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课程与课程改革-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_第1页
第7章-课程与课程改革-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_第2页
第7章-课程与课程改革-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_第3页
第7章-课程与课程改革-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_第4页
第7章-课程与课程改革-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第一节课程概述(P218)

第二节课程编制(P235)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3个层次)(P242)学习要点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概念(P218,识记)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广义课程——它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以及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包括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等)。◆

狭义课程——特指某一门具体的学科的内容、活动及进程。语文课程英语课程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二、课程类型与结构(P219-220,领会)

(一)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从重知识或重生活经验来分类)学科课程---分科目课程注重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注重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二)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必修)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四)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基本发展共性选修课程---性发展(需要兴趣爱好)(五)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又称为“正规课程”和“显在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和“潜在课程”二、课程类型与结构(P219-220,领会)

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应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这里所谓的“均衡”不是要让学生在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促进他们个性的和谐发展。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第一,应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应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课程的地方特色、学校特色。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二、课程类型与结构(P219-220,领会)

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三、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有关理论

(一)

知识因素学校课程必须要以人类的认识成果,“知识”的发展状况为基本依据

(二)学生因素

现代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课程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规律

(三)社会因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着相应的学校课程,影响和制约着课程目标的性质、课程设置的类别、课程选择的内容

中国奴隶社会学校课程: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封建社会学校课程:四书五经《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P223-231,领会)

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本位代表人物:卢梭、杜威和罗杰斯等。社会本位代表人物:凯兴斯泰纳、布莱梅尔德和弗莱雷等。(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双重间接式学习(非完整、被动、加重负担)。以直接认识的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综合、主动探究、实践经验)(P223-231,领会)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三)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基础是创新的前提。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分化与综合的关系。重视教材的逻辑特点和学科知识的传授是学科课程或分科课程的主要特点。(五)结果与过程的关系。1.结果性取向的课程观。2.过程性的知识观。(P223-231,领会)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四、课程的现代化课程的现代化的内涵:就是课程系统的多层面、多要素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主要包括课程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现代化。(P231-233,识记内涵,综合运用:运用相关知识,说明课程理代化的具体要求)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四、课程的现代化(一)课程观念现代化(p231)

是生活经验的综合(二)课程内容现代化(p231—232)1、突出基础性可迁移的2、体现现代性3、具有民族性4、具有结构性(工具性学科内容性学科技能性学科比例协调)(三)课程实施现代化(p232)

多样化教学(四)课程评价现代化(p233)

多元化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五、现代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理论述评

1、儿童中心课程论: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情感、态度、能力为基础,即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杜威:兴趣与直接经验;罗杰斯:主体性自我/自我实现。

2、学问中心课程论:布鲁纳:学术性,学科体系,按智力特点/心理发展顺序与阶段编排发现法,新成就/更新,专家设计。

3、社会中心课程论: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以社会改造为出发点/变革社会的功能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第二节课程编制课程编制:采用相应技术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形式和结构、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环节一、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P242,领会)

(一)制定课程计划1、课程计划的含义: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劳动、各种活动等作全面安排。(P242,识记)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2、课程计划的内容(P243)(有八个方面)(1)规定培养目标(2)规定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目(3)规定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4)规定各门学科的开设时数(5)规定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时间(6)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7)规定考试、考查的要求(8)规定管理与实施要求,说明有关注意事项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二)制定课程标准(P243)

1、课程标准含义: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它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属课程编制的第二个层次。(P243,识记)2、课程标准的作用:(1)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2)课程标准是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标准。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3、课程标准的内容(各科均有不同)如语文(1-9年级)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附录(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数学(1-9年级)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各阶段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英语课程标准(1-9级)2003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语言技能二、语言知识三、情感态度四、学习策略五、文化意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1、教材含义:即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音像教材或多媒体教材等,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有的称之为课程资源。其中教科书的编写最为重要。其他材料基本上围绕着教科书的内容展开或深化,属辅助性材料。(P243,识记)2、教师应用教科书的要求(1)认真钻研,精通所有内容照本宣科(2)处理好教材体系与个人发挥的关系离题太远(3)适当补充新内容、新观点自行其是(4)教会学生会用教科书,用好教科书(乱写乱画或一字不画),特别是多媒体教材。(三)编制教材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课程标准和各种教材的编写要求:第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首先保证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力图体现一定的思想性。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知识观点,又要有事实材料;既要有原理知识,又要有技能、技巧;要反映时代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第三,基础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注意选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突出课程的综合功能,力求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相结合。第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科书的结构、体系,使学生容易接受。注意形式上的特殊要求。根据教学法和美育的要求,设计教材的形式,使之美观而富有教育意义。现代教育学》第七章课程与课程改革主讲:郭孔生(二)当前我国中小学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