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先锋文学_第1页
当代先锋文学_第2页
当代先锋文学_第3页
当代先锋文学_第4页
当代先锋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形式的全新探索先锋文学一、先锋文学产生的背景

1、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大量输入。在1978年至1982年间,关于现代派文体争论论文不下500篇。年轻一代的作家谈论更多的是博尔赫斯(阿根廷)、福克纳(美)、马尔克斯(哥伦比亚)等作家,而不是中国传统。影响莫言的十篇短篇小说1、灯塔看守人——波兰亨利克显克微支;

2、南方高速公路——阿根廷胡里奥科尔塔萨尔;

3、死者——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4、普鲁士军官——英国戴赫劳伦斯;

5、巨翅老人——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6、公道——美国威廉福克纳;

7、白净草原——俄罗斯屠格涅夫;

8、乡村医生——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

9、桑孩儿——日本水上勉;

10、铸剑——中国鲁迅。

影响余华的十篇短篇小说《青鱼》(杜克司奈斯)、《在流放地》(卡夫卡)、《伊豆的歌女》(川端康成)、《南方》(博尔赫斯)、《傻瓜吉姆佩尔》(辛格)《孔乙己》(鲁迅)、《礼拜二午睡时刻》(马尔克斯)、《河的第三条岸》(罗萨)、《海上扁舟》(史蒂芬·克莱恩)、《鸟》(布鲁诺·舒尔茨)苏童《威克菲尔德》(霍桑)、《万卡》(契诃夫)、《羊脂球》(莫泊桑)、《傻瓜金佩尔》(辛格)、《纪念艾米莉的一朵玫瑰》(福克纳)、《阿拉比》(乔伊斯)、《第三者》(博尔赫斯)、(鸿鸾禧)(张爱玲)、《圣诞节忆旧》(卡波特)、《马辔头》(卡佛)王朔《莺莺传》(元稹)、《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冯梦龙)、《驿站长》(普希金)、《献给爱丝美的故事》(塞林格)、《忧国》(三岛由纪夫)、《没有毛发的墨西哥人》(毛姆)、《刎颈之交》(欧·亨利)、《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博尔赫斯)、《采薇》(鲁迅)、《他们不是你丈夫》(雷蒙德·卡佛)2、西方现代哲学的大量引入。80年代上半期的“尼采热”、“弗洛伊德热”、“萨特热”,“结构主义”、“阐释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哲学流派都对文学创作影响巨大。

二、中国先锋文学释义作为对某个具体流派、群落和现象的指称,体现在三个领域:

1、诗歌领域主要是指80年代后期以来具有实验倾向的青年诗歌群落,后来又有论者将之扩延为包括朦胧诗在内的当代诗歌中的创新一族。海子(1964-1989)

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一个诗人自杀了,他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夜色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戏剧领域:“实验戏剧”从1982年的《绝对信号》开始,中国的话剧向小剧场模式发起了探索。高行健孟京辉

3、小说领域1984年,马原发表的《拉萨河女神》突破了传统小说重点在于“写什么”的范式,转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技法——“怎么写”的热衷,先锋小说由此徐徐拉开帷幕。先锋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只有独一的问题需要解决:怎么写。那时的口号是,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三、先锋小说的发展1、发端期:

大致以1984年马原的一篇《拉萨河女神》为标志出现了形式和语言实验性的小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马原、洪峰、莫言和残雪等。(1)叙事革命。以马原为代表。其《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等等,设置了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并且自我质疑故事的真实性,构成“叙述圈套”,一改传统以逼真的细节模糊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描写方法。虚构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我用汉语讲故事;汉字据说是所有语言中最难接近语言本身的文字,我为我用汉字写作而得意。全世界的好作家都做不到这一点,只有我是个例外。我其实与别的作家没有本质不同,我也需要像别的作家一样去观察点什么,然后借助这些观察结果去杜撰。天马行空,前提总得有马有天空。比如这一次我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做一点补充说明,这是个关于麻风病人的故事,玛曲村是国家指定的病区,麻风村。毫无疑问,我只是要借助这个住满病人的小村庄做背景。我需要使用这七天时间里得到的观察结果,然后我再去编排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我敢断言,许多苦于找不到突破性题材的作家(包括那些想当作家的人)肯定会因此羡慕我的好运气。这篇小说的读者中间有这样的人吗?请来信告诉我。我就叫马原,真名。我用过笔名,这篇东西不用。(2)表达感觉的特殊方式及对生存状态的独特思考。以残雪为代表,她发表于1986年的《苍老的浮云》、《黄泥屋》、《山上的小屋》,堆积了很多丑恶意象,极力夸大日常生活里人自身的丑陋,对人物阴暗心理的冷漠刻画,以及有意混淆现实和幻想之间界限的叙事方法,创造了一个迥异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世界。山上的小屋我心里很乱,因为抽屉里的一些东西遗失了。母亲假装什么也不知道,垂着眼。但是她正恶狠狠地盯着我的后脑勺,我感觉得出来。每次她盯着我的后脑勺,我头皮上被她盯的那块地方就发麻,而且肿起来。我知道他们把我的一盒围棋埋在后面的水井边上了,他们已经这样做过无数次,每次都被我在半夜里挖了出来。我挖的时候,他们打开灯,从窗口探出头来。他们对于我的反抗不动声色。

2、成熟期:

1987年始,先锋小说真正形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思潮。先锋派称得上形式主义探索的作品,主要发表于1987年到1989年初。代表作家有格非、孙甘露、余华、苏童、北村等等。(1)叙事层面。以格非为代表。《迷舟》、《褐色鸟群》。在十分平和冷静的叙述语调中揭示人生的神秘感,表达对于人的命运变幻莫测的深刻感悟。(2)语言实验。

孙甘露:《访问梦境》、《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等小说彻底斩断了小说和现实的关系,专注于幻境的虚构,对小说的语言进行了诗化的探索,语言常常以一种想不到的方式搭配在一起。信使之函耳语城的人民生活在甜美的时光的片断里。在时光的大街上,男女老幼摇摇晃晃地行走如蚁,他们热切的嘴唇以一种充满期待的姿态微张着,那迷惘的神态似乎是一种劝喻,又象是在暗示他们正穿行在自我迷恋的梦幻中。他们的恒定的历史以轮廓般的简练扫过他们火焰般抑或茅草般的头发,轻易地洞穿他们的躯壳,时时骚扰他们的灵魂。他们凄恻的目光在黯然无语中凝视信使梦游般的浮想。

请女人猜谜我冒险叙述这个故事,有可能被看作是一种变态行为。其难点不在于它似乎是一件极为遥远的事情,而在于它仿佛与我瀚海般的内心宇宙的某一迷朦而晦涩的幻觉相似,在我费力地回溯我的似水年华时,尤如某个法国女人说的,我似乎是在眺望时间消逝。

假如我坦率地承认我的盲目性,那么我要声明的是,我是这个故事的转述者。但我无力为可能出现的所有含混之处负责,因为这个故事的最初的陈述者或者说创造者是一个四处飘泊的扯谎者。(3)对人的生存的探索。代表是余华。在《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等作品中,他以一种冷静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笔调书写死亡、暴力、报复、人与人的莫名其妙和冷漠的关系,勾勒了一个时间和空间、实在和幻觉、善和恶等界限被拆除的怪异事件。那天早晨她醒来时感到一种异样的兴奋。她甚至能够感到那种兴奋如何在她体内流动。而同时她又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局部地死去。她明显地觉得脚趾头是最先死去的,然后是整双脚,接着又伸延到腿上。她感到脚的死去像冰雪一样无声无息。死亡在她腹部逗留了片刻,以后就像潮水一样涌过了腰际,涌过腰际后死亡就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这时她感到双手离她远去了,脑袋仿佛正被一条小狗一口一口咬去。最后只剩下心脏了,可死亡已经包围了心脏,像是无数蚂蚁似的从四周爬向心脏。她觉得心脏有些痒滋滋的。这时她睁开的眼睛看到有无数光芒透过窗帘向她奔涌过来,她不禁微微一笑,于是这笑容像是相片一样固定了下来。3、转型期(或终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