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46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为77.79亿美元,1947年上半年顺差则达59.22亿美元,而造成美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对欧洲国家的贸易。这种现象A.导致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有利于美国扩大欧洲市场C.使欧洲清偿能力日渐增强

D.有利于缓和欧洲社会矛盾参考答案:A为了扩大欧洲市场,必须扶植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自由的、开放的欧洲市场,这正是马歇尔计划的动机之一,所以A项正确。二战后初期,欧洲对美国的贸易逆差现象,使购买力降低,不利于美国扩大欧洲市场;贸易逆差现象使欧洲经济萧条,从而激化欧洲社会矛盾,并使欧洲清偿能力日渐削弱,所以B、C、D三项错误。2.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A.工业化进程加快

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C.洲际间联系加强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参考答案:D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此后,中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其根本目的是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参考答案:D4.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参考答案:C5.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最有可能指的是A.大国沙文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经济全球化趋势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二战后为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国际汇率稳定,美元与黄金相挂钩,各会员国组织的货币与美元相挂钩”,大国沙文主义指政治上的专制,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征是国家干预经济,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70年代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经济危机的冲击的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根据题目中的“一人操纵、粮食有限”,故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出现“一人操纵、粮食有限”,故D项错误。6.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自相矛盾,故均不可信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其观点可信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D.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参考答案:D7.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传唱的革命歌曲的曲谱(部分)。该时期A.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突出的社会矛盾B.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C.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D.开展土地革命是这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参考答案:C材料中给出的关键词主要体现在歌词上,歌词中包含“军阀”“工农……联合”等字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农联合除军阀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时期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帝国主义的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独立领导革命;D选项错误,这一时期之后才是土地革命时期。8.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某一时期开始推行新的对外政策,新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打造国家安全体系,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参加并推动万隆会议胜利召开C.中英关系正常化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参考答案:B该时期的外交出发点是中国国家利益,特点是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分析选项,只有B项符合,万隆会议是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该会议拉近了我国同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关系。A项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体现,加剧了中美对抗;中英关系正常化与周边国家无关;D项是经济组织,本题选B。9.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进行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废井田开阡陌”等,确立起封建统治;近代英国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积极进行工业革命;19世纪末的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无不反映了制度创新对国家崛起的重要性。故答案为C项。A项,和平崛起不符合英国和日本,排除;B项,武力掠夺不符合中国,排除;D项,民主强国不符合秦国,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0.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参考答案:A11.右图为福建莆田市木兰陂水利工程,它的修建不仅抵御了海潮,同时灌溉了大片农田。这一成就的取得与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相关A.青苗法

B.方田均税法C.农田水利法

D.募役法

参考答案:C略12.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义务感:第一,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第二,他们应该维护国家的整体,而不要为维护某一个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部分。”以下关于古罗马法律的评价不符合西塞罗的观点是(

)A.习惯法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未从维护公民利益出发B.《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维护公民利益的表现C.由公民发到万民法体现了维护国家整体的精神D.虽经过不断发展,罗马法仍未实现国民平等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强调“公民的利益”和“国家的整体”两个方面的信息,选项A涉及“公民的利益”,而选项CD则涉及“国家的整体”,而《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表现,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西塞罗的观点13.二战结束的时候,在日本,盟军对其进行民主化改造过裎中,最高司令部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以外科手术的方式清除战时教科书中的军国生义、极端民族主义和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宣传内容。1946年,盟军最高司令部要求日本政府审查新编的历史教科书,保证没有天皇崇拜和军国主义的内容,盟军司令部则有最后审查权。这种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和修正说明了A.历史记忆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生命的一部分

B.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政治进程的一部分

C.一个民族的历史是通过历史教育建构、记忆和传承的

D.历史是一个客观的进程,但历史记忆却是人为的建构

参考答案:B1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了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创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使中国产生了一批资产阶级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参考答案:B15.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演讲中抛出欧洲复兴计划,还提出欢迎苏联参与该计划,条件是苏联要配套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由此可见该计划的最初目的是:A.扶持西欧恢复经济以对抗苏联

B.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C.帮助西欧和苏联战后恢复经济

D.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参考答案:D16.总结概括是复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历史知识表格,下列选项与表格要求完全符合的一项是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国民大革命①十年对峙②抗日战争③解放战争④A.①中共一大召开

②北伐战争

③淞沪会战

④重庆谈判B.①国民会议运动

②遵义会议

③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④三大战役C.①国共合作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论持久战》

④七届二中全会D.①黄埔军校创办

②国民会议运动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开国大典参考答案:C各种时期的中共活动国民会议运动,是在1924年北京政变后,段祺瑞得到各派推举,重掌政权,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宣告成立。此时,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应先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统一与建设。所以不能算中共的活动,所以本题选C。17.俾斯麦设想既能保持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1871年帝国宪法加以定型,最终形成德意志新体制。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B.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C.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专制与民主是两种不能融合的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表明相比普鲁士而言,统一后德国的专制色彩会淡化,故B项错误;“既能保持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表明新体制是适应国情的,故C项正确;由于政治上容克地主的存在,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能得到全面保障,故D项错误。18.右图为1946年12月12日东北解放区邮电管理局发行的《双十二纪念》邮票。以下关于此邮票发行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双十二”事变的发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②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到顶点,民族危机深重③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正在重点进攻东北解放区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内战政策的不满A.①②③①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D考查国共关系。1936年的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全面进攻解放区。内战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当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分析选项,①④符合题意,故应选D。19.雅典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最能说明雅典政治中A.城邦反对无原则中立

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D.民主有时限制自由参考答案:D20.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参考答案:C2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参考答案:D22.《和平法令》宣布:“奉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文中“本政府”是指A.1861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

B.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D.十月革命后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参考答案:D23.美国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攻击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这是因为罗斯福新政A.某些措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B.破坏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C.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放弃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抄袭了《共产党宣言》”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工农的利益,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维护的仍是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D项错误。24.唐代李翱在《复性说》中说,人性本善,圣人凡人,本无差别,只是圣人不惑,不为情欲所累,所以不失本性;而凡人往往溺于情欲,因而丧失本性。凡人只要“妄情灭息”,才能“本性清明”。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

B.发明本心,致良知C.人性本善习远

D.人人皆可以为圣参考答案:考点:宋明理学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凡人要“本性清明”,必须做到“忘情灭息”,可见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精神实质,故A项正确;“发明本心,致良知”是心学求理的方法,与李翱观点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探讨人性本善下圣人凡人的区别,目的是提倡“忘情灭息”,“人性本善习远”只是立论的前提,故C项错误;材料还没上升到“人人皆可以为圣”的高度,故D项错误。答案:A25.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参考答案:B26.古雅典法律规定任何公民都必须参与竞争,拒绝参与者将受惩罚;每个公民必须用一生当中的一年时间担任公众仲裁人的职务。这说明,古雅典民主()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个人自由

C.真正实现了多数人的民主 D.体现了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参考答案:B依据材料可知,雅典公民必须参与竞争,而且个公民必须用一生当中的一年时间担任公众仲裁人的职务,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参与政治,为其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个人自由,故B项正确。

A项说法绝对化,排除。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参与政治,为其服务,不是集体主义的表现,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7.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5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国家495469878895103107110112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21.A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排除法来解答此题,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所以排除④,排除答案B、D。选项A、C的区别在于①②选哪个,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从49个攀升到112个,中国外交打开了全新局面,因此答案A。本题不仅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记忆,是一道难得的好题。28.唐诗“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刀耕火种规模扩大

B.征服自然能力增强

C.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D.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参考答案:C29.会审公廨是1869年出现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谳员),与外方陪审官(领事)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会审公廨制度规定:当事人不用跪堂,还可以聘请律师,证人必须到庭接受双方交叉询问,对被告人不能刑讯逼供等等。据此判断以下关于会审公廨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护了中国司法的自主权利

B.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勾结起来C.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

D.反映出清朝法律已与西方兼容参考答案:C30.恩格斯说,侵略战争给了中国以致命的打击,“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瓦解”。“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和“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恩格斯这段论述主要是A.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的危害B.认为侵略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C.说明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D.强调侵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制度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汉书?食货志上》回答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现了农业怎样的特点?材料二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材料三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3)据材料三,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材料四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汉书?货殖列传》材料五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翦伯赞《秦汉史》(4)据材料四、五,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5)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作用: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特点:精耕细作。(2)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3)原因: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因素:重农抑商政策.(4)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5)“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详解】(1)根据材料“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可知农业技术是代田法和耦犁。根据材料“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可知体现的粮食产量增加;根据材料“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可知体现的是耕地面积的扩大。生产技术的改进是农业精耕细作特点的表现。(2)根据材料“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可知两汉农村市场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根据材料“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可知两汉农村市场发展的原因之二是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根据材料“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可知两汉农村市场发展的原因之三是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根据材料“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知两汉农村市场发展的原因之四是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3)根据材料“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可得出农民生产艰辛;根据材料“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可知自然灾害破坏;根据材料“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可知赋税沉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4)根据材料“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可知丝织业交易量大;根据材料“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可知丝织品质量高;根据材料“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可知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外销。(5)“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这种现象需要从中国自然经济的特征、纺织业的地位、传统思想、相关数据缺乏等因素思考。32.恩格斯这样称道文艺复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艺术的兴起,和古文的复兴,及方言文学一样,也是发源于意大利的,也是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点的。……建筑是一件合作的事业,故不甚能代表个性,但对于民族性及时间性,它却最能表示出来的。……到了中古之时,人民以宗教为人生的依据,以出世为人生的究竟,所以中古的建筑,便以哥特式为最发达。尖形的长窗,矗霄的高塔,纵行的直线,是都有引人向上的效力的。它们都不啻告诫观者说:“你们且忘了低下,望着天上,使你们的灵魂,随着那颤巍巍尖塔,去与上帝接近接近罢!”到了文艺复兴之时,中古的人生观,又渐渐失了势力,人民的希望及目的,有渐渐的由天上移向地上,由世外移归世内,于是宽基厚柱,圆拱低窗的建筑,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选自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二十三世纪的罗吉·培根,……他以为真理的追求,必须从观察物象,和实验物质下手,单单靠了几本古书,是不中用。……所以到了文艺复兴的末年,科学的精神,既已靠了罗吉·培根等的提倡,而日益发达;而研究学术的方法,也已由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而改为由观察和实验下手的归纳法。……但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仍不过是一点萌芽,直到十七世纪以后,科学家才风起云涌的大兴起来。后来又靠了科学的实用,使地球上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选自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三以下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部分人文主义者的言论人物言论洛斯基人们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金钱,我们所有人都充满着获取利润、获取更多的利润的欲望。如果弃绝了这个欲望,一切事业就会完全停止。凡是贪婪者很多的地方,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国家的骨骼和基础。索德里尼难道我们不知道正是贫穷不断地促使人们去犯各种罪行、亵渎神圣?不正是贫穷产生偷盗、盗窃国库、毒害、伪造、掠夺、抢劫、杀人的行为吗?罗伦索·瓦拉还有什么比把一切分给穷人……然后自己去行乞更为荒诞的呢?——摘编自《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论教会和宗教》(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建筑艺术“也是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前后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十七世纪以后科学的实用使地球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的体现。(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共同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原因;概述文艺复兴对近代欧洲发展的作用。参考答案:(1)建筑特点:宽基厚柱,圆拱低窗;原因:吸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佛罗伦萨取得自治逐渐发展为城市共和国;美第奇家族的推动;(2)变化:由演绎法转为观察、实验的归纳法体现:思想上:人们崇拜理性,推动启蒙思想的产生;政治上: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经济上: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3)主张:反对贫穷,肯定了对财富的追求;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们关注现实的物质追求;作用: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权,肯定人性,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详解】(1)建筑特点:根据材料“于是宽基厚柱,圆拱低窗的建筑”。原因:根据材料“艺术的兴起,和古文的复兴,及方言文学一样,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