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爆专项文档_第1页
钻爆专项文档_第2页
钻爆专项文档_第3页
钻爆专项文档_第4页
钻爆专项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z\u292991、编制依据 表2三台阶法分段施爆装药量及火工品消耗统计表(L=2m)5、装药结构炮孔长度为1.1m时:掏槽眼:连续装药;掘进眼:连续装药;周边眼:隔孔装药。炮孔长度为2m时:掏槽眼:连续装药;掘进眼:连续装药;周边眼:采用导爆索加竹片间隔装药方式。6、起爆网路采用一手抓的起爆方式,中间插2发电雷管起爆5.6全断面爆破参数设计全断面爆破炮眼布置图见下图(1)每一循环装药量计算及分配

Q=qV

式中:q——单位炸药消耗量,取q=1.32kg/m³;

V——1个开挖循环进尺爆落岩石总体积,m³;

即:Q=1.32×3.0×105=415.8kg

各炮眼装药量分配如下:每个掏槽眼装药量=0.91×3.106×0.9=2.544kg,折合为12.719卷,采用13卷,掏槽眼中间利用φ89超前探孔作为非装药掏槽眼,增加临空面,减少爆破振动。每个辅助掏槽眼装药量=0.91×3.313×0.9=2.713kg,折合为13.57卷,采用13.5卷;每个辅助眼装药量=0.91×3.0×0.9=2.439kg,折合为12.195卷,采用12卷;每个周边眼装药量=0.91×3.0×0.165=0.447kg,折合为2.236卷,采用2卷;每个底眼装药量=0.91×3.2×0.9=2.621kg,折合为13.1卷,采用13卷;全断面进尺3米装药量序号炮眼类别炮眼数量雷管段位炮眼/药卷炮眼深度单眼装药累计装药量个直径(mm)mkg/孔kg1掏槽眼6142/323.1062.615.62辅助掏槽眼12342/323.3132.732.43辅助眼13542/3232.431.24辅助眼16742/3232.438.45辅助眼19942/3232.445.66辅助眼221142/3232.452.87辅助眼271342/3232.464.88辅助眼301542/3232.4729周边眼561742/2030.422.410底板眼161942/3232.641.6合计217416.86、钻爆施工工艺6.1钻爆作业钻爆作业严格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钻眼前,放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线、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采用风动凿岩机钻眼。在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经验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1、放样布眼钻爆前,测量人员要用红铅油准确绘出开挖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在直线股,可用3-5台激光准直仪控制开挖方向和开挖轮廓线。2、定位开眼钻眼的深度、角度、间距按设计要求确定并符合下列精度要求:=1\*alphabetica掏槽眼—眼口间距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2\*alphabeticb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大于5cm=3\*alphabeticc周边眼—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周边眼外斜率不得大于5cm/m。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4\*alphabeticd内圈炮眼至周边炮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超过2.5m是,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宜采用相同的斜率=5\*alphabetice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并相应的调整装药量,力求除掏槽眼外的所有炮眼底在同一垂面上。3、钻眼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要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一定要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台车下面有专人指挥,以确保周边眼有准确的外插角,尽可能的使两茬炮交界处台阶小于15cm。同时,应根据眼口位置及掌子面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4、清孔装药前,必须用由钢筋弯制的炮钩和小于炮眼直径的高压风管输入高压风将炮眼石屑刮出和吹净。5、装药装药需分片分组按炮眼设计图确定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雷管要“对号入座”。所以炮眼均以泡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6、联结起爆网络起爆网络为复式网络,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联结时要注意:导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各炮眼雷管连接次数相同;引爆管应用黑胶布包扎在离一簇导爆管自由端10cm以上处。网络联好后,要有专人负责检查。7、瞎炮的处理发现瞎炮,应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则切去损坏部分创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应尽量靠近炮眼。如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瞎炮,则应参照《铁路隧道爆破安全规程》有关条款处理。6.2爆破后清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本身具有的支护能力,必须采用少扰动围岩的开挖方法。严格按图纸控制开挖断面,不得欠挖。仅在岩层坚硬完整、抗压强度大于30MPa,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平方米内不大于0.1㎡)可侵入衬砌,侵入深度不得大于5cm;拱、墙角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侧沟应与边墙基础同时开挖,一次挖够。爆破后派专人负责清邦找顶,并即时对开挖面和未衬砌地段进行检查,如发现险情或隐患,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6.3爆破施工技术措施(1)对所有爆破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爆破的重要性及一些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法,以提高操作熟悉程度。(2)选用低爆速、低猛度、低密度、传爆性能好、爆炸威力大的2号岩石硝铵炸药。(3)用不耦合装药结构,爆破不耦合系数为1.3~2.0,但药卷直径不应小于该炸药的临界直径,以保证稳定传爆。(5)控制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必要时采取导爆索起爆间隔装药结构,为克服眼底岩石的夹制作用,可在眼底加强装药。(6)当岩石层理明显时,炮眼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层理面,如节理发育,炮眼应尽量避开节理,以防卡钻和影响爆破效果。6.3盲炮处理(1)经检查确认起爆网路完好时,重新起爆。(2)钻平行孔装药爆破,平行孔距盲炮孔不小于0.3m。(3)用木、竹或其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地将炮孔内填塞物掏出,用药包诱爆。(4)在安全地点外用远距离操纵的风水喷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但须采取措施回收雷管。(5)处理非抗水类炸药的盲炮时,将填塞物掏出,再向孔内注水,使其失效,但须回收雷管。(6)盲炮应在当班处理,当班不能处理或未处理完毕,应将盲炮情况(盲炮数目、炮孔方向、装药数量和起爆药包位置,处理方法和处理意见)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6.4施工作业光面爆破的安全措施1、选用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所要选择分段起爆数和微差间隔时间,使爆破震动降低到最低限度。2、用微差爆破技术,短进尺、弱装药、孔内分段微差延时起爆,减少最大装药量。3、采用高段位控爆技术,尽量减少应力波叠加,降低对周围环境震动影响。4、加强爆破震动监测,根据监测信息及时反馈,调整钻爆参数。5、作好安全防护工作。6、设计专门的爆破领导组织机构。成立爆破小组专职员负责爆破施工。在爆破施工中,加强对爆破人员和爆破器材的管理,严格控制爆破物的保管、贮存、发放和接受程序,确保施工及有关安全。7、加强对爆破器材的管理和规范施工。8、在施工前,对施爆区管,线等进行调查,确定爆破危险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畜、建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受到危害和损失。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的标志,建立警戒线、显示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在危险区入口或附近道路设置标志,并派人看守,防止人员在爆破时进行危险区。9、清除岩石表面的覆盖土及时松散土层后,根据开挖断面,选择炮型炮位,采用钻机钻孔,人工装药堵塞,敷设起爆网络,设置警戒。起爆后炮烟消除后,由指定爆破作业人员先进爆破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拒爆和其他问题后,解除警戒。10、对于爆破后的瞎炮,由施爆人员视现场具体情况及时处理。对于小型炮,可在距瞎炮的最近距离不小于0.6米处另行打眼爆破。爆破后存在个别危石,必须清除后方可进行施工。11、爆破作业时统一指挥:根据施工条件,洞内每日放炮次数,台阶开挖作业循环时间明确规定;警戒要统一行动;多工作面放炮相互影响时,首先要保证齐头掘进的需要,起爆顺序应由里向外,里面的人员未撤出前,外面禁止放炮。

12、爆破时所有的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震动飞石伤害的地点。

13、装药时严禁火种,无关人员和机具等均应撤离到安全地点。周边眼间隔装药,用胶布包扎在竹片上固定牢实。

14、爆破物品必须按照严格的审批制度进行领退;非爆破员不准领、退爆破物品。15、爆破员在加工爆炸物品时,禁止非爆破员参与制作炸药、雷管,加工起爆雷管时雷管和导爆索严禁用牙咬,导爆索必须用利刃切割严禁用榔头锤。

16、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孔和在打眼的同时装药。

17、洞内大断面开挖,雷管段数量、装药量大时,爆破指挥人员应先明确分工,自上而下分区分段装药各负其责,防止混段和漏装,禁止超量装药。

18、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遇有下列情况禁止装药:作业面照明不足;工作面岩面破碎未及时支护;可能有大量涌水的地段;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19、装药完毕,工作面所有的机具、材料撤离,经检查无漏装,炮口堵塞完后进行网络连接(采用簇连),网络连接好后,应专人检查是否合格,经确认连接无误,人员机具已撤至安全地带即可起爆。

20、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21、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22、在每茬炮放炮前必须进行检查每一组雷管是否连接牢固,是否有松动的雷管,施工场地上必须把爆破物品清理干净,退库手续完善。

23、人工运送炸药每人一次运送量不超过20kg或原包装一箱。运送爆破器材前后30m应专人防护,严禁中途逗留。

24、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炸药与雷管应由炸药车运入洞内,车厢应垫胶皮,只准平放一层。必须由押运员人护送,其他人员不得搭乘。运送途中要显示红灯与鸣笛。汽车排气孔应加防火罩。7、隧道钻爆作业质量标准7.1孔位精度要求掏槽钻孔深度误差正负百分之五设计炮孔深度,其它钻孔深度误差正负百分之十设计炮孔深度。掏槽中空孔和掏槽装药孔位置误差为正负5厘米;周边孔位置误差为正负7厘米;其它掘进孔位置误差为正负10厘米。周边孔外插角为3度,误差正负1度,其它钻孔需平行打眼,掏槽打眼误差正负0.5度,其它掘进眼误差为正负1度。实际打眼总数为设计总数的95%及以上。当掌子面存在明显凹凸不平超过1米或者存在明显不垂直时,需先修正平整再行打眼,以达到良好的爆破效果。按设计图装药,必须按起爆顺序起爆雷管“对号入座”,最低要求:外圈眼延时必须大于或等于内圈眼的延时。采用两种以上药卷时,必须分区装药,不得混合。7.2装药与堵塞炮泥要求装药时,需用炮棍将药卷送入炮孔,使药卷接触并捣紧,最大药卷之间空隙不得超过2厘米。特别注意不要弄破导爆管,以避免瞎炮。实际单孔装药量不得超过设计装药量。实际总装药量误差为设计总装药量的正负百分之五。每个炮眼装药后,必须堵塞炮泥,其堵塞长度不小于30厘米。使用非电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时,用簇联联结网路,需注意每束不超过15根。其联结雷管采用双雷管,且必须用同一段雷管。联结长度不小于15厘米,并特别注意使用黑色胶布缠紧扎牢。一般不应采用孔外延时起爆,当雷管段数不足时,确需采用孔外延时起爆时,必须重新做起爆顺序设计。8、铁路工程隧道施工爆破事故应急预案8.1项目部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本系统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项目部决定成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小组由中铁六局项目部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统筹指挥(现场最初应急领导上组)以总部小组为中心开展工作。总部小组以项目经理、项目书记为组长,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及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的领导工作。组长:项目经理、书记副组长:常务副经理副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组员:各部室负责人及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为组员8.2应急救援专业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专业组,各应急救援专业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应急救援专业组为: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伤员救治组、通信联络组、治安保卫组、火灾消防组、调查取证组、技术分析组和善后处理组。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伤员救治组通信联络组治安保卫组火灾消防组调查取证组技术分析组善后处理组8.3现场应急指挥小组重大事故发生后,重大事故现场最初应急领导小组,替代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行使项目部的现场指挥权;项目部最初应急小组的责任在于保证在任何时候接到报警后能立即采取行动,及时正确的应急行动,把事故减至最低点。现场应急指挥小组构架:应急指挥小组现场总指挥:现场行政职务最高的员工应急指挥小组现场副总指挥:现场主管工程师成员: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系统迅速启动,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及应急救援专业组迅速到达指定岗位。8.4职责分工1、项目部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2)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重大事故,统一指挥对重大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3)检查督促现场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产秩序的工作。(4)确定事故的升级、求援,落实接应、配合救援的组织工作。(5)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6)向有关上级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接待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7)根据重大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项目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污染区域实行封闭。(8)、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2、救援专业组分工(1)应急救援组:由安质环保部、工程部和项目部及作业队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项目经理。担负查明危险源,提出应急和补救措施;项目经理负责人员和劳力的调配。(2)后勤保障组:由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和项目部及作业队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物资部长。担负应急车辆、资金的调配以及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任务。(3)伤员救治组:由项目部安质环保部及分部安质人员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安全环保部长。担负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和护送伤员入院医治,取得伤员伤害程度诊断报告、死亡证明等。(4)通信联络组:由工程部人员组成,负责人:工程部长。担负各应急小组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5)治安保卫组:由项目部人员组成,负责人:项目部副经理。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人员疏散。(6)火灾消防组:安质环保部、工程部、物资设备部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安全环保部长。担负前期灭火和协助119疏通道路、治安保卫、人员疏散等任务。(7)调查取证组:由安全环保部、质量部、工程部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安全环保部长。负责搜集事故现场物证、痕迹,测量并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标注现场遗留物的尺寸、位置、特征、名称等。对事故现场全貌、方位、遗留物、致害物、痕迹、尸体、伤害部位等拍照、摄像。收取事故目击者、责任者、相关人员的口述、笔述、笔录及伤亡人员档案,并复制、拍照、建档。对有涂改、灭失可能或以后难以取得的相关证据,应登记封存,事故调查终结后,予以启封送还。(8)技术分析组:由安全环保部、工程部、物资设备部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讲话等相关材料,对有关设备、设施、器具、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物体)、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和中毒的物质、物体)、痕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技术分析、检测和试验,提报事故报告。(9)善后处理组:由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部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导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核定抚恤、丧葬等费用,协调善后处理各项事宜。3、项目部人员分工(1)项目经理:组织指挥全项目部的应急救援工作。(2)项目书记、常务副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3)安全环保部部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4)工程部部长:事故现场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项目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5)安全环保部长、工程部部长、物资设备部部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6)财务部部长和安全环保部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7)物资部部长:负责应急车辆的调配以及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8)项目各作业队长: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启动救援设备、物资。4、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主要职责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在事故升级后积极配合、辅助救援机构的活动。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划定事故现场的范围,组织人员、群众疏散和对危险化学品的隔离防护,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他强制性措施。确定应急救援行动的终止,组织事故现场的恢复,现场恢复包括:现场的检查、检测及事故调查等工作。8.5爆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1、爆破空气冲机波的预防措施(1)采用最优的爆破参数和爆破器材,减少一次爆的起爆药量;(2)进行微差爆破,良好的堵塞,反向起爆,分散装药;(3)在爆破区或保护物附近构筑阻波墙。2、爆破震动的预防措施(1)采用适当的爆破类型;(2)采用能获得最大松动的爆破设计;(3)选用低威力、低爆速的炸药;(4)限制一次爆破的最大用药量;(5)选用适当的单位炸药消耗量;(6)选用适当的装药结构;(7)采用微差爆破技术;(8)应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振沟;(9)调整爆破工程传爆方向;(10)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3、爆破飞石的防护措施(1)为爆区作业人员设置掩体;(2)加强个体防护;(3)在爆源与被保护对象之间设置防护排架,挂钢丝网等以拦截飞石,对被保护对象采取严密的覆盖,以防飞石破坏。4、爆破噪声的防护措施;(1)发放防护用品并加强个体防护;(2)把噪声控制在最低限度。5、早爆的预防措施:(1)杂散电流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