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筑师与教育_第1页
制度、建筑师与教育_第2页
制度、建筑师与教育_第3页
制度、建筑师与教育_第4页
制度、建筑师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华资建筑设计机构的运作机制澳门大三巴牌坊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制度的变化:生产的商品化管理的法制化建筑师职业的自由化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何重建、胡本荣《对借鉴历史经验加强城市建设行业管理的思考》(旧上海城市建设的循环运行机制):1房地产业需要建筑业为其提供房屋,建筑业也由于房地产业的繁荣而兴盛;2房地产的发达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又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再发展;3这种资金的投向虽以房地产为目标,但首先受益的却是建筑业。

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

房捐、地税

资金市场政府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城市建设系统框图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公审会廨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宣布开埠1845年,租界行政管理的第一部基本大法——《土地章程》(LandRegulations)1846年12月22日,租界内土地有偿使用,组织道路码头委员会(CommitteeonRoadsandJetties)1854年7月8日,正式宣布英、美、法三国公使共同签字的新的土地章程1854年7月11日,七名董事组成董事会,并成立“市政管理委员会”(MunicipalCouncil),即“工部局”1864年5月,成立司法机构——公审会廨,纳税人大会是立法机构,工部局是行政机构

工部局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土地税、房捐、码头捐、执照捐……1869年至1933年,公共租界低价经过19次调整和增值。1869年至1900年,租界面积只扩大了3倍,地税收入却增加了15.8倍。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1875-190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房捐地税与总收入比较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7-1932年全沪与各区营造统计比较(市政府建筑物不在内)市政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的健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城市土地追加投资来提高土地的生活和生产效益,其结果就是提高了城市对人口和投资的吸引力。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清末南京路1930年代南京路建筑是房地产业获取级差地租II的主要手段

房地产业为建筑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基础

房地产经营下的建筑形式变化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建筑是房地产业获取级差地租II的主要手段

房地产业为建筑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基础

房地产经营下的建筑形式变化

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建筑是房地产业获取级差地租II的主要手段

房地产业为建筑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基础

房地产经营下的建筑形式变化

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房地产业为建筑师、营造厂开辟了巨大的市场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36年《上海指南》(TheShanghaiDirectory)87家房地产商中,兼营建筑师业务的有26家67家建筑事务所中,兼营房地产业务的有30家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公共租界房屋建筑章程》《法公董局之建筑法则》1916年11月17日完成,经租界“中国工程学会”(TheEngineeringSocietyofChina)讨论,于12月21日公布,1917年6月21日正式施行。普通规则《华式新屋建筑规则》《西式新屋建筑规则》技术规则《钢骨砼之规则》《建筑物用钢料之规则》特别规则《关于戏院之特别规则》《旅馆普通寄宿舍及公寓之特别规则》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本局认为必要时”“使本局查勘员满意”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业主建筑师营造商签约条件收费标准合同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上海市政机关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和法制管理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7年7月,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域:上海特别市财政、工务、公安、卫生、公用、教育、土地、港务、农工商、公益1927年7月至1928年6月《整理人行道暂行罚则》《建筑师、工程师登记章程》《营造厂登记章程》《暂行建筑规则》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上海市政机关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和法制管理上海房地产业中的华商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今晚打老虎法文:Commentallez-vous?英文:howareyou?程谨轩、周莲堂、贝润生、虞洽卿、祝大椿、黄金荣、杜月笙、李鸿章、盛怀章、孔祥熙……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上海市政机关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和法制管理上海房地产业中的华商营造业行业组织的变化营造家陶桂林(1893-1992)营造家杜彦耿(1896-1961)行业管理:鲁班殿上海帮、绍兴帮、宁波帮1906年,沪绍水木工业公所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31年2月,成立全国惟一的以营造业为主体的建筑学术团体——上海建筑学会,旨在“研究建筑学术,改进建筑事业并表扬东方建筑艺术”。1出版学术刊物:《建筑月刊》2举办职业教育:“正基夜校”3促进国产建筑材料发展4统一学术名词5推广新兴建筑技术6促进业界不同专业人员、组织的交流与联络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上海市政机关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和法制管理上海房地产业中的华商营造业行业组织的变化中国建筑师的行业组织(清)海军部陆军部衙门(1906)沈琪(1871-1928)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上海市政机关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和法制管理上海房地产业中的华商营造业行业组织的变化中国建筑师的行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原名上海建筑师学会)成立时间:1927年第一任会长:庄俊学会刊物:《中国建筑》学会宗旨:联络感情,研究学术,互助营业,发展建筑职业,服务社会公益,补助市政改良1928年6月制定《中国建筑师学会章程》、《建筑师业务规则》、《中国建筑师学会公守诚约》收费标准为工程费用的6%,其中:纪念性建筑10%住宅在2万两以内者8%拆改旧屋暨装修门面10%内部美术装饰15%园艺建筑10%1933年年会合影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公共租界市政机构与土地房屋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及对建筑业的推进

建筑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中国建筑制度的近代化

土地房屋的商品化建筑管理的法制化建筑生产中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建筑师职业的自由化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国民政府关于《建筑法草案》的原始文件封面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詹天佑(1861-1919)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对中国建筑活动的贡献主要在于:1其本人虽为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毕业,但并不抱持狭隘专业观念,而是“重视一切工学”;2主编工程辞典;3重视工程档案的整理与出版,为业界提供参考;4组织工程师行业组织,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与行业内部交流,为工程学术谋求社会地位。孙支厦(1882-1975)沈琪(清)江苏省咨议局(1908-1910)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新法》(1910年出版)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部由中国人撰写的现代建筑学专著就目前所知将“建筑”这一新的学科名称、学科内涵及其实际应用原理一起引入中国大学教育就是留日学生——张鍈绪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说:“南开之有今日,严(修)先生之力尤多,严公逝世,在个人失一同志,在学校失一导师,应尊严先生为校父。”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柁架(即桁架)地基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剧场座位配置,均视均听之弧线住宅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科学概念:结冰线每人每小时需用空气每人每日用水之量舞台前后传声不同之率舞台面积与剧场面积之比病床与空气容积、与地板面积讲堂尺寸及学生数目比较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庄俊(1888-1990)

中国第一位留学美国学习建筑的建筑师伊利诺大学中国同学会合影,后起二排左一人为庄俊(T.Chuang)

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清华学校官费赴美建筑学生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陈植:当时早有西洋建筑,即以北京而言,如宣武门外的天主教堂、灯市口的公理会、清末年的大理院……1920协和医院即已有Murphy&Dana设计兴建,清华的“四大建筑”亦由这位美国建筑师设计施工,在上海更不必说,怎能不令人羡慕。那时建筑师早已不被看作匠人了。……或作为艺术习建筑,或为大量西方建筑物的崛起而奋斗,或因属于自由职业,可以自生……谭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也因为是全美惟一偏重建筑艺术(arcitecture)而非建筑工程(architectureengineering)所以吸引的中国留学生最多。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6年6月27日费城报纸对中国学生陈植获得柯浦纪念设计竞赛(WalterCopeMemorialPrize)一等奖的报道1925年2月9日费城晚报(TheEveningBulletin)对杨廷宝的报道:“中国学生获得嘉誉”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893年开始,美国学院派建筑师的组织“布扎建筑师学会”(SocietyofBeaux-ArtsArchitects)和美国学院(AmericanAcademy)就开始了在所有美国建筑院校中实施统一标准的努力,参照对象即巴黎美术学院(即著名的EcoledesBeaux-Arts)保尔·克瑞(1876-1945)PaulPhilippeCret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美国建筑大百科全书》称克瑞:一位极有才华的折衷主义建筑师。他以以往伟大的建筑风格为依据设计出优秀的作品。他受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全部思想根源于巴黎美院的传统。他按学院派的方法传授学院派的设计,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创作。他不是一位革新者,全部事业并不入后来的现代建筑之流,但他设计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至今不失佳誉。他传授给学生建筑知识和设计好的建筑的敏感。杨廷宝留美期间的作业:城市商场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中国近代第一个建筑系: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7)创立者:柳士英、刘敦桢、朱士圭、黄祖淼意义:标志着建筑学这一门学科在中国的真正确立,在中国引入国外的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柳士英(1893-1972)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1924年6月《江苏中学以上投考须知》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建筑科的目标是培养全面懂得建筑工程的人才,能担负整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全部工作。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中国近代第一个建筑系: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7)创立者:柳士英、刘敦桢、朱士圭、黄祖淼意义:标志着建筑学这一门学科在中国的真正确立,在中国引入国外的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柳士英(1893-1972)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7年7月,苏州工专等八校组成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3月,改名江苏大学1928年3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刘福泰(1893-1952)鲍鼎(1899-1979)刘敦桢(1897-1968)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7年7月,苏州工专等八校组成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3月,改名江苏大学1928年3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中央大学建筑系学生作业“税务稽征所”(右)与美国丁字尺俱乐部(TSquareClub)年展作品中的同名课题(下)对比1927年7月,苏州工专等八校组成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3月,改名江苏大学1928年3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7年7月,苏州工专等八校组成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3月,改名江苏大学1928年3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1937-1945年,迁往重庆沙坪坝1946年,迁回南京,刘敦桢任系主任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1952年,中国大学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改名东南大学桃李满天下1931年:郑定邦1934年:张镈1935年:何立蒸、徐中、张开济1938年:汪原洵、叶树源1940年:刘光华、周卜颐1941年:汪坦1942年:郑孝燮1943年:戴念慈1944年:陈其宽、刘应昌、吴良镛、姚岑章1945年:黄宝瑜、黄耀群1946年:林建业1947年:修泽兰、张良皋2008年八十周年庆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8-1931年,东北大学建筑工程系系主任:梁思成东北大学建筑工程系部分教师:(右一)梁思成(右二)陈植(左一)童寯《毕业定规》在理论上和建造上对于建筑美术及科学,俱可得深切训练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8-1931年,东北大学建筑工程系系主任:梁思成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毕业定规》在理论上和建造上对于建筑美术及科学,俱可得深切训练童寯:所有设备,悉仿美国费城本雪文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科张镈:老师们十分重视“学院派”的“五柱式”模数制。要求同学能识、能画、能背诵如流,能按模数默画。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1928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32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系主任沈理源(1890-1951)系主任林克明(1900-1999)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

建筑办学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全国统一科目表》与学院派影响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

教育思想

1928年,教育部“确定标准,提高程度”教学方法:他将现代主义理念贯彻于教学之中,不仅延续了具有包豪斯特点的构成、材料组合拼贴一类的“基础课程”,而且在理论上强调建筑与时代、生活、技术发展的关系;在设计上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理性地寻求解决方案;在艺术思想上以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艺术对学生进行熏陶,全面传播现代思想。……圣约翰建筑系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与当时中国普遍流行的“学院派”方法有着极大的不同,具有探索本国现代建筑的实验性特质。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全国统一科目表》与学院派影响勷勤大学、圣约翰大学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黄作燊(1915-1975)

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

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全国统一科目表》与学院派影响勷勤大学、圣约翰大学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梁思成的“体形环境”建筑教育思想《清华大学工学院营建系(建筑工程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以“体形环境”(physicalenvironment)为学科的研究对象以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人才的知识结构广义的“体形环境”:第一适用、第二坚固、第三美观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

教育思想

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全国统一科目表》与学院派影响勷勤大学、圣约翰大学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梁思成的“体形环境”建筑教育思想《清华大学工学院营建系(建筑工程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以“体形环境”(physicalenvironment)为学科的研究对象以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人才的知识结构广义的“体形环境”:第一适用、第二坚固、第三美观学科的外来移植:建筑人才的出现与建筑教育的发展行业分工

留学教育建筑办学

教育思想

不仅代表了近代中国建筑家对现代主义的认识,同时表现出一位受学院派教育影响的中国建筑家在接受现代主义思想时的取舍与选择。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国民政府关于《建筑法草案》的原始文件封面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

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杨肇辉《说制施工图》,1933年8月《中国建筑》第1卷第2期:“一概建筑之形质,胥赖图样以表明;各种工程之实施,更须图样作楷模。图样对于建筑工程,即为顷刻不可缺少之物;制图一事,遂成为建筑者之基本工作。……大凡关于建筑之各种图样,可称之为施工图。施工图者即实行工程时所需之一切必要图说;承造者依据之以为工作,遵照之以估价值者也。”建筑设计(即当时的“图案”设计)1从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称谓可以看出,建筑方案设计已单独成为一门主干课程;21920年代以来多次重大建筑设计方案征集、征选皆有“建筑图案”一说,可见方案设计的相对独立性。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

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建筑图:地盘图,正视图,侧视图,平面图,剖面图,基础图,屋架图,梁、柱、桁与其他关于结构各图,扶梯、门、窗图……机械图:落水管图,电气机械图,冷热气工程图,卫生设备图,沟渠图,升降机图,空气流通图……专业工种有所区分,但并不十分细密、明确上海四行储蓄会大厦框架柱的结构做法武汉大学体育馆外墙钢柱与钢骨混凝土梁之节点详图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

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建筑设备方面的表达在工种划分问题上更为模糊建筑图:地盘图,正视图,侧视图,平面图,剖面图,基础图,屋架图,梁、柱、桁与其他关于结构各图,扶梯、门、窗图……机械图:落水管图,电气机械图,冷热气工程图,卫生设备图,沟渠图,升降机图,空气流通图……专业工种有所区分,但并不十分细密、明确清华大学化学馆电气施工图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

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建筑设备方面的表达在工种划分问题上更为模糊建筑图:地盘图,正视图,侧视图,平面图,剖面图,基础图,屋架图,梁、柱、桁与其他关于结构各图,扶梯、门、窗图……机械图:落水管图,电气机械图,冷热气工程图,卫生设备图,沟渠图,升降机图,空气流通图……专业工种有所区分,但并不十分细密、明确浙江大学农学院实验楼上海道斐南公寓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

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南京外交宾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1/8英寸作1英尺,1/4英寸作1英尺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

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南京孙科别墅(延晖馆)及壁炉详图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

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利用模型辅助设计“样式雷”烫样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分离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专业工种划分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质量及与技术的关系

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手段的改进利用模型辅助设计1930年代杨廷宝在北平修缮天坛祈年殿利用施工现场和工匠辅助深化设计国产活动制图台设计绘图工具及相关技术条件的改进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华资建筑设计机构的运作机制

人员建制管理体制设计收费经济核算技术工作企业文化第一期20世纪初主要由学徒出身的建筑师开办的,其详情现难以查考,仅能推测其特点是规模小、人手少,运作机制不够正规、系统。第二期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主要由归国留学生创办的一批设计机构,集中在上海,极少数设于京、宁、穗等其他大城市。第三期主要是抗战时期及战后由中国自办高等建筑教育之毕业生创办的设计机构,还有少量二期建筑师重新开业、重组、改组,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小型事务所,相当一部分是土木专业背景的建筑师。共同特征是:规模小、人员少、运作机制灵活,但状态不够稳定。建筑制度、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华资建筑设计机构的运作机制

人员建制管理体制设计收费经济核算技术工作企业文化第一期20世纪初主要由学徒出身的建筑师开办的,其详情现难以查考,仅能推测其特点是规模小、人手少,运作机制不够正规、系统。第二期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主要由归国留学生创办的一批设计机构,集中在上海,极少数设于京、宁、穗等其他大城市。第三期主要是抗战时期及战后由中国自办高等建筑教育之毕业生创办的设计机构,还有少量二期建筑师重新开业、重组、改组,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小型事务所,相当一部分是土木专业背景的建筑师。共同特征是:规模小、人员少、运作机制灵活,但状态不够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