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统计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课件_第4页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教案主编:钟新联师应来电子教案撰稿:钟新联电子教案主编:钟新联师应来电子教案撰稿:钟新联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第一章概述第四节统计的组织与管理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的含义

(一)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历史包括两个方面:统计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和统计理论发展的历史。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一、统计的含义(一)统计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学是一门统计发展的历史

我国统计实践活动起源于何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周易正义》记载:“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这可谓我国统计之萌芽。两者同时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争论了很长时间。直到19世纪中叶,统计具有数量特征的论点才被确立下来。

从1994年起,我国加强了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融洽。统计工作者正在努力建设一门符合世界统计科学发展方向,包括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自然科学统计学等的全面发展的现代统计学。

统计理论发展史统计实践活动发展史各国因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不一样,其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也不一样

数理统计学派阶段

政治算术学派阶段

“城帮政情”至“国势学派”阶段

代表人是比利时人凯特勒,他把古典概率引进了统计学的研究领域,初步完成了统计学与概率论的结合,使统计方法发生了重大飞跃,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代表人是英国人威廉﹒配第。他主张用数字、重量、尺度来表达客观事实,而且还开始利用朴素的图表等形式来概括和显示数字资料。代表人是德国人康令和阿亨华尔。其特点是“用文字的方法来记述”和“用哲学的观点来论证”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故又称“记述学派”。

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一、统计的含义

(一)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发展我国统计实践活动起源于何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二)统计的涵义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的关系

统计的涵义

统计工作

统计学

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工作结果,即各种统计数据及其相关情况

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科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我国《统计法》第二条中所称的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统计活动的总称。

指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的总称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一、统计的含义

(二)统计的涵义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的关系统计的涵义统计

政府及时提供统计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一项服务内容,也是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朝向绩效和贡献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信息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的基本职能。统计信息是市场信息的主体,其他信息将压缩成统计信息,以简明、快捷方式出现,以满足市场主体的需要。统计部门要系统地采集、处理、传输、存贮和提供大量的以数据描述为基础的统计信息,并对现象未来的数量特征进行科学的预测,为统计咨询服务。

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二、统计的职能政府及时提供统计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

统计是一门充满灵性和引人入胜的学问,学会把统计信息转化为知识,能从看似枯燥乏味的数据中找到新商机。

统计的咨询职能是指利用已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与对策方案。

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二、统计的职能(二)咨询职能统计的咨询职能是指利用已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

有些统计数据有点水分,并不是统计自身的问题。假若每个公民多一点统计意识、每个单位能遵纪守法,不弄虚作假、每个党政干部能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不干扰统计,统计工作会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三)监督职能统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为了满足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的检查、监督和预警,以促使经济、科技和社会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可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决定着统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效果。要提高对统计监督作用的认识,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有效地实施监督,自觉与多报、少报、瞒报、漏报或捏造统计数据的非法行为作斗争。

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二、统计的职能有些统计数据有点水分,并不是统计自身的问题。假若每个公民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对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来反映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性。

统计用数据说话,不是无中生有,得出的认识结论是有方法依据和信息支持的,比起单纯的理论说教,能给人以更具体、更实在的感受。对不能量化的现象所进行的研究不是统计研究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统计是从整体上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把握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着眼点总是放在宏观大势的把握上。统计学能给人战略的眼光,是使人聪明的技术

数学可以撇开现象的具体内容而进行纯数字研究,统计研究则必须与现象的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研究具体事物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

数量性

具体性

总体性

基本特点

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三、统计的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现象的数量,它能使我们具体认识现象的质;统计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能使我们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随时对现象的发展过程进行调控,避免工作的失误。统计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能表现现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参考答案:

为什么说“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思考题:?第一节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参考答案:为什么说“数量性”是统计学思考题: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一、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过程是对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认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过程。

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一、统计工作过程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一、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工作的准备阶段(前期工程)统计各环节虽然有先后之分,但彼此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实践中,统计各环节的工作也是常常交叉进行的。

统计设计

统计分析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定性认识

是统计工作的理性认识阶段,是统计工作的决定性环节,可得出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结论

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认识社会的起点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定性认识

定量认识

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一、统计工作过程统计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的个体单位进行观察与研究,以消除个体单位的偶然性差异,使现象的数量表现显示出必然状态和本质特征来对统计调查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资料经整理汇总后,可以计算出说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等综合指标,应用这些综合指标对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根据现象总体的内在特征和统计研究的目的,按一定标志把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或不同性质的组。通过分组,实现“相同者合并,不同者分开”

归纳法

推断法

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以一定的可靠程度作保证,根据样本的数量特征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

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

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因为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存在着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是诸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总体各单位间不存在差异,就无须进行统计研究了;如果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事先已知的条件确定了的,也就用不着研究统计方法了。正因为现象存着差异性,且又具有不确定性,才有必要进行统计研究。因此,如果只调查研究其中几个或少数单位,其结论必然具有偶然性或特殊性,就难以说明总体的基本特征。只有对现象足够多的单位进行综合调查与研究,才能消除个体单位的偶然因素或特殊因素的不正常影响,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结论。

参考答案:

统计为什么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思考题:?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参考答案:统计为什么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思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一)统计总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性质相同的许多个体单位所构成的整体,简称为总体。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二)总体单位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基本单位,它是各项统计资料最原始的承担者。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即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的,范围有大有小,总体有可能转化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体也有可能转化为总体。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三)统计总体的特征

总体的特征

同质性

差异性

大量性

要求构成总体的单位数必须足够多,而且是有限的、可数的

总体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的基本单位所组成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基础,是统计研究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统计汇总和综合分析就没有任何意义

在同质条件下,要求组成总体的各单位在其它方面的表现必须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二、标志与指标(一)标志与标志表现标志表现它是标志在总体单位上的具体体现。一个完整的标志应该包括标志名称和标志表现两个方面2标志反映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每个总体单位有许多标志,每个标志是从某特定方面来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

1标志的分类

3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二、标志与指标(一)标志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二、标志与指标(一)标志与标志表现

标志

判别:总体各单位的标志表现能否用数量计量

按标志的性

质不同分

按标志的变异情况分品质标志

数量标示

判别:总体各单位的标志表现是否完全相同

统计所研究的是可变标志还是不变标志?不变标志

可变标志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二、标志与指标(一)标志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二、标志与指标(二)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某种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它表明现象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综合数量表现统计指标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组成1统计指标被形象地称为“统计的语言”。它是统计工作的中心问题之一

2统计指标的特征:可量性综合性具体性123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二、标志与指标(二)统计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必须可量,而标志未必都可量。凡品质标志均不可量。(2)指标是用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3)指标具有综合性,它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差异综合;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它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指标数值均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或计算而来,且指标数值的大小受各单位标志值大小及其变化的影响。(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的变换关系,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总体与总体单位有可能发生变化,由此,指标和标志也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参考答案:

指标与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思考题:?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参考答案:指标与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思考题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三、变异和变量(一)变异

变异就是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具体表现之差异。正是因为总位单位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才需要通过统计研究来发现现象变化的原因、趋势和规律。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三、变异和变量(一)变异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三、变异和变量(二)变量变量就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或同名指标。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不连续变量又称离散变量它是指变量值只能取整数的变量,相邻两个整数之间不可能有小数连接

2连续变量它是指变量在其取值范围内可取任意值,且任意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有无限多个具体值,不能一一列举1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三、变异和变量(二)变量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中常用基本概念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总体单位

标志

统计指标

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

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

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

统计总体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中常用基本概念的关系可企事业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乡镇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第四节统计的组织与管理

一、统计的组织《统计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统计机构是从事统计调查、统计数据加工整理、统计分析预测、统计信息咨询和协调管理等活动的组织。

我国的统计机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基层组织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省(市、自治区)地(市、州)县统计局统一规定全国性统计工作、制度、方法;制定全国性统计报表;管理全国性基本数字等业务上受县级统计机构的指导,并完成相关的统计工作完成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统计任务,组织领导本地区的统计工作业务上受国家统计局和同级地方政府统计机关的指导;保证完成国家和本部门规定的工作任务业务上受所在地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并完成本单位的各项统计工作企事业统计机乡镇统计机构第四节统计的组织与管理一、统二、统计的管理《统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四节统计的组织与管理

二、统计的管理《统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家三、统计的法制广泛深入地学习和宣传《统计法》,认真贯彻实施《统计法》,发挥统计法制在统计工作中的引导、规范和保护作用,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实行统计法治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统计事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统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统计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任务和职能,规范了统计活动,完善了统计法律制度,使统计工作有法可依1实行统计法治有利于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实行统计法治,有利于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责任4第四节统计的组织与管理

三、统计的法制广泛深入地学习和宣传《统计第一节统计设计第二节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一节统计设计第二节统计调查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一节统计设计一、统计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环节进行的通盘考虑和全面安排。

统计设计须根据各时期政治经济任务的需要,确定统计调查的目的、研究的具体对象,规定反映这一对象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分组体系等。该环节的工作是统计工作的准备阶段,尚属设计研究。一方面,要从理论上弄清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及具体的统计内容;另一方面,从实践上弄清调查研究的可行性,特别是影响力大的调查活动更应如此,力求统计设计可行、适用和符合客观实际,在此基础上再写出统计设计总方案。第一节统计设计一、统计设计的概念和意义统计设第一节统计设计二、统计设计的原则和种类(一)统计设计的原则1目的明确,主次分明

2设计要完善、协调,但不能阻碍再认识3防止主观片面性,兼顾全面系统性,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4设计要有预见性,并兼顾需要与可能,可操作性强第一节统计设计二、统计设计的原则和种类(一)统计设计第一节统计设计二、统计设计的原则和种类(二)统计设计的种类统计设计

是以统计研究对象为一整体,对整个统计工作进行的全面设计

按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范围的不同分按所包括的工作阶段不同分按包括的时期长短不同分整体设计

专项设计短期设计

长期设计中期设计全阶段设计单阶段设计一般为五年以上的统计设计

对统计工作的某一方面所进行的考虑和安排一般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统计设计

对研究对象某一部分所进行的设计

对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所进行的通盘考虑和全面安排一般为一年或年度内的统计设计

第一节统计设计二、统计设计的原则和种类(二)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一)统计指标的设计统计指标是统计的语言。设计统计指标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指标数值,以更好地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一)统计指标的设计统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一)统计指标的设计

1.设置统计指标的要求1指标反映的总体特征、概念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2指标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和范围3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5有利于统计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制度的贯彻执行4指标要有确切的计量单位

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一)统计指标的设计1.设置统计指标第一节统计设计统计指标

所反映的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客观存在的总体数量特征

所反映的是某种行为的数量特征

实体指标行为指标

可以通过实际度量或计数来取值的、具有具体性和客观性的指标

反映现象的总体规模大小、总水平高低的指标

指不可能或难以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而只能凭人们的主观估计、评价取值的指标

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标

反映现象一般水平的指标

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量

反映工作质量、速度、效率和一般水平等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分按其数据依据不同分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分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总量指标客观指标主观指标2.统计指标的分类

三、统计设计的内容第一节统计设计所反映的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客观存在

任何一个指标体系都是由若干个有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而该指标体系本身又可能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1.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指标体系是若干个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整体,用以说明现象总体各方面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2.建立指标体系的要求

一个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一个特定方面的功能2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1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3.指标体系的形式加法模式

指标体系数值=

各个相关指标数值之和

比较简单的形式乘法模式指标体系数值=

各个相关指标数值之积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4.设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全局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可比性原则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科技技术指标体系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的内容(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体系宏观指标体系微观指标体系

5.指标体系的分类

按反映范围的不同分按反映内容的不同分按作用的不同分基本指标体系专题指标体系

反映全国范围内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指标体系

反映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指标体系

反映基层单位运行和经营状况的指标体系

指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为中心,反映社会状态的指标体系

指由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变化情况的指标体系

指反映某个专门社会经济问题的指标体系

科技技术国民经济社会指标体系第一节统计设计三、统计设计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了解社会的起点、认识社会的源泉,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统计资料

原始资料

直接向调查单位搜集的、未经任何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次级资料资料本身是已经加工整理过的、能说明总体现象的资料

任何次级资料都是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得到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搜集原始资料。

第二节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统计调查(二)统计调查的要求统计调查的要求

准确性

指搜集的资料必须客观、真实、可靠。它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及时性

指调查资料的时效性,反映客观事物的灵敏性,传递资料的快捷性全面性

指搜集的资料必须全面完整,把应当调查的单位及其项目的资料毫无遗漏地进行调查,做到数字与情况相结合,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以上要求是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在每一次统计调查中,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清轻重缓急,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应以“准”为基础,力求“准”中求“快”,“准”中求“全”,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取得准确、及时和全面的统计资料。第二节统计调查(二)统计调查的要求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部门统计调查

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二、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大小分按调查任务的不同分

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分

统计报表专门调查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时点资料一般采用一次性调查还是经常性调查?各种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及不同的实施条件。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应根据调查任务、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等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地灵活运用多种调查方式方法,以便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准确的资料,取得良好的调查效果。

部门统计调查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二

利用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的问卷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程序:第一,设计问卷;第二,发放问卷;第三,回收问卷

第二节统计调查三、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个别询问法

开调查会法

直接观察法

报告法采访法问卷法

调查人员亲临现场直接观察、计数、测量,以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以各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由负责报送资料的单位按有关规定和隶属关系,逐级向上提供统计资料的方法

由调查人员对被调查者逐项询问取得资料的方法

是通过邀请熟悉情况的人员座谈来取得资料的方法利用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的问卷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第二第二节统计调查四、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是一项统计调查工作计划。它没有统一的格式,内容的简繁也不一。但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第二节统计调查四、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

有关调查工作的具体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调查人员的组织;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资料的传递方式;提供和公布调查成果的时间安排;调查方案的下达、调查试点和其他工作等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拟定调查内容和调查表拟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目的就是通过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调查目的,才能确定具体的调查任务,即确定向谁调查,搜集什么资料,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进行调查等一系列问题调查对象调查单位

填报单位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

是调查对象中进行标志登记的个别单位

负责向统计机关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

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不一致的

是向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登记的各种标志,即在调查过程中对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登记的项目调查内容

调查表

单一表

一览表

一张调查表上只能登记一个调查单位的有关内容的调查表

一张表上能登记多个调查单位有关情况的调查表调查时间调查期限

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指搜集统计数据的起止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有关调查工作的具体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工作的领导机

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有:人口、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普查。前四者每隔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0、3、5、7的年份进行;后者每隔5年调查一次,每逢1、6的年份进行。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以搜集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总量的资料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普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1普查是一次性调查,时间性强2普查是全面性调查,搜集的资料全面、系统、准确3普查的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投入多普查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1普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普查应遵循的原则1规定统一的普查时间(标准时点)

2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普查资料的登记工作,以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4普查应保持一定的周期性,以便于与历史资料进行动态对比与分析,掌握调查对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3普查项目统一规定

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项目只有6项;第二次增加了三项;第三次增加到19项;第四次有21项;第五次达到28项。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普查的组织形式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一定的调查表,由报告单位填报。如物资库存普查就是采用了这种形式2

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专门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的调查登记。如人口普查就是采取这种形式1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普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它是按随机原则从现象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样本指标去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方法1

2抽样调查的特点随机性推断性误差性123

3抽样调查的优势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1234

随机抽样是否就是随意抽样?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这是它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的显著区别

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二)抽样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它是根据统计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典型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典型调查典型调查的特点1典型调查是非全面调查

2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的意识地选取的,这就要求被选取的单位在总体所研究的特征中具有代表性4典型调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断总体3典型调查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

典型单位的选取是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典型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典型调查

在下述情况下,典型调查可以进行推断总体:一是总体中各单位的差异很小,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二是总体单位之间差异虽然很大,但通过“划类选典”,可以根据各类典型单位的数据资料以及各类型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中所占比重推算总体的指标数值。参考答案:

典型调查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推断总体?思考题:?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典型调查发放调查表个别访问开调查会典型调查的方式典型调查的方法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典型调查典型调查的方式方法

典型调查的方式方法

“解剖麻雀”式“划类选典”式

选择个别具有代表性的单位,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观察总体的一般特征、基本情况和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揭示同类现象的共性

先将总体按与调查目的和任务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类,然后在各类型中选取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选择个别具有代表性的单位,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观察总体的一般特征、基本情况和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揭示同类现象的共性发放调查表个别访问开调查会典型调查典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四)重点调查重点调查它是从研究现象的总体中,选择若干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重点单位是指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这些重点单位的数目虽然只是少数,但在总体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四)重点调查重点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四)重点调查重点调查的特点1重点调查是非全面调查

2重点单位的选择着眼于各单位的有关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比重大的单位才有资格被选取4重点调查的单位数少,调查项目多3重点调查主要用来了解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的选择是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四)重点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五)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它是依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报表内容、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第二节统计调查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五)统计报表统国家统计报表业务部门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的种类统计报表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制发,用以反映全国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适应本部门业务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专业统计报表,在本系统内施行,用来搜集与本部门有关的业务技术资料,作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的补充是根据地方特点而补充规定的地区性统计报表,为本地区的管理及经济发展服务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按填报单位的性质不同分

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分

按报送方式不同基层统计报表综合统计报表电讯报表邮寄报表指由基层企事业单位填报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报表,是国民经济基本统计资料的基础是指由各地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基层报表逐级汇总、综合填报的统计报表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除年报外,其他都属于定期报表是通过电话、电报、传真和网络等方式报送资料的报表。日报和旬报往往要求快报,经常采用电讯方式报送是通过邮局报送资料的报表国家统计报表业务部门地方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的种类统由国第二节统计调查案例

某工业企业为了解本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职工的业务技术等的学习,于2004年2月20日向所属各车间、职能科室发放了调查表,要求填报2003年底的所有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工种、技术等级和现有文化程度等6个项目。(1)上述统计调查按不同的分类分别属于什么调查?(2)此项调查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分别是什么?问题答案第二节统计调查案例某工业企业为了解本企业职工的文第二节统计调查案例答案因调查目的是“为了解本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并“向所属各车间、职能科室发放了调查表”,“要求填报2003年底的所有职工的……”,由此可知:(1)按调查的组织方式分,属于“统计报表”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属于全面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属于一次性调查;按调查任务不同分,属于“部门调查”;按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分,属于报告法。(2)调查研究对象是本企业的所有职工,调查单位是每一个职工,填报单位是各车间或职能科室。第二节统计调查案例答案因调查目的是“为了解第二节统计调查专门调查与统计报表有何主要区别?思考题:?第二节统计调查专门调查与统计报表有何主要区别?第二节统计调查参考答案

第二节统计调查参考答案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第二节统计分组第三章统计整理第四节次数分布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第二节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统计整理。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综合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数字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主要是对统计调查阶段所得的原始资料的加工整理,广义上的统计整理还包括了对次级资料的再整理。只有通过统计整理,才能显示现象总体的全貌及其数量特征,为统计分析提供科学依据。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统计资料审核是统计整理的前提,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汇总计算是统计整理的中心,统计图表是统计整理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二、统计整理的步骤1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2根据统计整理方案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分组4

将汇总的结果编制统计图表3对经过统计分组的资料进行汇总和计算

资料审核是统计整理的前提,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汇总计指应调查的所有单位的资料是否都包括在内,所有要调查的项目内容是否齐全指所有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按规定时间上报,未按时上报或未上报的原因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三、调查资料的审核与订正(一)调查资料的审核调查资料的审核

根据调查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检查各项目的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答案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等

计算检查法

逻辑检查法检查调查表中各项数字的计算方法、口径和结果有无差错,数字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否正确等

为什么要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准确性审核

完整性审核

及时性审核指应调查的所有单位的资料是否都包括指所有被调查单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三、调查资料的审核与订正(二)调查资料的订正

通过上述审核,如果发现有不正确或可疑之处,则应区分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对可疑之处或无法代为更正的错误应通报原单位复查更正2对于可以肯定的一般性错误,可代为更正,并向所属单位核对和通报1如果发现的错误估计在其他单位也可能发生,则应将错误通报尚未报送资料的单位,以免发生类似错误3对于严重的错误,应返还重新填报,并查明发生错误的原因,若是因某些不正之风引起的错误,应追究当事人的相应责任4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三、调查资料的审核与订正(二)调查资第二节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一)统计分组

它是根据被研究现象的内在特征和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一定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或不同性质的组。总体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称为“组”,每一个组可看成是一个范围较小的“总体”。可见,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一个“大总体”划分成若干个“小总体”;对总体单位而言则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单位合并到一个组中。

第二节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一)统计分组第二节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1划分现象的类型

2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二)统计分组第二节统计分组

二、统计分组方法

(一)正确选择分组标志1.分组标志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的依据和标准。2.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2要选择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的分组标志3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选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一经选定,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差异,而将总体在其它标志下的差异掩盖起来了。分组标志选择不当,既无法显示现象的本质特征,还会把性质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第二节统计分组二、统计分组方法(一)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第二节统计分组

二、统计分组方法(二)正确划分各组界限划分各组界限即按选定的标志将所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组,并确定各组之间的界限。按品质标志分组

它是按反映现象的属性、性质的标志进行的分组,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类型。这种分组一般比较容易;对于复杂现象,其分组界限不易划分时,宜制订具体的分类标准,按分类标准分组。

按数量标志分组

它是按反映现象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依据,并在数量标志变动范围内划定各组的界限,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按数量标志分组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组数划分多少为宜;各组之间的界限如何确定。

第二节统计分组二、统计分组方法(二)正确划分各组界限第二节统计分组

三、统计分组体系分组体系,就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联系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分组而形成的体系。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两种:(一)平行分组体系简单分组简单分组就是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如人口按性别分组、或按年龄等进行的分组都属于简单分组。它只能说明现象在某一方面的状况

平行分组体系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同一总体的简单分组进行平行排列而形成的分组体系。平行分组体系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总体的特征。例:某校学生按性别、年龄、民族等标志同时进行简单分组而形成的平行分组体系为:性别年龄(岁)民族

女16—1818—2020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第二节统计分组三、统计分组体系分组体系,就是第二节统计分组

三、统计分组体系(二)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的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体系是由反映同一总体的复合分组所形成的分组体系第二节统计分组三、统计分组体系(二)复合分组体系复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一、统计汇总

(一)统计汇总统计汇总就是将统计调查的资料经过检查审核和科学分组后进行的归类、汇总,并计算各组单位数和各组标志值、总体单位总数和总体标志总量等。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一、统计汇总(一)统计汇总(二)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按照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统计资料的一种组织形式,也称分级汇总优缺点概念

优点:便于就地查对调查资料,及时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缺点:汇总的中间环节多,反复转录资料时发生登记性误差的可能性较大,费时,时效性不强优点:时效性强,便于采用机械汇总和电子计算机汇总,汇总结果准确,减少了基层单位逐级汇总的工作量缺点:原始资料如有差错,不能就地更正,汇总的资料不能及时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

逐级汇总集中汇总综合汇总会审汇编优缺点概念

优缺点概念

优缺点概念

将各地区、各部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统计资料实行逐级汇总,同时又将全部原始资料实行集中汇总优点:可以发挥前两种汇总方式的优点缺点:这种汇总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大由上级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所属单位的统计人员自带报表和有关资料,集中到综合汇总单位,分工协作,共同会审,并汇总和编制综合报表的汇总形式优点:有利于互相交流经验,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利于及时审核资料,提高汇总资料的质量缺点:较费时、消耗也大是将全部调查资料集中到组织统计调查的最高机关统一汇总的形式(二)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按照一定的利用特制的卡片进行汇总的方法。汇总程序:第一,编号;第二,摘录;第三,分组计数统计汇总的技术方法用简单计算工具(如算盘和小型计算器)进行人工计算的汇总汇总方法概念

步骤概念

指在事先设计好的汇总表上,用划点、划线为记号分组计数的方法将调查表中的资料,一一过录到预先设计好的汇总表中,并计算出各组单位数或标志值的合计数的方法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将所有调查表中要汇总的项目和数值分别折到边线上,依次叠放,逐一进行加总,并将其结果填入汇总表的方法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技术和数据传输通讯系统进行统计资料汇总计算的方法(1)编制程序;(2)编码;(3)数据录入;(4)数据检查;(5)运算;(6)制表,并把汇总结果打印出来手工汇总

电子计算机汇总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

(三)统计汇总的技术方法利用特制的卡片进行汇总的方法。汇总程序:第一,编号;第二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二、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统计表的概念

以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的一种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

包括统计工作各个阶段中所用的一切表格,如调查表、汇总表等

统计表

仅指表现统计整理结果的表格,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统计表概念

广义的统计表狭义的统计表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二、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二、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统计表的作用1统计表能清晰地表现统计资料的内容,使人在阅读时一目了然2统计表可反映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统计资料的审核、计算和分析3统计表便于查、用和积累资料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二、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二)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的结构

是统计表的名称,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统计表的内容,放在表格的正上方从内容上看从外观上看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资料是横行的名称,一般放在表格的左边,用以表明总体或各组的名称是纵栏的名称,一般放在表格的右上方,用以说明总体或各组的各项数字资料的名称即统计指标的名称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各项指标数值,列在横行和纵栏的交叉处主词栏宾词栏

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组成部分是统计表用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各项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二、统计表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二)统计表的结构统是统计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二)统计表的结构

例:根据2000年底我国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编制的统计表如下表所示2000年底我国从业人员分布情况表

纵栏标题

横行标题宾词数字资料

二、统计表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二)统计表的结构例:根据20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

简单表是指总体未经任何分组,仅列出总体各单位数的名称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统计表1例:根据近年我国学成回国人员的资料编制的简单表如下表所示

二、统计表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1例:根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例:根据我国大陆人口的民族分布情况编制的分组表如下表所示

分组表

分组表是对总体进行简单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也称简单分组表2二、统计表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例:根据我国大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复合表

复合表是对总体进行复合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也称复合分组表。复合表便于更深入、更有条理地分析现象的特征和规律3例:根据2001年末某地区人口编制的复合表如下表所示二、统计表第三节统计汇总和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复合表3例:根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一)次数分布次数在分配数列中,分配在各组的单位数叫次数,又称频数。次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就叫次数分布,又称分配数列。频率各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各组名称)各组所分配的单位数(次数或频率)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一)次数分布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各组组距不相等或不完全相等的数列。(适用于变量值的变化范围比较大,且次数分布又不均匀的变量数列)各组组距均相等的变量数列(适用于变量值的变化范围不大,次数分布比较均匀、且有较明显集中趋势的变量数列)分配数列

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而形成的分布数列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组而形成的变量数列,简称单项数列。(适用于变量值的变化范围小,次数少的离散变量)品质分配数列

变量数列

组距变量数列单项变量数列等距数列开口数列异距数列

当资料中有特大或特小的异常值时,则以“多少以下”或“多少以上”概括之

有上限而缺下限的开口数列

有下限而缺上限的开口数列

上限的开口数列第一组无下限和最后一组无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二)分配数列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品质数列

它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而形成的分布数列

1我国大陆人口的性别构成情况(2000年11月1日0时)各组的名称

频率次数例如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二)分配数列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变量数列

它是指按数量标志分组并落实各组次数而形成的分布数列

2根据某车间工人生产某产品的产量编制的单项变量数列如下表所示

例如(1)单项变量数列

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二)分配数列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根据某班学生统计数学成绩编制的组距变量数列如下表所示

例如(2)组距变量数列各组变量值

频率次数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二)分配数列第四节次数分布

(2)组距变量数列在组距数列中,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现以上表为例说明如下

组限进行分组的数量界限,包括上限和下限。上限是指各组变量值的最大值,下限是指各组变量值的最小值。上限和下限都齐全的组称闭口组;有上限而缺下限或者有下限而缺上限的组称开口组。本例第三组的上限为85,下限为75;第一组为开口组2组数分组的数目。本例为4组1组距是各组变量值之间的最大距离,即各组上限与下限之差。本例第三组的组距为10。开口组的组距一般以相邻组组距为标准来推算3全距是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在组距数列中,全距约等于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即各组组距之和4组中值各组变量值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值5第四节次数分布(2)组距变量数列在组距数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2)组距变量数列组中值=

本组上限+本组下限

2闭口组

开口组

缺下限组组中值=

相邻组组距2本组上限缺上限组组中值=

相邻组组距2本组下限+本例第三组的组中值为80本例第一组组中值为52.5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二)分配数列第四节次数分布二、变量数列的编制单项数列的编制比较简单,下面介绍组距数列的编制程序

1将原始资料按变量值的大小顺序排列,并计算全距例如某班5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按分数高低排序如下:单位(分)5160606464656566676868697072757575767777787878787979797980828383848585858587878788888888898989898998

全距=98-51=47分

全距表明了变量值变动的总范围,是确定组数和组距的基本依据

第四节次数分布二、变量数列的编制单项数列的编制比较简第四节次数分布二、变量数列的编制2根据总体分布的特征,确定组距与组数3确定组限

在等距分组条件下,组数与组距可用以下关系式粗略地确定:组距=全距÷组数

本例的组数按习惯宜分为5组,则组距=全距÷组数=47÷5≈10(分)。组限是区分事物的数量界限。组限的确定要有一定的经济理论作指导,区分组与组之间质的差别。单项数列的编制比较简单,下面介绍组距数列的编制程序

第四节次数分布二、变量数列的编制2根据总体分布的特征第四节次数分布二、变量数列的编制4汇总计算各组次数,并编制次数分布表某班学生统计学成绩汇总表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的统计学成绩良、中者居多;及格的学生较多;不及格和在90分以上的学生各有1人。可见,该班学生的统计学成绩分布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单项数列的编制比较简单,下面介绍组距数列的编制程序

第四节次数分布二、变量数列的编制4汇总计算各组次数,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1.表示法表示法,即用统计表来表示次数分布,并列出次数、累计次数的方法。

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一)次数分布的表示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例如根据上表的资料可列成如下表所示的统计表

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一)次数分布的表示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表中:80—90分组的次数为21人,频率为42%,表示成绩在80—90分之间的学生共有21人,占了全班人数的42%。其它组类推。

向上累计人数及频率是将各组人数及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人数或累计频率。

向下累计人数及频率是将各组人数及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人数或累计频率。

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一)次数分布的表示第四节次数分布

2.图示法图示法,就是用统计图形来表示次数分布情况的方法。

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第四节次数分布2.图示法三、次数分布的特征(一)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直方图直方图是以横轴表示各组组限,纵轴表示次数(列在左方)或频率(列在右方),然后按照各组组距的宽度与分布在各组的次数或频率的高度而绘制的次数分布图。在等距数列中,直方图的条形宽度与组距一致,条形高度与各组次数成正比例变化

成绩(分)学生数(人)05060708090100

36912182115某班学生统计学成绩分布直方图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一)次数分布的表示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折线图折线图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在直方图的每个条形顶端中点(即组中值)画一个小圆点,然后,将这些小圆点用直线连接而成的次数分布图。起点通常放在距左边最低组半个组距的横轴上,终点通常放在距右边最高组半个组距的横轴上。某班学生数学成绩分布折线图

成绩(分)学生数(人)05060708090100

36912182115第四节次数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一)次数分布的表示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曲线图

当变量值非常多,变量数列的组数也无限增加时,折线就会越来越光滑,可近似地表现为一条平滑的曲线。可见,曲线图是组数趋于无限多时的折线图。曲线图的绘制与折线图相同,只是连接线是平滑的曲线,而不是线段。通过次数分布曲线图,可以显著地反映现象总体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性。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第四节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曲线图第四节次数分布(二)次数分布的特征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有着特殊的次数分布,常见的有三种表现特征:钟型分布、U型分布和J型分布。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第四节次数分布(二)次数分布的特征在第四节次数分布(二)次数分布的特征钟型分布其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较大变量值和较小变量值分布的次数较少,中间变量值分布的次数较多,并且以中心变量值为轴线两侧呈对称分布,宛如一口中央隆起、两边低垂的古钟。左偏钟型分布图

对称钟型分布图右偏钟型分布图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第四节次数分布(二)次数分布的特征钟型分布第四节次数分布(二)次数分布的特征U型分布U型分布与钟型分布的特点正好相反。U型分布的特点是:“两头大,中间小”。即较大变量值和较小变量值分布的次数较多,中间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则较少。据此绘制的图形恰似英文字母“U”。U型分布图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第四节次数分布(二)次数分布的特征U型分布第四节次数分布(二)次数分布的特征J型分布J型分布又有正J型和反J型两种类型。正J型分布是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多的次数分布,据此绘制的曲线图形如英文字母“J”;反J型分布是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减少的次数分布,据此绘制的曲线图形如反写的英文字母“J”。

J型分布图反J型分布图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第四节次数分布(二)次数分布的特征J型分布第一节总量指标第三节平均指标第二节相对指标第四章综合指标第四节标志变异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第三节平均指标第二节相对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所达到的规模或水平的综合指标,又称为统计绝对数。它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随统计研究范围的变化而变化。(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无限总体能否计算总量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总量指标的作用总量指标是进行宏观调控、编制发展计划和实施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

2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3总量指标是认识客观现象的起点1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总量指标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分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按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分第一节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总量指标

是总体内所有总体单位的个数,即总体单位数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之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反映现象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规模或水平反映现象总体在某一时点上所达到的规模或水平劳动量指标实物指标

价值指标是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主要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等是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是用劳动量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劳动量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如“工日”、“工时”等一个总量指标究竟是总体单位总量还是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和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实物指标能直接反映现象的规模或水平,但不具有综合性;价值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能力,但易受价格等影响

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各自反映的现象在时间规定性上的不同按反映按反映按采用第一节总量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第一节总量指标

1.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一定时期某指标的累计数表明现象在该时期内的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指标不具有可加性,除在空间上或计算过程中可相加外,一般相加无实际意义。2.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点指标的数值与时点间隔长短一般没有直接关系。3.时期指标的数值一般是通过连续登记而取得的;而时点指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连续性登记,一般只在需要时才加以统计。

参考答案: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主要区别?思考题:?第一节总量指标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