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老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1课《老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1课《老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1课《老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1课《老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记: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

在我们无意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

请看……杨绛老王

读完这篇课文,根据上节课的梳理,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人道主义的体现是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尊严。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生计,尽可能地照顾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让他有尊严地挣钱;而老王知恩图报,在作者一家最狼狈的时候,不避风险,倾力相助。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1、是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2.对老王的悲酸和感动,也为老王的身体担忧。也暗示作者从直觉出发,隐约感觉老王身上的死亡气息,为后面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心意做铺垫。3.在害怕的心理下,条件反射式地拿钱给老王,也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后看来确实有失礼貌。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想通过“一再追忆”“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来安慰自己,说服自己。

“文革”中,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千奇百怪,花样层出不穷。有一天,钱钟书回家,头发给人剃掉纵横两道,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所谓“怪头”。

不久,杨绛也“恭逢其盛”,受到同样的遭遇:早上她翻译的“黑”稿子《堂·吉诃德》被没收,晚上又给剃成“阴阳头”。

第二天,杨绛戴着假发硬挤上一辆车,进不去,只能站在车门口的阶梯上,比车上的乘客低两个阶层。她有月票,不用买票。可是售票员一眼识破了她的假发,对她大喝一声:“哼!你这黑帮!你也上车?”从此一年之内,杨绛不敢乘车,全靠两条腿走路。

“文革”把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按照“颠倒过来”的原则,文学所原来打扫卫生的临时工小刘当起了领导,负起监督文学所全体“牛鬼蛇神”的重任。杨绛扫厕所,钱钟书扫大院。他们每天不是劳动改造,就是写检查,一切正常的业务活动均被取消。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若干年后,作者才明白,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帮助。这样做貌似对老王好,却让老王始终觉得欠了情。

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希望送一份厚礼表达感激,作者却用给钱的方式,让老王的临终愿望落空。作者为自己对老王的亏欠永远没法弥补而“愧怍”。

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

作者对自己的行为反省和解剖,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杨绛,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写作背景惶()恐肿()胀取缔()塌()败伛()着背骷()髅()攥()着滞()笨愧()怍()荒僻()镶()嵌翳()huánɡzhǒnɡdì明令禁止取消tā塌陷败落yǔ弯kū

lóuzuàn握zhì呆滞笨拙kuì惭愧

xiānɡ字音字形zuòpì荒凉偏僻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请你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走进老王的心灵。走近老王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的人;(5-22段)说明老王是一个

的人。苦命善良研讨探究1、研讨老王之“苦”职业——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生活——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身体——眼睛残疾,

生意受影响。居住——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凄凉艰难的老王逻辑顺序老王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单干勉强谋生,生理的缺陷对他偷蹬三轮车谋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老王收入低,居住条件差,老王的生活“苦”。苦(2)课文第3自然段写老王的生理残疾,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别人如何对待老王?

1、不愿坐他的车;2、叫他“老光棍”;3、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身体之苦:弯腰曲背,瞎眼残年。生活之苦:塌败小屋,三轮为生。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备受轻视。研讨探究2、研讨老王之“善”(1)朗读读课文5---2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老王品质如何?

②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精读课文,填下表事件老王的品质精读课文,填下表事件老王的品质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重感情,讲仁义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知恩必报他需要钱,但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愿意尽义务,非常讲感情,讲仁义,有良心,关心人,老实厚道,善良纯朴,知恩必报。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受人好处,总也不忘,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感谢我善良淳朴的老王时间顺序善②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受人好处,总也不忘,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这件事最令我感动。

因为老王知恩图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最能体现老王心地善良,最能令人感动。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善”,二是“苦”。

这两个方面是什么关系?“苦”烘托“善”。

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与老王的交往思考:作者对老王的友好表现在哪里?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4、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5、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善关爱(人道主义精神)极富爱心

(8)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敲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爬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分析8——22节:老王送香油和鸡蛋。

突出老王病情很严重,已经病入膏肓了,也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内心的悲酸。这一段文字是对老王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8——22节:老王送香油鸡蛋。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我为什么强笑着说?老王病成这样还给我送鸡蛋,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同时也为老王的身体担忧。怀念老王

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

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给钱,本来是一种感谢和关心,可作者为什么说是拿钱“侮辱”他?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本来是一种真心实意的感谢,“我”给他钱,在老王看来就成一种买卖了。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作者认为,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回想起来,作者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作”。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觉得愧怍。假如你是作者,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给你送来香油和鸡蛋时,你哪些地方会比杨绛做得更好?

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呼吁我们: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以善心,这样一来社会就更加发展和文明了。

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不管你幸与不幸,应对人常怀一颗关爱之心!用善良体察善良

用爱心浇灌世界总结:你这样做,的确很善良,很完美,但有些事情只是在事后反思起来,才会觉得欠妥,当时难以想得和做得周到,世上有些事情总会留些遗憾。杨绛是一个善良真诚,有爱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大作家,思想深刻的文人,他本来已经对老王很关照了,在老王死了多年后,回想起与老王交往的点点滴滴,依然会觉得自己对老王关心不够,并把它用质朴的文字记下来,这就是文人的善良。所以我们是在————————赠言读一读记一记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周围的“老王”

角落里的哭泣

城管走后,哭泣的卖红薯老人。

这个在街上卖红薯老人的三轮车链条被城管人员剪断,前轮钢丝被城管踩断。城管干完就走了,他靠着墙哭泣。好心的路人纷纷向老人施出援手,大家帮他把钱收到怀里。人都是很好面子的,这个草民也有面子。他现在不能要面子了,老泪纵横,必是伤心到了绝地。因为,他得吃饭,他是个老人,所以他做不了民工,他也没力气去偷抢。你不让他卖东西也许是对的,那你给他指条活路呀!

王致中17岁,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向往?茫然?……

《生活的旋律》我们的生活被太多假象所蒙骗,以至于缺少了真爱与关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街边的乞讨,都是有组织的集团操纵,为此人们忽略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或许这个也需要我们思考些什么。相依为命别人在上课我们在……放学……这样的教室,这样的课桌,这样的凳子?我们的课桌,我们的床……午餐时刻我们的教室不一样的童年同在一片蓝天下

同在一片蓝天下,她们的孩子长大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你认为应如何对待自己周围的“老王”?

从许多人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关注“老王”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关心和爱护,让他们看到世界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绝望。------用爱的力量,让他们认识世界的美好。------用更多的同情,表现对他们的帮助和尊重。------伸出友谊之手,让他们感受世界充满爱。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MotherTeresa)[1910-1997][南斯拉夫/印度]

拓展延伸: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为他人

请记住: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我们应当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教师寄语: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也不是悲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