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1《地下森林断想》课件2-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1《地下森林断想》课件2-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1《地下森林断想》课件2-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1《地下森林断想》课件2-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1《地下森林断想》课件2-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洞天福地导入世外仙境导入苍山叠翠导入迷幻世界导入谁持彩练导入沉舟侧畔导入冰清玉洁1精品课件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这里是一座死火山,海拔1000米左右。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地带上,共有10个。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火山口底比较平坦,里面暗藏着火山熔洞。熔洞内气温反常,酷夏有薄冰,严冬有清泉。这里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阵阵冷气夹着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神志飘忽,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初唐诗人宋之问有诗曰:“两岩天作带,万壑林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晖。翳潭花似织。绿岭竹成圃。”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地下森林断想》

。2精品课件导入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3精品课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散文鉴赏能力。3.品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4.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顽强忍耐、坚守信念的意义。4精品课件字词学习瘠薄沉湎孱弱浩瀚无垠:隐姓埋名:愤懑万籁俱寂(jíbó):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miǎn):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chán)软弱无能。yín形容广大;繁多。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mèn):气愤,抑郁不平。(lài):形容非常寂静。yǐn5精品课件预习与交流如一堵坚固的墙宽不可测芬芳的草地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①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

。②你似乎深不见底,

,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③那时候这里也许是一片

,也许是

,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肥美的湖沼6精品课件预习与交流覆盖了娇艳的野花没有树叶沙沙光秃秃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④烧焦了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

……⑤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

,阴森森,

。⑥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

,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

,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静悄悄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几粒花种7精品课件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到黑龙江一国营农场当农工,在那里生活了8年。1972年10月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

1977年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从此以后,她一直将思考的重心放在当代青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上。198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运用细腻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后来在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职,成为专业作家。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8精品课件整体感知1.什么是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就是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里的森林。就是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中又黑森森不见阳光的森林。就是长在死火山口的森林。

2.课文标题“地下森林断想”是什么意思?

“断想”是片段感想的意思。标题的意思就是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想像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过程。9精品课件整体感知3.自由阅读课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我被作者深挚的感情感动了,甚至能感受到作者的心跳。她是那样深情地为地下森林歌唱,那么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那么钦佩峡谷坚韧的毅力。我觉得这篇文章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几乎难以分辨哪些句子是叙述,哪些句子是抒情。我觉得地下森林是一个神秘的世界,闪烁着智慧和信念的世界。读张抗抗的散文能让你感受到她思想、情感的流动。10精品课件整体感知

4.跳读课文,梳理课文的结构。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第一层(3—8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毁于一旦。第二层(9—20段):这部分描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11精品课件理解分析

精读欣赏第二部分思考

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12精品课件理解分析1.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13精品课件理解分析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帮助:

不公: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

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

时间也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也拟人化了,表现出爱心。“几万年的代价”是指:一、极言时间之长;二、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称为“代价”。14精品课件理解分析火山爆发前和火山爆发后的地理景观恰成对比

火山爆发所形成的艰难困苦生存条件对地下森林是一种环境映衬(可称反面映衬)——突出其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品质特点;

阳光的无情和不公,与“长空的大风”“洁净的山泉”“山顶的鱼鳞松”对幽谷的友好相助,情感态度恰成对比;对比和映衬兼济的写法15精品课件理解分析3.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16精品课件理解分析

4.根据课文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沉着谦逊,拥有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乐观豪迈,面对逆境决不悲伤或消沉;生在不见阳光的环境,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追求。17精品课件理解分析

5.“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发?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生活不是永远平静的、和平的、顺利的,会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痛苦。一颗优秀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所以人在困难和痛苦时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坚韧的毅力和耐性,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置之死地而后生。18精品课件语言赏析

赏析下面句子的精妙之处。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用三个词来描绘森林,虽然简练,但很形象,葱葱郁郁的地下森林在我的脑海中蔓延开来。后面两个比喻句很美、很对称。

2.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句子读起来很有节奏,很有韵律感,感情也加强了。19精品课件语言赏析

赏析下面句子的精妙之处。3.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这些叠字用得都非常精致、工整、流畅,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4.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这几句写出了地质突变的壮观景象,犹如亲眼所见一般。20精品课件写法分析

1.本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本文几乎全是叙述的语句,同时又几乎全是抒情的语句,我们分辨不清楚。我想它们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才会有这么强的艺术感染力。仔细分辨每一部分,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第一部分近于抒情,用主观感受表达观览地下森林的心情。第二部分以描写为主,但强烈的感情如暗流涌动。第三部分直接抒情,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地下森林的赞叹和讴歌。文章多处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21精品课件写法分析

2.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作者有意暂且不表,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描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22精品课件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1)一般森林的概貌寻觅(总领全文)(2)地下森林的奇特情(3—8)火山爆发景森林形成的历史毁灭生物想象交(9—20)生长的艰辛融现时地下森林的状貌所见板书设计23精品课件拓展延伸欣赏诗歌《地下森林》,说说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地下森林杨炼

逃不走的落叶早已习惯危险的预感∕四周耸立的绝壁,正午时的幽暗∕沿着小径,一万年前的那次暴风雨∕还在绿色苔藓上反潮∕铃兰花旁若无人,跳着舞∕开进狰狞的岩石瀑布里∕一群巨大的鸟∕收拢强有力的黑色羽毛∕浑圆深邃的山谷∕千万吨针叶形的寂静∕在聆听树根下那口血红的钟∕在监视,流尽叶脉的潮湿的火∕让蜜蜂繁忙的芳香的火∕化身为雨滴、小溪、浆果和松鼠的火∕那颗暴躁的心在哪儿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