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船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抓斗船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抓斗船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抓斗船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抓斗船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抓斗船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规范抓斗船的操作行为,确保抓斗船安全作业,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局所属各公司管理的抓斗式挖泥船正常的施工作业范围。3术语定义无4职责4.1船长船长对船舶的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负总责.负责船舶人员配备,船员证书应齐全、有效,满足最低安全配员标准.负责确保船舶证书、检验证书齐全并有效,确保设备处于适航状态.开工前,与配套船舶的船长协商船舶之间的配合协调等问题;根据施工任务及海况条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分工及班次;协助负责办理船舶的进离港等相关手续.4.2甲板部工作人员甲板部工作人员以值班水手为主,在施工过程中主要负责配合泥驳船系缆靠泊、解缆离泊,吊机齿轮、抓斗等运动件的润滑维护,分条分段开挖后打测试板计量水深及日常甲板面所有设备的清理维护等工作.4.3机舱部工作人员机舱部工作人员以值班机工为主,由当班轮机长或大管轮管理,负责曰常施工过程中机舱内机械设备、动力装置的保养维护、校核、鉴定、更新,确保船舶正常生产.4.4吊机驾驶员吊机驾驶员须持证上岗,负责操作吊机,重复进行下斗、切土、提升、卸泥及回转的整个过程,是整个挖泥施工的关键岗位.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吊机操作规程和工程技术要求,不违章操作,尽量避免超深或浅点.4.5项目测曼员测蛩员负责主船进场的精确定位工作,定位完成后,配合建设方或总包方技术人员对船位进行校核,在阶段施工完成后,立即组织复测工作并成图,用于指导后续施工,4.6现场技术员现场技术员主要负责将工程技术要求贯彻于船舶施工过程当中,须深刻领会工程意图,对挖泥施工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监督吊机司机开挖深度、主船船位是否准确.开挖后组织当班水手及时复测水深并做好各项施工记录.协助完成开工前及阶段完成后的水深复测工作,4.7现场安全员现场安全员负责监督船舶施工中各岗位操作是否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巡查船置消防、救生等器材设备是否状况良好、按规定布置.发现存在违规操作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须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整改,做好施工安全曰志及其他记录工作.

6作业标准6.1作业准备挖泥船航行至工程项目所在港口、水域粗略定位抛锚,再依靠船载GPS根据已给定坐标精确定位后,泥驳船靠泊固定,开始施工.6.1.1施工准备6.1.1.1每班作业前,全面检查施工机械,吊机是否运转自如,机舱内动力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对抓斗、齿轮等运动件进行打油润滑.根据已选用抓斗调换适用的起吊钢丝绳等,2每班作业前,召开班前会议,明确分工,对甲板部、机舱部、吊机操作人员及电工等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安全教育,劳保防护用品穿戴整齐方可

6.1.2定位与抛锚6.1.2.1采用拖轮拖行主船,挖泥船被拖至工作水域后,拖轮应减速、停车.待船速消除后再下锚定位,拋设横移锚.2.2拋锚距离兼顾主船施工稳定性要求及其他船舶使用港池或航道的需要.拋锚后,应重新定位,依靠松紧锚缆校正船位,确认船艏位于开挖区起点位置。设置锚鼓、锚灯,夜间开启相应指示信号灯.2.3斗船定位完成后,应经建设单位或总包单位使用第三方仪器校核坐标,确认无误方可施工,6.1.3选用抓斗抓斗式挖泥船应根据不同土质,选用不同抓斗:6.1.3.1挖淤泥时,宜采用斗容较大的平口抓斗;3.2挖中等密实的土时,宜采用带齿的抓斗;6.1.3.3挖硬质土时,宜采用斗容较小、重量较大的全齿抓斗.6.1.4实测水深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水域的水深进行实测,与已给定的施工图所示水深进行比对,没有争议时方可施工,6.2作业过程抓斗式挖泥船的工作原理为:运用安装于钢缆上的抓斗,依靠抓斗自由落体的重力作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通过抓斗插入泥层,闭合切土.操纵船上的旋转式起重机械,将装满泥沙的抓斗提升出水面一定高度,回转至预定位置的上方,开启抓斗,将挖掘的泥沙直接卸入靠泊在挖泥船船舷旁的泥驳.卸空后的抓斗,再通过起重机的回转,返回至挖泥点旁,进行下一次挖泥作业.6.2.1挖泥作业6.2.1.1分条、分段、分层施工工艺要求

(1)当挖槽宽度大于抓斗挖泥船的最大船宽时,应分条进行施工.分条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分条最大宽度不得超过挖泥船抓斗吊机的有效工作半径,在浅水区施工时,分条最小宽度应满足挖泥船作业和泥驳绑靠所需的水域要求在流速大的深水挖槽施工时,分条的挖宽得大于挖泥船的船宽。(2)当挖槽长度超过挖泥船一次抛设主锚或边锚所能开挖的长度时,应进行分段施工.分段的长度宜取60_70m.(3)当疏浚区泥层厚度超过抓斗一次下斗所能开挖的最大厚度时,应分层施工.分层的厚度由抓斗一次开挖的厚度、斗重、张斗的宽度以及土质等确定,对2m3的抓斗宜取1_1.3m,8m3的抓斗宜取1.5-2m。硬土质可酌情减少。2.1.2其他工艺要求⑴当泥层厚度较薄,土质松软时,可采用梅花挖泥法施工。斗之间的间距,视水流的大小及土质松软情况而定.(2)挖泥作业时,应根据土质和泥层厚度确定下斗的间距和前移距.土质稀软、泥层薄时下斗间距宜大;土质坚硬,泥层厚时,斗距宜小.挖黏土和密实砂,当抓斗充泥量超过最大容量时,应增加抓斗重叠层。前移距宜取抓斗张开宽度的0.6-0.7倍。(3)在流速较大的地区施工时,应注意泥斗漂移对下斗位置和挖深的英雄,必要时应加大抓斗容量。6.2.2装驳作业6.2.2.1泥驳船空载靠泊、满载离泊时时,甲板部工作人员应协助驳船方带缆、解缆。临水作业注意安全,谨防不慎落水受船舶挤靠力作用,发生安全事故。6.2.2.2操作吊机向泥驳船卸载泥(石)导致驳船失去平衡,产生安全隐患.6.2.2.3操作吊机转动抓斗至驳船上方时,须尽量降低抓斗高度,方可开斗卸泥,以防损伤驳船船体或造成泥砂、碎石飞溅,造成安全事故.6.2.3阶段复测及补挖施工过程中始终贯穿复测过程,严格控制疏竣质量.6.2.3.1作吊机时进行挖泥作业时,借助钢丝绳刻度、船载鱼探仪等设备,控制开挖深度.6.2.3.2风浪、潮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挖泥船毎一分段、分条完成后,以打测试板的方式粗略复测水深,指导吊机操作.6.2.3.3建立定期精密复测的质蛩保证体系.一般选取一周作为一个周期,运用单波束或多波束测深仪,对已完成的工作面进行较为精密的复瀏,及时发现浅点及严重超深,合理安排补挖施工,并作为指导吊机作业的依据。6.2.4阶段性装驳完成后的工作装驳完成后,泥驳船解缆离泊,出港拋泥.驳船装满离泊时,两側船舷上废土应铲入舱内,不得直接冲洗入水.做好清洗甲板,检查运动件润滑状况及施工记录等工作.待空载泥驳进港靠泊,开始新一轮的施工作业,6.3作业收尾6.3.1施工完成的收尾工作6.3.1.1阶段性完成施工项目后,如若条件允许,将主船拖靠码头,拖靠码头过程中拖轮须谨慎驾驶,时刻保持主船走向处于可控状态,谨防对码头护岸产生撞击、损坏.靠泊完成后靠岸一侧船舷以钢丝绳与码头系缆桩绑扎固定,须事先了解系缆桩所能承受拉应力是否符合靠泊要求.6.3.1.2靠泊码头时如需用水用电,须与码头管理人员协商后解决,不得私拉乱接.须谨守用电安全,不得违章操作.6.3.1.3如因项目要求暂时停工,主船需在工作面所在港池或航道内就地抛锚的,抛设船锚时需兼顾自身稳定性要求及其他船只停靠或航行需求.所有锚漂上设置锚灯指示位置及范围,夜间主船亦须开启相应信号灯指示船两惻可否通航。6.3.1.4停工时,须将吊机回转,靶杆降低,抓斗放置于设于甲板的抓斗架内.如若条件要求(如大风天气),更需綁系加固.6.3.1.5停工期间,应设专门人员24小时轮值,巡查监督防火防盗及用电等安全措施.6.3.2其它要求6.3.2.1船舶施工过程中,保持甲板面清洁,严禁将废弃油污水直排入海.如有废弃油污泄漏入水,须及时圈定范围,防止扩散,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情节严重须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6.3.2.2船舶施工周期内,生活垃圾及污水应统一收集,交由相应监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丟弃、排放,7支持性文件无8相关记录施工记录、安全交底等.附件1: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书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书年月日工程名称接受交底船舶主持人1参加交底人交底内容:接受交底者签字说明:木交底书一式两份,安监部和接受交底船舶各执一份。附件2:安全施工曰志 安全旅工日志 年月日 星期 夭气:8/内容:专职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