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语文年级高三教师柴福花2001-2002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_第1页
科目语文年级高三教师柴福花2001-2002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_第2页
科目语文年级高三教师柴福花2001-2002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_第3页
科目语文年级高三教师柴福花2001-2002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_第4页
科目语文年级高三教师柴福花2001-2002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目:语文年级:高三教师:柴福花2001—2002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高三复习分项训练(三)——词语辨析考纲要求本考点要求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试卷一般设计2题,分值6分。考生需具备以下能力:1.能根据语境辨析多义词的音义。2.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3.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4.能正确运用虚词,特别是关联词语。考题分析1.1994年全国高考题第3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己守桥七百多个岁月。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跟着效仿起来。答案解析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题眼设在词语的褒贬、词义的大小及程度深浅等方面。A项“岁月”一词一般不与具体数字搭配,只同表示较虚的形容词相配使用,如“漫长的岁月”;B项“染指”是贬义词,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从此句的感情色彩看,用贬义词显然不合适;C项“造诣”一般指“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把“文学造诣很深”用在一名学生身上,是大词小用了。2.1995年全国高考题第3题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A.犹豫逐步化装B.迟疑逐渐化妆C.迟疑逐渐化装D.犹豫逐步化妆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使用。第一句,用“迟疑不决”还是用“犹豫不决”很难决定,因为它们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第二句,“逐步”指“一步一步地”,而“逐渐”指“渐渐”,根据语句上下文,选用“逐步”得体恰当,这样就可以排除B、C了。第三句,“化装”指“假扮”;“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根据语义和语境,当然只能选“化装”一词了,这样就排除了D项。3.1996年全国高考题第4题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_。A.装裁徜徉致使割爱B.承裁徜徊导使舍弃C.装裁徜徊致使舍弃D.承裁徜徉导使割爱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选用。“裁载”是指用运输工具装人或物:“承载”是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两者相比较,“装载”一般讲多用于具体、实在的物或人,但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是用了一个比喻,将生活喻作“扁舟”,所以第一个横线上用“承载”更合适些。“徜徉”和“徘徊”,前者是指安闲自在地步行,突出闲游;后者是指在某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可比喻为犹疑不决。从句子上下文看,第二个横线上要填入的词应强调的是在一处来回不前,而不是闲游,所以恰当的是“徘徊”。“致使”、“导致”这两个词都有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使得的意思。第三个横线上这两个词似乎都还可以。“割爱”是指放弃心爱的东西,多用做婉辞;“舍弃”是丢开、抛弃的意思。在第四个横线上,用“舍弃”、“割爱”似乎也都可以,但从前文的“什么都舍不得撒手”看,我们感到用“舍弃”更好些。4.1997年全国高考题第5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______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在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_,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③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_______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A.延续考察进行B.沿用考察提供C.沿用考查提供D.延续考查进行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填空。“延续”和“沿用”都有承接因袭的意思,前者偏指连续,后者除了承袭外,还有使用的意思。第一句用“沿用”语义更全面、准确,排除A、D。“考察”“考查”都有调查、研究、弄清情况的意思,“考查”侧重表示以一定的标准去检查、衡量:“考察”侧重表示实地调查、深入细致地观察。结合语境,第二句应选“考察”,据此可排除C。另外,第三句选“提供”突出了“儿科大夫”行为的主动性、连续性。5.1999年全国高考题第2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一阵。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虚词的运用,能力层级为D。A项不应用“再”,因为“然后”已介绍了,过渡到了“看了一阵”,用“再”一般表示又一次,动作相连才行。C项中的“得以”是“可以”“能够”之意,与前面的“不能”中“能”重复。D中“进而”是“继续往前、进一步”的意思,文字中不能表示出“进一步”的意思,只是对前面两者的总结。B项选自1989年的现代文阅读,原句是:强调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尽管包括却“超越子社稷和民族”,而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试题稍加整理,变成了“尽管……但”。6.1999年全国高考题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亡图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疾病。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___了。A.窜改驱除融解B.篡改祛除融解C.窜改祛除溶解D.篡改驱除溶解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结合语境准确选用同义或近义词语。能力层级为D。“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窜改”是指改动成语、文件或古书。结合语境,是日本一些人要改动历史,当然选“篡改”了。第二组“祛除”与“驱除”,通过语感就可选“祛除”,一般疾病用“祛除”,对人或物用“驱除”(赶走)。“融解”与“溶解”,“融解”有融化的意思,而“溶解”是化学用语。7.2000年全国高考题第2题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①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的使用。“的”字是一个虚词,在语句中起辅助作用,所以叫助词。在这四句话中,必须用的标准是阅读理解时不影响本义,如果去掉“的”,原来的意思表达不出来,就不能删去。②④句必须加“的”。第②句推断出来的结果是“存在”这一现象,如果去掉的“的”,字,“它们存在”就成了主谓短语作主语,而不是指一种现象了。④句如果去掉“的”字,表达的意思也不全面。①句和③句去掉“的”字,本句的意思不变。8.2000年全国高考题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_____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的作品来的。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隐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同义词的辨析。“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聚集”是聚合,凑在一起。“云集”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有秩序感:而“聚集”随意性大,无序状况多。第一句选“云集”比较恰当。“品位”指物品质量或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如“高品位的蚕丝”“节目的艺术品位较高”。而“品味”指尝试滋味、仔细体味品质和风味等等。前者指艺术作品的档次、水平,后者则侧重欣常、玩味。第二句应选“品位”。“赞叹”指称赞、慨叹。“赞扬”指称赞、表扬。第三句没有表扬的意思,应选“赞叹”。9.2001年全国高考题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位发言人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答案解析答案:D知识总结1.词的分类及其语法特点(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2)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2.同义词等义词——意义相同,运用时一般可以相互替换。近义词——意义相近,有种种细微差别,运用时不可相互替换。3.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4.理解词语的语境义:“语境意义”是指语言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是在固有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意义。语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作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5.复句中的虚词:(1)并列复句: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2)承接复句:……,于是……;……,然后……;……,接着……;……,便……。(3)递进复句:于是(不光,不只)……,而且(还、又)……;尚且……,何况……;别说……,就连(就是)……。(4)选择复句;或者……,或者……;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5)转折复句:虽然……,但是……;……,不过……;……可是(然而、却)……。(6)因果复句:因为……,所以……;既然……,那么……;……,因此……。(7)假设复句:如果(倘若)……,就(那么)……;即使(纵然)……,也……;再……,也……;要是……。(8)条件复句:只要……却,就……;只有(除非)……,才……;无论(任凭)……,都(也)……。相关练习1.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学习社会,无论业余作者_____专业作家都不可忽视,不要以为只要在生活中就自然可以深刻、正确地认识生活____理解生活。这里,有心_____无心,自觉______不自觉,主动_____被动,热情_____不够热情______冷漠,是大不一样的。A.和或或或和和和B.或和和和和和甚或C.和和或或或或或D.或或知知或或甚或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______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_______,______懂得很多好道理,_______未必真有用处,_____正像温室里的花卉似的,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A.如果那么无论都就B.如果那么即使也因为C.因为所以无论都因为D.因为所以即使也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食物的种类、成分、烹调方法及进食习惯,目前都已成为胃癌病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B.当某一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而其他部门一些原来没有显现的薄弱环节,也就相应出现了。C.陈小珊省吃俭用,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阳山县希望工程学校的师生买了一些工具书和学习文具。D.据最新研究成功的动态测转仪测定,强烈的弧圈球的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秒176次,比飞机引擎的转速还快一倍。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____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下列文献资料。②老师____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一家人都很感动。③广大侨胞_____祖国都十分关心。④任何人都可以______领导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A.对于对于对对B.关于对对于对于C.关于对对于对D.对于对于对关于5.依次填入下面几段文字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①姜丽就是不太关心集体,每次班委有事找她帮忙,她总是找借口______。②强权者的贪欲是没有______的,你这次满足了他,他下次会再来。③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是______的,报上去未免太大惊小怪了。A.推托界限微不足道B.推托界线微乎其微C.推脱界线微不足道D.推脱界限微乎其微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什么某些生物的分布______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②到了冬天,某些动物就要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新的______.③红军“四渡赤水”一役,不仅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而且大大地_______了气焰器张的敌人。A.普遍蜕化震动B.广泛蜕化震慑C.普通退化震慑D.广泛退化震动7.句中的代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张春发)冲他嚷道:“咱虽不是一家一姓,可我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老一辈了。”B.我弟弟来信说:“我在部队里很好,首长很关心他。”C.在农村时,我和孙新住在王大娘家里。当时,我对孙新说:“那里就是咱们的家啊!”D.开学以后,老师给自己很大的帮助。8.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词语删除准确的一项是()世间只有能够掌握规律的人,却①不可能有对于任何事情的发展细节都未卜先知的人。因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未曾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没显露的时候,却②是难以觉察的。但是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已经露出了“苗头”了,于是具有科学大脑的人却③有可能从一点苗头推知它的全部。A.却①却②并且于是B.却①因为于是却③C.因为却②但是却③D.却②但是并且却③9.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A.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B.金泳三上台后,宣布禁绝公务员打高尔夫球。数十万公务员收到这样的信息:要么继续打下去,要么丢掉乌纱帽。C.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今年作者作了较大的修改。D.一篇科技小品文写得好坏,不仅取决于它是否运用了众多生动的词语,而且取决于它的语言是否准确地说明了所要说明的事物。10.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工夫罢了。B.文章流畅诚然很好,但主要的还在于内容。C.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惟其如此,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D.遇事要积极思考,进行分析,要想到问题的两面、三面以致多面,一定要避免一点论。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蜡像馆的蜡人都是根据真人制造的,同真人一样高。B.她被报纸捧为“超级明星”,却比从前还是那样勤奋努力。C.事情发生后,刘主任马上同党支部成员研究,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讨论。D.这所医院组成了一个以领导、医生、护生三结合的防治小组,经常深入农村。12.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新近一部国外科幻片,讲述一群疯狂的外星人精心制造了一个______城市。(2)辞旧迎新时刻,你可以用日记梳理躁动的情绪,_______生活的感受。(3)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幻文学的______.A.虚构积淀浸润B.虚拟沉淀浸润C.虚构沉淀滋润D.虚拟积淀滋润1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随着岁月的_____,他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古铜色的面庞,犹如深秋里沟壑纵横的山谷。(2)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______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3)今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同等_____。(4)他说话总是快人快语,______明白,从不拐弯抹角。A.流失法治学历简洁B.流逝法制学历简洁C.流逝法治学力简捷D.流失法制学力简捷14.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不仅直接冲击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_______巨大损失,而且毒化社会风气,助长腐败现象。(2)人口多,资源少,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________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3)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他们_______很高。A.遭受限制情调B.蒙受制约格调C.遭受制约情调D.蒙受限制格调15.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为了解决海地危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多次进行,______,_______,让阿里斯蒂德回国执政。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塞得拉斯和阿里斯蒂德在加佛纳斯岛________了协议。然而时隔不久,海地军方突然_______,阻止美军进驻海地。A.干涉力图签订变卦B.斡旋企图签署翻脸C.斡旋力图签署变卦D.调和力图签订变卦16.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国内市场还有很大潜力,物资储备和外汇储备都比较_____。(2)目前,各地正按中央_____,落实土地承包工作,其间有成功的实践,也有难解的疙瘩。(3)辛勤工作和劳累了这么多年,苏有汉老人感到有_____放松自己,好好轻松休息一下。(4)想想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个人受点______又算得了什么?A.充足部署权力委屈B.充裕布署权利委由C.充裕部署权利委屈D.充足不止权力委曲17.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目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举行隆重大会,_______为抢救两名落水青年而英勇献身的武警战士高玉喜烈士“当代爱民模范”的荣誉称号。(2)安徽省计划在“十五”期间,投资300亿元________穿越省境的高速贯通工程,重点建设7条区域经济干线。(3)张彦平待人是______的,但在执行制度方面却是严格的,不怕亮丑,不怕揭短,更不怕得罪人。A.追认启动宽厚B.追授启动宽厚C.追授起动忠厚D.追认起动忠厚18.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一个时期以来,_______繁体字的现象极其严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2)书写不规范也是一个问题,_______、自造简化字,便是一个例子。(3)这不过是一道常规力学试题,他如果不是______了公式,不会解不出来的。(4)说来也有趣,“道具”一词原本是指僧侣做法事时的法器,现在却______来指演戏时所用的器物。A.误用借用滥用乱用B.乱用误用借用滥用C.滥用乱用误用借用D.借用滥用乱用误用参考答案:1.B.讲析:①处“无论”后只能填“或”。②处必须填“和”。“甚或”表递进,“热情和不够热情”是一层,“冷漠”递进到更高层次。2.B.讲析:“无论”是表无条件的条件复句的关联词,它后面应是表选择或疑问的项,而“懂得好多道理”是一确定的意思,不妥。“即使”表让步假设。3.D讲析:A项滥用关联词“关于”,使句子主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