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课件_第1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课件_第2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课件_第3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课件_第4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维生素与辅酶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类有机物质。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2022/12/11第五章维生素与辅酶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唐代孙思邈(miao)用肝治夜盲症,用谷皮治脚气病。1897年荷兰医生C.Eijkman证明米糠可治脚气病。1906年英国的F.G.Hopkins发现大鼠喂饲纯化饲料(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质)和水,不能存活;添加微量牛奶就能正常生长。牛奶中存在的营养辅助因素也就是维生素。他们两人因发现维生素(Vitamin)而获诺贝尔奖。2022/12/12唐代孙思邈(miao)用肝治夜盲症,用谷皮治脚气病。2022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辅基)。辅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参与的酶促反应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大多数辅酶的前体主要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许多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的作用密切相关。2022/12/13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的作用2022/12/14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的作用2022/12/14(1)硫胺素(VB1)硫胺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特别是种子外皮和胚芽,白菜、芹菜含量丰富,而酵母、瘦肉中也相当丰富。硫胺素(维生素B1)在体内以焦磷酸硫胺素(TPP)形式存在。缺乏时表现出多发性神经炎、皮肤麻木、心力衰竭、四肢无力、下肢水肿,脚气病。2022/12/15(1)硫胺素(VB1)硫胺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特别是种子外2022/12/162022/12/162022/12/172022/12/17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的辅酶,它的前体是硫胺素(维生素B1)。功能:是催化酮酸的脱羧反应2022/12/18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的辅酶,它的前体是硫胺素(维生2022/12/192022/12/19(2)核黄素(VB2)和黄素辅基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嗪两部分组成。核黄素即维生素B2,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小麦、青菜、黄豆及动物的肝和心脏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2022/12/110(2)核黄素(VB2)和黄素辅基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6714102022/12/1116714102022/12/111

核黄素组成的辅基: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核黄素酶核黄素+ATPFMN+ADP

黄素核苷酸焦磷酸化酶

FMN+ATP

FAD+PPi

Mg2+2022/12/112核黄素组成的辅基:黄素单核苷酸(FMN)、作为多种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的辅基,起传递氢原子作用。氧化型:FMN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FMNH2还原黄素单核苷酸FADH2还原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2022/12/113作为多种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的辅基,起传递氢原子作用。

22022/12/1142022/12/1142022/12/1152022/12/115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2022/12/116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2022/2022/12/1172022/12/1172022/12/1182022/12/118(3)泛酸和辅酶A(CoA)泛酸

(遍多酸、维生素B3)是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的维生素

--二羟--二甲基丁酸与-丙氨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酸性物质。2022/12/119(3)泛酸和辅酶A(CoA)泛酸(遍多酸、维生素B3)是泛酸是辅酶A(CoA)的主要成分。泛酸与巯基乙胺、3’-磷酸AMP缩和形成辅酶A(CoA)CoA分子的巯基可与酰基形成硫酯键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代谢过程中作为酰基的载体。2022/12/120泛酸是辅酶A(CoA)的主要成分。2022/12/120CoA的结构2022/12/121CoA的2022/12/1212022/12/1222022/12/122

泛酸也是肽酰基载体蛋白(acylcarrierprotein,ACP)的组成成分。功能:是传递酰基,是形成代谢中间产物的重要辅酶。2022/12/123

泛酸也是肽酰基载体蛋白(acylcarrierprot(4)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维生素PP(维生素B5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少,肉类,谷物及花生中含量丰富,其缺乏症状常见的是癩皮病。烟酸和烟酰胺,在体内转变为辅酶I(NAD)和辅酶II(NADP)。2022/12/124(4)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维生素PP(维生素B5)在2022/12/1252022/12/125NAD+的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的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2022/12/126NAD+的组成NADP+的组成2022/12/1262022/12/1272022/12/1272022/12/1282022/12/1282022/12/1292022/12/129功能: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在代谢反应中起氢原子(电子)转移作用。氧化型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还原型NADH+H+

(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H+H+(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2022/12/130功能: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在代谢反应中起氢原子(电子)转(5)维生素B6及其辅酶吡多素(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维生素B6在动植物中分布很广,酵母、肝、蛋黄、肉、鱼、大豆、米糠、麦胚、蜂王浆中含量都很丰富,同时,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2022/12/131(5)维生素B6及其辅酶吡多素(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2022/12/1322022/12/1322022/12/1332022/12/133磷酸吡多素是转氨酶的辅酶转氨酶通过磷酸吡多醛和磷酸吡多胺的相互转换,起转移氨基的作用。在氨基酸脱羧反应中为脱羧酶的辅酶

2022/12/134磷酸吡多素是转氨酶的辅酶2022/12/1342022/12/1352022/12/1352022/12/1362022/12/136(6)生物素维生素B7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催化CO2的固定及羧化反应。2022/12/137(6)生物素维生素B72022/12/137生物素侧链羧基通过蛋白质中Lys的ξ-NH2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生物胞素(biocytin)。生物素与专一性的酶蛋白结合而参与羧化反应。2022/12/138生物素侧链羧基通过蛋白质中Lys的ξ-NH2与蛋白质结合形成2022/12/1392022/12/139羧化酶包括两个反应:首先是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的羧化作用,然后通过一个转羧基酶将其转移到一个受体上.

生物素的功能是作为CO2的递体,在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CO2的作用。2022/12/140羧化酶包括两个反应:2022/12/140生物素2022/12/141生物素2022/12/1412022/12/1422022/12/142(7)叶酸和四氢叶酸(FH4或THFA)叶酸分子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与L-谷氨酸连接而成。四氢叶酸是合成酶的辅酶,其前体是叶酸蝶啶对氨基苯甲酸L-谷氨酸2022/12/143(7)叶酸和四氢叶酸(FH4或THFA)叶酸分子由蝶啶、对2022/12/1442022/12/144在体内叶酸加氢还原成二氢叶酸(DHF/FH2)和四氢叶酸(THFA/FH4),反应过程需要NADPH和维生素C。THFA是转移一碳基团(C1)酶系的辅酶,是甲基、亚甲基、甲酰基、甲川基的载体,因而可形成各种四氢叶酸的衍生物。四氢叶酸的主要作用:作为一碳基团,如-CH3,-CH2-,-CHO等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叶酸缺乏导致贫血2022/12/145在体内叶酸加氢还原成二氢叶酸(DHF/FH2)和四氢叶酸(T叶酸的辅酶形式:四氢叶酸的形成

二氢叶酸还原酶叶酸+NADPH+二氢叶酸+

维生素C

四氢叶酸还原酶

FH2+NADPH+FH4+2022/12/146叶酸的辅酶形式:四氢叶酸的形成

维生素C2022/12/147

2022/12/1482022/12/14852022/12/14952022/12/149(8)维生素B12辅酶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维生素B12分子中与Co+相连的CN基被5´-脱氧腺苷所取代,形成维生素B12辅酶(5´-脱氧腺苷钴胺素)。功能:变位酶的辅酶,催化底物分子内基团(主要为甲基)的变位反应。2022/12/150(8)维生素B12辅酶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2022结构甲基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2022/12/151结构甲基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2022/12/1512022/12/1522022/12/152钴胺素,含有金属元素钴,有多种形式,如:5´-脱氧腺苷钴胺素(辅酶)甲基钴胺素羟钴胺素(药用形式)2022/12/153钴胺素,含有金属元素钴,有多种形式,如:2022/12/15已知B12是几种变位酶的辅酶甲基天冬氨酸变位酶:催化Glu转变为甲基Asp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催化甲基丙二酰CoA转为琥珀酰CoA

B12辅酶也参与甲基及其它一碳单位的转移反应。B12不存在于植物中,在鱼、蛋、肉肝中含量丰富,肠道细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况下不缺乏。缺乏病:恶性贫血。

2022/12/154已知B12是几种变位酶的辅酶2022/12/1542022/12/1552022/12/155(9)硫辛酸硫辛酸是6,8-二硫辛酸有两种形式:硫辛酸(氧化型)二氢硫辛酸(还原型)功能:硫辛酸起着转酰基作用2022/12/156(9)硫辛酸硫辛酸是6,8-二硫辛酸2022/12/1562022/12/1572022/12/1572022/12/1582022/12/1582022/12/1592022/12/159

(10)辅酶Q(CoQ)辅酶Q又称为泛醌,广泛存在与动物和细菌的线粒体中,其结构为:辅酶Q的活性部分是它的醌环结构主要功能:作为线粒体呼吸链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在酶与底物分子之间传递电子。2022/12/160(10)辅酶Q(CoQ)辅酶Q又称为泛醌,广泛存在与动物2022/12/1612022/12/161(11)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应。人体不能合成。2022/12/162(11)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应。2022/抗坏血酸是一种强还原剂氧化形式(脱氢抗坏血酸)可被多种还原剂如谷胱甘肽(GSH)还原。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症状为创口溃疡不愈合,骨骼和牙齿易于折断或脱落,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皮下、黏膜、肌肉出血等。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2022/12/163抗坏血酸是一种强还原剂2022/12/1632022/12/1642022/12/164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的作用2022/12/165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的作用2022/12/1653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均溶于脂类溶剂不溶于水在食物中通常与脂肪一起存在,吸收它们,需要脂肪和胆汁酸。2022/12/1663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均溶于脂类溶剂2022/

(1)维生素A维生素A分A1,A2两种,是不饱和一元醇类。维生素A1又称为视黄醇,A2称为脱氢视黄醇。视黄醇脱氢视黄醇2022/12/167(1)维生素A维生素A分A1,A2两种,是

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为视黄醇(retinol),跟视觉有关。视网膜中有棒状细胞,含有视紫红质(rhodopsim或visualpurple),这是一种糖蛋白,可以分解为视蛋白(opsin)和视黄醛(retinal)。棒状细胞能分辨明暗光。视黄醛和视黄醇之间可相互转化,涉及的酶类有脱氢酶、同分异构酶。顺视黄醛——反视黄醛——反视黄醇——顺视黄醇——反视黄醛(书p172图5-2)光明亮时视紫红质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光暗时两者联合为视紫红质。视循环正常进行:反视黄醛可分解为无用的物质,要补充维生素A。2022/12/168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为视黄醇(retinol),跟视觉有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α、β、γ-胡萝卜素及玉米黄素:植物合成,动物不能合成,因而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绿色蔬菜。维生素A在鱼肝油、肝、牛奶中含量最高。其缺乏症状主要是夜盲症。2022/12/169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2022/12/169(2)维生素D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D3,D4,D5。其中D2,D3活性最高。2022/12/170(2)维生素D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D3,维生素D的结构在生物体内,D2和D3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在肝脏和肾脏中进行羟化后,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其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2022/12/171维生素D的结构2022/12/171维生素D对防止佝偻病有效。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植物的固醇、麦角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D2动物皮肤表层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D3D3在鱼肝油中亦存在。2022/12/172维生素D对防止佝偻病有效。2022/12/172(3)维生素K维生素K有3种:K1,K2,K3。其中K3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是2-甲基萘醌的衍生物。2022/12/173(3)维生素K维生素K有3种:K1,K2,K3。其中K3最初维生素K1是从植物中分离出来的,所以植物性食物是维生素K1的丰富来源。K2系列的维生素可由细菌尤其是肠道内的细菌形成,因此健康动物不易缺乏维生素K。人类在某些情况下,即上述细菌被破坏或其生长受到抑制时可能会发生症状。2022/12/174最初维生素K1是从植物中分离出来的,所以植物性食物是维生素K服用抗菌素,尤其是长时间的服用,维生素K会降低到水平,致使血液凝集的时间延长而发生危险。胆汁闭塞或或脂类在肠道内的吸收降低时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2022/12/175服用抗菌素,尤其是长时间的服用,维生素K会降低到水平,致使血至今还没有发现维生素K在任何酶系统中有明显的作用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促进血液凝固,因为维生素K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prothrombin),缺乏维生素K会引起血液中凝血酶原水平降低。在一些细菌中维生素K也起着电子传递的作用。

2022/12/176至今还没有发现维生素K在任何酶系统中有明显的作用2022/1(4)维生素E又叫做生育酚,目前发现的有6种,其中,,,四种有生理活性。2022/12/177(4)维生素E又叫做生育酚,目前发现的有6种,其中,,缺少维生素E能影响老鼠生育能力,故而抗不育症。维生素E又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使膜不饱和脂肪酸、酶活性中心-SH免于氧化破坏,有人把它作为防衰老剂。其分布广泛,多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尤以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中含量较高,此外豆类、蔬菜中含量也较丰富。2022/12/178缺少维生素E能影响老鼠生育能力,故而抗不育症。2022/124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特点辅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直接参加了反应。每一种辅酶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特定地催化某一类型的反应。同一种辅酶可以和多种不同的酶蛋白结合形成不同的全酶。一般来说,全酶中的辅酶决定了酶所催化的类型(反应专一性),而酶蛋白则决定了所催化的底物类型(底物专一性)。2022/12/1794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特点辅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直接参加类型辅酶或其它功能生化作用硫胺素B1核黄素(B2)

泛酸(B2)

尼克酸(烟酸B5)

吡哆醛(B6)生物素(B7)

叶酸(B11)钴胺素(B12)硫辛酸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焦磷酸硫胺素(TPP)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辅酶A(CoA)酰基载体蛋白(ACPS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磷酸吡哆醛(胺)胞生物素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四氢叶酸(THF)辅酶B12硫辛酰赖氨酸

11-视黄醛1,25-羟胆钙化甾醇

酮酸氧化脱羧等氢原子(电子)转移氢原子(电子)转移酰基基团转移酰基基团转移氢原子(电子)转移氢原子(电子)转移氨基基团转移氨基基团转移羧基基团转移一碳基团转移氢原子1,2转移氢及酰基基团转移强抗氧剂视觉循环钙磷酸代谢抗氧化剂凝血酶原生物合成2022/12/180类型辅酶或其它功能生化作用硫胺素B1焦磷酸硫胺素(TPP)2022/12/1812022/12/1812022/12/1822022/12/1822022/12/1832022/12/183谢谢大家的合作!再见!ThankYou!2022/12/184谢谢大家的合作!再见!ThankYou!2022/12/第五章维生素与辅酶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类有机物质。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2022/12/185第五章维生素与辅酶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唐代孙思邈(miao)用肝治夜盲症,用谷皮治脚气病。1897年荷兰医生C.Eijkman证明米糠可治脚气病。1906年英国的F.G.Hopkins发现大鼠喂饲纯化饲料(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质)和水,不能存活;添加微量牛奶就能正常生长。牛奶中存在的营养辅助因素也就是维生素。他们两人因发现维生素(Vitamin)而获诺贝尔奖。2022/12/186唐代孙思邈(miao)用肝治夜盲症,用谷皮治脚气病。2022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辅基)。辅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参与的酶促反应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大多数辅酶的前体主要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许多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的作用密切相关。2022/12/187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的作用2022/12/188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的作用2022/12/14(1)硫胺素(VB1)硫胺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特别是种子外皮和胚芽,白菜、芹菜含量丰富,而酵母、瘦肉中也相当丰富。硫胺素(维生素B1)在体内以焦磷酸硫胺素(TPP)形式存在。缺乏时表现出多发性神经炎、皮肤麻木、心力衰竭、四肢无力、下肢水肿,脚气病。2022/12/189(1)硫胺素(VB1)硫胺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特别是种子外2022/12/1902022/12/162022/12/1912022/12/17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的辅酶,它的前体是硫胺素(维生素B1)。功能:是催化酮酸的脱羧反应2022/12/192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的辅酶,它的前体是硫胺素(维生2022/12/1932022/12/19(2)核黄素(VB2)和黄素辅基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嗪两部分组成。核黄素即维生素B2,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小麦、青菜、黄豆及动物的肝和心脏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2022/12/194(2)核黄素(VB2)和黄素辅基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6714102022/12/1956714102022/12/111

核黄素组成的辅基: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核黄素酶核黄素+ATPFMN+ADP

黄素核苷酸焦磷酸化酶

FMN+ATP

FAD+PPi

Mg2+2022/12/196核黄素组成的辅基:黄素单核苷酸(FMN)、作为多种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的辅基,起传递氢原子作用。氧化型:FMN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FMNH2还原黄素单核苷酸FADH2还原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2022/12/197作为多种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的辅基,起传递氢原子作用。

22022/12/1982022/12/1142022/12/1992022/12/115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2022/12/1100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2022/2022/12/11012022/12/1172022/12/11022022/12/118(3)泛酸和辅酶A(CoA)泛酸

(遍多酸、维生素B3)是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的维生素

--二羟--二甲基丁酸与-丙氨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酸性物质。2022/12/1103(3)泛酸和辅酶A(CoA)泛酸(遍多酸、维生素B3)是泛酸是辅酶A(CoA)的主要成分。泛酸与巯基乙胺、3’-磷酸AMP缩和形成辅酶A(CoA)CoA分子的巯基可与酰基形成硫酯键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代谢过程中作为酰基的载体。2022/12/1104泛酸是辅酶A(CoA)的主要成分。2022/12/120CoA的结构2022/12/1105CoA的2022/12/1212022/12/11062022/12/122

泛酸也是肽酰基载体蛋白(acylcarrierprotein,ACP)的组成成分。功能:是传递酰基,是形成代谢中间产物的重要辅酶。2022/12/1107

泛酸也是肽酰基载体蛋白(acylcarrierprot(4)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维生素PP(维生素B5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少,肉类,谷物及花生中含量丰富,其缺乏症状常见的是癩皮病。烟酸和烟酰胺,在体内转变为辅酶I(NAD)和辅酶II(NADP)。2022/12/1108(4)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维生素PP(维生素B5)在2022/12/11092022/12/125NAD+的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的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2022/12/1110NAD+的组成NADP+的组成2022/12/1262022/12/11112022/12/1272022/12/11122022/12/1282022/12/11132022/12/129功能: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在代谢反应中起氢原子(电子)转移作用。氧化型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还原型NADH+H+

(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H+H+(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2022/12/1114功能: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在代谢反应中起氢原子(电子)转(5)维生素B6及其辅酶吡多素(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维生素B6在动植物中分布很广,酵母、肝、蛋黄、肉、鱼、大豆、米糠、麦胚、蜂王浆中含量都很丰富,同时,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2022/12/1115(5)维生素B6及其辅酶吡多素(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2022/12/11162022/12/1322022/12/11172022/12/133磷酸吡多素是转氨酶的辅酶转氨酶通过磷酸吡多醛和磷酸吡多胺的相互转换,起转移氨基的作用。在氨基酸脱羧反应中为脱羧酶的辅酶

2022/12/1118磷酸吡多素是转氨酶的辅酶2022/12/1342022/12/11192022/12/1352022/12/11202022/12/136(6)生物素维生素B7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催化CO2的固定及羧化反应。2022/12/1121(6)生物素维生素B72022/12/137生物素侧链羧基通过蛋白质中Lys的ξ-NH2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生物胞素(biocytin)。生物素与专一性的酶蛋白结合而参与羧化反应。2022/12/1122生物素侧链羧基通过蛋白质中Lys的ξ-NH2与蛋白质结合形成2022/12/11232022/12/139羧化酶包括两个反应:首先是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的羧化作用,然后通过一个转羧基酶将其转移到一个受体上.

生物素的功能是作为CO2的递体,在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CO2的作用。2022/12/1124羧化酶包括两个反应:2022/12/140生物素2022/12/1125生物素2022/12/1412022/12/11262022/12/142(7)叶酸和四氢叶酸(FH4或THFA)叶酸分子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与L-谷氨酸连接而成。四氢叶酸是合成酶的辅酶,其前体是叶酸蝶啶对氨基苯甲酸L-谷氨酸2022/12/1127(7)叶酸和四氢叶酸(FH4或THFA)叶酸分子由蝶啶、对2022/12/11282022/12/144在体内叶酸加氢还原成二氢叶酸(DHF/FH2)和四氢叶酸(THFA/FH4),反应过程需要NADPH和维生素C。THFA是转移一碳基团(C1)酶系的辅酶,是甲基、亚甲基、甲酰基、甲川基的载体,因而可形成各种四氢叶酸的衍生物。四氢叶酸的主要作用:作为一碳基团,如-CH3,-CH2-,-CHO等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叶酸缺乏导致贫血2022/12/1129在体内叶酸加氢还原成二氢叶酸(DHF/FH2)和四氢叶酸(T叶酸的辅酶形式:四氢叶酸的形成

二氢叶酸还原酶叶酸+NADPH+二氢叶酸+

维生素C

四氢叶酸还原酶

FH2+NADPH+FH4+2022/12/1130叶酸的辅酶形式:四氢叶酸的形成

维生素C2022/12/1131

2022/12/11322022/12/14852022/12/113352022/12/149(8)维生素B12辅酶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维生素B12分子中与Co+相连的CN基被5´-脱氧腺苷所取代,形成维生素B12辅酶(5´-脱氧腺苷钴胺素)。功能:变位酶的辅酶,催化底物分子内基团(主要为甲基)的变位反应。2022/12/1134(8)维生素B12辅酶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2022结构甲基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2022/12/1135结构甲基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2022/12/1512022/12/11362022/12/152钴胺素,含有金属元素钴,有多种形式,如:5´-脱氧腺苷钴胺素(辅酶)甲基钴胺素羟钴胺素(药用形式)2022/12/1137钴胺素,含有金属元素钴,有多种形式,如:2022/12/15已知B12是几种变位酶的辅酶甲基天冬氨酸变位酶:催化Glu转变为甲基Asp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催化甲基丙二酰CoA转为琥珀酰CoA

B12辅酶也参与甲基及其它一碳单位的转移反应。B12不存在于植物中,在鱼、蛋、肉肝中含量丰富,肠道细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况下不缺乏。缺乏病:恶性贫血。

2022/12/1138已知B12是几种变位酶的辅酶2022/12/1542022/12/11392022/12/155(9)硫辛酸硫辛酸是6,8-二硫辛酸有两种形式:硫辛酸(氧化型)二氢硫辛酸(还原型)功能:硫辛酸起着转酰基作用2022/12/1140(9)硫辛酸硫辛酸是6,8-二硫辛酸2022/12/1562022/12/11412022/12/1572022/12/11422022/12/1582022/12/11432022/12/159

(10)辅酶Q(CoQ)辅酶Q又称为泛醌,广泛存在与动物和细菌的线粒体中,其结构为:辅酶Q的活性部分是它的醌环结构主要功能:作为线粒体呼吸链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在酶与底物分子之间传递电子。2022/12/1144(10)辅酶Q(CoQ)辅酶Q又称为泛醌,广泛存在与动物2022/12/11452022/12/161(11)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应。人体不能合成。2022/12/1146(11)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应。2022/抗坏血酸是一种强还原剂氧化形式(脱氢抗坏血酸)可被多种还原剂如谷胱甘肽(GSH)还原。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症状为创口溃疡不愈合,骨骼和牙齿易于折断或脱落,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皮下、黏膜、肌肉出血等。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2022/12/1147抗坏血酸是一种强还原剂2022/12/1632022/12/11482022/12/164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的作用2022/12/1149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的作用2022/12/1653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均溶于脂类溶剂不溶于水在食物中通常与脂肪一起存在,吸收它们,需要脂肪和胆汁酸。2022/12/11503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均溶于脂类溶剂2022/

(1)维生素A维生素A分A1,A2两种,是不饱和一元醇类。维生素A1又称为视黄醇,A2称为脱氢视黄醇。视黄醇脱氢视黄醇2022/12/1151(1)维生素A维生素A分A1,A2两种,是

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为视黄醇(retinol),跟视觉有关。视网膜中有棒状细胞,含有视紫红质(rhodopsim或visualpurple),这是一种糖蛋白,可以分解为视蛋白(opsin)和视黄醛(retinal)。棒状细胞能分辨明暗光。视黄醛和视黄醇之间可相互转化,涉及的酶类有脱氢酶、同分异构酶。顺视黄醛——反视黄醛——反视黄醇——顺视黄醇——反视黄醛(书p172图5-2)光明亮时视紫红质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光暗时两者联合为视紫红质。视循环正常进行:反视黄醛可分解为无用的物质,要补充维生素A。2022/12/1152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为视黄醇(retinol),跟视觉有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α、β、γ-胡萝卜素及玉米黄素:植物合成,动物不能合成,因而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绿色蔬菜。维生素A在鱼肝油、肝、牛奶中含量最高。其缺乏症状主要是夜盲症。2022/12/1153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2022/12/169(2)维生素D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D3,D4,D5。其中D2,D3活性最高。2022/12/1154(2)维生素D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D3,维生素D的结构在生物体内,D2和D3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在肝脏和肾脏中进行羟化后,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其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2022/12/1155维生素D的结构2022/12/171维生素D对防止佝偻病有效。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植物的固醇、麦角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D2动物皮肤表层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