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ad Not Taken-国金1206江嘉韫 钟虹豆 杨桐_第1页
The Road Not Taken-国金1206江嘉韫 钟虹豆 杨桐_第2页
The Road Not Taken-国金1206江嘉韫 钟虹豆 杨桐_第3页
The Road Not Taken-国金1206江嘉韫 钟虹豆 杨桐_第4页
The Road Not Taken-国金1206江嘉韫 钟虹豆 杨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RoadNotTaken

byRobertFrost翻译实践报告国际金融12级6班江嘉韫钟虹豆杨桐Outline提纲背景介绍(作者生平、所选文章特色及语体选择)所选文章内容简介翻译过程和技巧展示:对比分析形式——先展示全段,再重点剖析四、翻译技巧总结AbouttheAuthor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一1963)是在马萨诸塞州劳伦斯上的中学,也在达特第斯学院和哈佛大学读过一段时间。获得诗名之前,弗罗斯特时而务农,时而到中学教希腊语和拉丁语。他的第一部诗集出版于1913年。1916年后,他一直在著名学府任职,通常的身份是“住校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备受喜爱,原因之一是未受过多少学校教育的人都看得懂。当许多诗人热衷于搞诗歌试验时,他却坚持使用日常语言,描写自己观察入微的日常事件。弗罗斯特的许多诗歌反映了他与大自然的贴近。他通过自然来表达一种象征意义,而不是什么田园式的思乡情调。《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BackgroundInformation《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最初收录于他的第三本诗集《山间》(1916)中。在这首诗中,他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揉合起来,阐明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其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其中的哲理。因为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这种每个人都有过的复杂的心理体验,被弗罗斯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并谱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我想这首诗之所以广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受。点评:这段文字是谁的分析?TheRoadNotTaken

Tworoadsdivergedinayellowwood,

AndsorryIcouldnottravelboth

Andbeonetraveler,longIstood

AndlookeddownoneasfarasIcould

Towhereitbentintheundergrowth;

Thentooktheother,asjustasfair,

Andhavingperhapsthebetterclaim,

Becauseitwasgrassyandwantedwear;

Thoughasforthatthepassingthere

Hadwornthemreallyaboutthesame,

Andboththatmorningequallylay

Inleavesnostephadtroddenblack.

Oh,Ikeptthefirstforanotherday!

Yetknowinghowwayleadsontoway,

IdoubtedifIshouldevercomeback.

Ishallbetellingthiswithasigh

Somewhereagesandageshence:

Tworoadsdivergedinawood,andI--

Itooktheonelesstraveledby,

Andthathasmadeallthedifference.

para1V1: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Tworoadsdivergedinayellowwood,

AndsorryIcouldnottravelboth

Andbeonetraveler,longIstood

AndlookeddownoneasfarasIcould

Towhereitbentintheundergrowth;V2:深黄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Tworoadsdivergedinayellowwood,V1: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V2:深黄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diverge:Ifonethingdivergesfromanothersimilarthing,thefirstthingbecomesdifferentfromthesecondordevelopsdifferentlyfromit.(从一个共同点向不同方向)分开;(道路、光线、线条等)分叉;岔开:从这里可以看出,V2版本把diverge翻译为岔开,符合原文所表达的含义,达到了直译的标准。然而V2的翻译相比V1过于生涩,不符合作者本身诗歌朴实自然的特点。V2此句把具体意义模糊化,翻译则更为地道自然,增强诗歌的可读性。点评:【1】V1和V2是谁的译文,为何不作说明?【2】你们的点评笼统而主观:“直译标准、生涩、不符合……;意义模糊化”等,我难以看出。什么是诗歌的可读性?就因为“分出”和“岔开”的不同吗?原文的语言点或翻译点不能反映诗歌的本质问题。【3】诗歌本质问题是情态化主题统摄下的“意象”或情态意象的表现问题,一种艺术再创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在一般译文的字眼上作分析,则抓不住要点,初学翻译的学生最好不要选择此类诗歌作为批评分析,很难把握并给出自己的较佳的译文来,否则,没有多大实践探讨价值。【4】要通过诗歌语言的意象分析其情景以及通过平实的语言体验诗人的内心情感:a)为何是yellowwood?暗示何季节,这种季节出外travel有何意图?b)为何说sorry?

——ZengAndsorryIcouldnottravelboth

Andbeonetraveler,longIstood

V1: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V2: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sorry→很遗憾→可惜sorry有两个含义:①feelingorexpressingsorroworpity可惜,程度较轻。②feelingorexpressingregretorsorroworasenseoflossoversomethingdoneorundone很遗憾,程度较重。这里涉及一个词义的选择,从全文来看,作者更注重描述事物的本身,给读者带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空间。而”很遗憾“感情色彩过于浓重,V1版本更佳。点评:O.K.!从情感色彩分析sorry可行。AndsorryIcouldnottravelboth

Andbeonetraveler,longIstood

V1: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V2: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伫立好久,beonetraveler→我,一个过路人→不翻译这里采用了省译法。省译法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实际上,这里无需使用省译法,因为beonetraveler并没有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只是V2翻译起来过于生硬。V3:beonetraveler→身为旅客,因为在漫漫的生命长河里,每个人都只是一个旅客,走完这一生。点评:【1】经验总结是指那些值得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主观能动性的译文所体现出的操作技能或思维方法,若对不具有肯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又有什么意义?如“这里用了省法,……”,又说“实际上,这里无需使用省译法”,这有意义吗?【2】V3是你们的诗歌译文吗?有这样的译诗法吗?AndsorryIcouldnottravelboth

Andbeonetraveler,longIstood

V1: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V2: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伫立好久,travelboth→去涉足→踏上两条征途无论是V1或者V2,都使用了意译这个翻译法。没有直接把travel直译为旅行,游历。而是把travel放置在”人生之路“这个背景上进行翻译。这里V1版本更佳。V1简单朴素,没有过分的修饰,通过简短而自然的“涉足”传达: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人们内心那种紧张期待犹豫的心情;而V2的翻译却略显繁缀和生硬,而且行文不是很流畅。炼词与煅句——把语境下特定的情感成分表达出来点评:a)没抓住要点,如V2“过路人”和V1的漏译,都没有表现诗人的意图;b)“把语境下特定的情感成分表达出来”触及了译诗的本质,但是什么情感?不宜过于笼统概括,应反映出该诗歌的隐含的创作意图:自然之旅如同人生之旅,自然之旅有多种旅途选择,每种旅途都可能有未知性,或许呈现给你一种探幽之胜景,让你产生期待,或许让你扫兴而归;人生成功之旅可能多样,有可能成功而获得收获的喜悦,但也可能收获平凡而扫兴失意。然而,一个孤旅者,只能选择一种旅途。V3:一片金黄的树林有岔路遥遥延伸,

可惜我一个孤旅者无法同时探幽,只好在岔路口久久伫立低头沉思,

TowhereitbentintheundergrowthV1: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V2: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bent→打弯→消失这里也是一个直译和意译的区别。从这句话的本义看,是“直到这条路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无法再看到这条路”。然而这样的翻译过于平白缺乏诗意,也缺乏对生活事物的充分理解。从这幅图,运用想象思维重现这句话的场景,才可以得出既符合本土语言又符合诗歌语体的句子。para2V1:于是我选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Thentooktheother,asjustasfair,

Andhavingperhapsthebetterclaim,

Becauseitwasgrassyandwantedwear;

Thoughasforthatthepassingthere

Hadwornthemreallyaboutthesame,V2: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凄凄,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其实讲到留下了来往的足迹,两条路说不上差别有多大。Thentooktheother,asjustasfair,andhavingperhapsthebetterclaim.Becauseitwasgrassyandwantedwear.V1:于是我选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

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V2: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凄凄,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1.直译出原文,却形合意不合。“asjustasfair”翻译成“不比那条差”显得生涩,缺乏文学语感。2.合句法,省略掉"asjustasfair"和"andhavingperhapsthebetterclaim".这个地方省略的范围过大,应该补充一点上去。词义的引申,没有将“等待人去践踏”直接翻译出来,而用“幽寂”一词引申出来了这层意思。增译法,补充道:更诱人更美丽。表现了作者的感受。增强对比,加深情感表达。V3:我选择了同样迷人的另一条,也许,它看上去更有吸引力,荒草凄凄,十分幽寂。

点评:Goodanalysis.V3的“荒草凄凄,十分幽寂”isverygood.V4:终而我踏上了一条幽静岔道,也许是它让我有更好的偏好,

一路荒草凄凄却又十分幽寂。——Zeng

Thoughasforthatpassingthere,hadwornthemreallyaboutthe

same.V1: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V2:其实讲到留下了来往的足迹,两条路说不上差别有多大。Hadwornthem.原意:踩踏它们;这里词类转换译为旅人的足迹,化动词为名词,符合汉语用语习惯。对“reallyaboutthesame”的翻译第一个翻译译为“都”,显得简洁。第二个翻译“说不上差别有多大”,太过于啰嗦。1.意译。译者突破语言的表层结构,去挖掘语言的深层含义,然后再用地道的语言表达出来。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增强可读性。并且用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来照应后一句的未经踩踏的满地落叶。2.同样是直译。这样的翻译显得太过于直白,不应该是近乎口头语的直录形式。点评:1)诗歌评析仅从词类转换或直译意译等传统技法上去总结,不会有多大的意义;2)应从诗学或美学特征——情感与意向的高度统一去深掘其深意,或从语言的美感性方面去表现诗歌的意境。V3:两条林径虽有旅人涉足,足迹却相差无多。——Zengpara3V1: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绵延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Andboththatmorningequallylay

Inleavesnostephadtroddenblack.

Oh,Ikeptthefirstforanotherday!

Yetknowinghowwayleadsontoway,

IdoubtedifIshouldevercomeback.V2: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啊,我把那一条路留给另一天!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路,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Andboththatmorningequallylay.Inleavesnostephadtroddenback.V1: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V2: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词义的选择.lay:搁放?躺下?落叶满地!nostephadtroddenback:没被踩过?未经脚步污染!1.该译文忠于原文,却令人读起来艰涩拗口,并无法领会其中的含义,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2.合句法.将落叶的翻译提至前半句,使句子更简洁通顺,这样的翻译更加灵活。

3.语序的调整,符合中文逻辑习惯。“落叶满地"的翻译十分形象,产生了一种视觉效果,渲染背景。“未经脚步污染”采用意译,将“没被踩过”改为此句不仅不会改变原意,反而使语言更灵活自然。点评:Youranalysisisgood,especiallythethirdpoint.V3:清晨的两条林径洒满落叶,尚未有旅人踏足。

Oh,Ikeptthefirstforanotherday!V1: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V2:啊,我把那一条路留给另一天!anotherday:留给另外一天?改日再见!1.第一个翻译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将无生命的一条路转化为有生命的路。更加形象动人。减译:省略了主语“我”,避免了与后一句的主语的重复。2.显得过于平实,缺乏情感。点评:O.K.V3:呵,让另一条林径留待他日再来探幽。——ZengYetknowinghowwayleadsontoway,IdoubtedifIshouldevercomeback.V1:但我知道路径绵延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V2: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路,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1.“路径绵延无尽头”的翻译比后者更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作者想表达的没有回头路可走,选择了一条路就要朝着其无限的尽头前进。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利用形容词来增强效果。但前后两个主语略显重复,可删除第二个“我”。2.这一句译文显得拖沓,“难言”的表达牵强晦涩。“一条路接上另一条路”过于啰嗦。V3:但我知道路径绵延无尽头,恐怕难以再返回。点评:Youranalysisisgood,especiallythesecondpoint.V3:我知道林道蜿蜒径连径,一去恐难再转回。——Zengpara4V1: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一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Ishallbetellingthiswithasigh

Somewhereagesandageshence:

Tworoadsdivergedinawood,andI--

Itooktheonelesstraveledby,

Andthathasmadeallthedifference.V2: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我将叹一口气,提起当年的旧事: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Ishallbetellingthiswithasigh

SomewhereagesandageshenceV1: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一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V2: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我将叹一口气,提起当年的旧事:hence:youusehenceinexpressionssuchas'severalyearshence'or'sixmonthshence'torefertoatimeinthefuture,especiallyalongtimeinthefuture.(尤指未来的长时间)之后V1的解释“多少年后”比较精炼朴实,也能表达出岁月流逝的意思,而V2则使用了排比手法特别强调了时间间隔长,但是“隔”显得比较口语化,缺少诗意和美感。V1的“叹息”在汉语里除了有叹气的意思之外还包含着感伤的情绪,符合作者的情绪,而“轻声”原文并没有表达这个意思,显得多余;而“叹一口气”则过于直白,没有表现出作者复杂的思绪sigh:Ifyousighsomething,yousayitwithasigh叹着气说;叹息道V3:也许多年以后在某个地方,我会叹息着回顾往事点评:1)对V1的分析有点自我发挥,有点言过其实;2)未能对整个诗歌的

风格的完整性作出评价和进一步的完善;3)注意精益求精地把握

译诗语言的形象性、诗意性和选词择义的神态感。如:V3:也许在我迟暮之年向人叹述当年的林中探幽:TworoadsdivergedinawoodV1: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V2: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V1版本非常精妙,表现出了原文中1和2的对比,也暗示两条路是不一样的,为后文做出铺垫V2则并没有表现出这个对比,而是直白地用“两个方向”来表现路的不同,略显僵硬diverge:Ifonethingdivergesfromanothersimilarthing,thefirstthingbecomesdifferentfromthesecondordevelopsdifferentlyfromit.(从一个共同点向不同方向)分开;(道路、光线、线条等)分叉;岔开:andI--

Itooktheonelesstraveledby

V1: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V2: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原文中andI--稍作停顿,意在强调自己做出的选择,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V1版本用“却”来表达这一点,精炼又简单易懂,但是却缺少原文中意味深长的感觉;V2保留了这种感觉对took一词的翻译也有不同,V1译为“选择”,V2译为“走上”,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看,took这个词是表达了主观意愿的,“走上”在汉语里则更多是顺其自然的意思,在这里V1更合适V3:而我——我踏上鲜有人迹的一条AndthathasmadeallthedifferenceV1: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V2: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makeadifference:Itmeanstomake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