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_第1页
中医基础知识_第2页
中医基础知识_第3页
中医基础知识_第4页
中医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知识内容——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时间安排——每周1个课时,约40分钟,30分钟讲解PPT,10分钟讨论目标——能理解基本的中医思想,看懂中成药的说明书,理解和解释最常见的名词考核——书面考试第1课时中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定义——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概念——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内容——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统一性辨证论治症、证、病的概念——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第2课时阴阳学说阴阳的基本概念——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阴阳的互根互用——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其余类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达到极致便是物极必反。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诊法方面:以阴阳属性分析症状,如色泽鲜明为病在阳,晦暗者为病在阴;语声高亢,多言躁动,多属实、热,为阳,语音低微无力,少言沉静,多属虚、寒,为阴。辩证方面:阴阳是八纲辩证的总纲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或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采用“损其有余”治法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采用“补其不足”治法(2)归纳药物性能药性——寒、热、温、凉,又称“四气”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升是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泄利,收敛,下行。第3课时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含义——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属性归类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生克乘侮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程度,属病理变化范畴。①所不胜行过于亢盛,因而对其所胜行的制约太过,使其虚弱。②所胜行过于虚弱,其所不胜行则相对偏亢,故所胜行也受到其所不胜行的加倍的制约.③既有所不胜行的过于亢盛,又有其所胜行的虚弱不足,两者之间的力量的差距拉大,则出现较重的相乘。

相侮——即反克,又称反侮。

太过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太过强盛,是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够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太过虚弱,不仅不能克制某一行,反而被其所胜的一行的反克。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于虚弱时,不仅金乘木,土也会侮木。第4课时藏象学说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一、五脏的生理功能共同的生理特点——1、化生和贮藏精气,如精、气、血液等2、藏神,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心的生理功能(阳)1、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2、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肺的生理功能(阳)1、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2、主宣发和肃降——宣发排出体内浊气;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3、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调节汗液的排泄,以及将体内水液向下输送,经过肾脏的作用,生成尿液4、朝百脉,主治节——气体交换,助行心血;调节呼吸,全身气机,气血运行脾的生理功能(阴)1、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液2、主升——主升清,精微物质的上升和布散;主升提,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3、主统血肝的生理功能(阴)1、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和吸收;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2、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肾的生理功能(阴)1、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2、主水液3、主纳气4、濡养温煦脏腑——元阴元阳二、六腑的生理功能胆的生理功能——一是贮藏并排泄胆汁;二是主决断。胆附于肝,居肝之短叶间。胆贮藏、排泄胆汁,与消化吸收功能有关,参与六腑的“传化物”,故胆为六腑之一。但胆不容纳水谷、传化浊物,与其他腑又不同;胆贮藏胆汁为精汁,故胆又属奇恒之府。胃的生理功能——一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二是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特点是喜润恶燥。小肠的生理功能——一是受盛、化物;二是泌别清浊。上口在幽门处与胃相连,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相连。大肠的生理功能——接纳传导经小肠消化吸收后的食物糟粕与水液,并吸收其中的水津,经过燥化,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其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其下端出口为肛门。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水液,经气化排出尿液。三焦的生理功能

1、整体方面主持诸气——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之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2、局部方面上焦——主气的生发和宣散中焦——气血生化之源下焦——排出糟粕和水液心包络——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