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Ce的二氧化铅电极制备及酸性红B染料废水的电解,水污染论文_第1页
掺杂Ce的二氧化铅电极制备及酸性红B染料废水的电解,水污染论文_第2页
掺杂Ce的二氧化铅电极制备及酸性红B染料废水的电解,水污染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掺杂Ce的二氧化铅电极制备及酸性红B染料废水的电解,水污染论文活性染料是纺织工业、食品着色剂、印刷、化装品制造业等重要领域中的一种典型的污染物。酸性红B是具有代表性的染料之一,广泛用于纤维、丝、尼龙、羊毛和皮革的染色。染料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毒性生化性差等特点,难以采用常规方式方法进行治理。当前采用的处理染料废水的方式方法主要有生化法、混凝法、吸附法等,但这些方式方法普遍存在着处理效率低、治理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等缺乏。电化学氧化法具有鲜明催化特点、高效并且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应用。电化学氧化的处理效率与电极材料密切相关,PbO2电极因具有析氧过电位高、耐蚀性好、导电性能优异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水污染物处理等领域。国内外出现了用Ni、Fe、Co、Bi、稀土元素等修饰PbO2电极的研究。以上研究表示清楚,离子掺杂PbO2后,电极催化氧化能力提高,处理效果加强。稀土元素的掺杂起到了优化电极的导电性、提高电极的析氧电位等作用。当前研究表示清楚,镧、铒修饰二氧化铅电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La2O3--PbO2电极降解水中对氯苯酚,与常规-PbO2电极相比,不但有较高的去除率,而且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Er2O3能够分散PbO2内部的应力,提高电极性能。稀土元素Ce(Ⅵ)及其氧化物有强大的氧化能力,充分降解有机物,被广泛用于氧化反响催化剂。本文主要研究采用电沉积制备掺杂Ce的二氧化铅电极,通过电极的表征比拟Ce-PbO2/C、PbO2/C的性能,以酸性红B为处理对象,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石墨为阴极,考察不同电压、离子强度、电极间距及pH对降解酸性红B效果的影响,并对降解经过进行初步分析。1实验部分1.1试剂及仪器试剂主要有酸性红B(北京化学试剂厂)、Pb(NO3)2(分析纯)、NaF(分析纯)、Cu(NO3)23H2O(分析纯)、HNO3(分析纯)、Ce(SO4)24H2O(分析纯)。仪器主要有哈希DRB200COD消解仪、DH1720A-6型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90-4数显控温磁力搅拌器(上海振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UV-2000分光光度计(尼龙柯仪器有限公司)、电化学工作站(上海天辰)。1.2电极制备石墨基体预处理:石墨板用砂纸打磨使粗糙外表平坦、光滑,同时将边角打磨成弧状以减少边缘效应。石墨板浸泡在2mol/LNaOH中1h,碱洗后的石墨板置于1mol/L的HNO3中浸泡20min取出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晾干后备用。PbO溶解于3.5mol/L的NaOH溶液中至饱和,阴阳极均为石墨,电流密度为60mA/cm2,40℃电沉积1h,电沉积构成-PbO2镀层;取出阳极用去离子水冲净,放入含有Pb(NO3)2、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aF、Cu(NO3)2、HNO3、Ce(SO4)2的酸性镀液中,50mA/cm2,45℃电沉积3h构成掺杂铈的-PbO2。1.3电解酸性红B染料废水配制浓度为1000mg/L、盐度10g/L的酸性红B染料废水,Ce-PbO2/C为阳极,工作面积为9cm2,石墨为阴极电解130mL染料废水,支持电解质为氯化钠,反响时间为1h,分别考察电压、离子强度、电极间距及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测试指标有COD、染料吸光度和氨氮。1.4分析方式方法采用S-4700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扫描电压为20kV。观察修饰电极外表的细致形貌,了解电极外表颗粒的分布情况。采用日本理学公司制造的D/Max2500VB2+/PC转靶X射线衍射仪对电极的镀层进行相组成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用VGESCALABMKⅡ型X射线能谱仪测量,Al作为激发光源,测定电极外表的原子价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分析电极的催化氧化能力。使用UV-2000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14nm处测定染料的吸光度;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COD;氨氮测定采用钠试试剂法,在420nm处测定吸光度,COD去除率、脱色率和氨氮去除率采用公式(1)计算:【1】式中:A0代表COD初始浓度或染料初始吸光度或是氨氮初始浓度,At代表反响t时间后的COD浓度或是染料的吸光度或是氨氮的浓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U-30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itachiCo.Japan)上扫描,扫描范围250~650nm。中间产物的检测采用GC7890/MS5975分析,进样口温度为250℃,进样量为1L,载气为氦气,流量1.0mL/min。升温程序起始温度为50℃,然后以l5℃/min的速度升到250℃,保存20min。2结果与讨论2.1电极表征2.1.1SEM分析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电极外表层的细致形貌,了解电极涂层外表颗粒的分布情况,在放大1000倍的条件下观察比拟,结果见图1。图1(a)为纯PbO2,-PbO2的晶粒呈不规则的四方棱形,有稍微裂痕,体积较大而且不均匀,晶粒间的结合比拟松懈,电极的比外表积和孔隙率都较小。图1(b)为掺杂Ce的二氧化铅电极,掺杂铈后晶体颗粒变小,外表均匀,结合愈加牢固,起到了改善晶粒的排布的作用,增大了比外表积,活性点多,提高电极的氧化能力。2.1.2XRD图2为Ce-PbO2/C、PbO2/C的XRD图谱,比照标准衍射谱图,二氧化铅电极在25.38、31.95和62.48处分别出现-PbO2的特征衍射峰,最强的衍射峰晶面是(301),所得到的电极表层主要成分是-PbO2,底层为-PbO2。参加铈后,62.48的衍射峰宽化,讲明晶体颗粒粒径变小而且25.38的衍射峰消失,在29左右出现新的衍射峰,改变了晶格,为CeO2的衍射峰。掺入铈后原有-PbO2的一些衍射峰明显减弱,讲明掺杂稀土元素铈后向电极外表富集,这大大提高了活性物质与有机污染物的接触面积,改善了电极的催化性能,这与SEM的分析一致。2.1.3XPS图3为二氧化铅、掺杂铈的二氧化铅电极中Pb、Ce、O的表示清楚化学形态分析的XPS图谱。每个Pb4峰由处于低结合能的Pb4f7峰和高结合能的Pbf5峰组成,结合能分别为137eV、142eV左右,根据XPS手册,可判定电沉积的镀层为PbO2。在Ce-PbO2/C电极中检测到Ce3d,结合能为884eV为CeO2。PbO2/C电极的O1s结合能为531.9eV,掺杂铈的电极O1s的电子结合为528.96eV,表示清楚O原子与Pb、Ce结合,以化学结合氧(O2-)的形式存在。以上结果讲明修饰电极在电沉积经过中构成了CeO2、PbO2,与XRD检测结果一致。2.1.4循环伏安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分别用Ce-PbO2/C,PbO2/C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指示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分别在1mol/LNa2SO4、1mol/LNaOH体系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扫描速率50mV/s,酸性红B的浓度为100mg/L,扫描稳定后如此图4所示。图4为2种电极在中性、碱性体系的循环伏安情况,在中性环境中Ce-PbO2/C电极有2个氧化峰,所对应的电势为Ep=0.698V、1.143V,电流ip=0.01217A、0.01974A。PbO2/C出现氧化峰的电势Ep=0.762V,ip=0.01581A。发现经铈掺杂后电极的氧化峰位出现了一定的正移,氧化峰值出现了明显的增大,掺杂铈后电极有更宽的氧化峰位和更大的产生OH的能力,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在电化学催化经过中,电极氧化峰或复原峰的电流越大,讲明电极外表均匀、致密,微观构造良好,导电性能优良,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点和吸附点位数,能产生更多的活性催化物质,改善电极的催化性能。在碱性环境中,两电极的氧化峰电流强度一样,但是一样电流强度下铈修饰电极的氧化电势小,讲明稀土掺杂后电极的氧化峰位出现了一定的正移,染料更容易被氧化。2.2Ce-PbO2/C电解高盐酸性红B染料废水2.2.1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酸性红B模拟染料废水浓度为1000mg/L,氯化钠浓度5g/L、pH值为6、电极间距1.5cm、电解1h的条件下,不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如此图5所示。结果显示,电压从2V增加到6V的经过中脱色率从60.75%增加到99.98%、氨氮去除率从25.10%增加到96.39%、COD去除率从2.08%增加到54.12%。增加一样电压,电极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增加程度大于COD和脱色。电压继续增加,氨氮去除率及脱色率几乎没有变化,COD去除效果增加程度明显,图中能够看出,电压到达10V时COD去除率到达86.00%以上。随着电压增加,电子转移速率加快,电极外表的电化学反响速率加快,脱色率、氨氮及COD去除率增加明显。固然有机物的矿化效果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槽电压相对较高,有利于析氢、析氧等副反响的发生,电压过大也会影响电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综合考虑选择工作电压为10V。2.2.2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电压为10V,电极间距1.5cm,氯化钠浓度为5g/L,电解1h的条件下,pH对脱色率、COD去除率及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如此图6所示。随着pH的增加脱色率与氨氮去除率均在99.00%、96.00%以上,增加幅度不明显;对COD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加,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pH值在4~8时COD的去除率在83.00%以上,这主要由于Cl2/HClO/ClO-存在,并有下面的平衡关系:【2】Cl2转化为HClO的平衡常数为410-4,HClO转化为ClO-的平衡常数为2.910-8,即当pH4时氯的存在形式主要是HClO,pH6时开场转化为ClO-。pH值为6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88.90%,pH值为7时为88.06%,pH值为12时COD去除率只要68.57%。从结果上看,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COD去除率较高,可能有2个原因:一是由于次氯酸的氧化能力(氧化电势1.50V)比次氯酸根离子(氧化电势0.89V)强,酸性红B易被HClO氧化;二是在碱性条件下主要存在形式是ClO-,由于有Na+存在会与ClO-结合而抑制氧化酸性红B。因而,弱酸及中性条件有利于染料的降解,最佳pH值为6。2.2.3离子强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参加氯化钠能够提高降解效率,有助于电解经过中产生氯或是次氯酸和染料分子反响。在电压为10V,电极间距1.5cm,pH值为6,电解1h的条件下,不同氯化钠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如此图7所示。结果表示清楚,NaCl浓度在4g/L时脱色率已到达99.97%,氨氮去除率97.23%,氯化钠浓度进一步增加,氨氮去除率及脱色率均增加但幅度不大。COD去除率变化趋势随着NaCl浓度增加比拟明显,NaCl浓度增加不仅加强了导电能力,而且增加了Cl2/HClO/ClO-浓度,加强了间接氧化能力。NaCl浓度在1~4g/L时COD去除率增加趋势明显,氯化钠浓度为1g/L时去除率只要69.42%,增加至6g/L时去除率到达了90%以上,选择最佳的电解质浓度为6g/L。2.2.4电极间距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电压为10V,pH值为6,电解1h,电解质浓度为6g/L的条件下,在电极间距分别为1.5、2、2.5、3和4cm时对酸性红B的处理效果如此图8所示。结果表示清楚,电极间距越小去除效果越好,电极间距从1.5cm增加到4cm,脱色率从99.98%减小到99.95%,氨氮去除率从97.23%减小到95.84%,COD去除率从90.17%减低到53.75%。电极间距在1.5~3cm之间氨氮、脱色率、COD去除率下降趋势明显。当电极间距大于3cm,去除率变化趋于平缓。电极极距减小时,电阻减小,电流加大,产生的活性基团增加,氧化能力加强。当电极间距变大时,电子传递速率下降,污染物在电极外表的迁移遭到影响,降解效果下降。但是电极间距过小容易发生短路,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电极间距为1.5cm。2.3中间产物初步分析酸性红B模拟废水在电压为10V,NaCl浓度为6g/L,染料浓度为1000g/L,极间距1.5cm,经过不同处理时间后溶液的UV-Vis吸收光谱见图9。酸性红B染料废水原液在516、290和334nm处有明显吸收峰,主要是由于存在偶氮双键、苯环、萘环等构造。反响2min后,在紫外可见光区,516nm处的最大吸收峰基本消失,讲明该染料的发色共轭体系已被毁坏,在334nm处的吸收峰消失,讲明萘环构造被毁坏,在300nm处出现了较小的吸收峰,可能是由于萘环构造被氧化,生成一些含取代苯环构造的小分子物质,同时在290nm处的吸收峰减弱,讲明部分苯环构造被毁坏。反响5min后,只在290nm有吸收峰,含有苯环机构的物质仍然存在,讲明偶氮双键比萘环、苯环更易被氧化。随着反响时间的延长,290nm处的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