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3《日食》教案_第1页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3《日食》教案_第2页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3《日食》教案_第3页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3《日食》教案_第4页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3《日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宇宙第3课时日食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日食是学生已知或观察过的一种天文现象,把日食作为主题,对学生来说不仅有趣、有吸引力,还在于日食的发生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有关,有助于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状态。同时,日食现象说明了宇宙天体是运动着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素材之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3.保持关注典型天文现象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按一定比例对八颗行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应排序。难点:利用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手电筒、大球、小球、三张颜色和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支架、双面胶、画日食现象的圆片纸、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日、地、月运动轨迹图。2.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比如地球和月球,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食。你们观察过日食吗?知道日食是怎么发生的吗?通过提出问题,调查学生前概念,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二、探索活动一:模拟三球运动。1.各小组准备手电筒、大球、小球实验器材。提问:如何用这些物品模拟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在模拟三球运动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2.学生自由实验,相互交流。(1)大球模拟地球,小球模拟月球,手电筒模拟太阳。(2)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时刻在发生变化,在某一个特殊时刻,太阳、地球和月球有可能会处在同一直线上,手电筒的光线有可能会被挡住。3.播放日、地、月运动的视频资料。活动二:模拟日食。1.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体积比太阳小得多,这么小的月球真的能够挡住那么大的太阳吗?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2.用什么物体来模拟天体?模拟天体的物体大小比例有什么要求?天体应该如何摆放?人应该在哪里观察?如何观察?3.学生交流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4.实验材料:三张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圆纸片、支架。模拟实验:①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在地球纸片上打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②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③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5.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将观察到的日食现象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6.汇总我们的观察结果。张贴班级汇总表,给学生提供两张圆纸片。让学生将1号位置(近)和2号位置(远)所看到的日食现象画在圆纸片上,张贴在班级汇总表中。总结:当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并且三者正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就发生了日食现象。1.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日、地、月是怎样运动的。2.通过模拟实验活动,直观展现出发生日食的原因,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三、研讨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日食现象了吗?月球处于远近不同的位置时,看到的现象有何不同?2.结合前面的学习,描述太阳系是一个怎样的天体系统。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日食和太阳系的认识。拓展播放金星凌日天象视频资料,介绍金星凌日天象的成因。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天文现象。板书设计日食教学反思本课是实验探究课,主要由两个模拟实验活动组成,在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在活动中加以指导,待学生实验活动完成之后给予评价,并进行总结。第三单元宇宙第4课时认识星座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还能说出很多星座的名称。但是对于星座的方位及特征,可能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将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本课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科学探究目标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难点:建立北斗七星模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星空图片。(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晴朗的夜晚,我们能看到在天空上闪烁的星星,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你知道哪些有关星座的知识?是如何知道的? 2.学生自由分享。了解学生对星座有多少认知,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二、探索活动一:初步了解星座。1.播放关于星座的视频资料,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2.用课件展示统一的星座图,让学生找一找常见的星座名称,认一认这些星座的图形。3.你了解北斗七星吗?说一说你对北斗七星的认识。活动二:建一个星座模型。1.北斗七星看起来像什么?它属于哪个星座?小结:北斗七星看起来像一个勺子,属于大熊星座。2.各小组准备实验材料:正方形纸板、细线、橡皮泥。3.制作方法:(1)按要求在纸上打小孔,按长短要求把细线剪好挂在小孔上,再把橡皮泥球挂在细线的下端。①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孔打成这样?线为什么这样长?②小结:纸板上的孔位和线长短的数据是根据北斗七星与地球的实际距离和七颗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的。橡皮泥小球挂在纸板上的位置不同,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2)把模型放到投影机的光束中(或用手电筒照射),转动模型,让光从四个角度照射模型,学生分别将橡皮泥球的影子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学生可能会画出许多不同的图形。因为光只有从模型的某一个侧而照射时,学生才会看到橡皮泥的影子构成了一个勺子形。让学生对星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2.建造模型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三、研讨1.我们画下来的星座图像相同吗?为什么会不同呢?2.哪一个图像和北斗七星的形状相同?3.建立星座模型的活动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我们对星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就模型传递出来的信息和启发进行交流。拓展进一步认识北斗七星。1.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组成斗状的七颗星其实离我们的距离并不相同,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我们抬头所见的星座,其实是从地球角度看到的一些恒星组成的图像。而这些恒星的大小可能不同,与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