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森林资源_第1页
第02章森林资源_第2页
第02章森林资源_第3页
第02章森林资源_第4页
第02章森林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02章森林资源第一节森林资源概述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1、森林的概念

2、森林资源的概念3、森林界定标准二、森林资源的作用和效益第二章森林资源

第1页/共54页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样的功能。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成的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森林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储库、蓄水库和能源库,为人类发展提供资源和环境。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一节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第2页/共54页一、森林的概念(续)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不仅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卫生保健、有利国防等作用,也是天然的基因库。——《辞海》P1588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改造)环境,形成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必须从要四个方面理解这个定义的意义:(1)乔木树种为主;(2)具有一定面积;(3)具有一定密度;(4)生态系统整体。第3页/共54页2、森林资源的概念

直接资源:是指林地、林木、林中其他植物、林中野生动物、林中微生物及水体、岩石、矿物等非生物资源。

间接资源:以及由森林所产生的环境、旅游、文化、教育等一系列能为人类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资源综合体。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一节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是森林能够为人类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森林资源分为直接和间接资源。第4页/共54页2、森林资源的概念

2000年1月29日我国颁布的《森林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地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从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的含义比仅指树木的定义要广泛许多。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一节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第5页/共54页3、森林界定标准

国外标准:(1)美国标准:郁闭度0.1以上

(2)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德国、日本等国标准:郁闭度0.2以上

(3)北欧国家标准:每公顷蓄积量达到1M2以上

我国标准:郁闭度+面积郁闭度0.2(含0.2)以上天然林面积达0.1公顷,人工林面积达1亩以上。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一节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第6页/共54页二、森林资源的作用与效益

1、木材产品与林副产品2、经济林产品3、生态环境保护功能4、能源5、旅游、文化

6、生物多样性资源库7、生物量生产8、维护大气平衡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一节森林资源概述

第7页/共54页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一、世界森林简况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

第二章森林资源

第8页/共54页一、世界森林简况

1、数量:面积为5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截止到1993年)。2、分布: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Continue第9页/共54页一、世界森林简况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Continue第10页/共54页一、世界森林简况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第11页/共54页中国森林资源在世界的位置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国家土地面积(万hm2)森林面积(万hm2)森林蓄积(亿m3)森林覆盖率(%)单位蓄积(m3/hm2)人均森林面积(hm2)人均蓄积(m3)世界合计12936003442003837.327.00114.00.672.0中国9602715894112.716.5578.10.139.0日本3646241628.566118.00.223.0美国9136620957247.323118.00.8498.5德国3493104927.930.266.00.1335.3加拿大9215024716286.727116.09.231093.5澳大利亚75440398333.1583.02.33193.5法国5433131117.824136.00.2331.5俄罗斯17100076400807.045106.05.20543.4瑞典4082244426.260107.02.85302.7芬兰3046201117.16685.04.03342.7挪威30698706.22871.02.05144.9巴西8456556601650.967116.03.76425.4印尼1811611567196.164179.00.64109.0印度29732649624.32247.00.082.9新西兰26787474.02853.02.23117.2越南32559789.930119.00.1515.1第12页/共54页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

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1999-2003):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8.21%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每公顷蓄积量:71.2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蓄积量:9.421立方米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Continue第13页/共54页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004-2008

):森林面积:1.954522亿公顷;活立木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每公顷蓄积量:71.2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积:0.15公顷人均蓄积量:11.46立方米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Continue第14页/共54页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历史变化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Continue时期林业用地面积(万hm2)有林地面积(万hm2)活立木蓄积量(万m3)森林覆盖率(%)1949~19608549701973~197612186951978~19812671311528102121984~1988267431246510612.981989~1993262891337011813.921994~1998263301589412516.551999-2003284931749113618.212004-200830378.219333.0145.5420.36林业用地面积和有林地面积:不含港澳台地区第15页/共54页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分布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Continue

长期以来,我国森林资源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以及历史上受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其地理分布极不均衡,即按地域、按流域、按林区都形成了分布不均的格局,人口稠密地区森林较少,偏远地区和山区森林较多,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山地丘陵地带。第16页/共54页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Continue第17页/共54页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Continue第18页/共54页林区所含省区森林面积(万hm2)占全国比重(%)森林蓄积(万m3)占全国比重(%)国有林9省区吉、黑、内蒙古、滇、川、陕、甘、青、新疆7587.349.3667016.066.1其中东北、内蒙古吉、黑、内蒙古3942.125.7317889.631.5西南2省滇、川2617.517.0272986.627.1

南方集体林10省浙、赣、闽、淮、鄂、湘、粤、桂、黔、琼5900.138.4179421.317.8西藏(不含控制线外)西藏408.22.7125337.412.4其他少林10省辽、京、津、沪、冀、晋、苏、鲁、豫、宁夏

1476.79.636789.63.7

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各林区森林资源状况(五五清查94-98)

第19页/共54页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发展变化从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六五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数量快速增加、质量逐步提高、结构趋于合理、体制渐趋完善”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1.森林面积持续增长。2.森林蓄积稳步增加。3.森林质量有所改善。4.林种结构渐趋合理。5.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6.林业发展后劲大。Continue第20页/共54页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一、林地资源结构

二、权属结构

三、林种结构

四、林龄结构

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第二章森林资源

第21页/共54页一、林地资源结构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性清查技术规定》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二类调查,2003年4月),把土地类型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类。其中林地分为八大类(2003年前分为六大类)。这里林地资源是指“林业用地”资源.

Continue第22页/共54页一、林地资源结构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序号一级二级三级1有林地

乔木林

纯林

混交林

红树林

竹林

2疏林地

3灌木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

其它灌木林

4未成林造林地

人工造林未成林林地

封育未成林林地

5苗圃地

6无立木林地

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7宜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8辅助生产林地

Continue第23页/共54页

一.林地资源结构

在我国林业用地共分为8类,其标准如下:(一)有林地

: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0.2,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二)疏林地:附着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0.10-0.19之间的林地。经济林、竹林不划疏林地。

(三)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

(1)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参加森林覆盖率计算灌木林的有关规定执行。

(2)其它灌木林:不属于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

Continue第24页/共54页(四)未成林造林地:指未达到有林地标准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①人工造林未成林林地;②封育未成林林地。

(五)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种质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以及种子加工、储藏等设施用地。

(六)无立木林地:

①采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②火烧迹地: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③其它无立木林地。

(七)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①宜林荒山荒地;

②宜林沙荒地;③其它宜林地。

(八)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和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Continue第25页/共54页

2003年前,我国一类清查中林业用地共分为6类:(一)有林地

(二)疏林地

(三)未成林造林地

(四)灌木林地

(五)苗圃地

(六)无林地

林业用地合计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无林地数量(万hm2)25704.715363.2719.53444.6461.512.35703.7比重(%)100.0059.772.8013.401.7912.322.2全国林业用地各类土地面积

(五五清查)第26页/共54页二、权属结构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权属:

90’s中期以前:分国有,集体。所有权与使用权统一,林地与林木权属统一。

90’s中期以后:林地分国有、集体;林木分国有、集体、个体、其他。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林地与林木权属分离。所有权林地:国有、集体林木: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使用权(经营权)林地: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林木: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据2003年4月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第27页/共54页六五清查全国森林面积、蓄积权属状况

单位:(万hm2)

权属国有林集体林个体合计按土地权属7334.339944.3717278.70比重(%)

42.4557.55100.00

按林木权属7284.986483.583510.1417278.70比重(%)42.1637.5220.32100.00未成林造林地(%)中41.14

非公有制林业成效突显,所有形式和投资结构开始趋向多元化。

第28页/共54页三、森林类别和林种结构森林类别

按照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二个类别。五大林种1、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和木纤维为主要目的的森林。2、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饮料、食用油料、饲料、药材、工业原料、调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3、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4、防护林:以发挥防护效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5、特种用途林:以科学试验、风景、旅游、国防、保护环境、物种资源保存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前三大林种称为商品林,后二大林种称为生态公益林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Continue第29页/共54页各林种面积比重

、蓄积比重变化表(%)

林种五五清查

六五清查

面积比重蓄积比重面积比重蓄积比重用材林

64.671.438.3445.47防护林

13.921.855.0745.57薪炭林

2.90.92.120.46特用林

2.65.94.478.50经济林

13.2

竹林

2.8

合计

100.0

100.0100.0100.0第30页/共54页林种结构图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第31页/共54页四、林龄结构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年龄表示生命体的发育阶段。龄级是整化了的年龄。在我国龄级期限主要有4种,分别为20年、10年、5年和2年。我国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统计中划分了5个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

第32页/共54页四、林龄结构龄组

五五清查六五清查面积比重

蓄积比重

平均M3/hm2

面积比重

蓄积比重

平均M3/hm2合计

100.0

100.078.1

100.0100.084.73

幼龄林36.8

11.1

23.4

33.0810.62中龄林34.3

30.1

69.034.7728.32近熟林11.2

15.0

104.314.0018.56成熟林11.O

23.1

164.512.0124.94过熟林6.7

20.7

242.16.1417.56林分龄组结构变化表Continue第33页/共54页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1、资源类型多

我国地域辽阔,960万km2的国土地理、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复杂多样,形成了我国森林资源类型多的特点。我国5个不同的气候带形成了:

热带雨林、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针叶林与阔叶混交林、

寒温带针叶林

等多种主要的森林类型。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第34页/共54页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2、资源总量多、人均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5年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1990年评估》报告,中国森林资源面积总量排名第5位,林木总蓄积排名第7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约占世界的22%,而森林面积只占世界的3.9%,平均每人的森林面积只有0.112hm2,是世界平均水平0.64hm2的约1/6;人均蓄积量我国为8.6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71.8m3的1/8。六五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面积总量世界排名第5位,林木总蓄积排名第6位。平均每人的森林面积只有0.132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蓄积我国为9.421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Continue第35页/共54页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3、分布不均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省区森林资源较多,华北、中原、西北省区的森林资源分布少,差异极大。4、森林(年龄、林种)结构不合理幼、中龄林多,成过熟林资源少,林分低龄化5、林地生产力低(1)每公顷蓄积生长量低,(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比重小6、人工林多、质量不高

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工林的质量较低。表现:第一是人工造林合格率低,第二是蓄积量低。第二章森林资源--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Continue第36页/共54页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2005年1月《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中指出

森林资源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hm2不足世界平均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m3不足世界平均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37页/共54页森林资源发展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二是分布不均。东部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森林覆盖率为27.12%;西部森林覆盖率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三是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hm2蓄积量只有84.73m3/hm2,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四是经营管理水平有待加强。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比较严重,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林地流失、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可采资源严重不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相当尖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重道远。第38页/共54页第四节森林旅游资源和自然保护区一、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现状二、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三、自然保护区第二章森林资源

第39页/共54页2、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现状森林旅游资源是指以森林为基础的,能够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实现旅游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一、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现状

目前已建成的森林公园有701处(截止到1994年),总经营面积600多万hm2,遍布全国各地

Continue1、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第40页/共54页二、森林旅游资源分类

1.按景观特点分类共分为2类。(1)自然景物型(2)人文景物型2.按地貌特点分类共分为5类

(1)特殊地貌型(2)湖泊型(3)山岳型(4)城郊型(5)滨海型Continue第41页/共54页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重要途径。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

自然保护区是将典型的或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自然遗迹地域划分出的保护地域总称,目的是为了拯救地球上的稀缺资源,避免濒危生物物种、生态系统的灭绝,稳定生物多样性,防止自然文化遗产的进一步破坏,保持人类生存环境条件和生态自然演替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自然保护区Continue第42页/共54页第五节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

一、森林资源总体状况二、森林资源结构三、森林资源变化第二章森林资源

第43页/共54页一、森林资源总体状况

根据2009年的调查结果,

浙江省森林面积601.36(584)万hm2,活立木蓄积量2.4224(1.9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07(57.4)%*,主要特点为:(1)森林覆盖率高,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人均占有量少。(2)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少。(3)经济林、竹林资源丰富,名特产品较多。(4)森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括号内为2004年数据

第二章森林资源--第四节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第44页/共54页二、森林资源结构-林种结构林种面积(万hm2)用材林305.26防护林158.26薪炭林0.72特用林8.38经济林112.52第二章森林资源--第四节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其中竹林面积:78.29Continue第45页/共54页二、森林资源结构-树种结构第二章森林资源--第四节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Continue第46页/共54页二、森林资源结构--林龄结构第二章森林资源--第四节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第47页/共54页三、森林资源变化-面积第二章森林资源--第四节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Continue第48页/共54页三、森林资源变化-活立木蓄积第二章森林资源--第四节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第49页/共54页思考题1.什么是森林?如何理解这一概念?2.森林的主要作用与效益。3.我国“六五”清查调查显示:

我国林业用地2.85亿hm2,占全国面积的29.7%,森林面积1.7亿hm2,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