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之奇妙的对联T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之奇妙的对联T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之奇妙的对联T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之奇妙的对联T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之奇妙的对联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奇妙的对联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对联的主要种类有:1.春联:春节期间贴于门上的对联。如: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2.节日联: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如: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元宵节联)3.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如:荷开并蒂,芍结双花;箫管并举,凤凰来仪。4.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对联的主要种类有:5.勉联:用以自勉的对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书堂联)6.挽联:追悼死者的对联。如: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俞平伯挽茅盾)7.名胜联: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如: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陈毅题杜甫草堂联)8.职业联:这类楹联,蕴含丰富,有着诱人的魅力。例如:萍水相逢如亲友,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花间渴想相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茶馆联);刻刻催人资警醒,声声劝尔惜光阴(钟表店联)。

如何对对联?1.对联的基本要求上联句的尾字用仄声(现代汉语一般是三声、四声的字),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现代汉语一般是一声、二声、平声的字)。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但同一庭院只能用一种贴法。

注意:上联句的尾字用仄声(现代汉语一般是三声、四声的字),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现代汉语一般是一声、二声、平声的字)。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但同一庭院只能用一种贴法。

1.区分上下联(1)按音调平仄分。对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声;“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2)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所以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高考对联常考的题型

(3)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4)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2.对联张贴、朗读原则(1)“右上左下”原则,即人朝门立,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2)横批指示原则,如横批文字顺序从右至左,则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如横批文字从左至右,则左手为上联,右手为下联。(3)朗读对联的方法:先读上联,后读下联,最后读横批。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A、相似联想由花朵想到美人B、相反联想“旧习”“新风”“大”“小”C、相关联想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香(2)化用法:也就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或者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3)逐步扩充法单字组词→加修饰语→组短语→组句雨细雨细雨浇桃细雨浇桃红细雨浇桃红万树风微风微风拂柳微风拂柳绿微风拂柳绿千枝(3)朗读对联的方法:先读上联,后读下联,最后读横批。

一、下面六个句子,分别写的是泰山、岳阳楼、扬州个园,请你根据内容搭配成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只填序号)①一览众山小人悉足算哉②南极潇湘千里月③北通巫峡万重山④霜高梅孕一身花⑤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⑥月映成竹千个字泰山:

岳阳楼:

扬州个园:______

⑤①②③⑥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搭配。⑤①两句借用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联,因此写泰山的上联是⑤,下联是①。②③两句是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一句,因此写岳阳楼的上联是②,下联是③。⑥④两句是清代袁枚所创作的一副佳联。【解析】本题考查对联搭配。⑤①两句借用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联,因此写泰山的上联是⑤,下联是①。②③两句是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一句,因此写岳阳楼的上联是②,下联是③。⑥④两句是清代袁枚所创作的一副佳联。二、张爷爷写了一副对联,他想考考你。(1)请你把对联中空缺的一个字补写出来。上联:立德齐古今下联:藏书

子孙(2)张爷爷让你把对联贴到他书房的墙面上,你要把上联贴到左边还是右边?答案:(1)示例:教育(2)右边答案:(1)示例:教育(2)右边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下联空缺处所对应的字是“齐”,动词,所以下联空缺处也应该填入动词;又因为“齐”字是二声,属于平声,所以下联对应的动词要为仄声韵,如“教(育、训)”等字。横批从右往左,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解析】本题考查对联搭配。⑤①两句借用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联,因此写泰山的上联是⑤,下联是①。②③两句是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一句,因此写岳阳楼的上联是②,下联是③。⑥④两句是清代袁枚所创作的一副佳联。三、下面这副春联表达了对天下家国的关心,请补充完整。

上联:廿四字箴言

座右

下联:万千家福祉

心头答案:上联:铭

下联:

系、记、刻【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根据“座右”可联系到“座右铭”一词,故上联应填“铭”字。下联应与上联相对应,故空缺处可填“系”“记”等词。

1.课代表写了下面

对联准备贴在实验室门口,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世间万千变化,细心观察,科学分析,乃得真相

下联:生活诸多说题,多方探究,理性解释,__________

A.

还原本色

B.

解答疑惑

C.

终于清楚

D.

才知本源

【答案】D

【解析】对联要讲究对仗工整,分析“乃得真相”的结构,“乃”是副词,修饰动宾短语“得真相”,据此分析几个选项。A.还原本色

,动词加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和上联不能对应;B.解答疑惑,动词加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和上联不能对应;C.终于清楚,副词加形容词构成的偏正短语,和上联不能对应;D.才知本源,“才”是副词,修饰动宾短语“知本源”,和上联能对应。故选D。2.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答案】示例:一支粉笔写春秋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满园桃李笑春秋【解析】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上联停顿为4/3。“三尺讲台”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词。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春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20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的下联应是(

A.举案齐眉

B.父爱母慈

C.棠棣同馨

D.兄弟孝悌。【答案】C【解析】“椿萱”

对“棠棣”,都是名词性的并列短语,分别指父母和兄弟。“并茂”对“同馨”都是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意义分别为健康、美好。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解析】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下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依次要求拟定即可。5.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答案】世外桃源【解析】鉴于此,我们除了解熟悉对联有关常识,还要深挖教材课文内容。6.下列各副春联,对仗不够严谨的一项是()

A.春临大地,福满人间。

B.年年岁岁春满地,暮暮朝朝福盈门。

C.牛年牛人牛气足,春雨春风春意长。

D.好山好水辞旧岁,杏花春雨迎新年。【答案】D【解析】D.“好山好水”结构是“ABAC”的格式,且两个词语都是偏正结构,“好”分别修饰“山”“水”;而“杏花春雨”是两个名词,没有重复的字。因此对仗不够工整。故选D。7.中学阶段,实验是部分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从2021届开始,贵州省部分地区初中生要参加实验操作技能测试。

课代表写了下面的对联准备贴在实验室门口,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世间万千变化,细心观察,科学分析,乃得真相

下联:生活诸多说题,多方探究,理性解释,__________

A.还原本色B.解答疑惑C.终于清楚D.才知本源【答案】D【解析】对联要讲究对仗工整,分析“乃得真相”的结构,“乃”是副词,修饰动宾短语“得真相”,据此分析几个选项。A.还原本色,动词加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和上联不能对应;B.解答疑惑,动词加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和上联不能对应;C.终于清楚,副词加形容词构成的偏正短语,和上联不能对应;D.才知本源,“才”是副词,修饰动宾短语“知本源”,和上联能对应。故选D。8.人生七十古来稀,喜逢家里老人(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生辰,按照乡风民俗举办相关祝寿宴庆活动。

(1)请根据寿联的上联,撰写下联和横批。

上联:福如东海喜迎七十华诞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