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石湖书扇韵”阅读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次石湖书扇韵”阅读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次石湖书扇韵”阅读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次石湖书扇韵”阅读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次石湖书扇韵”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复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XX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像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景,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宁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象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泊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真,“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当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沈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表达。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宁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其次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第三步,分析的思想感情。

意境(气氛)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宁静幽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宁静宁静,雄奇幽美活力勃勃,堂皇堂皇,肃杀荒寒灿烂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喧嚷等。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凿。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宁静的美景,表现的是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扬。“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解析:分析“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其次步,有机整合,确切表述。

13.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