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省赛获奖_第1页
课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省赛获奖_第2页
课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省赛获奖_第3页
课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省赛获奖_第4页
课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案(教师用)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理论支持】1.皮亚杰、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可能会接触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些可能对解决问题是无效的,澄清那些有错误的观点,将带来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观点的“升华”;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而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触发学习者的多种感官体验形式。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联系当时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分析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背景;介绍新中国外交活动的精彩片段,创设历史情境;联系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对比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感态度价值观对比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说明“弱国无外交”,增强历史使命感;补充周恩来等人的外交活动,培养学生的礼仪风度;通过精彩的片断,引导学生感悟历史。2022考试说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阅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子目,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完成填空。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什么样的世界形势?答案: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且走向对峙。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①“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③“一边倒”---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阅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子目,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完成填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承认并且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答案:苏联新中国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外交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什么?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建国一周年,新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意义: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2、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3、积极同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1954年进一步修改,使内容及表达更加完整准确。)①内容:“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②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内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所反映的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影响:推动了会议取得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课内探究导入新课:准备5组材料,制作成幻灯片,依次播放:图片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3: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情景;材料4:1946年蒋介石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材料5: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建交原则的文字或音像资料。看完后,请学生谈谈感受,说明新中国外交与近代半殖民地屈辱外交的区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此导入第一目的学习。检查预习情况:书面的加口头的帮助学生列出本课主要知识点:确定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三条)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与苏等17个国家建交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三、布置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探究题: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出席万隆会议?点拨方法:从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的目的和必要性方面分析参考答案:向亚非各国政府表明中国政府的和平诚意,向世界各国人民表明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友好的;为了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加强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发展友好关系。2.小组合作探究题:(1)在新的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现实意义?点拨方法:抓住关键词“现实意义”参考答案: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基础。(2)制约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点拨方法:多角度回答问题参考答案: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点);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层建筑特别是阶级属性等等。四、教师精讲点拨:1.知识点辨析: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清政府对外妥协,出卖国家主权;新中国则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如何理解“求同存异”中“同”和“异”?“同”:与会各国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等等2.探究题评析:(1)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规律总结:(1)辨析备选项特别是有的备选项,无论是史实还是观点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因而具有较强的干扰性。(2)运用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与发展、对立与统一、个性与共性等,做题时要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进行选择。4.方法指导:(1)排除法(2)比较法(3)分析问题,明确要求(4)结合问题读材料,获取信息(5)紧扣问题,组织答案课堂反馈训练: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参考答案:C讲评策略: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建国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更谈不上成为盟友,B选项不符合史实,中苏关系50年后期开始恶化,更不能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中苏关系的恶化。D选项与题干无关。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考答案:B讲评策略: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本题考察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理解。C、D项与题干无关,A项也非材料所阐述的内容3、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是集体史实有()①废除了英国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D讲评策略:本题考察的是史实的时间的掌握。A是抗战后期的成就。4、中国代表团在1954年的日内外国际会议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作用,主要体现在()A在会议陷入僵局时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化建议B起草了会议的一系列重要文件C始终主持会议,在会议上发挥了主导作用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各国采取积极的态度参考答案:A讲评策略:B、C、D不符合史实。5、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对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A1950年中苏会谈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参考答案:C讲评策略:本题考察的是万隆会议的作用。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所占据的席位上驱除出去。——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决议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阅读材料后,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的外交特征是什么?新中国建立初期,新中国政府的外交困境是什么?面对险恶,新中国政府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据材料二,说说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对新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什么?此时期,新中国外交上还有哪些重大突破?这些突破有何重大意义?据材料三,材料反映中国这时奉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什么?答案:(1)近代中国史屈辱的外交;困境: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分所禁运、军事包围威胁。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等基本方针。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突破: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于中国建交的热潮;意义:终于打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不结盟政策;依据;既符合中国人民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课后提升一、课后练习题及答案:1、最早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文件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考答案:B讲评策略:本题要联系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所学内容来解答,新中国成立之初《宪法》还未诞生。A、D与题干无关。2、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有()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B讲评策略:④与题干无关。3、关于1955年亚非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会议C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D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亚非共同关心的问题参考答案:B讲评策略:B所讲的是日内瓦会议,记忆时要讲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进行比较。4、使中国该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走向独立自主的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参考答案:A讲评策略:本题考察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内容的理解,D项与题干无关5、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三个世界理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国家主权理论参考答案:B讲评策略:A、C、D项与题干无关,6、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为一体,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793年,(英国派遣使臣到中国,提出通商、租地等要求----引者注。)乾隆皇帝在给英国使臣的赦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且天朝亦无此体制,此事尤不便准行。”---摘自《粤海关志》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颁布议和诏书上谕,竟然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换取外汇,购买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进口物资,中国政府决定创办广交会。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以后每年分春、秋两届举行,至今从未间断。50多年来,广交会一直是我国外贸出口的窗口。2022年10月15日至30日,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宣布: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摘自《第一百届广交会专题》请回答:(1)简要分析英国提出通商要求的本质意图及原因,并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乾隆皇帝“赦谕”的看法。(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表明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简要说明创办广交会时国内外形势的主要特点。6、(1)本质意图:开辟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原因:英国通过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资本家要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看法:清政府拒绝西方国家的领土要求,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拒绝通商则表明其妄自尊大,闭目塞听,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2)屡经列强的侵略打击,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对外抵抗的信心和意志。(3)国际:美苏冷战,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国内: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五”计划完成。7、一种说法是“弱国无外交”。另一种说法是:“无论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外交,且外交上都一律平等”。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联系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和旧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谈谈你的看法。(选做题)提示:“弱国无外交”,其潜台词是“落后就要挨打”,强权即公理,弱国在外交上只能任人摆布、不能跟强国平起平坐、分庭抗礼。它更多地强调国家实力在外交中所起的作用,忽视了各国在维护外交主权面前是平等的,各国在维护国家利益面前是平等的,忽视了外交官的主观努力,忽视了外交中各种因素都在起作用,忽视了各种力量间的制衡、变换。而后一种观点所强调的正是前一种观点所忽视的,它是针对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占支配地位的强权政治而提出的,意在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二、课后练习题情况反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批改检查,集中讲评典型的错题课案(学生用)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授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联系当时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分析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背景;介绍新中国外交活动的精彩片段,创设历史情境;联系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对比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比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说明“弱国无外交”,增强历史使命感;补充周恩来等人的外交活动,培养学生的礼仪风度;通过精彩的片断,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学习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延伸【知识梳理】阅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子目,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完成填空。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什么样的世界形势?一、1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①“2”-—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③“3”---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阅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子目,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完成填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承认并且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新中国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外交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什么?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建国一周年,新中国与4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意义: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2、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3、积极同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接见5代表时提出,1954年进一步修改,使内容及表达更加完整准确。)①内容:“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6、平等互利、7原则”②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1954年参加8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2)1955年参加9会议(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内容:周恩来提出“10”方针“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所反映的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影响:推动了会议取得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自主学习记录卡1.自学本课内容后,你有哪些疑难之处?2.你有哪些问题要提交小组讨论?课内探究【课内探究】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出席万隆会议?【合作探究】在新的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现实意义?制约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反馈练习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是集体史实有()①废除了英国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中国代表团在1954年的日内外国际会议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作用,主要体现在()A在会议陷入僵局时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化建议B起草了会议的一系列重要文件C始终主持会议,在会议上发挥了主导作用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各国采取积极的态度5、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对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A1950年中苏会谈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所占据的席位上驱除出去。——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决议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的外交特征是什么?新中国建立初期,新中国政府的外交困境是什么?面对险恶,新中国政府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据材料二,说说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对新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什么?此时期,新中国外交上还有哪些重大突破?这些突破有何重大意义?据材料三,材料反映中国这时奉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什么?课后提升1、最早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文件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有()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④“一大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关于1955年亚非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会议C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D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亚非共同关心的问题4、使中国该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走向独立自主的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5、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三个世界理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国家主权理论6、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为一体,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793年,(英国派遣使臣到中国,提出通商、租地等要求----引者注。)乾隆皇帝在给英国使臣的赦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且天朝亦无此体制,此事尤不便准行。”---摘自《粤海关志》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颁布议和诏书上谕,竟然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换取外汇,购买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进口物资,中国政府决定创办广交会。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以后每年分春、秋两届举行,至今从未间断。50多年来,广交会一直是我国外贸出口的窗口。2022年10月15日至30日,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宣布: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摘自《第一百届广交会专题》请回答:(1)简要分析英国提出通商要求的本质意图及原因,并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乾隆皇帝“赦谕”的看法。(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表明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简要说明创办广交会时国内外形势的主要特点。2、一种说法是“弱国无外交”。另一种说法是:“无论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外交,且外交上都一律平等”。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联系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和旧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谈谈你的看法。(选做题)课案(教师用)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新授课)【理论支持】【理论支持】1.皮亚杰、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①知识观: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结果,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具有个人性和情境性。②学习观:学习者的学习或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③学生观:学习者具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习的自主性。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3.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充分利用反馈—矫正程序,经常利用形成性测验提供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难点或没有掌握的内容,然后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并辅之于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等多种矫正手段,最终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对学习内容懂得掌握。4.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教学目标】识记:1.联合国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联合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改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我国为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外交政策及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根据2022高考考试说明,本课的具体目标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难点2.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一、思考题(时间为二十分钟)1.阅读教材了解70年代中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并完成以下填空。2.思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的需要;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港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3.思考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二、知识梳理一、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中国在联合国的原有席位被国民党占据,美国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2)原因:第三世界的崛起和支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渐渐破产(美苏争霸中美处于守势、陷入越战泥潭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4)意义: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的舞台。(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1、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的需要;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港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2)过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意义: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2、中日建交(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日建交;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2)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掀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1、新时期外交政策(1)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2)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2)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3)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4)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3、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22年10月,在中国的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成员达成广泛一致,形成了“上海共识”,这次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2)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3)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发挥主导作用2022年中国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了重要作用。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活动的意义国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课内探究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外交成就。那70年代的外交情况又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检查预习情况:检查方法老师巡视和个别学生汇报相结合。三、布置学生自学:(理论支持:建构主义理论)1.学生自主探究题:(1)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点拨方法:要求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教材概括提升,抓住重点,亦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参考答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2)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点拨方法:要求学生结合导言部分和历史纵横进行思考.参考答案:第三世界的崛起和支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渐渐破产(美苏争霸中美处于守势、陷入越战泥潭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小组合作探究题:理论支持:的“多元智能理论”,因为每个学生个体在理解、概括、语言、肢体等各方面的能力存在着差异,通过合作学习达到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点拨方法:要求学生结合学思之窗中的内容来思考;从国际和国内及中美双方的利益来考虑。参考答案: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的需要;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港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2)、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点拨方法:要求学生从中方美方日方及世界国际这些方面来考虑。参考答案: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揭开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的新篇章。中美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它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成就。参考答案: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4)这些外交活动有什么意义?点拨方法:外交是双边的,所以应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考虑。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进行感悟。参考答案:国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四、教师精讲点拨:1.知识点辨析:(1)注意尼克松访华与中美正式建交的区别。尼克松访华只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非正式建交。(2)中美与中日建交的时间先后问题,中日建交在前。2.探究题评析:在于把握问题思考的角度和层面及规律。3.规律总结:(1)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的调整,其根本出发点是国家的根本利益。(2)凡是涉及到多方的都应该从多方来思考。比如问中美建交的影响就该从中美及国际三方面考虑。4.方法指导:(1)涉及到多方的问题如问原因和影响的就应该从多方的角度来考虑。比如问中美建交的影响就该从中美及国际三方面考虑。五、课堂反馈训练:1、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兵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2、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3、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22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B)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D)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B无视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5、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的是(B)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6、1998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C)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7、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B)A苏联已经解体B两极格局趋于瓦解C中美关系好转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8、202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在俄罗斯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中俄等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重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其中“多样文明”是指(B)尊重各国不同的发展模式②尊重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③肯定各国的历史和现行政策④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22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两大核心问题---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之间的均衡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2022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22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A)A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合作和共赢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D与美日等过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10、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过:“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年尼克松采取的促使两国政府直接接触的“主动行动”是(A)A基辛格秘密访华B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C美国兵乓球对访华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1.下列的我国外交活动,对应图片的解释不科学的是(A)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美苏争霸结果B.它的基础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这是一国两制的推动产物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关键12.选做题:(2022。无锡质量调研)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仕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A)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双重代表权”B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代表与美国代表进行了斗争讲评策略:选四个学生到前面做并及时讲评。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为什么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当年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这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怎样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日关系又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案:(1)拒绝原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两大阵营的对抗。握手的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处于劣势;美国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2)打破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局面,是新中国外交的转折点。美国通过缓和对华关系,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3)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1972年中日建交。课后提升一、课后练习题及答案:1、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C)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D邓小平访问美国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D)A中日关系的改善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苏关系的改善D中美关系的缓和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日关系正常化④中苏关系正常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主要依据是(C)A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需要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需要C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需要5、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D)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强权政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政策6、为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由中国领导创立了(A)A上海合作组织B北京合作组织C香港合作组织D广州合作组织7、下列对20世纪90年中国外交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B坚持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C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制定灵活的外交政策D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8、中国倡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B)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D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9、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历了由孤立遏制中国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A中国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B国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相对缓和C美苏、中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D中国推行灵活正确的外交政策10、20世纪90年代,在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外交任务是(B)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②专注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③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1、握手的礼仪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的一场常见礼节。政治舞台上“巨人”的握手,会引起社会的“震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摘自《第一次握手》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材料三2022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的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及带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考虑,只有认真地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请回答:(1)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何巨大作用?(2)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4)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出现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5)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各举一例日本在这两次战争中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参考答案:(1)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共同进行了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2)当时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对中共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中美处于敌对状态。(3)主要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美国霸权地位面临苏联的严峻挑战。“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从此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4)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直接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5)两次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期间的南京大屠杀。二、课后练习题情况反馈:教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批改检查,然后将具体情况记录在教案上,主要包括整体完成情况、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同时设计适量的有针对性的变式训练及时纠偏。课案(学生用)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新授课)【学习目标】识记:1.联合国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联合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改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我国为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外交政策及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根据2022高考考试说明,本课的具体目标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1.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难点2.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课前延伸【知识梳理】1.阅读教材了解70中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并完成以下填空。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一、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中国在联合国的原有席位被国民党占据,美国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2)原因:的崛起和支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渐渐破产(美苏争霸中美处于守势、陷入越战泥潭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时间:年,第26届联大通过。(4)意义: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的舞台。(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1、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2)过程:1971年,美国球对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访华;1972年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和的原则;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意义: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2、中日建交(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日建交;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2)过程:1972年,访华,签订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掀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1、新时期外交政策(1)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2)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是。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2)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3)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4)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3、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22年10月,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成员达成广泛一致,形成了“”,这次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做出了重大贡献。(2)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3)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发挥主导作用2022年中国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以互利求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了重要作用。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活动的意义国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主学习记录卡1.自学本课内容后,你有哪些疑难之处?2.你有哪些问题要提交小组讨论?课内探究一.学生自主探究题:(1)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2)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小组合作探究题:(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2)、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三.反馈训练1、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兵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2、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3、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22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B无视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5、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的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6、1998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7、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A苏联已经解体B两极格局趋于瓦解C中美关系好转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8、202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在俄罗斯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中俄等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重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其中“多样文明”是指()尊重各国不同的发展模式②尊重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③肯定各国的历史和现行政策④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22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两大核心问题---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之间的均衡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2022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22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A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合作和共赢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D与美日等过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10、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过:“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年尼克松采取的促使两国政府直接接触的“主动行动”是()A基辛格秘密访华B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C美国兵乓球对访华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1.下列的我国外交活动,对应图片的解释不科学的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美苏争霸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