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课件最新版_第1页
【精编完整版】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课件最新版_第2页
【精编完整版】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课件最新版_第3页
【精编完整版】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课件最新版_第4页
【精编完整版】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课件最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科陈金联

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科1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中晚期癌(进展期癌)占很大的比例。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化疗疗效常欠理想。20世纪60年代末,Biedler和Riehm在中国仓鼠肺细胞上成功地筛选出对放线菌素D耐药的细胞株,这种细胞株对结构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如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和丝裂霉素等产生耐药性,此种现象称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中晚期癌(进展期癌)占很大2

MDR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指化疗开始时已经存在,继发性耐药指在化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性。MDR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目前较为明确的机制包括:①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过度表达;②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relatedprotein,MRP)基因及其家族MRP2~6的过度表达;③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LRP)的过度表达;④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增加,⑤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量和质的改变。

MDR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指化疗开始时已3

Pgp、MRP和LRP同属细胞膜ATP结合蛋白大家族(ATP-bindingcassettesuperfamily)的成员,是导致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目前已发现该基因家族有五十多个成员。

Pgp、MRP和LRP同属细胞膜ATP结合蛋白大家族(4一、胃癌的化疗

一、胃癌的化疗5

(一)胃癌化疗药物

常用药物有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顺铂(Cisplatin,CDDP)和卡铂等,其化疗疗效约20%。Paclitaxel(taxol)是从太平洋红豆杉树皮分离出来,阻碍形成微小管的主要蛋白质tubulin而发挥抗癌作用;taxotere系从欧洲红杉叶来源的半合成taxol类似物,已用于胃癌联合化疗中。喜树碱(camptothein,CPT)为中国喜树碱提出的植物生物碱,系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Ⅰ型阻断剂。其衍生物CPT-11在临床Ⅱ期试验中,对进展期胃癌有效率约20%。

(一)胃癌化疗药物常用药物有5-氟尿嘧啶(5-FU)6(二)联合化疗

胃癌化疗常用的是5-FU、FT-207、UFT、氟铁龙(furtulon,5’DFUR)等氟尿嘧啶类与丝裂霉素、顺铂、卡铂、阿霉素和表阿霉素(epirubicin,THP)等1~2种药物联合应用。CPT-11与CDDP有协同作用,临床二期试验中,疗程的第1天用CDDP80mg/m2,第1天和第15天用CPT-1170mg/m2,每4周重复,50%存活期为10个月。EAP(Etoposide+Adriamycin+CDDP)是强力化疗,主要适用于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因其副作用较大。

(二)联合化疗胃癌化疗常用的是5-FU、FT-207、7

(三)新辅助化疗

胃癌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单纯根治术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即使采用扩大根治术亦未能显著提高术后生存率。因为肿瘤存在亚临床转移,即使肿瘤在早期阶段亦可出现亚临床转移,单纯手术切除难以清除微小亚临床转移灶,因而导致术后转移、复发,近年对胃癌患者应用围手术期辅助化疗,包括术前辅助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

(三)新辅助化疗胃癌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单纯根治术58

胃癌术前辅助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胃癌有效,而且对手术后有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者有作用。它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外,胃癌术前化疗可使胃癌TNM分期减低的作用,如原有肝转移的第Ⅳ期不能手术的胃癌患者,术前化疗后可能使手术成为可能。常用的药物为5-FU、CDDP、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拓扑异物酶抑制剂,CPT-11及VP-16、MTX、Taxol、Taxotere等。一般主张联合应用化疗药物。

胃癌术前辅助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胃癌有效,而且对手术后9二、胃癌多药耐药机制

二、胃癌多药耐药机制10(一)ATP结合蛋白与胃癌耐药

(1)Pgp、MRP和LRP的基因定位及其蛋白结构Juliano和Ling首先观察到具有MDR表型的中国仓鼠细胞株的细胞膜上,相对分子质量为170KD的糖蛋白过度表达,此糖蛋白能调节细胞渗透性,取名为P-糖蛋白(Pgp)。人Pgp家族由mdr基因家族编码,又分为PgpⅠ(Pgp)与PgpⅢ,分别由mdr1和mdr3基因编码。一般Pgp过度表达与MDR有关。人类mdr1基因由4500个碱基对组成,位于7号染色体q21上,其mRNA为4.1kb。

(一)ATP结合蛋白与胃癌耐药(1)Pgp、MRP和L11

Pgp是由1280个氨基酸构成,并组成2个同源部分,每一部分包含6个跨膜功能区和1个ATP结合点。跨膜功能区具有疏水性,ATP结合点则为药物的泵出提供能量。如果2个ATP结合点的任何一个失活,则导致细胞的MDR功能丧失。Pgp和己知的许多转运蛋白,如溶血素B、白细胞毒素等的结构和功能相似。抗癌药物通过被动扩散到细胞内,然后与细胞膜糖白结合依靠ATP水解供能而主动泵出细胞外,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多种耐药性。

Pgp是由1280个氨基酸构成,并组成2个同源部分,每12

1992年,Cole等在两种非PgpMDR细胞株上首先发现一种膜转运蛋白基因过度表达并命名为mrp,其编码蛋白质为MRP,基因定位于16p13.1。mrp与mdr1基因有14%的同源序列。mrpmRNA全长6.5kb,编码1531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190KD的蛋白质。MRP结构与Pgp相似。MRP和Pgp有19%同源性。MRP碳末端核酸结合位点上末位12个氨基酸为特征性标志,MRP和Pgp在第5、8两个氨甚酸位点上不一致。

1992年,Cole等在两种非PgpMDR细胞株上首13MRP家族其他5个成员,分别命名为MRP2、MRP3、MRP4、MRP5和MRP6。MRP6与MRP基因均定位于染色体16P13,外显子均为31个。编码MRP3~5的基因与MRP基因不在同一染色体上。MRP基因家族分为两组,一组包括MRP1、MRP2、MRP3和MRP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45%~48%,特征为氮末端延伸200个氨基酸与5个胯膜片段结合;另一组包括MRP4和MRP5,与MRP1同源性34%~39%,与Pgp相似,氮来源无上述延伸结构。

MRP家族其他5个成员,分别命名为MRP2、MRP3、14

1993年Scheper等在肺癌细胞株上发现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0的蛋白(LRP)过度表达,并认为是导致该细胞MDR的主要原因。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现LRP基因定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16p13.1~16p11.2,与MRP的基因位置相近。LRP基因长2.8kb。LRP基因测序表明,氨基酸序列有87.7%与褐鼠的穹窿体主蛋白(majorvaultprotein,MVP)具有同源性,因此LRP可能是人的MVP。

1993年Scheper等在肺癌细胞株上发现相对分子质15(2)Pgp、MRP及LRP的组织分布与生理功能

Pgp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含量较少,但在肾上腺、胰腺、肝、肾、空肠和结肠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Pgp在肝和胰腺主要分布于小胆管、小胰管腔面,肾脏为近曲小管腔面,空肠和结肠为黏膜上皮的肠腔面。Pgp在上述组织中的这种极性分布可能与胰液分泌以及体内毒物从尿液、胆汁和肠腔中排出。此外,大脑和睾丸血管内皮亦高度表达Pgp,而在其他血管中末见Pgp表达。

(2)Pgp、MRP及LRP的组织分布与生理功能Pg16

MRP主要分布在肺、肌肉组织、睾丸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而在肝脏、大肠、十二指肠、肾脏、卵巢、胎盘和脑组织等表达较低。MRP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亦有少量分布。MRP的底物是与谷胱甘肽的亲脂性复合物以及阴离子残基,包括白细胞三烯C4、D4、E4,以及S-(2,4-二硝基苯酚)谷胱甘肽。此外,某些两性阴离子化合物,尤其是谷胱甘肽、葡萄糖酸酯及硫酸盐等的偶合物是MRP的底物。

MRP主要分布在肺、肌肉组织、睾丸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17

在剔除MRP基因(Knock-out)模型研究中发现,MRP对于谷胱甘肽结合物的转运具有重要作用。MRP2主要表达在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膜上,正常肾脏小管细胞的管腔膜以及空肠、十二指肠上亦存在。突变小鼠(TR-/GY或EHBR)肝细胞小管膜上缺乏MRP2蛋白表达,则表现为Dubin-Johnson综合征。MRP3主要分布在肝、结肠、小肠和肾上腺,而胰腺、肾脏和前列腺中有少量分布。MRP3在肝脏中定位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膜以及门脉周围的肝细胞膜。MRP6主要分布在肝和肾脏。目前有关MRP2~5的生理功能仍不甚清楚。

在剔除MRP基因(Knock-out)模型研究中发现,18

LRP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如肾上腺皮质、支气管内皮细胞、肠黏膜细胞、近曲小管、复层上皮等组织,肝胆小管末见LRP。LRP在上述组织的分泌或排泄功能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LRP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如肾上腺皮质、支气管内皮细19

(3)Pgp、MRP和LRP与MDR机制

Pgp是能量依赖的外排泵,能将细胞多种亲脂性药物(如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多柔比星、丝裂霉素、VP-16等)从肿瘤细胞内泵出细胞外,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多种耐药性。Pgp作用的底物为非结合形式的药物。Cole报道,MRP亦是能量依赖的外排泵。MRP主要转运以谷胱甘肽、葡萄糖酸酯或硫酸酯的结合物形成的抗癌药物,亦可以药物原型形式转运。

(3)Pgp、MRP和LRP与MDR机制Pgp是能量20

Kool等在胃癌细胞株上发现MRP2mRNA水平增高。MRP2可致肿瘤细胞对某些化疗药物(如顺铂、长春新碱)产生耐药性。Kool发现MRP3可引起转染细胞对甲氨蝶呤、依托泊苷的耐药性。由于MRP3对GSH的亲和力小于MRP1和MRP2,所以MRP3转运某些有机分子的能力相对低,致MRP3的耐药谱比MRP1和MRP2窄。MRP4、MRP5和MRP6与MDR无关。

Kool等在胃癌细胞株上发现MRP2mRNA水平增高21

LRP与MDR:①使那些以细胞核为靶点的药物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有些药物即使进入了核内亦被转运到胞质中;②使细胞质中的药物进入运输囊泡,并通过胞吐机制排出细胞外。LRP介导以DNA为靶点的抗癌药物耐受,如顺铂、卡铂和烷化剂等,这些药物耐受性不能由Pgp和MRP介导。应用逆转录PCR和双酶标免疫组化技术发现,在MDR同一细胞株上同时存在mdr1、mrp基因及Pgp和MRP表达,说明多药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LRP与MDR:①使那些以细胞核为靶点的药物不能通过核22

(4)Pgp、MRP和LRP的临床意义

Pgp、MRP和LRP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与人类肿瘤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有关。Yeh研究了Pgp在胃癌中表达与化疗疗效(含柔红霉素或依托泊苷的方案)之间的关系,发现30例患者中3例Pgp阳性,其中无一例化疗有效,但27例阴性中19例化疗有效(P=0.041),说明Pgp与胃癌化疗反应相关。Ichiyshi等研究发现胃癌中MRP表达者则对阿霉素和Etoposide等耐药。

(4)Pgp、MRP和LRP的临床意义Pgp23

Endo在4种胃癌细胞株、43例胃癌组织及1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T-PCR、Southern杂交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RP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53.5%,在正常胃组织中为88%,在胃癌细胞株中为75%(3/4株)。MTT法测定了标本对顺铂、柔红霉素和VP-16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表达MRP的对柔红霉素、顺铂和VP-16较敏感。4种胃癌细胞株中MRP表达阴性者对顺铂、柔红霉素和VP-16较敏感。最近的研究发现MRP2、MRP3与柔红霉素、顺铂、长春新碱等耐药性有关。

Endo在4种胃癌细胞株、43例胃癌组织及17例癌旁24(二)p53与胃癌耐药

P53是目前与化疗敏感关联较高的基因,不仅与凋亡和DNA修复有关,而且在恶性肿瘤中突变率最高。

(二)p53与胃癌耐药P53是目前与化疗敏感关联较高的25(1)p53与细胞周期阻滞

p53可引起G0/G1期和G2/M期阻滞:(1)由野生型p53激活片段(WAF1)基因产物p21介导G0/G1期阻滞。p21为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1水平增高,导致Rb蛋白磷酸化不足,阻止转录因子E2F活性,因此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前。(2)调节增殖细胞核抗原(PA)。p21作用于DNA聚合酶Ⅱδ和Ⅱε的辅助因子PA,使PA受抑,G1和G2期阻滞。另一受p53调控并影响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基因是GADD45(growtharrestDNAdamage),其通过结合PA抑制DNA合成,并有DNA修复的作用。近期还发现p53还有p21非依赖性G0/G1期阻滞,涉及一个“Siab”的蛋白家族。(3)p53及其效应因子p21尚参与细胞周期第二检测点G2/M过度期协调,主要发生于pRb阴性细胞,否则,p21仍以介导G1期阻滞为主。(4)p53调控的14-3-3σ蛋白是DNA损伤制剂诱导的强表达蛋白,其功能是导致G2期阻滞。G2/M阻滞的细胞更易导致凋亡。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存在药物诱导p53表达所致细胞周期阻止现象。

(1)p53与细胞周期阻滞p53可引起G0/G26(2)p53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p53激活凋亡途径,一是p53依赖的序列特异性反式激活(SST)途径,诱导表达p53下游的凋亡相关基因,p53诱导凋亡的主要途径;另一途径是非SST性凋亡,p53与涉及DNA合成、修复及凋亡的蛋白结合成蛋白复合体调节凋亡的发生。正常情况下bax、bcl-2构成异二聚体维持细胞稳定,当p53接受刺激信号后可诱生bax使bax、bcl-2失去平衡,触发凋亡途径。p53还通过bcl-2基因p53依赖性负应答抑制bcl-2表达,bcl-2可在细胞周期的多环节上防止p53诱导的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p53能诱导肿瘤细胞表面的CD95表达,p53的激活还促使胞浆内的死亡受体重新分布至胞膜。p53的促凋亡作用使得肿瘤细胞可能对抗癌剂更敏感;而其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又有益于DNA的修复,增加对DNA损伤化疗制剂的抗性,显示出p53对化疗敏感性调节的两面性。

(2)p53对细胞凋亡的调控p53激活凋亡途径,27(3)p53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Cascinu等对局部进展期不能被切除的30例胃癌进行化疗,化疗方案为每周顺铂40mg/m2,表阿霉素35mg/m2,5-FU500mg/m2,6S-Leucovorin250mg/m2,及谷胱甘肽1500mg/m2共8次。以CT和内镜评价治疗效果,作者发现P53阴性者化疗的反应率显著高于P53阳性者(71%与12%,P=0.004)。作者认为术前P53状态与胃癌病人化疗反应有关。P53可结合DNA断端,进行错配修复;可结合DNA的特定序列,阻止DNA复制;激活抗增殖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停止于G1期,限制细胞的分裂。P53基因发生突变,则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差。

(3)p53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Cascinu等28(4)p53调控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分子机制

MDR1基因组织蛋白酶D(CD)在卵巢癌、肺癌和白血病等肿瘤细胞系发现暴露于阿霉素后,CDmRNA水平改变与p53状态有关,普遍存在野生型p53肿瘤CD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在突变p53表达水平降低,并且在CD启动子区域发现2个与p53蛋白特异性结合的DNA位点,用组织蛋白酶抑制剂抑胃酶肽A1可抑制p53依赖性凋亡。

(4)p53调控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分子机制MDR1基因29(4)p53调控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分子机制

微管相关蛋白4(MAP4)PAG608(p53激活基因608)GML基因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分子样蛋白基因,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内含子包括p53结合位点,介导p53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在体外参与p53诱导的细胞周期控制和DNA损伤制剂引起的凋亡发生。在NSCLC病人GML基因表达率为30%,普遍表达于免疫组化染色p53阳性患者,并与CDDP敏感性密切相关。

(4)p53调控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分子机制微管相关蛋白30(三)谷胱甘肽S转移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组具有解毒和结合蛋白功能的同工酶。根据其结构、生化和免疫学的特点不同,GST分为碱性(α类)、中性(μ类)和酸性(π类,大鼠为P)三大类,均为二聚体,三类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前两类在人体主要分布于肝脏,后一类分布于胎盘中,亦称GST-π,为胎盘型GST。GST-π与消化系肿瘤的癌变及抗癌药的耐受相关。GST-π是首先从胎盘中分离纯化,肺、红细胞、胆管及胆囊上皮均含有大量的GST-π。GST-π活性部位具有一个GSH的结合位点和一个亲电子物质的结合位点。GST-π通过酶促和非酶促反应,保护细胞免受促癌剂、脂质和DNA氢过氧化物的毒性。已发现GST-P与胃癌等肿瘤MDR相关。

(三)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31(四)DNA拓朴异构酶Ⅱ

DNA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定位于细胞核,它的含量和活性的改变与某些肿瘤的耐药性有关。以ToPoⅡ为靶点的药物,通过冻结DNA裂开酶复合物产生DNA断裂,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这些药物包括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和多柔比星等。

(四)DNA拓朴异构酶ⅡDNA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32

Son等用多柔比星浓度逐步递增法筛选人胃癌细胞株(MKN45),结果耐药细胞株(MKN/ADR)对以ToPoⅡ为靶点的药物(如依托泊苷、米托蒽醌)产生交叉耐药性,但对顺铂、卡铂、氟尿嘧啶或丝裂霉素无交叉耐药性。经测定,MKN/ADR细胞株中无Pgp表达,但ToPoⅡ酶活性较MKN45中低3倍,ToPoⅡα在MKN/ADR耐药细胞中含量较MKN45中低20倍,而ToPoⅡß无变化,表明ToPoⅡα在多柔比星、依托泊苷等抗癌药物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Son等用多柔比星浓度逐步递增法筛选人胃癌细胞株(MK33(五)细胞凋亡与胃癌耐药

Bcl-2为抗凋亡基因,在肿瘤细胞中Bcl-2过度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淋巴瘤、小细胞肺癌中,Bcl-2的高表达与化疗耐药有关,以反义Bcl-2寡核昔酸转染细胞以封闭Bcl-2的蛋白质表达后,转染细胞对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大大增加。Bax有促凋亡作用,在耐药的白血病细胞和卵巢癌细胞中Bax的表达明显减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其Bcl-2/Bax的比值与化疗敏感性成反比。Bax低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CF-7转入Bax基因后,显著地增加了肿瘤细胞对表阿霉素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

(五)细胞凋亡与胃癌耐药Bcl-2为抗凋亡基因,在肿34

Ikeguchi等研究发现顺铂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经顺铂处理后,野生型P53(+)、bcl-2(-)的胃癌细胞株MKN-45和MKN-74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突变型P53(+)或P53(-)、bcl-2(+)的胃癌细胞株HSC-39、MKN-28和KATO-Ⅲ胃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表明,P53、bcl-2表达状态可作为胃癌病人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Takahashi等研究发现,低浓度顺铂(CDDP)不仅可以抑制胃癌细胞株STKM-1胃癌细胞增殖,而且可以诱导其凋亡,咖啡因与CDDP联合应用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CDDP组。Inda等研究发现,术前注射5-FU可显著增加胃癌细胞凋亡指数(10.46%与6.56%),而bcl-2表达可以抑制5-FU诱导的细胞凋亡。

Ikeguchi等研究发现顺铂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经35

Fas为跨膜糖蛋白受体,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属同一超家族。Fas抗原表达阳性的卵巢癌细胞,体外培养获得耐药性后,则Fas抗原表达下降。Hayashi等研究发现,Fas抗原在6株胃癌细胞株MKN-45、MKN-1、MKN-7、KATO-Ⅲ、MKN-28、MKN-74胃癌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抗Fas单克隆抗体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敏感性与Fas抗原表达水平呈正相关。Yamamoto等发现,TGF-ß1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通过非P53途径。Yanagihara等研究发现,经射线照射后,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Hibasami等发现绿茶素(greenteacatechins)可诱导胃癌细胞株KATO-Ⅲ胃癌细胞凋亡。

Fas为跨膜糖蛋白受体,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36(六)TS、TP与胃癌耐药

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增强的细胞对5-FU具有耐药性。而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增强的细胞对5’DFUR表现出敏感性。对胃癌化疗前的组织标本研究表明,TSmRNA或者TS蛋白的表达与5-FU化疗的敏感性有关。活检标本定量RT-PCR表明,TA/β-actin之比可以作为评价5-FU化疗敏感性的指标,TS过量表达的病例对化疗几乎无效。CPT-11对TS过量表达的病例有效,可望成为二线化疗药物。

(六)TS、TP与胃癌耐药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增强37

(七)线粒体基因组与肿瘤耐药

(1)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结构人mtDNA是一个环状16569碱基的分子,编码氧化磷酸化所必需的成分,还包括线粒体蛋白合成所需的12S、16SrRNA基因及22tRNA基因。MtDNA的密码子不同于nDNA,线粒体特异性核糖体、tRNA及其它成分参与线粒体转录。mtDNA编码的13种肽对呼吸链上4种复合物是特异性的,7种是NADH脱氢酶成分(ND1-ND6),1种参与构成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即细胞色素B,还有3种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Ⅱ、Ⅲ亚单位成分,剩余2种构成ATP合成酶(FoF1、F1是ATP合成酶的催化蛋白,Fo是ATP合成酶离子诱导部分)。mtDNA转录的一条mDNA,链上同时含有13种肽和tRNA和mRNA并可同时翻译,因此它们的表达不需其它特异性因子协调。线粒体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参与线粒体的氧化过程。

(七)线粒体基因组与肿瘤耐药(1)线粒体基因组(38

(2)mtDNA与肿瘤耐药

MtDNA缺失可增加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这种作用可经转化正常血小板线粒体逆转,但bax、bcl-2、多药耐药基因(MDR)及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的mRNA表达无改变。mtDNA与耐药和P-gp基因表达有关。

(2)mtDNA与肿瘤耐药MtDNA缺失可增加细胞对39三、胃癌多药耐药性逆转

三、胃癌多药耐药性逆转40Pgp或MRP相关MDR的药物逆转剂分类逆转剂作用机制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caroverine抑制mdrl、MRPmRNA和蛋白表达钙调素抑制剂吩噻嗪、三氟吡拉嗪Pgp或MRP竟争性抑制剂奎尼丁类奎尼丁、奎啉MS-209同上咪唑噻唑类N276-12、N276-14、276-17同上利尿酸类丙磺舒同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及类似物PSC833同上tripranol及类似物他莫昔芬、氯米芬同上合成异戊二烯样药物N-(P-甲苯基)双苯丙胺同上抗疟药氯喹同上去污剂吐温80同上单克隆抗体MRK16免疫抑制作用反义寡核苷酸mdrl-ASMRP-AS抑制Mdrl/Pgp和MRP蛋白表达

Pgp或MRP相关MDR的药物逆转剂分类逆转剂41

目前已应用于临床作MDR逆转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和环孢素及类似物PSC833等。Litchman等用PSC833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白血病,总有效率为4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2%,部分缓解率为11%。

目前已应用于临床作MDR逆转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42

钙拮抗剂异搏定、环孢菌素A、利血平、奎尼丁以及蒽环类等对实体瘤的效果不理想,而且毒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槲皮素(quercetin)及其衍生物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近期研究发现槲皮素是强有力的MDR逆转剂,并且由于它是天然黄酮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多种中草药中,毒副作用低,在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槲皮素可抑制其MDR1基因的转录活性,减少P-gp的表达。槲皮素可逆转MRP介导的MDR。

钙拮抗剂异搏定、环孢菌素A、利血平、奎尼丁以及蒽环类等43四、多药耐药基因的检测

四、多药耐药基因的检测44

(一)多药耐药基因的检测

体外MDR株有耐药基因扩增,但人体内肿瘤耐药细胸内常无耐药基因扩增,因此临床标本一般不检测基因扩增。检测基因扩增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blot分子杂交技术。

(一)多药耐药基因的检测体外MDR株有耐药基因扩增,45

(二)多药耐药基因mRNA表达程度检测

mRNA检测方法有Northernblot、RNA酶保护法、mRNA原位杂交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其中以mRNA原位杂交及RT-PCR法常用,因其可分析少量活检组织。

(二)多药耐药基因mRNA表达程度检测mRNA检测46

(三)多药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程度和功能的检测

检测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程度包括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耐药基因蛋白功能主要使用流式细胞仪(FCM)。FCM可同时检测蛋白表达和分析耐药蛋白功能,并可在有MDR逆转剂(如维拉帕米、环孢素A)或无逆转剂下分别检测药物(如柔红霉素)或染料(罗丹明123)的排出,为临床应用逆转剂克服MDR提供依据。FCM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定量检测,且FCM临床上尚未普及。

(三)多药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程度和功能的检测检测耐药基47五、讨论

五、讨论48

MDR机制复杂多样,不同肿瘤其耐药机制可能不同,同一肿瘤对同一种药物可能有多种机制。①关于MDR机制,Pgp与MDR,MRP基因家族及LRP介导的耐药机制;②多药耐药基因的调控方面,Beck等研究了蛋白激酶C(PKCα、β1、β2、η、θ、μ)与MDR1、MRP和LRP基因表达之间关系,发现乳腺癌患者PKCη表达与MDR1、MRP和LRP基因表达显著相关,认为PKCη可能是该类肿瘤多药耐药基因异常表达的调节因子;

MDR机制复杂多样,不同肿瘤其耐药机制可能不同,同一肿49

③MDR逆转方面,目前有效的MDR逆转剂尚不多,且副作用较多。近来有报道将抗肿瘤药物与蛋白、多肽等载体交联,或包入脂质体,可以克服药物外排,逆转MDR;而将化疗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连,借助抗体-抗原的特异识别机制,实现药物的主动靶向。

③MDR逆转方面,目前有效的MDR逆转剂尚不多,且副作50

某些中药可能对MDR有逆转效果。耐药细胞内植入MDR1或(和)MRP反义基因则成功地克服了MDR,RNA干扰技术成功地克服了MDR1/P-glycoproteinMDR,显示了基因治疗对MDR逆转的应用前景;

某些中药可能对MDR有逆转效果。耐药细胞内植入MDR151

④开发和研制多药耐药基因特异性单抗,为MDR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④开发和研制多药耐药基因特异性单抗,为MDR机制的研究52谢谢

谢谢53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下载使用,定会成功!54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科陈金联

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科55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中晚期癌(进展期癌)占很大的比例。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化疗疗效常欠理想。20世纪60年代末,Biedler和Riehm在中国仓鼠肺细胞上成功地筛选出对放线菌素D耐药的细胞株,这种细胞株对结构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如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和丝裂霉素等产生耐药性,此种现象称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中晚期癌(进展期癌)占很大56

MDR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指化疗开始时已经存在,继发性耐药指在化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性。MDR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目前较为明确的机制包括:①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过度表达;②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relatedprotein,MRP)基因及其家族MRP2~6的过度表达;③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LRP)的过度表达;④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增加,⑤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量和质的改变。

MDR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指化疗开始时已57

Pgp、MRP和LRP同属细胞膜ATP结合蛋白大家族(ATP-bindingcassettesuperfamily)的成员,是导致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目前已发现该基因家族有五十多个成员。

Pgp、MRP和LRP同属细胞膜ATP结合蛋白大家族(58一、胃癌的化疗

一、胃癌的化疗59

(一)胃癌化疗药物

常用药物有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顺铂(Cisplatin,CDDP)和卡铂等,其化疗疗效约20%。Paclitaxel(taxol)是从太平洋红豆杉树皮分离出来,阻碍形成微小管的主要蛋白质tubulin而发挥抗癌作用;taxotere系从欧洲红杉叶来源的半合成taxol类似物,已用于胃癌联合化疗中。喜树碱(camptothein,CPT)为中国喜树碱提出的植物生物碱,系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Ⅰ型阻断剂。其衍生物CPT-11在临床Ⅱ期试验中,对进展期胃癌有效率约20%。

(一)胃癌化疗药物常用药物有5-氟尿嘧啶(5-FU)60(二)联合化疗

胃癌化疗常用的是5-FU、FT-207、UFT、氟铁龙(furtulon,5’DFUR)等氟尿嘧啶类与丝裂霉素、顺铂、卡铂、阿霉素和表阿霉素(epirubicin,THP)等1~2种药物联合应用。CPT-11与CDDP有协同作用,临床二期试验中,疗程的第1天用CDDP80mg/m2,第1天和第15天用CPT-1170mg/m2,每4周重复,50%存活期为10个月。EAP(Etoposide+Adriamycin+CDDP)是强力化疗,主要适用于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因其副作用较大。

(二)联合化疗胃癌化疗常用的是5-FU、FT-207、61

(三)新辅助化疗

胃癌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单纯根治术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即使采用扩大根治术亦未能显著提高术后生存率。因为肿瘤存在亚临床转移,即使肿瘤在早期阶段亦可出现亚临床转移,单纯手术切除难以清除微小亚临床转移灶,因而导致术后转移、复发,近年对胃癌患者应用围手术期辅助化疗,包括术前辅助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

(三)新辅助化疗胃癌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单纯根治术562

胃癌术前辅助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胃癌有效,而且对手术后有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者有作用。它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外,胃癌术前化疗可使胃癌TNM分期减低的作用,如原有肝转移的第Ⅳ期不能手术的胃癌患者,术前化疗后可能使手术成为可能。常用的药物为5-FU、CDDP、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拓扑异物酶抑制剂,CPT-11及VP-16、MTX、Taxol、Taxotere等。一般主张联合应用化疗药物。

胃癌术前辅助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胃癌有效,而且对手术后63二、胃癌多药耐药机制

二、胃癌多药耐药机制64(一)ATP结合蛋白与胃癌耐药

(1)Pgp、MRP和LRP的基因定位及其蛋白结构Juliano和Ling首先观察到具有MDR表型的中国仓鼠细胞株的细胞膜上,相对分子质量为170KD的糖蛋白过度表达,此糖蛋白能调节细胞渗透性,取名为P-糖蛋白(Pgp)。人Pgp家族由mdr基因家族编码,又分为PgpⅠ(Pgp)与PgpⅢ,分别由mdr1和mdr3基因编码。一般Pgp过度表达与MDR有关。人类mdr1基因由4500个碱基对组成,位于7号染色体q21上,其mRNA为4.1kb。

(一)ATP结合蛋白与胃癌耐药(1)Pgp、MRP和L65

Pgp是由1280个氨基酸构成,并组成2个同源部分,每一部分包含6个跨膜功能区和1个ATP结合点。跨膜功能区具有疏水性,ATP结合点则为药物的泵出提供能量。如果2个ATP结合点的任何一个失活,则导致细胞的MDR功能丧失。Pgp和己知的许多转运蛋白,如溶血素B、白细胞毒素等的结构和功能相似。抗癌药物通过被动扩散到细胞内,然后与细胞膜糖白结合依靠ATP水解供能而主动泵出细胞外,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多种耐药性。

Pgp是由1280个氨基酸构成,并组成2个同源部分,每66

1992年,Cole等在两种非PgpMDR细胞株上首先发现一种膜转运蛋白基因过度表达并命名为mrp,其编码蛋白质为MRP,基因定位于16p13.1。mrp与mdr1基因有14%的同源序列。mrpmRNA全长6.5kb,编码1531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190KD的蛋白质。MRP结构与Pgp相似。MRP和Pgp有19%同源性。MRP碳末端核酸结合位点上末位12个氨基酸为特征性标志,MRP和Pgp在第5、8两个氨甚酸位点上不一致。

1992年,Cole等在两种非PgpMDR细胞株上首67MRP家族其他5个成员,分别命名为MRP2、MRP3、MRP4、MRP5和MRP6。MRP6与MRP基因均定位于染色体16P13,外显子均为31个。编码MRP3~5的基因与MRP基因不在同一染色体上。MRP基因家族分为两组,一组包括MRP1、MRP2、MRP3和MRP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45%~48%,特征为氮末端延伸200个氨基酸与5个胯膜片段结合;另一组包括MRP4和MRP5,与MRP1同源性34%~39%,与Pgp相似,氮来源无上述延伸结构。

MRP家族其他5个成员,分别命名为MRP2、MRP3、68

1993年Scheper等在肺癌细胞株上发现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0的蛋白(LRP)过度表达,并认为是导致该细胞MDR的主要原因。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现LRP基因定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16p13.1~16p11.2,与MRP的基因位置相近。LRP基因长2.8kb。LRP基因测序表明,氨基酸序列有87.7%与褐鼠的穹窿体主蛋白(majorvaultprotein,MVP)具有同源性,因此LRP可能是人的MVP。

1993年Scheper等在肺癌细胞株上发现相对分子质69(2)Pgp、MRP及LRP的组织分布与生理功能

Pgp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含量较少,但在肾上腺、胰腺、肝、肾、空肠和结肠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Pgp在肝和胰腺主要分布于小胆管、小胰管腔面,肾脏为近曲小管腔面,空肠和结肠为黏膜上皮的肠腔面。Pgp在上述组织中的这种极性分布可能与胰液分泌以及体内毒物从尿液、胆汁和肠腔中排出。此外,大脑和睾丸血管内皮亦高度表达Pgp,而在其他血管中末见Pgp表达。

(2)Pgp、MRP及LRP的组织分布与生理功能Pg70

MRP主要分布在肺、肌肉组织、睾丸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而在肝脏、大肠、十二指肠、肾脏、卵巢、胎盘和脑组织等表达较低。MRP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亦有少量分布。MRP的底物是与谷胱甘肽的亲脂性复合物以及阴离子残基,包括白细胞三烯C4、D4、E4,以及S-(2,4-二硝基苯酚)谷胱甘肽。此外,某些两性阴离子化合物,尤其是谷胱甘肽、葡萄糖酸酯及硫酸盐等的偶合物是MRP的底物。

MRP主要分布在肺、肌肉组织、睾丸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71

在剔除MRP基因(Knock-out)模型研究中发现,MRP对于谷胱甘肽结合物的转运具有重要作用。MRP2主要表达在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膜上,正常肾脏小管细胞的管腔膜以及空肠、十二指肠上亦存在。突变小鼠(TR-/GY或EHBR)肝细胞小管膜上缺乏MRP2蛋白表达,则表现为Dubin-Johnson综合征。MRP3主要分布在肝、结肠、小肠和肾上腺,而胰腺、肾脏和前列腺中有少量分布。MRP3在肝脏中定位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膜以及门脉周围的肝细胞膜。MRP6主要分布在肝和肾脏。目前有关MRP2~5的生理功能仍不甚清楚。

在剔除MRP基因(Knock-out)模型研究中发现,72

LRP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如肾上腺皮质、支气管内皮细胞、肠黏膜细胞、近曲小管、复层上皮等组织,肝胆小管末见LRP。LRP在上述组织的分泌或排泄功能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LRP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如肾上腺皮质、支气管内皮细73

(3)Pgp、MRP和LRP与MDR机制

Pgp是能量依赖的外排泵,能将细胞多种亲脂性药物(如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多柔比星、丝裂霉素、VP-16等)从肿瘤细胞内泵出细胞外,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多种耐药性。Pgp作用的底物为非结合形式的药物。Cole报道,MRP亦是能量依赖的外排泵。MRP主要转运以谷胱甘肽、葡萄糖酸酯或硫酸酯的结合物形成的抗癌药物,亦可以药物原型形式转运。

(3)Pgp、MRP和LRP与MDR机制Pgp是能量74

Kool等在胃癌细胞株上发现MRP2mRNA水平增高。MRP2可致肿瘤细胞对某些化疗药物(如顺铂、长春新碱)产生耐药性。Kool发现MRP3可引起转染细胞对甲氨蝶呤、依托泊苷的耐药性。由于MRP3对GSH的亲和力小于MRP1和MRP2,所以MRP3转运某些有机分子的能力相对低,致MRP3的耐药谱比MRP1和MRP2窄。MRP4、MRP5和MRP6与MDR无关。

Kool等在胃癌细胞株上发现MRP2mRNA水平增高75

LRP与MDR:①使那些以细胞核为靶点的药物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有些药物即使进入了核内亦被转运到胞质中;②使细胞质中的药物进入运输囊泡,并通过胞吐机制排出细胞外。LRP介导以DNA为靶点的抗癌药物耐受,如顺铂、卡铂和烷化剂等,这些药物耐受性不能由Pgp和MRP介导。应用逆转录PCR和双酶标免疫组化技术发现,在MDR同一细胞株上同时存在mdr1、mrp基因及Pgp和MRP表达,说明多药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LRP与MDR:①使那些以细胞核为靶点的药物不能通过核76

(4)Pgp、MRP和LRP的临床意义

Pgp、MRP和LRP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与人类肿瘤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有关。Yeh研究了Pgp在胃癌中表达与化疗疗效(含柔红霉素或依托泊苷的方案)之间的关系,发现30例患者中3例Pgp阳性,其中无一例化疗有效,但27例阴性中19例化疗有效(P=0.041),说明Pgp与胃癌化疗反应相关。Ichiyshi等研究发现胃癌中MRP表达者则对阿霉素和Etoposide等耐药。

(4)Pgp、MRP和LRP的临床意义Pgp77

Endo在4种胃癌细胞株、43例胃癌组织及1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T-PCR、Southern杂交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RP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53.5%,在正常胃组织中为88%,在胃癌细胞株中为75%(3/4株)。MTT法测定了标本对顺铂、柔红霉素和VP-16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表达MRP的对柔红霉素、顺铂和VP-16较敏感。4种胃癌细胞株中MRP表达阴性者对顺铂、柔红霉素和VP-16较敏感。最近的研究发现MRP2、MRP3与柔红霉素、顺铂、长春新碱等耐药性有关。

Endo在4种胃癌细胞株、43例胃癌组织及17例癌旁78(二)p53与胃癌耐药

P53是目前与化疗敏感关联较高的基因,不仅与凋亡和DNA修复有关,而且在恶性肿瘤中突变率最高。

(二)p53与胃癌耐药P53是目前与化疗敏感关联较高的79(1)p53与细胞周期阻滞

p53可引起G0/G1期和G2/M期阻滞:(1)由野生型p53激活片段(WAF1)基因产物p21介导G0/G1期阻滞。p21为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1水平增高,导致Rb蛋白磷酸化不足,阻止转录因子E2F活性,因此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前。(2)调节增殖细胞核抗原(PA)。p21作用于DNA聚合酶Ⅱδ和Ⅱε的辅助因子PA,使PA受抑,G1和G2期阻滞。另一受p53调控并影响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基因是GADD45(growtharrestDNAdamage),其通过结合PA抑制DNA合成,并有DNA修复的作用。近期还发现p53还有p21非依赖性G0/G1期阻滞,涉及一个“Siab”的蛋白家族。(3)p53及其效应因子p21尚参与细胞周期第二检测点G2/M过度期协调,主要发生于pRb阴性细胞,否则,p21仍以介导G1期阻滞为主。(4)p53调控的14-3-3σ蛋白是DNA损伤制剂诱导的强表达蛋白,其功能是导致G2期阻滞。G2/M阻滞的细胞更易导致凋亡。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存在药物诱导p53表达所致细胞周期阻止现象。

(1)p53与细胞周期阻滞p53可引起G0/G80(2)p53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p53激活凋亡途径,一是p53依赖的序列特异性反式激活(SST)途径,诱导表达p53下游的凋亡相关基因,p53诱导凋亡的主要途径;另一途径是非SST性凋亡,p53与涉及DNA合成、修复及凋亡的蛋白结合成蛋白复合体调节凋亡的发生。正常情况下bax、bcl-2构成异二聚体维持细胞稳定,当p53接受刺激信号后可诱生bax使bax、bcl-2失去平衡,触发凋亡途径。p53还通过bcl-2基因p53依赖性负应答抑制bcl-2表达,bcl-2可在细胞周期的多环节上防止p53诱导的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p53能诱导肿瘤细胞表面的CD95表达,p53的激活还促使胞浆内的死亡受体重新分布至胞膜。p53的促凋亡作用使得肿瘤细胞可能对抗癌剂更敏感;而其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又有益于DNA的修复,增加对DNA损伤化疗制剂的抗性,显示出p53对化疗敏感性调节的两面性。

(2)p53对细胞凋亡的调控p53激活凋亡途径,81(3)p53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Cascinu等对局部进展期不能被切除的30例胃癌进行化疗,化疗方案为每周顺铂40mg/m2,表阿霉素35mg/m2,5-FU500mg/m2,6S-Leucovorin250mg/m2,及谷胱甘肽1500mg/m2共8次。以CT和内镜评价治疗效果,作者发现P53阴性者化疗的反应率显著高于P53阳性者(71%与12%,P=0.004)。作者认为术前P53状态与胃癌病人化疗反应有关。P53可结合DNA断端,进行错配修复;可结合DNA的特定序列,阻止DNA复制;激活抗增殖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停止于G1期,限制细胞的分裂。P53基因发生突变,则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差。

(3)p53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Cascinu等82(4)p53调控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分子机制

MDR1基因组织蛋白酶D(CD)在卵巢癌、肺癌和白血病等肿瘤细胞系发现暴露于阿霉素后,CDmRNA水平改变与p53状态有关,普遍存在野生型p53肿瘤CD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在突变p53表达水平降低,并且在CD启动子区域发现2个与p53蛋白特异性结合的DNA位点,用组织蛋白酶抑制剂抑胃酶肽A1可抑制p53依赖性凋亡。

(4)p53调控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分子机制MDR1基因83(4)p53调控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分子机制

微管相关蛋白4(MAP4)PAG608(p53激活基因608)GML基因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分子样蛋白基因,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内含子包括p53结合位点,介导p53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在体外参与p53诱导的细胞周期控制和DNA损伤制剂引起的凋亡发生。在NSCLC病人GML基因表达率为30%,普遍表达于免疫组化染色p53阳性患者,并与CDDP敏感性密切相关。

(4)p53调控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分子机制微管相关蛋白84(三)谷胱甘肽S转移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组具有解毒和结合蛋白功能的同工酶。根据其结构、生化和免疫学的特点不同,GST分为碱性(α类)、中性(μ类)和酸性(π类,大鼠为P)三大类,均为二聚体,三类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前两类在人体主要分布于肝脏,后一类分布于胎盘中,亦称GST-π,为胎盘型GST。GST-π与消化系肿瘤的癌变及抗癌药的耐受相关。GST-π是首先从胎盘中分离纯化,肺、红细胞、胆管及胆囊上皮均含有大量的GST-π。GST-π活性部位具有一个GSH的结合位点和一个亲电子物质的结合位点。GST-π通过酶促和非酶促反应,保护细胞免受促癌剂、脂质和DNA氢过氧化物的毒性。已发现GST-P与胃癌等肿瘤MDR相关。

(三)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85(四)DNA拓朴异构酶Ⅱ

DNA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定位于细胞核,它的含量和活性的改变与某些肿瘤的耐药性有关。以ToPoⅡ为靶点的药物,通过冻结DNA裂开酶复合物产生DNA断裂,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这些药物包括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和多柔比星等。

(四)DNA拓朴异构酶ⅡDNA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86

Son等用多柔比星浓度逐步递增法筛选人胃癌细胞株(MKN45),结果耐药细胞株(MKN/ADR)对以ToPoⅡ为靶点的药物(如依托泊苷、米托蒽醌)产生交叉耐药性,但对顺铂、卡铂、氟尿嘧啶或丝裂霉素无交叉耐药性。经测定,MKN/ADR细胞株中无Pgp表达,但ToPoⅡ酶活性较MKN45中低3倍,ToPoⅡα在MKN/ADR耐药细胞中含量较MKN45中低20倍,而ToPoⅡß无变化,表明ToPoⅡα在多柔比星、依托泊苷等抗癌药物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Son等用多柔比星浓度逐步递增法筛选人胃癌细胞株(MK87(五)细胞凋亡与胃癌耐药

Bcl-2为抗凋亡基因,在肿瘤细胞中Bcl-2过度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淋巴瘤、小细胞肺癌中,Bcl-2的高表达与化疗耐药有关,以反义Bcl-2寡核昔酸转染细胞以封闭Bcl-2的蛋白质表达后,转染细胞对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大大增加。Bax有促凋亡作用,在耐药的白血病细胞和卵巢癌细胞中Bax的表达明显减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其Bcl-2/Bax的比值与化疗敏感性成反比。Bax低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CF-7转入Bax基因后,显著地增加了肿瘤细胞对表阿霉素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

(五)细胞凋亡与胃癌耐药Bcl-2为抗凋亡基因,在肿88

Ikeguchi等研究发现顺铂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经顺铂处理后,野生型P53(+)、bcl-2(-)的胃癌细胞株MKN-45和MKN-74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突变型P53(+)或P53(-)、bcl-2(+)的胃癌细胞株HSC-39、MKN-28和KATO-Ⅲ胃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表明,P53、bcl-2表达状态可作为胃癌病人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Takahashi等研究发现,低浓度顺铂(CDDP)不仅可以抑制胃癌细胞株STKM-1胃癌细胞增殖,而且可以诱导其凋亡,咖啡因与CDDP联合应用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CDDP组。Inda等研究发现,术前注射5-FU可显著增加胃癌细胞凋亡指数(10.46%与6.56%),而bcl-2表达可以抑制5-FU诱导的细胞凋亡。

Ikeguchi等研究发现顺铂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经89

Fas为跨膜糖蛋白受体,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属同一超家族。Fas抗原表达阳性的卵巢癌细胞,体外培养获得耐药性后,则Fas抗原表达下降。Hayashi等研究发现,Fas抗原在6株胃癌细胞株MKN-45、MKN-1、MKN-7、KATO-Ⅲ、MKN-28、MKN-74胃癌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抗Fas单克隆抗体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敏感性与Fas抗原表达水平呈正相关。Yamamoto等发现,TGF-ß1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通过非P53途径。Yanagihara等研究发现,经射线照射后,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Hibasami等发现绿茶素(greenteacatechins)可诱导胃癌细胞株KATO-Ⅲ胃癌细胞凋亡。

Fas为跨膜糖蛋白受体,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90(六)TS、TP与胃癌耐药

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增强的细胞对5-FU具有耐药性。而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增强的细胞对5’DFUR表现出敏感性。对胃癌化疗前的组织标本研究表明,TSmRNA或者TS蛋白的表达与5-FU化疗的敏感性有关。活检标本定量RT-PCR表明,TA/β-actin之比可以作为评价5-FU化疗敏感性的指标,TS过量表达的病例对化疗几乎无效。CPT-11对TS过量表达的病例有效,可望成为二线化疗药物。

(六)TS、TP与胃癌耐药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增强91

(七)线粒体基因组与肿瘤耐药

(1)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结构人mtDNA是一个环状16569碱基的分子,编码氧化磷酸化所必需的成分,还包括线粒体蛋白合成所需的12S、16SrRNA基因及22tRNA基因。MtDNA的密码子不同于nDNA,线粒体特异性核糖体、tRNA及其它成分参与线粒体转录。mtDNA编码的13种肽对呼吸链上4种复合物是特异性的,7种是NADH脱氢酶成分(ND1-ND6),1种参与构成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即细胞色素B,还有3种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Ⅱ、Ⅲ亚单位成分,剩余2种构成ATP合成酶(FoF1、F1是ATP合成酶的催化蛋白,Fo是ATP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