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O一O年六月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招生对象与学制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质量标准。1知识结构及标准.2能力结构及标准。3素质结构及标准.4毕业要求工作领域及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进程与运行实施。1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2运行实施3考核方式及要求教学条件要求1师资条件2实训条件10编制说明编制的依据适用说明10。3主要特色和亮点新旧课程体系的主要区别10。5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附件:1.国际商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2.国际商务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标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2)学制:三年。专业定位表1国际商务专业定位服务面向涉外经济贸易就业部门国际商务领域第一线的涉外经济贸易企业及相关教育、政府部门就业岗位涉外企业从事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中的销售、制单、报关、商检、运输,以及从事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商务咨询、商务文秘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等工作岗位岗位证书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国际货代员等3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了解当代国际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懂得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涉外企业从事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中的销售、制单、报关、商检、运输,以及从事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商务咨询、商务文秘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等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前,至少获取一个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4人才规格与质量标准知识结构及标准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2)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具有一定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知识;(3)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4)掌握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政策和方法;(5)掌握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备进出口商品销售、货源组织、报关、报检、报运、单证制作、核销、退税等专业知识。(6)达到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4。2能力结构及标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有国际商务操作的基本能力;(2)具有利用各种商务网络平台获取商业信息的能力和Simtrade外贸软件应用能力;(3)具有较强的客户沟通能力、一定的公共关系能力;(4)具有独立或配合他人对国内外客商进行进出口商品的货源组织、销售、报关、报检、报运、单证制作、核销、退税等操作的能力;(5)具有创新精神,自主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3素质结构及标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敬业、创新意识;(2)文化素质。具备必要的哲学、法律、职业道德等人文社科知识,具备必要的写作知识、英语知识和高等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3)业务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专业能力,能够适应本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工作,有一定的商务和财务知识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竞争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的较高业务素质;(4)身心素质.具有强壮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4。4毕业要求(1)成绩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学校对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和各项实训环节,经考核全部合格。(2)技能要求A.具有制作各项外贸单证的能力;B.具有签订外贸合同的能力;C.具备运用外贸函电进行外贸业务活动能力;具有外贸业务海关报关的实务操作能力;具备商品检验申报及商检证书取得的能力;具备国际商务基本操作能力。(3)技能证书的要求A.本专业的学生须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B.本专业的学生须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C.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以上;D.至少获得一个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如获得以下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之一: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国际货代员、助理营销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经理人等(要求证书的扫描或复印件)。工作领域及课程设置本专业确定了6个工作领域,如表2所列。对应6个工作领域确定了10门课程(如表2所列)。表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工作领域及课程设置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外贸业务洽谈寻找客户良好的营销能力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业务洽谈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同订立掌握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起草和合同的审核外贸单证制作外贸单证制作能够根据合同制作汇票、发票、提单等单证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单证审核能够根据合同审核汇票、发票、提单等单证进出口货物报关填制报关单能够根据合同填制报关单海关实务办理报关手续掌握报关流程及手续进出口货物报检填制报检单能够根据合同填制报检单外贸单证实务办理报检手续掌握报检流程及手续国际市场开拓与客户联系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原理与实务、商务策划、网络营销、国际市场营销介绍推广产品或服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分销网具备一定宣传、策划和促销能力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有亲和力,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国际结算与支付选择支付方式能够根据交易情况合理选择支付方式国际金融与结算处理支付单据能够处理各种支付单据信用证的申请开立、审核、使用能够正确使用信用证进行国际货款的收付人才培养模式1.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原则在人才培养中,以培养、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主线,并根据本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的需要,持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2.国际商务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商务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1所示:图1-国际商务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1”即“一个中心",是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提出的“实际、实践、实用”原则为指导,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坚持以培养学生“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为中心,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2”即“两个依托”,是指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既具有“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为目的,一方面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依托,向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平衡“两个依托”,在实践中采取强化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以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创造真实训练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凸显实践性教学.“3”即“三个基础”,是指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一是要有外贸职业素质基础,二是要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基础,三是要有经营管理能力基础,以确保其具有“一个中心”所要求的“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和良好理论素养。3.推行“双证书"制度,践行工学结合推行“双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全面结合。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相衔接,通过选修课的设置增加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兼容性,为学生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提供课程支撑,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7。1课程体系本课程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课程),并将课程分解成项目和任务,以学习型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校企合作构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见图2.图2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理论够用”、“注重实用"作为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课程设计的总体方案是:对于基础课程的优化以实用为主:针对“理论够用”、“注重实用”的原则,通过整合,把一些重复的教学内容合并,删繁就简,减少了原来枯燥无味或无用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有用的系统知识。增加必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更新教学内容,用新的方法和新的理念重新组合知识,使专业结构更加完整、合理。增加技能实训的比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1。理论课程体系构建理论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不断线,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不断线,英语能力培养不断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具体分为如下四个模块:基本素质模块: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认识水平、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培养本专业人才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核心专业课程模块:重点培养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及其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熟练地运用本专业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选修课程:主要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适当兼顾人文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多种技能,使教学工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所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科学的归类分析,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将实践教学内容按照课内分散实训、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5个环节依次展开。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行工学交替,使学生在课程或专业实训上,能够循着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步骤,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胜任工作的职业能力。具体实践教学体系,见图3.

图3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示意图所构建的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及单列实习实训课程5个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引入了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引入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如表3所列。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相关的实习实训项目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道德标准评定社会与道德有坚实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用政治理论审视政治事件高职英语具备用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计算机文化基础国家或山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制表、制图相关操作体育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能训练数学用数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理论应用模拟练习语文有经管类文章的撰写能力专业性文章的写法和模式训练形势与政策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当前时政分析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树立职业发展的观念就业指导讲座专业基本技能课程经济学基础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理论应用模拟练习商务英语具备用英语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英语口语训练、商务英语对话练习电子商务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及运作B2B,B2C,C2C市场调查与预测具备从事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的能力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国际市场营销具备目标市场选择和国际市场开发的能力企业的产品、价格、渠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相关的实习实训项目道和促销策略实战练习推销原理与实务具备将推销知识和市场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能力推销实战练习财经基础知识与技能能用基本的财经业务技能从事市场活动财经知识技能训练管理原理与实务掌握提升管理能力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管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激励方法国际贸易实务(助理)国际商务师国际商务谈判具备商务谈判的基本能力商务谈判的策略和沟通方法海关实务报关员报关单证、报关手续外贸单证实务单证员发票、汇票、提单等单据制作网络营销掌握网络推广与网上交易的基本技能网络推广模拟国际金融与结算国际商务礼仪商务策划能够为各种商务活动进行营销策划商务策划的程序、策略和方法职业拓展课程选修课顶岗实习及单列实习实训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能力理论学习和队列训练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实践教育素质拓展训练ERP综合实训在模拟中训练学生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ERP沙盘对抗训练营销技能综合实训在模拟中训练学生的各项营销技能营销技能沙盘对抗训练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毕业论文设计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相关的实习实训项目顶岗实习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能力职业岗位实操训练本专业按照“三层次六递进"进行系统化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是指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单项实训在课程中通过学习型教学任务进行,综合实训结合实际生产任务进行,顶岗实习结合岗位任务进行;“六递进”是指学生技能培养及角色转换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熟练到精湛、从实训到生产、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员工的递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系统培养动手能的实践教学体系如表4所列.表4系统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综合能力分项技能实践环节开设学期相关证书一二三四五六校内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营销方案及策划V营销员、营销师国际商务谈判实训模拟谈判V国际商务谈判师海关实务实训报关单证、报关手续V报关员外贸单证实训发票、汇票、提单等单据制作V单证员沙盘实训模拟企业环境进行应用性实践V校外实训岗位实践教学活动选派学生到实训基地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在学中做,在做中学V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工作V7。2教学模式1.实施“411”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411”新型教学模式,即四学期社会能力课、商务能力课、专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加上一个学期岗位实践教学,再加上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流程和内容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情境一体化。2.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采取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进一步加大了专业实践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了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流程和内容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情境一体化。在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边实践边学习的的目的。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采用体现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方法,如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顶岗实习法等,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方式,确保实现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等方面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教学方法,辅以多种形式教学,变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法”为“问题驱动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仿真模拟教学法"、“实战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和“做"为中心.教学进程与运行实施8。1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按照认知规律及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次序;根据课程的内容以及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程度,并参照相关行业和规范,确定课程的教学时数,安排课程的开设学期,同时安排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和顶岗实习。国际商务专业学时分配如表5所列,教学进程安排如表6所列。表5国际商务专业学时分配项目学时数百分比(%)教学活动安排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4周18周17周18周14周18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47619。49%154252343600专业基本技能课程52221.38%140722387200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51821。21%567210228800职业拓展课程1064。34%03634360顶岗实习及单列实习实训单列实习实训82033.58%0000280540考试周安排0。5周0。5周0.5周0o5周0.5周总计2442100%350432408432280540表6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安排理论教学周数及课内周学时备注总计理论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4周18周17周18周14周18周职业核心能力1001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64841000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2384308010数学72720405006英语128128044考级07023计算机文化基础5628284考级课程08025经济应用文写作342410211001体育7220522210017形势与政策(84)(60)(24)(1)(1)(1)(1)(1)讲座10018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9)(34)(15)(1)(0.5)(0.5)(005)(0.5)讲座小计476374102111422

专业基本技能课程04014国际市场营销5640164考证10006国际商法28208203010经济学基础563422404008管理原理与实务684820401001财经基础知识与技能6834344,,,,,,04023市场调查与预测684820404004电子商务7236364考证05028商务英语723636404026推销原理与实务3420142小计专业核心技能课程04010国际贸易564016404012国际贸易实务7242304考证04013国际商务谈判724032404021商务策划724032404016海关实务3417172考证04027外贸单证实务6834344考证03023网络营销7236364国际商务礼仪362016201014国际金融与结算3620162小计职业拓展课程选修课1067036222小计

顶岗实习及单列实习实训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安排理论教学周数及课内周学时备注总计理论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4周18周17周18周14周18周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28)(2)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28)(0。5)(0。5)素质拓展训练20201周ERP综合实训80804周专业综合实训1801809周毕业论文(80)(80)(4周)顶岗实习54054018周小计820820总计说明.本专业学生教学总周数:104周,其中军训与入学教育2周,考试7。5周,毕业教育与指导2周(不停课),单位实践18周,修业期间扣除开学、缴费、法定节假日、运动会、寒暑假38周。毕业论文(设计)4周(不停课)。.教学时间结构:教学总课时:250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1025,占40.97%,实践教学1477课时,占59.03%。3.部分专业课程结束后,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加相应技能认证考试。如: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跟单员、报关员、助理营销师等。4.第五学期为专业综合实训,每周20节课.8.2运行实施工学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运行实施中,要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教学运行调度;调配好各类教学资源,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成立以课程负责人为主,校企人员共同参加的课程教学工作组,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1门课程教学任务,形成理论部分以校内教师为主,实践操作以企业教师为主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学机制;建立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8。3考核方式及要求国际商务专业现在已形成多种考试形式和方法并用的新型局面,即卷面考试采用“闭卷”、“开卷”和“开卷闭卷”结合三种类型、采用“课程论文"考试方式和“课题"化考试方式等。同时,针对课程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由校内教师考核;单列实习实训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考核,以校内为主;顶岗实习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考核,以校外为主;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采用“课程考核+职业技能认证”的方式进行考核.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依据是作业、课堂表现、考勤记录等方面.期终考试以笔试、机试、答辩、论文、总结、报告等形式进行,重点在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高职高专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学习结束后,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级测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文管)认证考试。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的考核与评价采用“课程考核+技能认证”的方式。课程整体成绩由课程考核成绩和技能认证成绩两部分汇总得出.课程考核成绩从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考核,考核主要依据提交的成果、论文、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答辩和实操等。技能认证分两种情况:一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可直接参加证书的认证考核,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二是课程结束后,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必须重新考核,直至合格为止.单列实习实训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定,以校内评价为主。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实训成果、平时表现、操作能力、实训报告和态度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给出考核成绩。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以企业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