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一模试卷讲评_第1页
广一模试卷讲评_第2页
广一模试卷讲评_第3页
广一模试卷讲评_第4页
广一模试卷讲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班选择题18分平均分92分作文分39分最高分112分(林诗琪)17班选择题20分平均分94分作文40分最高分116分(许俊)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箴言/斟酌国粹/仓猝复辟/开天辟地

B.撰写/编纂

贬谪/嫡系

冠名/冠冕堂皇

C.对峙/嗜好竣工/疏浚提防/提心吊胆

D.清澈/掣肘

粗犷/旷达

识别/博闻强识

参考答案:B(zhuàn/zuǎn,zhé/dí,ɡuàn/ɡuān;A.zhēn,cuì/cù,bì/pì;C.zhì/shì,jùn,dī/tí;D.chè,ɡuǎnɡ/kuànɡ,shí/zhì。)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几年,国内许多风景名胜区实行“一票制”,将景区内多个景点门票捆绑搭售。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置疑和不满,许多游客认为这是变相涨价。一个知名景区要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赢得游客的口碑,如果过分依赖“门票经济”做“一锤子买卖”,对游客的意见充耳不闻,一意孤行,一旦引起游客的反感乃至抵触,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A.置疑B.一锤子买卖C.充耳不闻D.乃至参考答案:A置疑:怀疑(用于否定),此处应用“质疑”。B.一锤子买卖:不考虑以后怎样,只做一次的交易(多用于比喻)。C.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D.乃至:甚至,在句中表递进。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连续五年排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预测名单榜首,却年年与该奖无缘,可以堪称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悲壮的入围者”。B.广州恒大足球队首次参加“世俱杯”比赛,与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冠军同场竞技,在收获自信的同时也看到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C.班主任这项工作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举足轻重,它要求承担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高的思想觉悟和一定的管理能力才能够胜任。D.到目前为止,中国珠算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赘余)(杂糅)(主宾搭配不当)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笔到电脑,汉字的书写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化,认识汉字和书写汉字逐渐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大家现在可以预见的是,不太遥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表现出一些普遍的共性——

,所以,重点在于,

,让我们的文化生态稳定而绵长地延续下去。①汉字的书写能力是否真的到了需要拯救的时候②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裂缝之中,找到维系文化的纽带③输入法的时代中,汉字的书写究竟何去何从④认识汉字、受过汉字书写的训练,但却更多地依赖间接书写⑤我们又该如何解决汉字书写问题⑥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书写的变化会越来越快A.②①③⑥④⑤B.②③①④⑥⑤C.③①⑤④⑥②D.③⑤①⑥④②前面三处横线是关于汉字书写问题的设问,按照“何去何从——是否需要拯救——如何拯救”的逻辑顺序连续发问,对应句子的排列为③①⑤;④句体现的是输入法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共性”,应填入破折号后的横线处;⑥句摆出书写变化的现实,是后面表述内容的原因,应填入倒数第二处横线;②句中的“维系文化的纽带”对应后句的“文化生态……延续”,应填入最后一处横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重其忠亮重:敬重B.事觉,来谢谢:感谢C.种菜自赡赡:供养D.以强陵弱陵:欺侮参考答案:B谢:谢罪。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宗庾廞尝因酒忤澄/因遣掐其鼻B.汝辈何敢妄动/卿欲何言C.乃留屯沌口/乃逆折舒

D.古之狂也直/舜置敢谏之鼓参考答案:D(的,助词。A.因为,介词/于是,副词。B.怎么,副词/什么,代词。C.于是,就,副词/竟然,副词。)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B.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C.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D.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答案: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舒年幼时拜师求学,学习的时间不长,但粗略懂得了为人治学的要旨;乡里人和宗族人都认为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B.郭舒认为,自己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导致使君王澄失败而逃,于是以不忍渡江为由,谢绝了王澄带自己东下的要求。C.郭舒在王澄的手下曾先后担任领军校尉、别驾、顺阳太守;后来又受到王敦的征召,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及武昌太守等职。D.王敦的手下强占了武昌百姓的菜地,引起百姓的不满,后来王敦让手下退还了土地,人们知道原委后,都称赞郭舒为人豪壮。答案:C郭舒并不是在王澄的手下担任领军校尉;从后文看,郭舒也没有担任武昌太守(当时的武昌太守是乐凯)。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①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4分)②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3分)(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4分。“坐”“系”“义”各1分,大意1分。]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

[3分。“厚”“衔”各1分,大意1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郭舒“忠亮”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①郭舒直言劝告王澄不要终日饮酒,而要以政务为重。

(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②郭舒在天下大乱时劝王澄要修养德行,树立威望,保全州境。

(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③郭舒制止王澄手下棒打士人宗庾廞,甘受王澄的责罚。

(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④郭舒说服王敦让手下退还了强夺菜农的土地。

(“公为胜尧、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缪坦可谓小人……舒等不敢不言”。)[3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找出的事例能体现郭舒的“忠亮”,即可给分。]10.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蝶恋花·重游晋祠①题壁(清)朱彝尊②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注】①晋祠:位于山西太原。②朱彝尊:秀水(今浙江嘉兴)人。(1)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2)词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的?请简要说明。(3分)10.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蝶恋花·重游晋祠①题壁(清)朱彝尊②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注】①晋祠:位于山西太原。②朱彝尊:秀水(今浙江嘉兴)人。(1)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①“最喜春沙”,表达重游晋祠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之情;②“暗记韶华变”,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③“看归雁”“独上溪桥”,表达思念家乡的孤独之情。[4分。“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之情”2分;其他两点任答一点2分。]10.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蝶恋花·重游晋祠①题壁(清)朱彝尊②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注】①晋祠:位于山西太原。②朱彝尊:秀水(今浙江嘉兴)人。(2)词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的?请简要说明。(3分)以月之“凉”衬托人的感伤悲凉;以月之“满”衬托(反衬)人的孤独。[3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谨庠序之教,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3)

,迷花倚石忽已暝;

,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探索哲学的两个首要条件是,承认自己心中的疑问和对这些疑问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B.由于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文学作品比哲学著作更具优势,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体。C.作者用绵羊比喻文学作品,用猛兽比喻哲学著作,意在表明文学与哲学无法和平共处。D.哲学思想体系之间的相互争斗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这场争斗应该会有最终的赢家。E.一种哲学思想得以传播和流行,除教授者的推广外,有时候也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参考答案:BE(A.哲学探索了解的不是“自己心中的疑问”,而是“一切不言自明的事情”;C.文章并没有说文学与哲学无法和平共处;D.原文意思是不会有最终的赢家。)13.下列事件或现象不能证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汉武帝通过各种手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为汉王朝的正统思想。B.萨特接受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克思等人的理论,形成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C.北宋词坛婉约、豪放并存,不同风格流派交相辉映,形成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D.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作家既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也受到封建文学的影响。参考答案:B(原文“他们至多只能保留某一位前任哲学家的部分思想,以便在此之上重建基础”,而萨特接受了多人的理论。)14.文章画线的句子中,“鲜花”与“精华”各指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①“鲜花”指的是生活、人的性格和人的处境之画面;②“精华”指的是从以上三者中概括出的成熟、完善的思想。[4分“鲜花”含义2分;“精华”含义2分。]15.请依据文意,对下面的事例作简要分析。(4分)尼采是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生前默默无闻,能够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他的经典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直卖不出去。直到死后,他才有了巨大的名声,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参考答案:哲学家要获得认可和名气,难度很大,所以尼采生前默默无闻。大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敬重某位哲学家,所以尼采直到死后才有了巨大的名声。(或:哲学的进展所发挥的影响是缓慢的,所以尼采直到死后,他的思想才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4分。答对一点2分。]16.作者从季节变换的角度来写北方的庄稼汉,有什么作用?(4分)①内容方面:季节的变换象征着庄稼汉们不同的人生历程;以季节的变换来写庄稼汉,突出了不同人生阶段中的庄稼汉们的不同形象特征(性格特点);②形式方面:以季节变换为线索,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4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17.本文善用长句。画线句集中描述了黄土地麦收季节的景象,请从长句的角度加以赏析。(5分)①画线句子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叠加在一起,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突出了北方庄稼汉们劳动的繁忙艰辛。②这组长句语言流畅,富有气势,节奏感强,具有独特的形式美。[5分。答对第①点3分,第②点2分。意思对即可。]18.文章最后一段蕴含了作者对北方庄稼汉们的丰富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这段话蕴含了作者对北方庄稼汉的丰富情感:①庄稼汉们虽历经苦难和辛酸,仍恪守蕴含着勤劳和智慧的黄土文化,作者对此充满了敬佩和赞美;②庄稼汉们被变革的大潮刺激得痛苦不安、亢奋浮躁,失去了心理的稳定和平衡,作者对此感到惋惜(无奈)和忧虑;③庄稼汉们在阵痛中完成了庄严的洗礼和神圣的嬗变,作者对此感到欣慰,并表达了美好的祝愿。[6分。答对一点3分,其中结合原文分析1分,情感2分;两点6分。意思对即可。]19.毕加索新美学观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①巴塞罗那弥漫的反叛和无政府主义情绪;②在巴黎“洗衣舫”中诞生的各种新思想、新风格;③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提出的数学和空间新观念。[4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20.作者为什么特别评介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请简要分析。(5分)①《亚威农少女》是一幅超越时空视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②它充分体现了毕加索用几何语言、四维空间表现视觉形象的新美学观点和新艺术形式;③作者特别评介它,意在突出毕加索绘画艺术探索取得的巨大成就。[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21.作者以“超越时空的对‘画’”为标题有何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①标题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对‘画’”也是“对话”。②毕加索的画作同时表现了不同时空的多个视点形象,可说是超越时空的“对画”。③毕加索的艺术创新折射了庞加莱数学和空间新观念的内涵,恰似两人超越时空的“对话”。④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时空,毕加索与爱因斯坦不约而同地完成了某种共有深层联系的全新探索,恰似艺术与科学超越时空的“对话”。⑤毕加索与爱因斯坦的探索成就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恰似前驱与后辈超越时空的“对话”。[6分。第①点2分;第②-⑤任答两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2.校园电视台“新闻快递”和“时事酷评”栏目准备各招一名学生记者。请你根据下图的内容,接写一段话,推介张亮、李小明两位同学到合适的栏目。(6分)校园电视台:获悉你们“新闻快递”和“时事酷评”栏目要招收学生记者,我班

推荐人:×××2014年3月13日张亮同学议论类文章水平高,笔锋犀利,触觉灵敏,见解独到,做“时事酷评”的记者非常合适;李小明同学记叙类文章写得好,他笔触细腻,能及时捕捉到校园的新鲜事,适合做“新闻快递”的记者。[6分。答对一点3分,其中“理由”1分,“栏目”1分,“得体”1分。]23.“光盘”“奇葩”“土豪”这三个词是2013年网络流行词语。请仿照示例,从“奇葩”“土豪”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6分)示例:【光盘】原义指用光束记载信息的圆形载体。新义指吃光盘子里的食物、让盘子干干净净的行为,表达了厉行节约的时代内涵。【奇葩】原义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新义指那些稀奇古怪、让人无法理解的人物(现象),表达了对当今社会某些另类人物(现象)的调侃(无奈或讽刺)。【土豪】原义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人(家族或恶霸)。新义指有钱、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的人,表达了对这些人既羡慕又忌妒(讽刺或戏谑)的复杂情感。[6分。原义2分,新义2分,新义的内涵或情感2分。每少5个字扣1分,扣满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在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学校门口。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学生: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商场。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学生:百分百真迹。文具店。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学生:校服很便宜呀。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与2013年语文高考(广东)作文一样,属“材料作文”,或用广东高考阅卷场的说法,属“材料引……”题型。题目中的材料是作文选取角度、确定立意的出发点,作文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是否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内写作,是判断作文是否属于“符合题意”的关键。所以,审题的重点应该弄清材料的“内容”和材料的“含意”。我们认为,对“内容”的理解,侧重于文字的表层信息;对“含意”的把握,偏向于材料的隐含信息。题目解读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说“学生在校服涂画”的现象,具体有:1.记者认为学生在校服上涂画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学校门口、商场、文具店都看到)。2.班主任要求学生洗掉机器猫,认为如果洗不掉就得用涂改液涂掉。3.班主任要求学生洗掉机器猫,而他又洗不掉,从而想出了应对的办法。3.学生让歌星(偶像)直接在校服上签名,穿着歌星签名的校服逛商场。4.学生认为校服便宜,把校服当纸张,在上面试笔。一、材料“内容”(文字的表层信息)从“校服涂画”内容上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信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青春特质、个性特点⑴在校服上涂画,以标新立异、彰显个性,这是青春的特质。⑵在校服上涂画以表达个性,是不恰当、不理智的表现。⑶在校服上涂画喜爱之物,是传达思想、寄托情感的方式。⑷让歌星直接在校服上签名,表现了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

二、材料的“含意”(材料的隐含信息)

2.校规、校纪、校容⑴学生在校服上涂画,有违校规,有损校容。⑵要求学生将涂画在校服上的机械猫洗掉,反映班主任管理方式的简单粗暴。⑶学生用涂改液盖住机器猫,表达学生对校规、校纪的妥协和巧妙规避。⑷学生在校服上涂画,折射出学校管理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冲突。材料的“含意”(材料的隐含信息)

3.生活态度⑴在校服上涂画喜爱之物,是热爱生活、追求时尚的表现;⑵在校服上图画(试笔),反映了生活散漫、不重视细节的不良习惯。⑶在校服上试笔,说明了当前一部分学生对物质不珍惜的生活态度。材料的“含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