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主题班会三(2)班_第1页
“三爱”主题班会三(2)班_第2页
“三爱”主题班会三(2)班_第3页
“三爱”主题班会三(2)班_第4页
“三爱”主题班会三(2)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爱”主题班会三年级(2)班什么是爱?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誉何为“三爱”?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简称三爱。

爱祖国1、我爱我自己的国家。2、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豪。3、我认为中国人挺了不起的。4、我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5、我认为升旗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成长进步的重要引擎

国旗:是五星红旗,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国徽:由国旗、天安门、齿轮、麦稻穗组成象征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我爱我的祖国我国的国歌是什么?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哪一年写成?哪一年被定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聂耳------1935------1949年爱我中华1949——2014开国大典飞天英雄——杨利伟神七飞天3827222008年奥运会奖牌上海世博会小朗诵

《祖国颂》学生1:我的祖国,是雄伟的泰山长城;学生2:我的祖国,是浩荡的黄河长江;学生3:我的祖国,是优雅的唐诗宋词;学生4:我的祖国,是迷人的楷书狂草……学生5:我的祖国,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学生6:流泪的时候,是祖国给我们坚实的依靠。学生7:受伤的时候,是祖国给我们栖息的家园。男:伟大的祖国啊,我们为你而骄傲;女:富强的祖国啊,我们为你而自豪!齐:昨天,先烈们以生命陪祖国一同走过霜寒的日子,

今天,我们以汗水和祖国一同迎来辉煌的明天!想一想:1、你们平时参加过那些劳动?2、需要那些工具?3、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爱劳动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

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着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回想在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彭总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乡亲们该过过好日子啦!”彭德怀来到了响塘区南谷公社的陈蒲大队调查。午饭的时间到了,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独自一人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刚跨进屋,迎面扑来阵阵烟雾,只见贺老伯正蹲在灶下烧火做饭。彭德怀关切地凑上去问:“老伯,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老伯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饭吃!只因彭德怀要来调查,大队才开食堂饭的,还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凑这个热闹,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彭德怀一听,话出有因,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彭德怀抓起糠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头,确实难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爱劳动的故事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为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我这次回来是当社员的,队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话,我就邀请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彭德怀就与社员一起参加集体劳动,他特别提倡开田,在工余时间还动员侄儿一道去开田。侄儿望着两鬓斑白的伯伯劝道:“你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还开什么田啰?”彭德怀风趣地回答:“年老骨头枯,正好做功夫!别说我年老,做起事来,还可以跟你们小青年比一比呢!”说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手,挥锄猛干起来,像个标准的老农。在彭德怀的带动下,家乡一块块新田被开发出来,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彭德怀欢欢喜喜地与乡亲们一道收棉花,种麦子,撒下了无数的汗珠。他说:“从今年起,我每年回来参加劳动一个月,别的重活干不了,帮生产队看牛,看湖鸭。如果不能回来,就投资一百元交队上。”就这样,彭德怀在家乡立了个不计劳动报酬的特殊社员的“户头”。1.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2.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这是高尔基对劳动的诠释,也是劳动的真谛。“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博学多才

勤学好问

乐学勤思

勤学苦练

闻鸡起舞

孜孜不倦

不耻下问

悬梁刺骨

废寝忘食爱学习实现抱负的基础

爱学习的事例一个感人的故事——背起父亲上学故事内容:一个山区农村的孩子,从小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寒。爸爸用一把铜勺决定了石娃上学的命运,而姐姐则退了学,早早嫁了出去,用收到的彩礼钱为石娃付学费。石娃的老师很欣赏这个聪明刻苦的孩子,多次为石娃垫付学费,这一切都促使石娃克服种种困难,刻苦学习。石娃获得了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一等奖的桂冠,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师范学校时,父亲却因中风而瘫卧床上。坚强的石娃谢绝了乡亲们的帮助,作出了惊人的抉择:背起父亲,走出马莲河,进省城上学……1.达•芬奇画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2、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在艰苦中学习,

在逆境中成。家境贫困的孩子面对学习如此的刻苦,而我们在幸福的生活中又如何对待学习?周总理在少年时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目标,使得周总理在往后的生活中勤奋刻苦,努力学习,并将脑中的知识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使得中国日益强大。在现在的生活中,许多学生认为我们中国已经很强大了,不需要再刻苦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