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技术方案_第1页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技术方案_第2页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技术方案_第3页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技术方案_第4页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兴得科技中央空调节能技术介绍建筑能源消耗状况80%暖通空调系统原理1.空调系统

2.采暖系统 3.末端系统建筑末端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空调水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采暖系统中央空调系统能耗高的原因建筑系统往往是根据建筑当地的气象资料和建筑物的特点而设计,各类设备、水泵、风机一般都有较大的余量。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段建筑供冷供热负荷有较大变化,全年以最大负荷运行的时间不足2%,部分负荷系统能耗较高。缺少真正的楼宇自动化节能控制系统,设备运营和管理不合理造成能源浪费。用户的维护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各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的原因之一。节能路线节能的系统设计节能设备节能的系统运营持续的整体节能中央空调节能技术目录ONTENTSC一、节能设备二、节能的系统设计三、节能的系统运营节能设备离心机COP=7.8IPLV=11.2水冷螺杆COP=6.1IPLV风冷螺杆COP=3.6IPLV变频多联机COPIPLV水泵冷却塔空气处理机中央空调节能技术目录ONTENTSC一、节能设备二、节能的系统设计三、节能的系统运营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P1#2#3#变频控制柜冷水机组电动二通阀一次侧水泵压差传感器供水温度ECU★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控制实现水系统中的冷量高效输送。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机的最小流量限制冷冻水泵的最低频率旁通调节阀最低流量控制高性能的自控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技术关键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12°C1000m3/h7°C1000m3/h12°CDP1500m3/h2500m3/h312°C7°C12°C7°C12°C7°CT4T3T1T27°C旁通阀流量计关闭DDC设定最小流量远端压差设计工况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部分负荷工况12°C700m3/h7°C700m3/h12°CDP1350m3/h2350m3/h312°C7°C12°C7°C12°C7°CT4T3T1T27°C旁通阀流量计关闭DDC设定最小流量远端压差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系统流量<冷冻机的最小流量12°C100m3/h100m3/h9.5°CDP12200m3/h312°C7°C12°C7°C12°C7°CT4T3T1T27°C旁通阀流量计关闭DDC设定最小流量远端压差7°C100m3/h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加一台冷冻机依据:系统供水温度当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SS当流量>机组最小允许流量,系统设定温度TSS=机组设定温度TCS压缩机运行电流RLA%运行机组的工作电流相对额定电流的百分率>90%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减一台冷冻机依据:

系统流量(gpm)系统负荷(ton)压缩机马达运行电流(RLA)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加机原理机组设定温度TCS=系统设定温度TSS以系统供水温度TS1为依据12°C600m3/h7°C600m3/h12°CDP300m3/h1300m3/h2off312°C7°CTR1TR2TS2TS17°C旁通阀关闭流量计设定最小流量机组设定温度TCSDDC系统设定温度TSS主机控制器60%RLA7°C12°C60%RLA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加机原理压缩机运行电流RLA%>90%以压缩机运行电流RLA为依据12°C470m3/h7°C470m3/h12°CDP470m3/h1off2off37°CTR1TR2TS2TS17°C旁通阀关闭流量计主机控制器DDCRLA%>90%压缩机运行电流设定最小流量95%RLA12°C节能的系统设计——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减机原理以运行电流为依据12°C360m3/h7°C360m3/h12°CDP180m3/h1180m3/h2off312°CTR1TR2TS2TS17°C旁通阀关闭流量计12°C7°C35%RLA7°C35%RLADDC主机控制器主机控制器主机控制器节能的系统设计——大温差系统13℃32℃40℃5℃大温差系统是通过选择专用的较大温差的冷水机组(一般为8℃),满足系统空调功能需求的同时,降低水泵等系统输送系统设备能耗,以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大温差系统明显降低水泵等的耗能,降低安装空间和初投资。冷冻水出水温度降低,除湿效果更佳。节能的系统设计——预热回收系统热回收机房供冷余热回收系统将全部或部分原本由冷却水带走的废热收集起来,获得50~60℃的免费生活热水,变废为宝;优化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工况,提高系统整体能效和系统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类型:①水冷热回收,②风冷热回收,③水源热泵热回收。节能的系统设计——预热回收系统制冷系统冷凝方式节能的系统设计——预热回收系统冷凝热回收系统水冷+水冷复合冷凝模式风冷+水冷复合冷凝模式节能的系统设计——预热回收系统排风热回收系统系统工作原理系统排风热交换器可分为两大类:(1)显热回收装置;(2)全热回收装置节能的系统设计——预热回收系统排风热回收系统板式显热热交换器中间冷媒式换热器板翅式全热热交换器转轮式全热热交换器节能的系统设计——蓄冷系统静态蓄冰系统水蓄冷系统动态蓄冷系统节能的系统设计——能源塔热泵系统能源塔热泵系统是以空气为热源,实现制冷、蓄冰、供暖、卫生热水等多种需求。冬季,利用冰点低于零度的载体介质,提前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实现达到制热目的;夏季,能源塔起到高效冷却塔的作用,将热量排到室外。适用于长江以南冬季温度在-9℃以上的地区。中央空调节能技术目录ONTENTSC一、节能设备二、节能的系统设计三、节能的系统运营节能的系统运营专业管理全方位维护保养智能节能控制节能的系统运营采用节能智能控制系统及相关产品实现系统各设备的自动节能高效运行。节能智能控制系统能自动诊断系统运行状况,并客户提供维护建议。采用节能智能控制系统方案及产品实现系统设备的自动节能高效运行。智能节能控制专业管理全方位维护保养节能的系统运营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方案冷量高效制取冷量高效输送空调主机节能控制空调末端节能控制冷却系统节能优化空调水一次泵变流量控制节能的系统运营——空调主机节能控制负荷实时预测空调水温度目标一:不同季节,不同时段采用最佳供回水温度运行,确保舒适性的前提下节能。

目标二:空调系统输出冷热量随建筑实际需求而自动调节。变供水温度控制时段补偿控制气候补偿控制设备联动控制7℃10℃10℃建筑负荷节能的系统运营——空调主机节能控制负荷优化分配结论,①以两台机组为例,优秀的主机负荷分配策略可使主机运行IPLV提高15%以上。②不同的主机性能曲线和主机数量需采用不同的主机负荷的分配方案。③相同的冷量输出采用最优的主机运行组合方式,获得最佳的系统IPLV。负荷%单机COP常规控制优化控制主机1主机2

主机1主机2

100%7100%100%100%100%75%14100%50%75%75%50%10100%050%50%25%650%050%0综合IPLV11.28.311.3机组并联系统节能的系统运营——空调主机节能控制负荷实时预测冷却系统节能优化一次泵变流量控制优化控制上游主机目标ToA1控制策略:ToA1机组串联系统负荷优化分配节能的系统运营——冷却系统节能优化系统耗功冷却系统功耗主机功耗主机+冷却系统功耗冷却效果★节能优化目标:最佳的冷却水流量和温度下,空调主机和冷却系统的总能耗最低。最佳流量/温度★结论:负荷实时预测和优化分配,配合最佳的冷却水流量和温度,可实现主机、冷却塔、冷却风机的整体节能,即冷量高效制取。节能的系统运营——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控制△P1#2#3#变频控制柜冷水机组电动二通阀一次侧水泵压差传感器供水温度ECU★最佳的冷冻水一次泵流量控制,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水系统中的冷量高效输送。最不利环路压差控制确保末端舒适性多水泵组群控制提高泵组整体效率旁通阀自动控制提高系统可靠性变压差控制确保控制高效★控制策略:节能的系统运营——空调末端节能控制★空调箱和新风机组等末端设备的变风量、变流量控制,实现风系统中的冷量高效输送。运行工况自动选择控制温湿度解耦控制(露点温度)基于历史数据的复合PID控制★控制策略:稳定可靠性稳定性可靠性保障方案多台主机连锁控制,避免频繁开关机等问题水系统变流量控制,确保主机安全运行条件室内舒适度保障控制综合预报警事件管理彻底解决:主机过渡季节开机运行可能出现的低压报警、低压差报警、缺油报警等问题。舒适度保障控制ECC室内温湿度水温监测水泵水流量修正水温补偿控制主机★控制系统可自动实时监控室内温湿度、系统水温等参数,并对主机、冷冻水流量进行补偿控制,以保证室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