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紫外可见光度法_第1页
第06章 紫外可见光度法_第2页
第06章 紫外可见光度法_第3页
第06章 紫外可见光度法_第4页
第06章 紫外可见光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紫外可见光度法10~200nm200~400nm400~750nm远紫外区(真空)近紫外区可见区10.1电子光谱电子光谱源于电子跃迁,但电子跃迁时必伴随着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10.1.1有机物电子跃迁类型基态有机化合物的价电子包括成键的σ电子和π电子以及非键的n电子,分子的空轨道包括反键σ*轨道和反键π*轨道,这些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为:1CORhCRO-+电子给予体接受体显然,可能的电子跃迁有6种,其中ε太小,不考虑(1):允许跃迁能量高(在远紫外区)很少用到(2):禁阻跃迁用途也不大(3):允许跃迁落在紫外区,常用(4):禁阻跃迁波长范围好,常用(5)除上述跃迁外,在电子跃迁中,还伴随着氧化-还原过程,即电子由分子中的一个基团(电子给予体)跃迁至分子中的另一个基团(电子接受体),这种跃迁称为电荷转移跃迁。电荷转移跃迁的较大,

落在可见区。26.1.2简单有机分子(1)饱和碳氢化合物只有跃迁。如:CH4125nm;C2H6135nm(2)含饱和杂原子化合物,跃迁。如:在远紫外区,对可见紫外光透明,可做溶剂(3)烯、炔有,跃迁。如:也在远紫外区,但可共轭,使波长向长波移动(4)含不饱和杂原子化合物有,,,跃迁。如36.1.3共轭有机分子(1)烯

(nm)乙烯

丁二烯己三烯165165225217268334150002×150005002100043000121000e癸五烯随着共轭体系增大λ向长波移动ε逐渐增加4217nm165nmCC165nmCC共轭后重新形成轨道,π-π*跃迁所涉及轨道间(π2与π1*)间能量降低了,相应的波长红移,ε也增大了。(2)炔,173nm,共轭后,波长增大,e增大。5 共轭,下降,向长波移动;n电子能级保持不变; 也向长波移动当醛、酮不饱和时,涉及到的、跃迁向长波方向移动(3)羰基—C—OO

醛和酮—C=C—C—H,O—C=C—C—RO

C=CnC6

c=0上的n电子不产生共轭,跃迁,而OR上的n电子产生共轭,不产生 跃迁。酸、酰、脂—C—O—C—O—C—O共轭:红移,兰移nn(c=0)(OR)7(4)苯λmax

eE118460000E22048000B 255 200lg

el(nm)255184204BE1E28(5)稠环e基本增大l向长波移动e

E1

lmax(nm)eE2

lmax(nm)苯1846×1042048000萘

22111×1042755600蒽

25120×1043768000丁省

27218×1044731250096.1.4无机化合物(1)电荷转移跃迁a.金属配体电子受体电子给予体<例>HgI2,CrO42-,MnO4-跃迁引起颜色,配位体将电子给了金属造成的。b.金属配体<例>c.金属金属在光吸收过程中,电荷由一个金属到另一个金属。<例>普鲁士蓝K+Fe3+[Fe2+(CN-)6]10球形场无场d八面体dxydyzdxz能量差(2)d-d,f-f跃迁d-d跃迁与以下因素有关:a.配合物形状d轨道在外场作用下,能级会变化,当配合物形状为球形时,能级能量升高,但是简并的,而当配合物形状为八面体时,能级会分裂,分裂能量差为Δ,Δ与中心离子及配体有关。11不能跃迁b.中心离子d0:K+,Ca2+d10:Zn2+,Cu+

d1-9:轨道上没充满,才能跃迁,同族元素的同价离子中,Δ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c.配体种类f—f跃迁,允许跃迁,e大,受配体种类影响较小

分离能与配体有关,对于同种中心离子,Δ按以下次序递增I-<Br-<Cl-<F-,这一序列叫光谱化学序列126.2常用术语6.2.1生色团,助色团生色团:在200~750nm吸收光的不饱和的基团,包括C=O、C=N、C=C。助色团:自己在大于200nm处不吸收而帮助其他基团吸收的基 团。有含p电子的基团,形成p-π共轭。如 使其他物质吸收波长向长波移动6.2.2红移,兰移(紫移)加入基团或改变溶剂使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红移或兰移红移:使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移动(深色移动)。如:—Cl,—NH2,—OR兰移:使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移动(浅色移动)。也叫紫移.如:—CH3,—C2H6136.2.3增色、减色效应(e改变)增色:使e增加。有孤对电子的基团既红移又增色。减色:使e减少。6.3溶剂的影响正己烷CHCl3CH3OHH2O230238237247329315309305CH3CH3O在下列不同溶剂中,化合物的吸收随溶剂极性增加,ππ*跃迁的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n

π*跃迁的λmax向短波方向移动(兰移)。14极性大

极性小极性大

n

n极性小由于极性,所以,在由极性小到极性大的溶剂中,能量下降的顺序为15溶剂的选择:1.

溶剂必须溶解被测物;2.

选非极性溶剂(对有机物)3.

要考虑截止波长水190nm正己烷210nm苯280nm<例>水>190nm可用,对紫外可见光是透明的苯的,截止波长为280nm166.4分光光度计6.4.1主要部件

(1)光源钨灯(卤钨灯)320~2500nm优点:增加寿命,便宜缺点:无紫外区光源分光吸收池检测记录

17氢灯(氘灯)165~350nm2个H的动能是连续的,而H2*是不连续的,因而发射光谱为连续光谱氘灯寿命比氢灯高1倍,光强强3~5倍。(2)吸收池可见区——玻璃紫外区——石英石英H2,D218

6.4.2光度计类型(1)单光束简单,便宜(2)双光束

(3)双波长

半反半透镜反射镜反射镜切光器样品参比l1l2切光器测两个吸光度的差分光分光196.5定性分析6.5.1方法A.将实验所得未知物的谱图与标准的对照,主要对 比λmax、ε以及峰数目是否一致。B.用经验公式计算lmax,与实验结果对照。6.5.2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计算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lmax(1)直链、异环环内外二烯基数214nm(π-π*)20增加一个共轭双键+30nm增加一个环外双键+5nm增加一个烷基取代+5nm同环二烯基数253nm既有同环又有异环、直链时取同环的253nm。规定:(π-π*)烷基(环残)3×5=15lmax=234nmR<例>基数214nm环外双键1×5=5(双键必须在共轭体系内)21环外双键3×5=15烷基5×5=25(可重复算)lmax=353nm<例>基数253nm共轭双键2×30=60(2)不饱和羰基化合物(π-π*)O基数215nm22规定:(1)X=–H –6nmX=–OH,–OR –22nmX=–R –0nm(不动)(2)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30nm增加一个环外双键 +5nm增加一个同环二烯 +39nm增加一个烷基(a) +10nm增加一个烷基(b) +12nm增加一个烷基(g位以上) +18nmO基数215nm23<例>基数215nm共轭双键1×30=30nm环外双键1×5=5nm(必为C=C双键)烷基取代12+18=30nmlmax=280nm共轭双键:2×30nm=60nm同环二烯:1×39nm=39nm环外双键:1×5nm=5nm烷基取代:b1×12nm=12nm

d+11×18nm=18nm

d+22×18nm=36nmlmax=385nmd+2d+1OCH3CH3<例>基数:215nmO24取代烷基邻、间+3nm对+10nm

-OH-OR邻、间+7nm对+25nm

-Br邻、间+2nm对+15nm

-Cl邻、间+0nm对+10nmCOX6.5.3Scott(斯科特)规则X=-R246nm基数-H250nm-OH,-OR230nm<例>基数246nmBr间位取代+2nm烷基邻位取代+3nmlmax=251nmCOBr苯环E2带25<例>214+3×5=229nm214+5+4×5=239nm定性:分光光度计测定生成化合物的lmax=242nm,可知 239nm与其相近,为第(2)种物质。COHCH3CH3CCH2CH3(1)CCH3CH3(2)或浓H2SO4-H2OOHHOCH3CH3HOCRO<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