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鄂教版八上课内阅读训练二则附答案_第1页
《怀疑与学问》鄂教版八上课内阅读训练二则附答案_第2页
《怀疑与学问》鄂教版八上课内阅读训练二则附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怀疑与学问》鄂教版八上课内阅读训练二则附答案

(一)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考,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往往怀疑、往往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大量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闻,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往往抱怀疑的态度,往往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往往评判书中的学说,往往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止,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9.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10.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11.“对于别人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那么不懒惰的表现应当是。

12.第⑨句中的冒号能改为逗号吗?为什么?

13.第⑩句中三个“新的〞作用是。

14.第⑾句中的“学术〞和“文化〞两个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15.本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和。

(二)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闻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大量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闻,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测。做学问也就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闻了。

……

我们()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考,因思考而分辩是非;经过“怀疑〞“思考〞“分辩〞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意盲从()迷信。

6.语段所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7.两段文字的过渡句是哪一句?

8.给文中的括号选择一组正确的关联词()

a.不管都不然和

b.不管都否则或

c.尽管而否则及

d.不管总否则或

(一)9.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