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制度(上)_第1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制度(上)_第2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制度(上)_第3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制度(上)_第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制度(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制度目录目标1.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职责2.1安全机构和人员设置管理程序2.2安全生产承诺书2.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投入3.1安全投入保障制度3.2工伤保险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法律、法规识别与管理制度4.2规章制度的制订制度4.3文件管理制度教育培训5.1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2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3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制度生产设备设施6.1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6.2设备设施检修、维修、验收和保养管理制度6.3生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管理制度6.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6.5电气线路安全管理制度6.6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作业安全7.1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7.2违章行为管理制度7.3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7.4供应商安全管理制度7.5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7.6变更管理制度7.7安全操作牌管理制度7.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8.1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9.1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9.2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职业健康10.1职业健康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应急救援11.1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1.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2.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3.1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机构和人员设置管理程序1目的为确保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生产经营,确保公司的生产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安全机构及人员设置管理。3职责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机构及人员设置。4管理内容4.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即: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上海安全生产条列》规定:公司、单位内员工满300人以上可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本公司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下,故设立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即为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4.1.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的配置应满足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4.1.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中应有公司主要领导及部门领导和安全管理员。

4.1.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审查安全生产工作进展和确定方案,形成会议纪要并存档。4.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设置4.2.1由公司管理层讨论确定发文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安全兼职人员。4.2.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由不低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历),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经安全培训,持安全资格证上岗。4.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职责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组织公司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主动发现事故隐患、监督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等,专门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计划与布置、监督与检查、总结与考核。5相关文件及记录《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清单》《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纪要落实情况反馈表》2安全生产承诺安全生产承诺书为了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保障公司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公司的安全、稳定,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在此,向全体员工和社会郑重承诺:1、贯彻各级政府和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并组织员工学习。2、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并保障其受到严格执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接受政府及安监部门的监督管理,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3、保障安全投入资金的合理提取和使用;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器材;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使用;持续完善安全工艺、设施,改进安全生产条件,努力实现本质安全。4、经常参加公司的安全检查,查找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对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实施有效监测、监控;落实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应急措施;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6、保证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7、

加强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实行监控管理,定期检测,并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优化作业环境,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发放劳动防护津贴。8、坚持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整改落实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各项防范措施,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9、落实安全奖惩,做好绩效考核,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本人将切实履行上述承诺并接受员工和社会的监督。3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目的为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有效控制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与绩效测量的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绩效测量的控制。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批准。3.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评审,考核责任制的执行情况。3.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制定与修订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实施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并负责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沟通。3.4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级管理层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职责权限进行培训。3.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实施本部门相关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沟通、考核。4管理内容4.1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的依据、原则:4.1.1相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1.2各部门的业务职能;4.1.3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4.1.4应覆盖公司各部门及所有岗位;4.1.5安全生产责任应具体、简明、界定清晰并能考核。4.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4.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与签订4.2.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员根据各安全生产职责,每年初组织编制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书,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签订。4.1.2总经理每年初与各部门第一责任人签订部门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4.1.3各部门负责人每年初与所属部门员工签订年度个人安全生产责任书4.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与实施4.2.1总经理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提供资源保证。4.2.2安全部对各级管理层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职责权限进行培训。4.2.2各部门负责人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层层传达,组织学习掌握本部门、本岗位的安全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4.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检查与考核4.3.1各部门制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的计划并保证实施,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通过《本公司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监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程度。4.3.2每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员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各部门安全责任制执行情况予以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4.3.3各部门负责人对所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执行情况予以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4.4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评审修订和更新4.4.1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结果和年度绩效评定情况,确定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进行修订。当出现以下特殊情况时,必须对责任制进行修订。4.4.1.1国家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4.4.1.2公司机构发生变化时;4.4.1.3各部门的业务职能发生变化时;4.4.1.4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发生变化时;4.4.1.5最高管理者认为必要时。4.4.2当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修订时,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4.4.3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后,按《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专门评审,评审方式可以为会议评审、会签评审等,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在管理评审时,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评审。4.4.4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文件并汇编成册,向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进行传达学习。5相关文件5.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5.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3《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5.4《公司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制度》6相关记录6.1《各级管理层安全生产责任制权限培训记录表》6.2《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考核表》6.3《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6.4《文件评审表》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目的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的要求,为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项安全费用的提取以及使用管理。3职责与分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年度安全费用提取计划和使用计划,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督检查。财务部:负责安全费用的提取、支出。安全部:负责安全费用的审批、使用管理。4内容与要求4.1安全费用包括A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资金投入。B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的经费。C安全设施、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安全通讯设施、防触电、防雷设施、防噪声防尘设施等费用。D职业卫生改进、检测费用,员工休息、洗浴设施费用。E应急设备投入和人员组织费用及应急演练费用。F事故隐患整改费用。G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费用。H其它为提高安全状况所需费用。4.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4.3安全生产资金的提取4.3.1由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1月份编制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提取比例按附录标准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4.3.2财务部门按规定比例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台帐,专款专用。4.4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4.4.1使用安全生产专款的部门填写《安全费用审批表》,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提取使用。4.4.2使用安全生产费用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并将费用使用情况逐一填写清单报相关部门存档。4.4.3安全生产费用项目的使用主要部分应将发票(复印件)与安全费用汇总表一并存档。4.5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4.5.1安全生产费用由安全部按年度计划审批,年末编制汇总。4.5.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实施监督检查。4.5.3如较大的安全项目或安全专户资金不足时,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临时追加安全帐户资金,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费用。5相关文件及记录《安全生产法》《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费用台帐》《安全费用审批表》《安全费用汇总表》附录:财企〔2012〕16号《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机械制造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1目的为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工伤保险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员工的工伤事故风险。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工伤保险管理。3职责3.1安全部负责工伤认定和工伤事故管理。3.2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伤保险费用的缴纳和员工工伤保险待遇的结算。同时负责下列资料的收集汇编:保险评估、年费及返还、员工工伤保险的登记资料及劳动合同管理;索赔事件资料及已发出赔偿资料;并对下列费用进行调查评价:保险费用;有保险时的损失费用及无保险时的损失费用。3.3各部门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本部门员工的工伤保险工作。3.4工会应依法维护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对本公司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4内容4.1工伤的界定4.1.1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4.1.2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员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员工有前款第1项、第2项情形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员工有前款第3项情形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4.1.3员工符合本制度第4.1.1条、第4.1.2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a.故意犯罪的。b.醉酒或者吸毒的。c.自残或者自杀的。4.2工伤认定4.2.1凡符合本制度4.1范围内的工伤必须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4.2.2工伤认定应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免冠照片两张。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4)单位工伤证明材料,公安或其他有关部门针对暴力伤害或者抢险救灾等行为受到伤害所作的证明材料和法律文书。5)交通事故处理部门针对交通事故所作的证明材料。6)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7)劳动能力鉴定办公室确认旧伤复发的证明材料。4.3工伤待遇4.3.1凡符合本制度4.1范围内的工伤,并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方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4.3.2工伤治疗应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服务标准范围。4.3.3工伤治愈后,需护理、配置防护等用具的需经劳动保障部门鉴定后方可享受;旧伤复发需治疗的,需经劳动保障部门鉴定同意后方可治疗。4.3.4工伤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规定。4.3.5公司未按规定上报工伤(或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一个月)内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4.4本制度未尽事项以国家相关规定为准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33热线电话进行咨询。5相关文件及记录《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员工保险台账》《受伤员工获赔记录》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法律、法规识别与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定公司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中适用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识别、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渠道,确保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最新版本,提高员工和相关方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控制。3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安全部。负责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确认、培训、传达和监督执行。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负责及时宣贯、遵守与本部门、车间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将有关要求传达给员工和相关方。4内容与要求4.1与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A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B上海市的地方法规和国务院主管部门规章、规程;国家、行业、上海市有关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则、标准及其他要求等;C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D上级机关、执法机关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E国家公约等。4.2获取方法A上级发文、转文;B报刊、杂志登载;C会议获取;D从法律、法规、标准、其他要求发行处获取;E通过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获取;F上网查询;G其他渠道。4.3识别和确认4.3.1安全部根据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及相关部门、单位收集的信息,编制公司通用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作为各部门、单位进行识别和执行的基本依据。4.3.2各部门、车间结合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识别,确认适用本部门、车间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目录、内容。4.4贯彻执行4.4.1安全部将确认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向各相关部门、车间进行培训、传达。4.4.2各部门、车间将本部门、车间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采取会议、宣贯、培训等形式,落实到相应岗位,并传达到相关方。4.4.3各部门、车间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各项活动,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4.4公司通过管理评审、内审或日常监督检查等形式对相关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认。4.5公司安全部至少每半年一次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最新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相关记录《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更新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加强对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的管理,及时制订、评审和修订,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制订、使用、评审和修订。3职责3.1安全部负责组织制订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每年一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符合性评审会议。3.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负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工作,编制评审报告。3.3安全部负责文件的发放。3.4各部门对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进行学习培训,并传达给相关方。4管理内容4.1制订、发布4.1.1安全部组织相关部门制订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送达相关部门征求修改意见。4.1.2安全部根据各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审批稿。4.1.3审批稿经质量安全经理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发布实施。4.2.4安全操作规程的1)正常开、停车操作程序;2)各种操作参数、指标的控制;3)安全注意事项和异常处理方法;4)事故应急处理措施;5)紧急停车操作程序;6)接触化学品的危险性;7)个体安全防护措施。4.2.5公司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4.3评审、修订4.3.1安全分管负责人每年年底组织人员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具体按《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执行。4.3.2将修订稿发放到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形成最终意见稿,报总经理批准执行。4.3.3新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颁发实施后,及时换版并受控。4.3.4对已由新版本代替,或不需使用的文件、资料做好相应登记后进行销毁。4.3.5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3)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发生改变;4)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5)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4.4宣传培训4.4.1安全管理人员和各部门按《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相关文件及记录《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与档案予以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在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中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可获得并使用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档案进行控制。3职责3.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安全文件控制和档案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发放、保管、更改、回收、作废管理。3.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管理文件的评审,并负责外来文件适用性的审核和控制。3.3安全分管负责人负责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的审核。3.4总经理负责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的批准和发布。3.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及档案的管理和控制。4管理内容4.1文件的编号公司代号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代号标准化一级要素代号文件序号规章制度:RCSFT公司代号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代号标准化一级要素代号文件序号公司代号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代号标准化一级要素代号记录序号记录:RCSFTXX公司代号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代号标准化一级要素代号记录序号4.2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4.2.1文件发布前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适宜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作业文件由安全部组织编制小组编制,经质量安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4.2.2文件的发放由安全部负责,并填写《文件发放记录》由收文人签收,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应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同时备案存档。4.2.3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分发号不变,并收回相应旧文件;丢失补发的文件应在原分发号后标注“一补”,并注明已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发放部门做好相应签发记录。4.3文件的受控状况4.3.1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4.3.2受控文件应在文件封面上加盖红色“受控4.3.3“非受控4.3.44.4外来文件的控制外来安全文件与法律法规由质量安全经理审批其适用性并确定发放范围,统一编号,加盖受控章后纳入《受控文件清单》中,控制其发放并跟踪其修订状态,适时对修订或换版文件进行更换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4.5文件的评审4.5.1评审的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年在公司绩效评定时组织评审一次,把结果记录《文件评审表》;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随时组织评审。1)法律、法规发生变化;2)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3)安全生产相关的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4)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时;4.5.2评审组织:文件的评审,本着制订部门组织相评审的原则。4.5.3评审内容1)与法律、法规符合性;2)与企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相适应性;3)与工艺流程和装置变化的相适应性;4)文件之间的相容性和匹配性;4.5.4评审输出1)评审结果作为安全生产制度修订的主要依据之一。2)评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参加评审的人员和审批人。4.6文件的修订4.6.11)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现行文件与之出现冲突,或不能充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2)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3)新装置、新产品投产,现行文件不能覆盖其管理要求;4)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分配职责;5)各级人员素质发生较大变化,文件的要求已经充分转变员工的自觉行动;4.6.24.7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的控制4.74.74.74.8文件与档案的回收、作废与销毁4.8.1安全文件管理人员及时从文件使用场所收回失效和作废文件,加盖“作废4.8.2若因任何原因需保留的作废文件,应在文件封面上加盖“作废留用”印章加以标识并单独保存。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和档案,由相关部门填写《文件(档案)销毁记录》,经质量安全经理批准后,由安全4.9安全档案的归档4.9.1安全档案的范围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含纪要)、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危险源管理台帐、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授权作业指令单、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安全生产奖惩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记录、特种设备管理记录、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记录、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包括安装、运行、维护等)、有关强制性检测检验报告或记录、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风险评价信息、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应急演习信息、技术图纸等。4.9.2归档规定1)收集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的有关档案并及时进行整理;2)每次专项检查完毕将检查记录整理归档,日常检查记录要定期进行整理归档;3)工伤事故处理完毕后及时整理,送档案室归档;4)政府职能部门、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及会议资料在落实执行完毕后进行归档;5)“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完毕后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6)专项整治资料,整治完毕后归档;7)培训教育资料,培训班结束后,将资料理整归档。4.10文件和档案的保存4.10.1所有文件和档案都必须保存电子文档,纸质文档须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4.10.2所有安全类原始文件和档案都由安全管理人员存档管理;4.10.3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和档案上涂改、乱划,确保文件清洁和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4.10.4一般安全档案保存期为二年以上,如涉及员工方面的安全档案的保存期一直为员工离开公司后二年以上。4.11文件和档案的借阅、复制需借阅、复制文件和档案时,经相关部门负责人按规定权限审批后向文件管理人员借阅、复制。借阅文件应在《文件/档案借阅、复制记录》上签字,借阅者应按期归还,复制的受控文件必须由文件管理人员登记编号,并加盖“受控”印章。4.12档案保密、防范加强防范,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注意防止失密、失盗和火灾事故。加强对档案的管理,杜绝腐蚀、潮湿、霉变和虫蛀。5相关文件及记录《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文件清单》《文件发放记录》《文件评审表》《文件更改申请单》《文件(档案)销毁记录》《文件(档案)借阅、复制记录》教育培训安全培训教育制度1目的为增强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3内容与要求3.1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须经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并每年公司级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3.2对各级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提高政策业务水平。3.3凡新入厂的员工必须经过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岗前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新员工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3.4厂级安全教育由安全部负责,并作相关记录--《安全培训记录表》。厂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A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B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D事故应急救援及防范措施;E有关事故案例等。3.5部门级安全培训由各部门负责,并作相关记录--《安全培训记录表》。部门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A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B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C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D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处理;E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F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G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急注意的安全事项;H有关事故案例等。3.6班组级安全培训由各车间按实际情况进行,由安全员或班组长负责,并作相关记录--《安全培训记录表》。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B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C有关事故案例;D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3.7公司员工在厂内调动工作岗位时,接收部门应对其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3.8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3.9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专业培训,有关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3.10脱离岗位(如产假、病假、学习、外借)六个月以上重返岗位的操作人员,由车间负责进行岗位复工安全教育。3.11外来施工人员由安全员负责组织、各部门配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记录在《相关方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教育完成后汇总至安全部。3.12凡到我公司代培、学习、参观人员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配合进行安全教育并记录在《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中,并要指定专人带领,教育完成后汇总至安全部。3.11各部门、车间每年检修期间应对本部门培训需求情况进行识别,填制培训需求计划,并组织实施。4相关记录《安全培训计划表》《安全培训记录表》《安全生产记录卡》《相关方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统计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公司范围从事特种作业的外来人员。3定义3.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3.2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3.3公司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主要包括:3.3.1电工作业;3.3.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3.3.3起重机械作业;3.3.4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3.3.5压力容器操作;3.3.6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3.3.7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的作业。4职责范围4.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需求审核和岗位核定,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并对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指导。4.2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的车间、部门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因生产实际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安全设备部同意,方可变动。4.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各相关部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的教育培训管理。4.4特种作业工作岗位在招聘入职时必须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凡是无特种作业资格证者不得招聘入职。5管理内容5.1特种作业人员基本条件5.1.1年龄满18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5.1.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5.1.3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5.2特殊工种人员的监督与管理5.2.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5.2.2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5.2.3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周围影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设备没有停稳进行检查、修理、焊接、加油、清扫等违章行为。焊工作业(含明火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的设备、设施、物品进行安全保护或隔离,严格遵守公司用电、动火审批程序。5.2.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有缺陷的防护用品用具。5.2.5安装、检修、维修等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技术规程,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残留物,关闭电源,防止遗留事故隐患,因作业疏忽或违章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视情节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追究责任人责任,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5.2.6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期间,发觉视力障碍,反应迟缓,体力不支,血压上升,身体不适等有危及安全作业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任何人不得强行命令或指挥其进行作业。5.2.7特种作业人员在工具缺陷、作业环境不良的生产作业环境,且无可靠防护用品和无可靠防范措施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5.2.8各车间、部门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5.2.9分管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安全员有对违章从事特种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5.2.10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必须建立特殊工种人员档案。5.3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和复审5.3.1各车间部门需要增加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的,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核准后,书面报告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安排培训和考核。5.3.2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期间各车间、部门必须安排其参加脱产培训,受培训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参加考核。5.3.3特种作业人员到期复审和新增特种作业人员的初审,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进行安技培训。培训和考核结束后,将有关培训资料和证件交到安全设备部备案登记。5.3.4外来人员在公司范围内从事特种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定,特种作业监管部门应将本规定落实到外来作业单位和人员,确保安全作业。6.相关文件及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制度1目的为维护公司内部治安秩序,预防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保证安全生产,创造一个稳定、文明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属所有部门和人员。3定义3.1企业安全文化:企业组织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组织内部文化的特征,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通过全员参与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进步。4职责4.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制定企业安全文化方面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制订安全文化建设计划。4.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审批企业安全文化培训管理制度。4.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和评估安全文化培训的实施效果。4.4各级员工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培育活动,认真学习企业安全文化。5内容

5.1安全承诺重伤、重大及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零。5.2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5.2.1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5.2.2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5.2.3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5.2.4接受培训,在与组织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5.2.5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5.2.6安排对安全实践的定期审查;5.2.7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5.3各级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人:

5.3.1界定本部门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5.3.2确保部门安全相关活动均采用了严谨的工作方法;

5.3.3确保部门员工充分理解并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5.3.4鼓励和肯定本部门员工在安全方面的良好态度,注重从差错中学习和获益;5.4每位员工

5.4.1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严谨的方法;

5.4.2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

5.4.3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5.4.4接受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绩效的能力;

5.4.5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5.5实施步骤5.5.1企业领导人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推行者;5.5.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应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体系;5.5.3办公室应发布并宣传企业文化的内容,采取培训教育的方式,发动企业全体成员学习了解;5.5.4安全员应组织成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中实现新旧价值观及文化的碰撞及交替,确立并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5.5.5办公室应将安全文化导入企业文化系统,进行企业形象策划等;5.5.6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组织全体成员(可分部门)进行文化再培训。对比原有企业制度、企业风气及现象中与企业安全文化主旨不符合的,加以修改或重新制定有关的企业管理制度;5.5.7以企业安全文化为指导完善企业文化制度层,将企业安全文化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6.相关文件及记录《安全文化建设实施计划》生产设备设施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过程中“三同时”安全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3定义“三同时”指生产经营单位在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职业健康与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4职责4.1总经理或分管领导负责审查“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革新”项目的初步设计或方案编制;4.2安全员负责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的缺陷。4.3各部门负责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试验验证。5管理内容5.1“三同时”评审5.1.1建设项目设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准备并提供下列资料报安全设备部。a.建设项目名称、工艺流程图、工程选址位置平面图,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程度、职业健康危害以及安全问题的说明书。b.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任务书或建议书。c.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可行性技术论证报告。5.1.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建设项目的报审资料审核后,组织召开“三同时”评审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部门参加。5.1.3在评审会上由设计部门介绍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问题及采取的具体措施。5.1.4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分别就安全、环保、设备等方面做出评审意见。只有全部通过方可进入项目建设。5.2建设项目安全要求5.2.1厂址选择应遵循《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规定。5.2.2厂房的照明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5.2.3主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应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5.2.4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5.2.5厂内休息室、更衣室应设在安全区域,各种操作室、值班室不应设在可能泄漏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区域。5.2.6安全出入口严禁采用转门。厂房、梯子的出入口和人行道,不宜正对车辆、设备运行频繁的地点,否则应设防护装置或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5.2.7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应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3)的规定。5.2.8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等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5.2.9移动梯台应符合:操作平台护栏完好符合规定,斜撑无变形,铰接可靠,防滑措施齐全、完好,轮子的限位、防移动装置完好有效,结构件无松脱、裂纹、扭曲、腐蚀等严重变形,不得有裂纹。5.2.10电气室、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装置、监视装置、灭火装置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电缆穿线孔等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5.2.11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所规定的。5.3建设项目试生产5.3.1需要进行试验的项目,由制定试验方案的部门在试验大纲中同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安全防范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必须在评审会上,向参加试验的部门贯彻落实。5.3.2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试制前,必须要充分了解产品、所用原料的理化性质,采取妥善有效的防范措施,制订应急处理方法,并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和急救用品。5.3.3项目移交设计生产时,必须同时提供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做到同时设计。5.3.4新项目、产品工艺付诸中试、大生产实施前,工艺、图纸、方案等经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论证,由试制、设计、选型负责人详细介绍工艺情况、设计依据、选型理由,论证修改后,经公司总经理批准,方可实施。5.3.5工程项目调试前,应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检查,并明确调试总负责人,由总负责人统一安排,确保设备调试安全。5.3.6工程项目试生产前,由项目负责人召集安全、设备、环保、生产、技术部门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产。5.3.7为减少试产时走不必要的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试产前必须初步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员工培训,必要时进行模拟操作。使全体进入试产人员了解如何操作、如何防范、如何进行应急处理。5.3.8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试制的全过程负责。项目试制总结中必须要有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内容。5.3.9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的设施和技术。5.3“三同时”的验收5.3.1施工组织部门在竣工前,需填写《建设项目安全预验收审批表》负责通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对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预验收。5.3.2验收内容a.项目的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建设项目与之配套的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环保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c.建设项目和运行状况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5.4未经“三同时”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5.5如有必要,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书面报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5.6“三同时”管理相关备案、批复、评审报告等记录由安全员负责整理归档。5.7建设项目如需变更按照《变更管理制度》执行。6相关文件及记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第36号令《变更管理程序》《“三同时”审批表》《建设项目安全预验收审批表》设备设施检修、维修、验收和保养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对公司设备维护检修及保养的管理,规范公司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现场检修、维修、验收和保养。3内容与要求3.1设备维护保养原则3.1.1设备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有计划地组织设备检修,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1.2生产部门在下达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下达设备的检修计划,检查生产计划的同时,检查检修计划。3.2设备在中修、大修前检查3.2.1设备在中修、大修前必须进行一次检查,一般称预检,在修前三个月左右进行,修前检查要列入月度检修计划内,可以结合二级保养工作进行。修后检查要检查下次计划修理时需要修复的缺陷,确定修理内容,为下次修理做好准备。3.2.2设备的清洁。设备的清洁是根据设备的使用条件和环境进行的。清洁工作可结合一、二级保养同时进行,不单独安排计划。3.3检修计划编制和修理工作统计3.3.1按完成时间、进度的安排分年度、月度检修计划3.3.2按修理的程度和内容分:3.3.2.1年度大修理计划(包括年度贵重关键设备的局部大修计划)。3.3.2.2年度中修、二级保养(预防性试验)计划。3.3.3设备年度技术状况的普查设备技术状况的普查鉴定,是编制年度检修计划的重要依据,设备技术状况普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如下:3.3.3.1每年第三季度由生产物流部对全公司设备进行普查。3.3.3.2车间设备的普查,由生产经理负责组织设备员、班组长参加,查清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使用情况。由设备员填写“设备技术状况表”,提出下年度需要修理的设备清单。3.3.4计划的编制3.3.4.1为了保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年度检修计划最迟应当于年前两个月编制完成。3.3.4.2年度检修计划应当包括:年度大修计划(包括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的局部大修)中修、二级保养计划等部分。3.3.4.3生产物流部根据公司设备的普查情况对车间提出下一年度的设备大、中修计划意见并编制二级保养计划。3.3.4.4年度大、中修和二级保养计划编订后,分发各部门及车间征求意见。各部门应当根据下年度的生产计划和各方面情况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3.3.4.5生产物流部根据车间的意见和要求,编制正式的年度设备大修、中修、二级保养计划,并分季度编制计划明细项目和各季度的检修台数和验收要求。3.3.5检修计划的审批3.3.5.1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编制后,中修报生产物流部经理审批,大修报总经理批准,计划批准后,由生产物流部发送各有关部门(生产、计划、财务等)和车间。3.3.5.2车间有能力承担中修和二级保养的,则计划下达到车间,如车间只能承担二级保养而无能力承担中修的,则由生产负责组织外协维修。3.4设备修理的技术准备3.4.1预检:在大修前三个月左右进行,预检内容有:3.4.1.1设备主要精度和性能的检查。3.4.1.2查清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确定修理项目。3.4.1.3电器部分检查。3.4.1.4根据设备磨损情况和资料分析,拆卸分解必要的部件,了解内部情况,确定更换或修复零件,以便编制缺损明细表。3.4.1.5测绘必要的图纸,核对已有修理图册和有关资料。3.4.1.6研究关键零件部件的修理方案。3.4.2复检:在大修时进行,由主修人员和车间设备员参加,对预检作核对和补充。3.4.3编制修理技术准备书在预检后,由设备员编制“修理技术准备书”,其主要依据是设备的历史情况(指历次大中修、事故损坏和改装情况等),修理前的设备技术状况和车间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预检记录等主要内容。3.4.3.1编制缺损件明细。3.4.3.2编制修理方案,包括改装方案和重要零部件修复方案。3.4.3.3编订修理后验收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3.4.3.4其它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修理技术准备书经生产物流部签字后存档。3.5验收和移交3.5.1设备二级保养后的检查验收:二级保养后的检查验收由生产车间设备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填写检修记录。二级保养后应当对所修部位进行检查、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3.5.2设备中修后的检查验收:设备中修后由生产物流部组织设备主修人员,车间负责人、设备员、操作工人参加验收,进行外部质量检查和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技术性能试验,检修部位应当按技术准备书中所规定的内容和项目进行检查,检查部位的主要精度应当能达到最低工艺要求。验收后,由设备员填写设备修理记录,一式二份,送生产物流部、财务部各一份。3.5.3设备大修后的检查验收:设备大修后由生产物流部组织设备主修人员,车间负责人、设备员、操作工人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检修单”一式二份,送生产物流部、财务部各一份。3.5.3.1设备大修后,应当全面恢复原设计能力、技术性能和精度应当达到大修质量标准,配齐安全装置和必要的附件。3.5.3.2对老旧设备和原制造质量较差设备,在保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精度标准。3.5.3.3大修后,应当进行外部检查、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对动力设备应当进行耐温、耐压等必要的技术性能试验。3.5.3.4验收后由设备员将有关的修理资料,收集整理并存档。3.5.3.5验收后三个月内,由于维修质量造成设备故障,由原承修人员负责返修。4相关文件及记录《年度主要设备检修计划表》《月度设备检修计划》《修理技术准备书》《设备检修单》《设备检修汇总表》生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管理制度1目的为杜绝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过程的安全管理。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审批。3.2安全部负责拆除和报废过程中的安全监督。3.3生产物流部负责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的申请及实施,负责组织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拆除计划,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及现场管理工作。3.4拆除工作人员进行主要拆除工作,对本职工作负责。4内容和要求4.1拆除和报废生产设施,由总经理进行审批。4.2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应与需拆除设施的主管部门共同到现场进行对接。4.3在拆除生产设施前,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价。4.4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详细的拆除计划或方案,安全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并办理拆除设施交接手续。4.5拆除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按计划或方案进行。4.6拆除过程中注意事项:4.6.1在拆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进行作业。4.6.2凡需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应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4.6.3拆除时按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禁止同时拆除,不准用挖、掏或推倒的方法拆除,未拆除的部分应保持稳固。4.6.4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4.6.5作业现场必须有安全监护人员。4.7报废4.7.1有毒有害物品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统一回收,登记造册,专人负责管理。4.7.2欲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残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处置。5相关文件及记录《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申请审核单》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1.1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2在全区范围推进特种设备系统性管理工作。1.3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遏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2适用范围公司范围内全部特种设备。3.职责3.1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3.1.1贯彻和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签订《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目标责任书》和《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承诺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计划,并监督落实,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3.1.2根据单位特种设备情况和相关要求配备一个3333.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职责3333333.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职责3333334.内容4.1特种设备档案管理4.1.1使用部门必须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4.1.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做到一台一档,并由安全管理部门统一保管。4.1.3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内容:4.1.3.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资料(或安全检验合格标志)。4.1.3.2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4.1.3.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1.3.4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记录。4.1.3.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4.1.3.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4.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4.2.1每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填写《登记卡》或《注册登记表》,并按规定向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资料,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4.2.2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固定特种设备,均由产权单位向设备使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移动式(或流动式)特种设备,均由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4.2.3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向原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4.3特种设备验收检验及定期检验报验管理4.3.1验收检验及定期检验报验的定义4.3.1.1验收检验是指:特种设备安装过程中或重大维修竣工后,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监督检验。4.3.1.2定期检验是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在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的周期检验。4.3.1.3报验是指:由使用部门或使用部门所委托的安装维修保养单位向设备使用所在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法定检验的行为。4.3.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是申报所属特种设备检验事项的职能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是具体负责人。4.3.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4.3.4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划分序号设备名称特殊情况定期检验(外部检验)1压力容器(固定式)无1次/年2行车无1次/年4.4.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管理4.4.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编制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年度检查计划,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负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4.4.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4.4.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4.4.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要组织力量,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要检查是否存在“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的不良现象和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4.4.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将安全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对不同情况给予奖惩,以起到鼓励和警示作用。4.5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管理4.5.1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4.5.2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4.5.2.1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4.5.2.2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年、月、日、时、分)。4.5.2.3事故设备名称。4.5.2.4事故类别以及事故概况。4.5.2.5人员伤亡、经济损失。4.5.3事故发生部门及有关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向事故调查组提供有关设备及事故的情况,如实回答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并对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负责。4.5.4按有关规定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4.5.5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事故发生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接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措施不放过,以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5相关文件及记录《安全生产法》主席令9届第70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49号《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设备设施验收与报废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维护记录单》《特种设备管理清单》《特种设备仪器仪表清单》电气线路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1.1为了加强公司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公司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1.2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遏制电器线路意外事故的发生。2适用范围公司范围内全部电器线路,也适用外单位来公司施工的单位。3术语3.1临时低压电气线路:因生产、辅助生产、维修的需要,临时引接的、使用电压380V及以下和使用期限不超过三个月的非正式的电气线路;3.2临时线路:因现场的需要,临时拖拉的线路,可能今天安装使用,今天就拆除的线路;3.3临时固定低压线路:因生产、辅助生产、维修的需要,临时引接的、使用电压380V及以下和使用期限超过三个月的非正式的电气线路;4职责4.1分管安全领导:负责审批各部门电器线路及使用电箱(高、低固定线路和低压临时线路)安装申请表;4.2各部门:负责提出使用要求;4.3专业电工:负责配合各部门提出施工方案及安全控制措施;4.4电器设备管理员:对专业电工安装的临时线路进行验收。5申请及使用流程5.1安装临时低压电气线路的申请5.1.1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得敷设和使用临时电气线路。凡因生产、辅助生产或维修急需敷设临时电气线路,应填写“临时电气线路敷设审批表”(见附表);5.1.2由各部门(单位)申请人填写,使用部门领导审核;5.1.3电器设备管理员提出施工方案及安全控制,落实电器安装工作人员(需有所匹配的电器设备操作证);5.1.4分管安全领导签字批准后实施。5.2拖拉临时线路5.2.1各部门(单位)所属的临时线路需由各部门分管工作人员进行每月的线路与设备的检查;5.2.2公司电器管理员每季度进行不定期线路与设备的安全检查;5.2.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通过例行及各类检查来监督各部门临时线路及设备的安全情况;5.2.4使用人员在碰到复杂线路使用时需告知部门领导,提请公司专职电器人员来实施。5.3临时固定低压线路5.3.1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得敷设和使用临时低压电气线路。凡因生产、辅助生产或维修确实急需敷设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