状:有圆(球)形、椭圆形、肾形、纺锤形、三棱形、卵形、扁卵形、盾形、螺旋形等。

紫苜蓿SB2010-09-066种子的形状马蹄铁形野豌豆SB2010-09-067SB2010-09-068种子表面性状也不相同:有的富有光泽;有的具短绒;有的皱缩;有的则有疣状突起。

SB2010-09-069(2)颜色:

种子因存在不同的色素而呈现各种颜色和花纹。不同种子色素存在部位不同:可存在颖壳、果皮、种皮、糊粉层、胚乳、子叶等部位。SB2010-09-0610

作物不同,种子颜色不同。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种子颜色不同。不同成熟度、不同生态区,种子颜色也不同。SB2010-09-0611(3)大小种子大小的表示方法:(1)以种子的长、宽、厚表示,多用于清选分级;(2)以千粒重表示,用于表示种子品质,并计算播种量。SB2010-09-0612油棕

油棕的果实重6~8kg,大的可达24公斤。

SB2010-09-0613

海椰子种子大得出奇,直径约50厘米,有10多斤,最大的可重达30斤。海椰子SB2010-09-0614海椰子树

——非洲东部印度洋中的塞舌尔岛

海椰子又称复椰子、大实椰子。树高15-20米,树干笔直,树叶宽2米,长竟达7米。海椰子生长25至40年后才能开花、结果,椰果在树上一挂就是8年,其后成熟掉落,因此世界上每年仅收获1000粒种子,它被作为塞舌尔的国宝向外赠送。SB2010-09-0615椰子SB2010-09-0616斑叶兰种子

斑叶兰的种子小得简直象灰尘一样,1亿粒斑叶兰种子才1两重。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比这更小的种子。

5万粒芝麻的种子,有200克重;

5万粒烟草的种子,只有7克重。

5万粒四季海棠的种子,只有0.25克。

5万粒斑叶兰种子,只有0.025克重SB2010-09-0617主要作物种子的大小作物种子大小(mm/粒)千粒重(g)长宽(Ф)厚水稻5.0~11.02.5~3.51.5~2.515~43小麦4.0~8.01.8~4.01.6~3.615~88玉米6.0~17.05.0~11.02.7~5.850~1000大麦7.0~14.62.0~4.21.2~3.620~55稷2.6~3.51.5~2.01.4~1.73~8大豆6.0~9.04.0~8.03.0~6.5130~220花生10.0~20.07.5~13.0-500~900蓖麻9.0~12.06.0~7.04.5~5.5100~700烟草0.66~0.960.45~0.740.35~0.450.05~0.20番茄4.0~5.03.0~4.00.8~1.12.5~4.0SB2010-09-0618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差异极悬殊。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种子大小差异也很大,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玉米:大粒1000g/千粒;小粒50g/千粒。SB2010-09-0619

种子形状和颜色在遗传上是相当稳定的性状,并且在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间也往往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是鉴别植物种和品种的重要依据。种子形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如:东北大豆多为球形;而山东大豆为椭圆形。SB2010-09-06201.2种被上的构造

真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种皮上常留有胚珠时期的遗迹;果实类种子(真果)由子房发育而成,果皮上也多留有子房时期的遗迹,而假果的果皮外还常附有宿存的花被。不同植物不同品种间这些遗迹在着生部位、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是进一步鉴别种子的重要依据。SB2010-09-0621所有种子均有种脐,豆类最明显。种脐的形状、颜色、凹凸因植物种类、品种不同而异。(1)种脐(hilum)

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饭豆菜豆SB2010-09-0622SB2010-09-0623脐褥或脐冠:

有些种子脱落时种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称为脐褥或脐冠。如蚕豆、扁豆。SB2010-09-0624(2)发芽口(micropyle)

又称种孔,是珠孔的遗迹,位置正对着胚根的尖端,种子萌发时胚根由此伸出。SB2010-09-0625棉花的发芽口和种脐处于相同位置,而银杏、荞麦的发芽口和脐分别处于种子的两端,豆类的发芽口则位于脐的下方,为什么?SB2010-09-0626(3)脐条(raphe)

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4)内脐(chalazal)

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

棉花、豆类内脐明显,是种子萌发时最先吸胀的部位。SB2010-09-0627(5)种阜(strophiole)

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

蓖麻、西瓜种子种阜明显,豆类也有。SB2010-09-0628

种皮上这些构造的位置,为什么在不同作物种子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主要与形成种子的胚珠类型有关:

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位于种子顶端,而发芽口位于种子基部,内脐与种脐紧邻,无脐条。

如银杏、板栗、核桃、荞麦等。

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和发芽口紧邻,位于种子基部,内脐位于种子顶部,脐条长。

如禾本科、棉花、瓜类。

半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位于种子侧面,发芽口紧靠脐的下端,内脐位于脐的上端,脐条很短,位于脐和脐条之间。

如豆类。SB2010-09-0629成熟胚珠的结构SB2010-09-0630主要类型的胚珠SB2010-09-0631A.直生胚珠B.倒生胚珠C.横生胚珠D.弯生胚珠SB2010-09-0632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SB2010-09-0633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SB2010-09-0634果脐:果实与果柄接触的部位。果脐有的裸露,如小麦、高粱;有的外附果柄,如玉米。发芽口:多数为果皮所掩。果脐、发芽口的位置亦由子房内胚珠的类型所决定。茸毛:外果皮上常长有茸毛,但茸毛的长短、稀密不同。可作为鉴别品种的依据。果实种子果皮上常见的构造:

果脐、发芽口、茸毛、花柱遗迹(残物)SB2010-09-0635花柱遗迹:有些果实种子收获脱粒时,花柱脱落后在果实上留有痕迹,呈疤痕状(如向日葵)或刺形突起状(如玉米)。花柱遗迹的凹凸和明显程度,因作物品种而异,可作为种子鉴别的依据。花柱残物:有些果实种子花柱多数不脱落,残存在果实上,称为花柱残物。如胡萝卜种子。SB2010-09-0636果实附属物:有些果实种子外面或附有花萼、或内外颖、护颖,其形状、颜色亦可作为品种鉴别的依据。SB2010-09-06372

种子的内部构造

种子的内部结构具有共同性,均由种被、种胚和胚乳三大部分构成。2.1种被

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干种子的种被绝大多数由胞壁加厚的死细胞构成。种被结构的致密程度、厚薄、强度等对种子的干燥、加工、休眠、寿命、发芽等有影响。SB2010-09-06382.2种胚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种胚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胚本体)和子叶四部分构成。SB2010-09-0639种胚胚本体胚芽——位于胚轴上端,由生长点和真叶,或仅由生长点构成,为茎叶的原始体;禾本科有胚芽鞘。胚轴——又称胚茎,为胚芽、胚根的连接部分,位于子叶以下,又称下胚轴;其在萌发时伸长程度,决定子叶出土与否。胚根——位于胚轴下端,萌发后长成植株的地下部分。多数种子仅1条胚根,禾本科胚根外有胚根鞘,

还有2-3条次生胚根。

子叶——为种胚的幼叶,常较真叶厚且大,有的有叶脉。子叶的数目、功能因植物而不同。单子叶双子叶多子叶SB2010-09-0640单子叶植物:

仅具1片子叶,农作物中主要有禾本科、石蒜科。有贮藏功能;还有消化吸收功能(水解胚乳中养分)。双子叶植物:

2片子叶,多数对称(豆类),少数不对称(十字花科)。功能:保护胚芽;贮藏养分;萌发后若能出土还可作为幼苗最初的同化器官。多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的种子往往是多子叶的,呈轮状,一般8~12片不等,如松籽。SB2010-09-0641盾片:

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子叶位于胚本体和胚乳之间,为一片很大的组织,形状象盾或盘,常称为盾片或子叶盘。由于种子萌发时,它并不露出种外,也称之为内子叶。外胚叶:

有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在盾片的相对一面有一小突起,称外胚叶。而有些植物(如玉米)没有外胚叶。SB2010-09-0642胚的类型

胚的大小、形状及在种子中的位置因植物种类而不同。一般把胚分为6种类型:(1)直立型:整个胚体直生,其长度与种子纵轴平行,子叶多大而扁,插生于胚乳中央。(2)弯曲型:胚根、胚芽及子叶弯曲呈钩状,子叶大而肥厚,填满种皮以内。(3)螺旋型:胚体瘦长,在种皮内盘旋呈螺旋状,胚体周围为胚乳。SB2010-09-0643(4)环状型:胚细长,在种皮内绕一周,胚根与子叶几乎相接呈环状,环的内侧为外胚乳。(5)折叠型:子叶大而薄,反复折叠,填满于种皮以内,将胚本体裹在下部中央。(6)偏在型:胚体较小,子叶(盾片)、胚体斜生于种子背面的基部或胚乳的侧面。SB2010-09-06442.3胚乳:是有胚乳种子的贮藏组织。

内胚乳(endosperm,3n)——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胚乳外胚乳(perisperm,2n)——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裸子植物的胚乳(1n)——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成。(1)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胚乳为内胚乳,少数植物的胚乳为外胚乳(如甜菜、菠菜、苋菜、石竹等)。(2)三类胚乳在外观、功能上无明显区别,属于同功不同源。(3)胚乳的位置、组织的质地、细胞的结构和所含物质种类因植物种类有很大差异,同一植物不同品种也不尽相同。SB2010-09-0645胚乳的位置胚乳位于胚的四周——蓖麻、荞麦,柿子、银杏胚乳位于胚的中央——甜菜、菠菜胚乳位于胚的侧上方——禾本科胚乳与胚体相互镶嵌——葱类、番茄SB2010-09-0646胚乳的质地、结构与物质组成绝大多数种子的胚乳为固体,极少数为液体(如椰子)。固体胚乳中多数为薄壁细胞(如禾本科),少数为厚壁细胞(如葱)。油质种子的胚乳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质;粉质种子的胚乳主要含淀粉。SB2010-09-0647胚乳多半是死细胞,而油质种子的胚乳是活细胞;银杏胚乳是活细胞,淀粉含量较高。大葱种子的胚乳(En)SB2010-09-0648禾谷类种子胚乳(1)禾谷类种子胚乳有糊粉层、淀粉层之分。

糊粉层:胚乳最外面的一至几层细胞富含糊粉粒,称糊粉层。糊粉层细胞小、壁厚,是活细胞,有完整的原生质体、细胞核。玉米成熟种子糊粉层SB2010-09-0649小麦种子皮层1、2、4.皮层3.色素层5.胚乳糊粉层6.胚乳淀粉层7.果皮8.种皮SB2010-09-0650(2)禾谷类种子胚乳有角质、粉质之分。根据胚乳色泽和坚硬程度可分为角质和粉质两种。角质胚乳:坚硬致密、蜡质透明,粉质胚乳:组织较松软、白色不透明。主要原因:角质胚乳中淀粉粒为多角形,淀粉粒与蛋白体结合紧密;而粉质胚乳中的淀粉粒为球形,且与蛋白体结合较松。

角质率是衡量禾谷类种子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SB2010-09-0651玉米角质胚乳(A)和粉质胚乳(B)的扫描电镜照片SB2010-09-0652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的光学显微镜照片A.爆粒玉米;B.甜玉米;C.普通玉米

硬粒小麦、爆裂型玉米及优质粳稻的胚乳几乎全为角质,而普遍小麦的胚乳为半角质或粉质。SB2010-09-0653普通玉米(A)胚乳中的淀粉粒和甜玉米(B)胚乳中的糖-淀粉复合体

胚乳透明与否还与可溶性糖含量有关,可溶性糖含量高,胚乳呈透明的角质,如甜玉米。SB2010-09-06543种子的植物学分类3.1根据胚乳有无分类

依据种子中胚乳的有无和多少分为: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

无胚乳种子:完全无胚乳或有极少量胚乳的种子。SB2010-09-0655(1)有胚乳种子

——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

内胚乳发达种子:绝大多数作物种子外胚乳发达种子:菠菜、甜菜、苋菜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子:姜、胡椒按胚乳来源分: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禾本科、姜科、百合科等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大戟科、蓼科、茄科、伞科、藜科等按子叶数目分:SB2010-09-0656(2)无胚乳种子

——完全无胚乳或有极少量胚乳的种子此类种子是在发育的中后期,胚乳被胚消耗,因而胚特别是子叶发达。

主要有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葫芦科、菊科、蔷薇科等。完全无胚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大都转移到胚中,因而有较大的胚,子叶尤其发达,而胚乳不复存在。有极少量胚乳:胚乳没有完全消失而有少量残留。只剩1~2层细胞。SB2010-09-06573.2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

——根据种子的形态构造特点,把种子分为五大类:(1)包括果实及其外部附属物(芒、颖、苞叶、宿萼);(2)包括果实的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