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养N-10贻贝养殖-wxt_第1页
贝养N-10贻贝养殖-wxt_第2页
贝养N-10贻贝养殖-wxt_第3页
贝养N-10贻贝养殖-wxt_第4页
贝养N-10贻贝养殖-wx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贻贝的生物学第三节贻贝的分苗与养成第十章贻贝的养殖第二节贻贝的半人工采苗2第一节贻贝的生物学分类地位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贻贝目(Mytiloida)、贻贝科(Mytilidae)主要种类紫贻贝(Mytilusedulis)厚壳贻贝(Mytiluscoruscus)翡翠贻贝(Pernaviridis)3贻贝的地理分布世界世界上贻贝科的种类很多,分布广泛,无论在寒带、温带或热带海域中都有分布。紫贻贝和厚壳贻贝是高纬度冷水性种类,分布于自丹麦至西班牙的所有大西洋沿岸国家及美国、太平洋和日本的本洲、四国以及朝鲜的咸镜南道等海域。4贻贝的地理分布中国紫厚壳贻贝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以浙江沿海产量较大。紫贻贝和厚壳贻贝的垂直分布不完全相同,紫贻贝以低潮线以下、水深2米附近较多,厚壳贻贝分布于低潮线以下至水深20米处。5主要种类的外部形态

紫贻贝壳薄,壳长小于壳高的两倍,壳宽为壳高的1/3~1/4。壳顶尖,位于壳的最前端。壳腹缘直,背缘与腹缘约成30度角向上方延伸至中部以后,渐向下方伸展,整个背缘成弧形。后缘圆而高,腹缘凸或成直线。壳面黑色或紫褐色,具光泽,生长纹细而明显。6主要种类的外部形态

厚壳贻贝壳较紫贻贝大且厚壳长为壳度的两倍、壳宽的三倍左右。壳顶尖锐,位于壳的最前端。背缘向后延伸至中部达到最高点,构成一个明显的钝角,然后延伸至腹面,后缘圆形。贝壳表面由壳顶向后腹部极凸,形成一隆起面。生长线明显,但不规则。壳表面有棕黑色外衣,顶部常被磨损呈白色。紫褐比棕黑颜色会更亮一些7主要种类的外部形态

翡翠贻贝贝壳大,呈楔形,壳长约为壳高的两倍。壳顶喙状,位于贝壳的最前端;腹缘直或略弯,背缘与腹缘约成30度角向后方呈抛射状延伸,但至壳后半部时则较直,壳后缘圆形。壳面前端具有隆起肋,壳面边缘呈翠绿色,前半部呈绿褐色,光滑具光泽,生长纹极细密。89贻贝的内部构造外套膜双孔型;足呈棒状,足丝腺分泌足丝;前闭壳肌小,后闭壳肌大;消化器官有唇瓣、口裂、食道、胃、消化盲囊、肠、直肠和肛门,直肠穿过心室;鳃为丝鳃型,具有板间连接,是呼吸和滤食器官;心脏有一心室和二心耳,心室被直肠穿过,血液无色;肾脏一对,长囊状,自唇瓣起直达闭壳肌前,左右两个排泄管与生殖孔汇合,开口于腹嵴的后端;雌雄异体,个别雌雄同体;生殖腺分散在腹嵴及外套膜上,生殖孔左右各一个,开口在后闭壳肌下方。

10肠:位于胃的腹方,有的长,有的短,肠上皮具有纤毛,肠的后面接着直肠,直肠中有一条纵沟,称为“肠沟”肠与心脏的关系:直肠穿过心室,如无齿蚌、栉孔扇贝直肠经过心室腹侧,如蚶直肠经过心脏的背面,如珍珠贝、牡蛎。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的后部。11贻贝的生态习性

生活方式与栖息环境贻贝用足丝营附着生活;稚贝多附着在丝状物和丝状藻体上;幼贝和成贝主要附着在低潮区以下的岩礁和砾石上,以及码头、堤坝、船底和岸边管道中。12贻贝对环境的适应

水温贻贝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很强,生存水温-2~28℃,生长最适水温为10~20℃。厚壳贻贝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接近贻贝;翡翠贻贝适温范围为11~33℃。盐度贻贝能在盐度18~32‰的海水中生活,最适盐度为30‰。厚壳贻贝多分布在32‰以上的高盐海区;翡翠贻贝的适盐范围为12~30‰。13贻贝对环境的适应水质贻贝对水质的抗污染能力很强,在油污较多的环境下仍能生长,在溶解氧低于4mg/L,氨氮高于400mg/M3的恶劣条件下,仍能短期生活。利用贻贝对污染物质的富集能力,可将其作为监测海洋污染的指标生物。14摄食习性

滤食性贝类,饵料大小在10~30微米的浮游生物都能摄食;饵料种类包括硅藻、原生动物、双壳类面盘幼虫以及有机碎屑等;贻贝的饵料组成,随着海区和季节而变化。贻贝的摄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壳长5~6cm的贻贝、常温下每小时能滤3.5升海水;壳长4cm的贻贝、24小时内能连续过滤45升海水。15繁殖习性贻贝的繁殖水温,春季为6~18℃,秋季水温下降到18℃时开始产卵。贻贝的繁殖季节随海区而异:在辽宁5~6月份产卵,一年产卵一次,秋季自然产卵现象极少。在山东,贻贝几乎全年都可繁殖,春季4~5月份,秋季10~11月为繁殖盛期,春季产卵量较大。厚壳贻贝在山东产卵盛期为4月底~5月底;浙江沿海盛期为4月份。

16繁殖习性性成熟与产卵量紫贻贝性成熟年龄为1龄,生物学最小型(水生动物首次达到性成熟的最小体长)是1.6cm。壳长4~6cm的紫贻贝,个体产卵量约为300万~600万粒,最多可达1000万粒。厚壳贻贝一般5cm左右开始达到性成熟,9cm以上个体全部性成熟。17贻贝的生长特性

贝壳与软体部的增长贻贝壳长与贝肉的增长速度是不一致的。贝壳的生长,3~10月很快;软体部的增长呈波浪式上升,从秋季分苗到翌年3月,软体部增长较快;繁殖期的软体部重量骤然下降,而此期贝壳进入了快速生长期。贻贝这种贝壳与贝肉生长的不一致性,是由于性腺发育与排放精卵造成的。18贻贝的生长特性生长与年龄的关系贻贝是海洋贝类中生长最快的种类之一。1龄个体,平均壳长可达6cm、体重可达20g;满2年的个体,壳长可达8cm、体重可达41g;满3年的个体,壳长可达9.5cm,体重达56g。贻贝最大个体壳长可达12cm,寿命约10年。19影响贻贝生长的外界因素水温北方海区的贻贝,一年有两个适温生长期,春季5~6月及秋季9~10月,水温14~23℃之间,贝壳平均月增长1cm左右。水温5℃以下,几乎停止生长。饵料浮游生物量的丰欠,直接影响贻贝的生长。在饵料丰富的肥区和饵料较少的瘦区,经过4个月的养殖,肥区鲜品产量为瘦区的1.35倍,干品产量为瘦区的1.76倍。养殖密度与水层水流、风浪等对贻贝的生长也有影响20第二节贻贝的半人工采苗

采苗季节山东沿海一般在3月份,最迟不晚于5月;辽宁沿海一般在5月份投挂采苗器进行采苗。采苗器聚乙烯绳、旧橡胶带等,采苗绳长度一般1~2m。采苗水层与采苗方法投挂采苗器的吊绳长度为20~50cm,采苗水层为0~3m。直径1.5cm的采苗绳每台挂200~250绳,采苗绳的投挂方法可采用单筏垂挂、联筏垂挂、筏间平挂等。21第二节贻贝的半人工采苗采苗管理附苗后期要防止筏架因重量增加而下沉;台风季节,应加固筏身;防止贝苗脱落:采苗器上附着的杂藻不必洗刷,以免造成贝苗脱落;肉眼见苗前,可采用洗苗镜检法检查附苗情况(辽宁、山东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初用肉眼观察可见苗)。

22第三节贻贝的分苗与养成贻贝养成采用单绳筏垂养分苗时间秋苗可在5~8月份分苗,春苗可在8~10月份分苗。早分苗可使贝苗稀疏开来,使其在适宜的水温和密度下迅速生长。分苗密度密度过小,虽然个体生长快,个体大,成品质量高,但产量低;密度过大,虽然产量较高,但生长缓慢,个体小,难以达到商品规格,还造成脱落。23分苗密度的确定合理的分苗密度,以每米养成绳700~1000粒苗为宜。养成绳表面积商品贝占据面积=绳径(cm)×绳长(cm)

×3.14

商品贝占据面积(cm2)分苗数量=例如:养成绳的直径为3.3cm,长度1m,5~6cm的商品贝个体占据面积为1.5cm2

,代入上式得690粒/m。生产上如用皮带绳,因其凹凸面大,比一般绳索多加20~50%的附着面,即得数再乘以1.2~1.5。分苗密度还应考虑贻贝苗的大小、分苗方法等。24分苗方法1、包苗是用网片将贻贝苗包裹在养成绳上,待贝苗附牢后,再拆掉网片的一种分苗方法。包苗前将附着在一块的贝苗分散开,但应注意不要将足丝腺拔出,否则影响贻贝成活。包苗一般适用于分养壳长1cm左右的大苗。拆网时间应以贝苗附着牢固、拆网后无脱落为准,在水温17~24℃时,一般经2~4天后即可拆网。包苗可控制分苗密度,但必须在陆地作业,较烦琐。25分苗方法2、缠绳将采苗绳直接缠到养成绳上,让贻贝苗自动移到养殖绳上的一种分苗方法。此法适宜分养壳长3~5mm的小苗,因幼贝有移动的习性,缠绳后贝苗可逐渐移动并附在养成绳上。缠绳可提早分苗时间,在海上直接操作效率高。26分苗方法3、簇夹将采苗绳上的贻贝苗成簇扒下来,夹到胶皮绳的拧劲缝中,使贝苗自行扩散附着。此法也是利用贻贝移动的习性,操作简便、节省器材,但往往附苗不均匀。簇夹的贝苗不能太大,如壳长大于1cm,附着能力差,极易脱落。27分苗方法4、间苗将采苗绳上多余的贻贝苗间下来,留在采苗绳上的贝苗直接养成。间下来的贻贝苗可用于包苗分养。间苗可使苗绳腾出一定空间,利于小苗扩散,留下的贝苗的附着力不受影响。28贻贝的分苗挂苗数量与水层挂苗数量以浮力大小、筏架的承受力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到海区环境条件、饵料生物量、养殖周期、产量指标、贝苗是否充足以及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筏架器材等因素,一般每台筏架可以挂养成绳60~160吊。养成绳的吊挂水层在0~3米均可,对贻贝生长无明显影响。29养成期间的管理

防风冬、夏季风盛行时,注意浮力不要过大,防止断缆、断绠拔橛、养成绳互相摩擦搅缠、浮漂脱落等;强风来临前,采取吊漂压筏或沉石压筏等方法,将大绠沉入水下0.5~1.5米处,以减少风浪对筏架的冲击和损坏。30养成期间的管理防断绳养成后期贻贝重量增大,每绳承重达20~35kg,生产中经常发生断绳现象(主要是吊绳被贻贝壳割断或磨断),而使整绳贻贝坠入海中。养成后期重点检查吊绳,也可采用双股吊绳。31养成期间的管理防脱落贻贝脱落的原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分苗密度过大,贻贝生长拥挤,附着面积减少,形成中空而脱落;自然因素主要有低温、酷暑、风浪冲击等。冬夏季水温过低或过高,足丝分泌量少且细而脆弱,贻贝会自行脱落。风浪大时,贻贝因受风浪冲击和养成绳间互相摩擦而引起脱落;或因浮泥泛起、环境不适而脱落。夏季高温期,将筏架沉到水面2m以下,可减轻脱落;用网衣包苗和草绳捆扎,可防止贻贝脱落。32养成期间的管理防冰冻北方贻贝越冬,主要是海上流冰对筏架的破环。冰冻期应采取吊漂压筏、沉石压筏或联绳压筏等方法,将筏架下沉到水下1~2m,可有效的减轻流冰对筏架的损害。防冰冻,还应注意养殖海区的选择。33提高贻贝养殖产量的措施

早分苗贻贝在春、秋季有两个适温生长期,壳长月增长可达1cm以上;冬、夏两季水温较低或较高,贻贝生长缓慢;春苗应在8月底以前分完,对贻贝的生长有利,另外高温期也不适宜分苗,因此应早分苗。34提高贻贝养殖产量的措施调节水层、立体养殖海区的饵料生物,在水深10m范围内都有分布,可适当增加养成绳长度,减少台挂绳数,进行上下水层的立体养殖;春、秋季浅水层养殖,冬、夏季深水层养殖,可促进贻贝生长。贝藻套养35提高贻贝养殖产量的措施二季作即利用春苗和秋苗,在一年中进行两次分苗放养,两次收获的一项生产措施。以山东海区为例第一季:利用前一年的秋苗,在5月份分苗放养,至当年9月初即可收获;第二季:利用当年的春苗,在8月底9月初分苗放养,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收获。36贻贝的收获与加工贻贝的收获季节主要根据肥满度确定;还应考虑个体大小、养殖规模和天气海况等因素。肥满度=软体部干重/贝壳干重×100%干(熟)出肉率=软体部干(熟)重/鲜贝湿重×100%

肥满度测定方法贻贝蒸熟(10~15min)→壳肉分离→烘箱中烘至恒重(60℃,烘48h)→称重37贻贝的收获与加工收获季节辽宁沿海3~4月和11月是最佳收获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