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北京朝阳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北京朝阳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北京朝阳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北京朝阳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包括I卷、II卷、III卷及答题纸四部分,共14页2、请用钢笔和圆珠笔将试卷中所有答题内容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3、试卷分值150,分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共100分,为必修二模块检测;第二部分50分,为质量检测。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I卷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狩猎shou.境垣yuan*纤细qiGn*姹紫嫣红zha*B.陨落yun.守拙zhuo*勇剽biao.闷声不响men*C.连累lei.虹霓ni*脊髓ji*杳无音信yao*D.斑斓lan.罪愆yan*尸骸hai*怅然右失cha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喧染鹃躯豆蔻雄姿英发B.机杼贬谪故磊羽扇伦巾C.樯撸锦书羽檄誓死如归D.羁鸟稼穑暮霭转轴拨弦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对恃劳骚出神入画危在旦夕B.孺子弘扬天涯沦落艮辰天景C.安祥憔悴义气用事精美绝纶D.漂泊暄闹不寒而粟扬声边陲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而不应该 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②我们在品味诗句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地 诗人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行走于这字里行间的呢。③身处校园,从教育者意气风发的神情里,从莘莘学子的笑脸上,大家感觉到这里正 着无限的希望。A.歧视设想 孕育 B.歧视 试想 养育C.藐视试想 孕育 D.藐视 设想 养育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像这样机智幽默的句子,在钱钟书先生的文章里比比皆是,鳞次栉比,显示着作者的智・・・・慧和文笔的老到,所用的词语入木三分。B.说起雨刷器的故障,很多司机不以为然。但是有关调查显示:雨天驾车的交通事故比平・・・・常高出5倍,这与雨刷器老化密切相关。C.观棋不语真君子,下棋的人都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小刘瞥了一眼身边不停地大呼小叫、・・・・支招议论的小马,没言语,继续下棋。D.一入冬,二虎就被停了别的活计,专门负责到金家茶炉打开水,每天从早到晚,川流不・・・息,有时还供不上回来歇脚的师傅们喝。*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氓》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B.经过“望尽天涯路”的彷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使他终于迎来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C.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D.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兼有感奋和感伤的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丝毫不掩全词的豪迈气概。7、从使用修辞方法的角度看,下列加线语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D.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遨视。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课本中摘选的《牡丹亭》即是他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一。C、诗人常因诗作的特点鲜明而获得雅号,如人称李白为“诗仙”,称杜甫为“诗圣”,称王昌龄为“诗鬼”。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其中的诗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 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过错)・・③援玉袍兮击鸣鼓(拿着) ④烟涛微茫信难求(信息)・・⑤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泪水) ⑥弦弦掩抑声声思(思念)・ ・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⑥10、下列文言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B.土之耽兮,犹可说也C.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本大题一共5道小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1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拜书送于庭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C.使人遗赵王书D.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句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C.我为赵将。D.求人可使报秦者13、下列句中“之”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伐齐,大破之・B.秦昭王闻之・C.即患秦兵之来・D.秦王度之・14、下列句中“以”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5、下列句中不含使动用法的是哪一句A.完璧归赵B.宁许以负秦曲C.毕礼而归之D.且庸人尚羞之三、(10分)16、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①春如旧,人空瘦,。(陆游《钗头凤》)②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③,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④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⑥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⑦曲终收拨当心画,。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⑧,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II卷班级姓名学号I卷II卷总分一部分二部分三部分四五六七第二部分四、诗歌鉴赏(8分)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其后各小题。江城子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①,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②?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③。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注:作者在杭州通判任上与词人张先同游西湖,时闻弹筝,即作此词。①芙蕖:荷花的别称。②遣谁听:意思是令人不忍卒听。③湘灵,湘水女神。⑴.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头三句交待了此游的天气特点与时间,写出了西湖雨后风清水静、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B.上片后三句对飞来的白鹭进行了拟人化描写,表现了白鹭情意绵绵、双双飞舞的婷婷姿态。C.下片先写筝曲哀伤动人,令人不忍卒听;继而想象,烟云飘摇中,仿佛是湘水女神在弹奏。D.全词以优美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意境优美,含蓄隽永。⑵.“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这首词表现出的是 的。(2分)⑶.作者想等到弹奏结束后去找弹奏女问话,却是“人不见,数峰青”这样结尾有何妙处?(3分)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10分)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费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其后,秦伐赵,拔石城・・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日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2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22、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3——27题。(25分)牡丹的拒绝张抗抗(一)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跋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一一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二)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一一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一一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三)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一一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像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像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一一,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读文章第一部分,谈谈为什么“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2分)答:.文章第三部分说“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结合文意,谈谈此处“神秘与完美”指什么。(4分)答: .文章二、三两部分多次提到“你”,这里“你”指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答:.本文题目叫《牡丹的拒绝》,文中的牡丹到底拒绝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牡丹具有什么样的品格?(3分)答: .指出下列叙述中符合文意的两项:( )( ) (4分)A.文章引用欧阳修的诗句,突出了人们对洛阳牡丹的喜爱之情,很有说服力。B.“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一句反衬出洛阳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性,为下文写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埋下伏笔。C.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因而被人们当作富贵的象征。D.四月牡丹未开时的傲慢冷色、木然呆立,让游人们在惊愕与失望中对她望而却步了。E.一般写牡丹的文章大多赞美它的雍容华贵、绚丽娇艳。而本文却另辟蹊径,赞美“牡丹的拒绝”,进而由物及人,赞美人的品格。.文章中提到了牡丹“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依然安之若素。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独特个性,请联系一两位名人(古今中外均可),谈谈你对这种个性的理解,200字以内。(10分)七、按照要求完成29——30题(共2小题,7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①他为它牺牲一切,而且要别人和他一样牺牲。②在这方面,为了些微的事情,他会激动。③他将,如他所说的,“为了它而卖掉自己,如奴隶一般。”④他对于家族抱有宗教般的,古代的,几乎是野蛮的观念。⑤他蔑视他的兄弟们,的确他们也应该受他轻蔑。正确的顺序是(只写序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旨。(3分)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少地囿于狭窄的内心天地里。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用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扰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升华。答:(限18字内)第三部分写作(50分)世界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经问一位刚散步回来的朋友:“你在树林里看到了什么?”朋友回答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怎么可能呢?”失明的海轮凭着触摸,也能在森林里发现很多新鲜有趣的事物。她能感到树叶柔嫩了一些,能够发现树叶形状的对称,能够在树枝上发现春天的新芽,感觉到大地醒来的征兆。生活中,很多事物因为司空见惯,很多关爱因为习以为常,而常常被我们忽视,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北京35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题纸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三、(10分)16、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①春如旧,人空瘦,。②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子魂魄兮为鬼雄。③,使我不得开心颜④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最难将息。⑥间关莺语花底滑,。⑦曲终收拨当心画,。东船西舫悄无言。⑧,江州司马青衫湿。II卷四、(8分)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其后各小题。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⑵“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这首词表现出的是的。(2分)⑶作者想等到弹奏结束后去找弹奏女问话,却是“人不见,数峰青”。这样结尾有何妙处?(3分)五、(10分)18( ) 19( )20( )21( )22( )六、(25分)23、读文章第一部分,谈谈为什么“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2分).文章第三部分说“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结合文意,谈谈此处“神秘与完美”指什么。(4分)答:.文章二、三两部分多次提到“你”,这里“你”指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答:.本文题目叫《牡丹的拒绝》,文中的牡丹到底拒绝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牡丹具有什么样的品格?(3分).指出下列叙述中符合文意的两项:( )( ) (4分)28、文章中提到了牡丹独特的个性,请联系一两位名人(古今中外均可),谈谈你对这种个性的理解,200字以内。(10分)七、(7分)2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3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旨。(3分)答:(限18字内)2015_2016高一第二学期语文考试答案I卷一、基础知识:(30分)1、C2、D3、D4、A5、C6、D7、D8、C9、C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