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北固山下王湾

王湾(约693年-约751年),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其诗流传不多。有文献记载:“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诗歌《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作者简介背景链接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昊、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本诗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王湾此次出行,应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吟成了这首诗。文体常识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联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对偶联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停宿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潮水涨得与岸齐平风顺而和挂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篇白帆高高悬挂内容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海上的红日升起夜将尽未尽之时进入、降临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江面已显露春意。到达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默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品读诗歌(1)《次北固山下》四联各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首联:写作者已到北固山,但还要乘舟向前,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展现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美景色;颈联: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同时又点明了时令;尾联:借北归的大雁传递家书来直接表达思乡之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它好在哪里?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解读诗歌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客路”在青山之外,诗人未曾看到。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阔”和“悬”。“阔”字传统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渺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恢宏阔达的境界;“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长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结构梳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绿水前观景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