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一中北校高二课件12.2价值判断价值选择_第1页
新泰一中北校高二课件12.2价值判断价值选择_第2页
新泰一中北校高二课件12.2价值判断价值选择_第3页
新泰一中北校高二课件12.2价值判断价值选择_第4页
新泰一中北校高二课件12.2价值判断价值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体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1、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2、金钱就是一切,一切为了金钱

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时评一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你是否见过这样的行为?是基于什么原因?

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粮食很珍贵食物不好吃(行为)(认知)吃完倒掉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基础体现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事实判断: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属性、规律作出的判断。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D2012年5月29日,一辆大巴车在杭州通往无锡的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一块突如其来的铁片,砸碎了汽车前挡风玻璃,砸中了正在驾驶大巴的吴斌。肝脏破损,肋骨骨折……重伤后的短短几十秒,吴斌先把汽车稳稳地停在路边,平稳到连乘客都没有意识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然后他挂挡、拉起手闸,打开双闪灯,艰难地站起来疏散乘客。生死攸关之际,吴斌强烈的职业责任和担当保全了车上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6月1日凌晨,因伤势过重,年仅48岁的吴斌溘然长逝……生命的抉择学以致用★在76秒的时间里,吴斌认识自己的责任,要保障车上24人的生命安全,乘客的安危大于自己的生死这是在进行

A;★最后他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疼痛而倒下呼救,他忍住疼痛挂挡、拉起手闸,打开双闪灯,艰难地站起来疏散乘客

B。★由此你得出A、B之间是什么关系?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基础体现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认知)(行为)价值观不同价值判断不同价值选择不同行为选择不同09年12月

21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人民法院对非法猎杀“印支虎”案一审宣判,射杀老虎的被告人康万年获刑12年,并处罚金10万元,赔偿国家经济损失48万元。

昔日打虎是英雄,今日打虎要判刑?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和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会发生变化(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在当林业工人的34年里,共伐木36500多棵。1992年退休后,他又带领全家人共栽树5000多棵。

朱镕基总理评价他:“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思考:(1)马永顺从砍树劳模向到栽树英雄的转变说明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什么特征?(2)为什么他砍树与栽树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都得到了赞扬?

马永顺,我国著名的林业劳动模范。

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

1.在这首诗中,农民和地主的价值选择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四人遇大雪,避于庙中有人提议对雪咏诗:(秀才)大雪纷纷落下,(官员)那是皇家瑞气。(财主)下它三年何妨,(乞丐)放的全是臭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主体性考验如果一名儿童不幸落水了,你怎么办?A冷眼旁观,幸灾乐祸B拨打110,呼喊人们来救人C和求救者讲价钱,给钱才救人D奋不顾身地跳入寒冷的水中,将儿童救出后悄然离开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差异性

近年来,受利益的驱动,小煤窑非法开采,禁而不止,以致矿难频发,已经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务院明确提出对非法办矿的小煤窑要坚决予以取缔,然而对于关闭非法小煤窑,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小煤窑主说:“我们按时缴税,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到头来却被关闭!”矿工说:“我们除了挖煤之外只能靠种庄稼,而一担谷只卖几十元,远远没有开采煤矿来钱容易。”一个乡镇领导说:“我们县里没有大的企业,全年财政收入的30%以上都来自小煤窑,如果取缔小煤窑,很多乡镇就发不出工资。”遇难矿工家属说:“非法小煤窑没有安全保障,不该为了几个钱送了亲人的性命,国家关闭,我们理解、拥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为:“人命关天,全国各地凡是证件不全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窑一律关闭。”(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小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1、社会历史性(因时而变)(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阶级性(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主体差异性2、主体差异性(阶级性、因人而变)永动机永远是我的梦想这种设计成功没有?为什么?注定失败违背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袁世凯复辟仅做了83天皇帝,就在一片讨伐声中被迫取消帝制,最终失败,是因为袁世凯的价值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说:“共产党人一切言行,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胡锦涛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上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根本尺度是什么?(2)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什么?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冲突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冲突(2)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冲突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②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③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④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思考: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101)(1)就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P99)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课堂探究案(材料见学案)(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张桂梅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正确的价值选择。(2)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张桂梅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她能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3)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还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她无儿无女,却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她四处募捐,终于让山区贫困女孩能够免费读高中,说明了张桂梅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三)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根本的衡量尺度;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要求教学小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A、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否良好B、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人们是否作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B

人们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过程中,需要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这称为()

A.价值观的导向作用B.价值选择

C.价值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