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训练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训练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训练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训练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A.A.韩愈B.欧阳修C.王安石D.柳宗元

2.《张中丞传后叙》主要采用的写法来补记许远的事迹()

A.夹叙夹议B.议论C.叙述D.描写

3.苏轼《江城子》的主旨是()

A.思念故乡B.悼念亡妻C.诉说爱情D.哀伤沦落

4.巴金的散文集有()

A.《华盖集》B.《龙.虎.狗》C.《朝花夕拾》D.《闲书》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

6.“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A.《论语》B.《庄子》C.《孟子》D.《左传》

7.“以文为词”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柳永C.苏轼D.周邦彦

8.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A.鼓励生育B.发展生产C.军事扩张D.实行仁政

9.关于《长亭送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长亭送别》一折选自元杂剧《西厢记》

B.《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

C.《长亭送别》的作者是元代大都人

D.《长亭送别》一折的主旨是崔莺莺对张生的绵绵情意

10.《报刘一丈书》中“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A.比喻;B.夸张;C.反语;D.拟人

二、阅读理解(4题)11.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1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叉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粝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依祝勇《黄永厚:冰炭同炉》改编)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12.

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13.

作者撰写本篇寓言的目的是什么?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三、名句默写题(10题)15.洞庭青草,近中秋、__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7.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______________,但寒烟芳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9.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同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0.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1.伤心桥下春波绿,______________。(陆游《沈园二首》)

22.____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23.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4.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四、写作题(2题)25.请以“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6.请以“尊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A

2.A记叙文一般应是以描写叙述为主体,兼有议论。本文虽是记叙文,但写法却与众不同,是叙述与议论并重。作者这样写是因为在叙写中要为许远辩诬,自然形成了这一特点。

3.B

4.B可以用排除法,《华盖集》是鲁迅的杂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闲书》是郁达夫的散文集,《龙.虎.狗》是巴金的散文集。

5.C

6.A“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项“《论语》”,是《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的话。

7.A

8.D

9.D

10.C

11.B

12.苏辙的《六国论》长于气势善于推理具有纵横家的雄辩气派。行文简洁明快纵横捭阖势如破竹。气势充沛雄辩有力但文字的活泼生动与其父苏洵相比似乎稍逊一筹。苏辙的《六国论》长于气势,善于推理,具有纵横家的雄辩气派。行文简洁明快,纵横捭阖,势如破竹。气势充沛,雄辩有力,但文字的活泼生动与其父苏洵相比,似乎稍逊一筹。

13.讽刺统治者的无知(轻信无稽之言)和无能(相信封建迷信)。讽刺统治者的无知(轻信无稽之言)和无能(相信封建迷信)。

14.B

15.更无一点风色更无一点风色

16.宫阙万问都做了土宫阙万问都做了土

17.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空中孤月轮

18.六朝旧事随流水六朝旧事随流水

19.丛菊两开他日泪丛菊两开他日泪

20.剑阁峥嵘而崔嵬剑阁峥嵘而崔嵬

21.曾是惊鸿照影来曾是惊鸿照影来

22.大漠穷秋塞草腓大漠穷秋塞草腓

23.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24.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气萧森

25.说“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26.尊重给人自尊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拿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从卖笔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末了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感谢纽约商,"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崇高道德的一种表现。故事很感人,那位纽约商人是的确令人敬佩的,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尊重别人,不仅可使自己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更可使他人拥有自尊与自信。铅笔推销员事业的成功的起点,仅仅是纽约商人简短的几句话,但正是这买笔的尊重让推销员从乞丐的自卑中解脱出来,自信地踏上崭新的经商之路。可见,尊重他人是重要的,它可以让失望的人们看到光明,自卑的人们找到自信,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英国著名女作家舒拉·布鲁姆的成功得益于教师对她的尊重。她曾回忆老师给她的鼓舞:"永远不要后悔你所做过的任何事,它们全是经验。甚至让你出过丑,那也是宝贵的经验,你因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而更加富有。"尊重他人犹如明灯,为陷入自卑的黑暗中的人们照亮前行的路,犹如蜡烛,点燃失意人的希望之火。相反,不尊重别人,轻则伤害他人的自尊,重则埋没有用之材。油画家凡高不就是生前作品得不到尊重与肯定,郁郁寡欢而死的吗?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应互相尊重。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拥有自己的主权与尊严,强国与弱国应友好相处,平等相待。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