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本科1-血液检测一_第1页
临床本科1-血液检测一_第2页
临床本科1-血液检测一_第3页
临床本科1-血液检测一_第4页
临床本科1-血液检测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诊断学

王素青第四篇实验诊断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王素青

第一章概论定义

通过实验分析以获取病因、病理变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进行疾病诊断、治疗、预防、预后。内容:质量保证:分析前、中、后三环节1、实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标本采集、储存、运送2、由于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不同检验结果会受到影响;3、病人处于不同的生理病理情况下,机体的反应性不同等等。4、临床科室及时沟通4321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学灵敏、特异、准确项目选择针对、有效、经济解释结果结合临床项目组合、DRG几个概念123参考范围:统计学,95%限定医学决定水平:疾病确定、分级危急值:及时报告、救治目的与要求:1、掌握主要检验项目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2、正确解释结果、分析病情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

RBC

neutrophil

hematocyte

eosinophilblood(45%)WBCbasophil

monocyteplateletlymphocyte

Fg

plasmawater

(55%)serumsolidelement

血常规检测:

一、RBC、HGB检测

参考值:

血红蛋白Hb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RBC男性(4.0-5.5)

x1012/L

女性(3.5-5.0)x1012/L

新生儿(6.0-7.0)x1012/L

第一节临床意义生理性变化年龄、性别存在差异增多见于:高原生活(缺氧)、激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为一过性减少见于儿童一般比成年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部分老年人第一节1、病理性增多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增多缺氧、高原慢性严重心肺病如先心、肺气肿、肺心病相对性增多严重腹泻、脱水、大面积烧伤第一节2、病理性减少贫血定义:单位体积血液中RBC、Hb低于正常值低限二、贫血的诊断标准男女血红蛋白(g/L)<120<110(孕妇<100)血细胞比容(Hct)<0.40

<0.35红细胞数(×1012/L)<4.0

<3.5第一节贫血程度Hb

轻度<90g/L

中度90~60g/L

重度60~30g/L

极重度<30g/L正常906030

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第一节贫血原因A骨髓造血功能↓如再障,白血病,慢性肾衰、放射线,药物刺激B原料缺乏如缺铁、缺叶酸、VB12,慢性胃炎、胃溃疡、地贫C破坏丢失过多——溶贫、大出血。第一节3、红细胞形态检查

瑞氏染片中正常红细胞呈淡红色,中心淡染、直径6—9um1、形态、染色异常

大小不均见于增生性贫血小细胞见于缺铁贫、铁粒幼贫、常伴低色素,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为深染。大细胞

见巨幼贫,常伴嗜高色素深染镰形、口形、靶形等。

异常形态异常形态

镰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见于血红蛋白分子病)异常形态异常形态异常形态异常形态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红见重金属中毒和巨幼贫

H-J小体、卡波氏环见于巨幼贫、溶贫、红白血病

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造血。见溶贫、红白血病。碱性点彩红C见于铅、铋、汞、苯中毒;溶贫和巨幼贫H-J小体是核的残留物,表现为在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浆内有一至数个染成深紫红色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以及缺铁性贫血等的骨髓及血片。

参考值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

x109/L2岁以下儿童(11-12)×109/L分类:二、白细胞参数检测

功能:通过趋化、变形、粘附作用起吞噬、杀菌(毒)功效。寿命:骨髓10—12天、外周血3—9天中性粒细胞占WBC大部分,二者意义基本相同

生理变化新生儿、儿童(2岁内)高,妊娠后期、激烈运动、高温、严寒时呈一过性增高。第一节1、中性粒细胞1)、病理性增多储存池释放、边缘池释放增多A、急性感染(化脓性)

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WBC(x109/L)N10-20>20N或↓NC(%)↑↑↑↑NC左移(-)轻度明显极明显机体反应良好良好良好感染性

中毒性休克第一节B、急性中毒代谢性、药物性。C、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

D、严重组织损伤外伤、烧伤、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大溶血

E、白血病、恶性肿瘤病理性增多

2)、病理性减少

中性粒细胞﹤1.5ⅹ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

﹤0.5ⅹ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原因为骨髓生成障碍或血液破坏消耗过多

第一节N↓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伤寒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化疗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自身免疫性疾病苯中毒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3)、N核象变化

包括核左移、核右移、类白血病反应

异常形态核左移

定义:外周血杆状核或以上的幼稚细胞增多,超过5%。核左移伴WBC升高

:核左移不伴WBC升高:再障、败血症异常形态核右移

定义:分叶核增多,

5叶以上比例﹥3%

常伴WBC减少;

见于巨幼贫、长期抗代谢药治疗;

炎症恢复期可右移,但如果病程中突然出现右移示预后不良。

异常形态

4)中性粒细胞形态检查(中毒颗粒)见于严重感染、烧伤、中毒

空泡变性见于严重感染异常形态阿氏小体(为红色)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时原始、早幼粒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胞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